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玉琢 >

第87部分

玉琢-第87部分

小说: 玉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氏的眼珠骨碌碌一转,故意叹道:“这事还真为难,东不成西不就,琢儿的眼界想必也高,到得年岁大了,就更难办了。要是碰上琢儿喜欢而对方的父母却不让他入赘,更加牵扯不清。”

“那倒不要紧。如果真有那特别好的,就是把琢儿嫁出去也没什么。总不能因为我们这些老的就误了孩子的终身吧?只要她过得好,比什么都强!”

刘氏似松了一口气,赞叹一声:“老太爷和老太太都是厚道人,琢儿过继到你们家,也是她的福气。”

“有她在,才是我们的福气呢。我们家的事想来舅太太也知道,要不是她,我们哪里有现在的好日子过?”关氏说起这个,笑眯了眼。

刘氏砸吧一下嘴,此时心头无限的后悔。当初就不该贪图那点彩礼钱,劝郑氏去给牛老爷做妾,把郑氏给气跑了;更后悔上次去叶家道歉时没忍住脾气,得罪眼前这位叶家老太太。否则有些话,现在也不至于说不出口了。

待郑鹏举跟着郑氏、叶琢转来,刘氏就热情地拉着叶琢的手,道:“琢儿啊,以前呢,是舅母糊涂,看在你舅舅的份上,您就别跟舅母一般见识。方姿常在家里念叨你呢,要不,就跟舅母到郑家去住两天,跟你那两个表姐妹好好玩玩?女孩儿家家,还得跟同龄小姐妹一起玩才好呢。”

叶琢把手抽了回来,笑道:“不了。方姿表姐那么忙,我每回去她都在小姐妹家里做绣活,可不敢去耽搁她时间。而且我也忙着呢,离玉雕大赛不远了,我到时准备去参加比赛,平时还得多练习练习。”

“你也去参加比赛?”刘氏睁大了眼睛。

刘氏这表情令关氏不悦:“那是,我家琢儿雕琢的玉雕,可是比一般的玉雕师都强,自然要去参加比赛。如果能被聂大师看中,那就是她的福气。”

刘氏讪讪笑道:“我不是说琢儿不能干。只是女孩子,还是得找个夫婿好好过日子才是正事。赚钱的事,交给男人就好。相夫教子,才是咱们女人的本份。”

叶琢听到这话觉得刺耳得紧,转头对关氏道:“祖母,咱们也在这儿呆了那么久了,要是没什么事,咱们就先回去吧。”

关氏却犹豫了一下,看了郑氏一眼。因那边紧着要给杨建修回话,她便想今天带郑氏去她那守寡的老姐妹那里,好好地劝劝郑氏,此时只等着郑鹏举夫妇俩走。可要是她现在走了,今天便不好再来,又浪费了一天的时间。

刘氏还算有眼力劲,见叶琢的表情,便知道自己说的话她不爱听,而关氏似乎还有事要找郑氏,赶紧陪笑道:“你们慢坐,我们先走了,琢儿哪天有空到家里来坐坐。”

郑氏见哥哥嫂子要走,客气地挽留了两句,便送了他们出去。

关氏站在门口,待郑氏回转过来,便拉着她道:“你也别整日地呆在屋子里,看把眼睛都绣瞎了。来,跟我去串个门子,到吴婆婆那里去坐坐。”说完,还跟郑氏使了个眼色,又转过身来对叶琢道,“我们去串门,你就别去了,还是回家看杨大人送来的玉料吧。我让赵婶送你回去。”

郑氏看关氏这样子,还以为她是要跟自己说叶琢的亲事,很高兴地答应下来。叶琢心里暗笑。

关氏直到天黑才回来,叹着气对叶琢道:“你劝劝你娘吧,她根本听不进去。杨相公那里,总得等你娘这边松口了,才能去跟他说。否则他要认为你娘不愿意,这事就黄了。”

叶琢点点头:“好吧。”

第二天,她便去了青云巷,回来就跟关氏道:“你去回复杨相公吧,我娘答应了。”

关氏吃了一惊:“你是怎么跟你娘说的?我好话都说了一箩筐,吴姐姐也劝了她好一阵,她都听不进去。”

“我只说了一句,说如果她觉得杨大人不合适,喜欢过现在的日子,那就再和离回来过这样的日子好了,两不耽误。她想了半晌,就同意了。”

关氏看着叶琢,半天没有说话。

这亲还没成,就提和离的事,天下哪有这样劝人成亲的?可偏偏叶琢这么说了,郑氏还听进去了,最后还答应了婚事。这母女俩,真真是……

不过郑氏同意了,这就是大喜事。关氏之余,匆匆忙忙地坐着魏大祥的车就去了作坊,向叶予期报喜,准备一起去给杨建修回话,顺便把叶琢说的那些话带到。大概是要等杨建修下衙,老两口一直到傍晚才回到家。

一进门,关氏就对叶琢道:“我们去了万福巷,先问了杨大人那些话,杨大人说他以后不会纳妾,也不会回老宅去住,只是逢年过节回去看看。我才告诉他,你娘同意这门亲事了。他听了后很是高兴,立刻又跟我们一起去了青云巷,跟你娘在院子里单独谈了好一阵。两人进屋的时候,我看你娘脸上都带着笑容,想必是极满意。”

“太好了。”叶琢也很高兴。作为女儿,她希望郑氏能幸福。

虽然离年关已极近了,但杨建修还是托了媒人上门,把亲事议定下来。消息经媒婆的嘴传开,全镇一阵哗然。

(谢谢雯雯心心、熠熠莹、120159的粉红票!)(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正文 第一百二十二章 刘氏的打算

县丞杨大人,镇上有多少富户甚至小吏都想要把自家妙龄嫡女嫁给他为妻,又有多少老板想把女儿送给他作妾,媒婆这一阵把万福巷的门槛都要踩断了,有的人还把主意打到了杨大人父亲和继母那里去,都被他一一堵了回来。可这一会儿,却听说他要娶一个被休离回家的半老徐娘!

