财色-第4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范无病所设想地跟矿区所有生产企业签订三年购销合同地事情。正在落实之中。虽然在开始地时候也受到了一些阻力。但是在范无病地软硬兼施之下。总算是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明确了目标。大家齐心协力开始整合国内地稀土资源统一体。
事实上。这种统一收购矿区稀土资源地事情。对于矿区地生产企业地好处是很大地。他们不需要为销路而发愁了。两倍地市场收购价格让他们感到获利颇丰。大部分人自然不会有什么其他地想法。而有想法地人。基本上都是暗中牟利地那些人。此时自然也不敢公然跳出来反对。否则面临地可就是难以预估地下场了。
香港那边儿。凯文手底下也已经吸收到了一些电脑网络安全方面地人手。经过甄别之后。开始对目前国际流行地网络体系进行深入分析。主要是从网络攻击和网络防护两个方面来考虑。经常是两伙儿人互相作为目标。一方人攻击。一方人防守。然后再轮换过来。在实战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非常快。这大概也是最早地一家致力于网络安全问题研究地特殊私人机构。
依仗着自己地精湛技术。以及范无病对他地具体要求。凯文终于打开了三星总部地网络服务器大门。但是看到里面地时候。就有点儿傻眼儿了。虽然目录什么地都是英文。课里面地那些资料全部是一堆看不懂地方块字。而且也不是汉字。这让凯文准备找到一些核心资料从中筛选出范无病最关心地东西地想法彻底破灭了。
无可奈何之下。这些东西也算是能够对范无病有个交代了。于是凯文就把这些资料派人统统交到了范无病地手中。
范无病看到之后。便明白了。那些凯文看不懂地文字。都是韩文。他让安全部门找了几个翻译过来整理这些资料。却发现其中有很多内容。没有很强地专业性是翻译不通地。只能一点一点地慢慢啃。
好在是这些资料当中包含的信息极广,范无病最为关心的液晶技术资料也很全面,完全可以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但是范无病并不满足于慢慢做这样地现状,他觉得现在有必要跟张瑞希摊开这件事情谈一谈了。如果能够将张瑞希收为己用的话,对于加速研究这些文档的内容是有极大的益处的。刚好老哥范康给他打了电话,让他去参加庆祝活动,这算是顺势而为了。
范无病收拾了一下,带了些东西,就跑到天津来了。
过来的时候,范康他们已经到了KTV里面开始热闹上了,范无病进门的时候,就看到张瑞希坐在沙发上面一边儿吃东西,一边儿听他们唱歌。
范康跟肖蔷在一块儿唱情歌,那个什么《敖包相会》,还有十几个男女学生在一边儿起哄,乱哄哄的样子,倒是老头儿的兴致也很高,居然唱了一首前苏联歌曲《喀秋莎》,俄语唱地,味道很足。
张瑞希看到了范无病,就喊他过去,然后给他拿吃地喝的,看样子对他很感兴趣,大概是从那一天她摔倒之后,被范无病摸了又摸,总算是摸出了感觉了。
范无病对此有些踌躇,他这次过来地目的,就是要逼问张瑞希,揭露她的间谍身份,并要求她为自己服务的,可是眼下看着张瑞希对自己的感觉,倒是有点儿不忍心下手了。
可是这事儿始终是要解决的,范无病考虑再三,觉得还是注意一下方式方法,等到唱完歌回去之后再提这个问题也不迟,于是他索性放开了身心,先一块儿享受眼下的欢乐时光。
“奶奶个熊,我还是心太软。”范无病自责道。
张瑞希晚上很高兴,虽然她是韩国人,但是在中国待的时间比较长,基本上已经汉化了,实际上朝鲜半岛的文化,跟大陆是一脉相承的,如果不是小日本横插一杠子的话,他们现在应该还是藩国,没准儿就成了中国的一个省了。
也就是满清太**了,那么一大块儿的地方弃之不守,让朝鲜人寒了心,现在整个朝鲜半岛上的主导思想,都是去中国化,再不愿意跟中国有任何的联系,而且随着韩国经济的飞速增长,他们被压抑了多年的民族感情终于越发地变得狭隘起来,一见到于自己不利的文化或者是有矮化高利民族的文化,必然是要群起而攻之的。
比如说神话自己的远古历史,抬高自己的近古历史,篡改自己的近现代历史,这些都是最常用的手段,比如在韩国人新鲜出炉的历史教科书上,大唐只是局限于四川一隅,而大半个中国都是在高丽王朝的统治之下的。
这种不实的宣传,其实并没有什么好处,尤其是在信息越来越发达的现代社会当中,谎言和欺骗是没有多少市场的,只能让韩国人的思维变得更加狭隘更加扭曲,也就是所谓的岛国心态。
“一块儿出去走走?”范无病向张瑞希提议道。
张瑞希也喝了点儿酒,脸上红红的,闻言立刻答应了,跟着范无病走了出去,上了他的车子,然后慢慢地开了出去。
车子开到了海河边儿上,范无病停了下来,然后打开了车窗透透气,顺手递给张瑞希,“你先看一看这个。”
张瑞希有些好奇地看了一眼范无病,接过了他手中的资料,一看之下顿时大惊失色道,“这是三星集团的内部机密资料,你手上怎么会有?!”
张瑞希此时的脑海里面有些混乱,不知道是什么地方出了岔子,只是她看到这些资料,都是关于三星集团液晶显示技术的核心资料,这些东西应该是受到集团的严密保护的,怎么可能外流?
她又仔细地看了一番,确认了这并不是伪造的东西,而是真真正正的技术资料之后,就有些怀疑地向范无病问道,“范先生,这是怎么回事儿?”
“你再看一下这一份资料。”范无病也不回答她的问题,而是将自己当日从那个跟张瑞希接头的人手中偷梁换柱得到的资料递给了张瑞希,让她过目。
张瑞希看到了这份资料之后,脑子里面顿时一片空白,她当然一眼就看出了这份资料就是自己搜集到的关于中国的各种战略资源的目录,其中还有关于稀土方面的建议,此时看到了这份本应该交到了三星集团手中的资料,还有范无病刚刚给她看的三星集团的内部核心资料,张瑞希的心里面清楚,自己的身份肯定是暴露了。
“你想做什么?”张瑞希一脸无奈地看着范无病,心里面说不出来的滋味儿。
范无病看了看张瑞希,用手轻轻地在她的脸蛋上滑过,然后说道,“如果说我要你的话,你从还是不从呢?”
第三十一章 跳河
张瑞希感到有些意外。范无病的底细。她略微清楚一些。但是怎么也没有想到。范无病拿出了她身为商业间谍的证据之后。居然直接说要她?
难道说。范无病真的对自己有意思吗?张瑞希觉得不是太可能。否则的话。那次两人单独在房间里面。就不会是那么容易脱身了。
张瑞希看着范无病。觉得心里面有些纷乱如麻。果然还保有感情的人是不适合做间谍这个行当的。尤其是看到自己动了心的男人就在当面。两个人之间却是横亘了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
假如自己不是做了商业间谍。怕是也没有机会来到中国的。自然也就没有机会遇到范无病。可是现在看起来。真是相见不如不见了。
“范先生是什么意思?”张瑞希决定还是问清楚的好一些。
范无病也在看着张瑞希。看着她的表情百转千折。阴晴变幻。过了好久才稳定下来。用一种非常伤心的神情看着自己。他忽然觉得有点儿难为情了。实在是不应该让一个对自己怀有情愫的女孩子如此伤神的。
不过大事当前。也必须做个了断才行。于是范无病就说道。“我的意思很清楚嘛。以后你跟着我好了。我让你往东。你就往东。我让你往西。你就往西。”
“那样也行。不过总得有个名分吧——”张瑞希低着头。小声嘟囔道。
名分?范无病想了一下也对啊!张瑞希给自己干活儿。总得给安插一个职位才行的。以她的水准。做个液晶项目部地主管是绰绰有余了。不过考虑到忠诚度的问题。暂时还不宜提拔得太高了。于是他就说道。“先做个副主管如何?等到我的液晶项目投产了。给你做个副总经理干干。这样的待遇。应该说得过去吧?”
副总经理?张瑞希听范无病这么一说。才发觉是自己想错了。不由得有些愕然。却没有想到范无病居然也在考虑生产液晶产品。他的眼光倒是极好地。知道这东西的发展前景。但是真要搞液晶项目的话。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随你怎么安排好了——”张瑞希摇了摇头。有些意兴阑珊。
张瑞希是知道作为商业间谍。刺探别国地敏感军事物资材料。这个罪名有多大的。即使中国的军方直接把她给关起来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如今范无病手上所掌握的资料。早就可以把她给随意处置了。
可是范无病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多做纠缠。只是要让她担任自己公司地高级管理人员。这很明显就是范无病的志向远大。急需关于液晶技术方面地人才。尤其是他所掌握的那些韩文资料。显然是需要自己来进行甄别和翻译的。
想明白了这一点。张瑞希有点儿了解范无病为什么对自己许以高位了。自己在范无病的眼里。可就是一颗摇钱树啊!通过她。范无病可以很方便地利用从三星集团获取的这些关于液晶方面的技术资料。将它们投入实用当中。这会节省很多开支的。
不过此时张瑞希也不愿意再计较这些细枝末节地问题了。只是结束了好几年的间谍生涯。她忽然生出了许多的感慨出来。自己的青春年华。就这么消逝了好几个春秋啊!
张瑞希将那些资料放在一旁。有些慵懒地对范无病说道。“我们出去透透气吧?”
范无病自然是没有什么异议的。眼见张瑞希已经同意投向自己。他就算是解决了一个很大的难题。心里面自然是有些高兴的。闻言立刻回答道。“透透气也好。海河这边儿虽然没有什么太好的风景。倒是看到流水。也能纾解一下心中的积郁的。”
范无病就跟张瑞希一块儿下了车。慢慢地走到了堤岸上。此时月光如水。在河面上泛起了粼粼光波。晚风这么一吹。还有一点儿凉丝丝地感觉。范无病看了一眼张瑞希身上地的单薄外衣。心道自己地外套又派上用场了。
于是他便将自己的外套脱下来。给张瑞希披上。
“谢谢。”张瑞希正在看着河面出神。感觉到身上多了件外套。不由得看了范无病一眼。说了句感谢的话。
以前范无病也没有到过天津。因此对于海河不是很熟悉。后来听范康介绍说。海河是全国七大水系之一。人工河流和天然水系的混合体。
东汉末年。当时曹操为了消灭袁绍残余势力。北攻乌桓。先后开凿平虏渠、泉州渠和新河。形成了贯穿天津他区的河流干线。隋大业四年。隋炀帝强征百万多人。修建了南接沁水、北达琢郡的永济渠。成为天津地区南北水陆交通的大动脉。海河交通枢纽格局至此形成。
当时海河水路的使用。主要在于适应征战的需要。据旧唐书地理志记载。唐朝为经略河北和东北地区。在幽州、渔阳等地就派驻军队十万多人。年需粮五十万石。主要靠组织大规模漕运以供军需。天津地区是漕粮转运的必经之路。到了元朝的时候。每年从江南运往北京的漕粮多达三百多万石。天津也由此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