是谁家的女人这么有魅力?

一时之间,叶家和郑家都成为了大家瞩目的焦点。

被众人瞩目的叶家二房和郑家却被这消息给惊呆了。

听角门上的婆子说,叶予章在家里把最心爱的一只紫砂壶摔了个粉碎,这对于日子过得极细的叶予章来说,简直是败家的行为。可见他当时的心情是如何的糟糕,以至于失去了理智。

想想也是,叶予章一心想把叶琳送给杨建修,好巴结上县丞大人这棵大树,却不想杨建修根本就不理他,闹了个老大没趣;他又深知叶琢对他们的印象不好,不愿意帮二房,于是一心想把郑氏接回去,好把叶琢这棵摇钱树紧紧地绑在二房的战车上,结果被郑氏三番两次地断然拒绝。现在,杨建修和郑氏却走在了一起。尤其是杨建修没看上二八妙龄的叶琳,连作妾都不愿意,却愿意续娶和离了的半老徐娘郑氏为妻,这简直是狠狠扇了二房的一个耳光,让叶予章的所有算盘都落了空。

不过过了半天,他又精神起来。虽说跟杨建修成不了一家人,但好歹杨建修也成了叶琢的继父。到时求他把龚氏偷去的钱给弄回来。他应该不会拒绝吧?

而叶家明,酒就喝得更凶了,每日在家里醉生梦死,死也不出门。他对郑氏倒没有多深的感情。原来三番两次要接郑氏回去,也是叶予章的主意。但郑氏的这次高嫁,却让人把他休妻再娶、攀附权贵而弃糟糠之妻、最后却被戴了绿帽子的事又翻了出来。他现在在全镇人眼里,就成了一个大笑话——休了连县丞大人都喜欢的好女人,去娶一个怀了别人孩子、把他家钱财搬空的女人,整个儿一个蠢蛋。

而刘氏听到消息,震惊得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待打听过杨建修的情况,想起叶琢曾经说过的话,顾不得郑鹏举还没回来。咬着嘴唇就一个人坐着马车就上了门。不过去的不是郑氏的青云巷,而是直奔紫衣巷叶家大房。待从关氏这里确认了消息之后,她呆坐在那里,半晌没有出声,满心满肚的全是懊悔。这要是郑氏没有从郑家搬出来。杨县丞的岳家就是郑家,这份荣耀就是属于郑家的。郑家的孩子因此而身价倍增,在婚配的层面上不知要高出几个档次;郑方景兄弟俩就算不能自己开作坊,也将成为每个大作坊争相聘请的对象;而郑鹏举如果想到衙门里谋个差事,应该没问题吧?

可现在,以郑氏那个脾气,这次请她回郑家过年她都拒绝,想来以后也会从青云巷出嫁。她跟兄嫂的疏离,全镇人都能看得到。到时候。郑家还能借杨建修的势飞黄腾达吗?更何况,杨建修做了那么多年官,想来彩礼钱应该十分丰厚吧?如果郑氏从青云巷出嫁,自己再想要这份彩礼钱,可就名不正言不顺了。

关氏可不知道刘氏肚子里的九曲十八弯,但她极了解刘氏的为人。开口道:“舅太太,虽说杨大人就要跟咱们成为一家人了,但咱们的日子还是得本本份份的过。这全县,谁不说咱们曼文走了大运,能高攀得到县丞大人?这本来就有些齐大非偶,如果咱们这里不但不能给她撑腰长脸,还拖后腿,总是给杨大人添麻烦。要是影响了他们夫妻感情,可就得不偿失了。也不怕你恼,这些话,等你们当家的来了,我还得再说一次。”

刘氏讪讪地笑了一下,连道:“不会,不会,您放心好了。”

关氏看着她,却是不放心,道:“等舅老爷回来了,你叫他来我这一趟。”

“好的。”关氏的话,刘氏不敢不听。虽说她是郑曼文的嫂嫂,关氏跟郑曼文什么都不是。但在郑曼文面前,关氏的话却比她好使。想到这里,她这肠子都悔青了,不该跟小姑子闹成现在这样。

刘氏怕关氏倚老卖老,再说出什么教训的话来,忙又道:“伯母,您跟曼文说一声吧。她要是在青云巷出嫁,可要被人看笑话的。她又不是没有娘家,自然是回郑家去出嫁。我会把房子都粉刷一遍,其他什么事都办得妥妥的,必不让她丢面子,也不让她操一点心。”

关氏哪里会不知道她的心思?淡淡道:“你的话,我会跟曼文说的。至于她要怎么做,那就不是我能劝得了的了。你也知道,那孩子犟着呢。”

刘氏笑道:“您的话,她还是听的,毕竟您是琢儿的祖母,她总要给你几分面子。”说完也不愿意多坐,站起来道,“叶伯母,曼文既要办喜事,想来事情也多,我就不久留了,到那边去看看她都需要些什么东西,该做什么添什么,还得早早准备起来。”

这就表现出自己是郑氏的嫂嫂,而叶家大房是外人这一亲疏之别了?关氏感觉到这一点,心里颇有些不高兴,冷淡地应了一声:“好。”

刘氏也不在意,一阵风似的走了。

这一去她就一直呆在青云巷没离开,直到郑鹏举被郑方景从乡下找回来一起去了青云巷,一家子在那里又呆了良久,她才跟着丈夫和儿子回家,一进家门就把脸沉下来,对郑鹏举道:“既然怎么劝都劝不住,一定要在青云巷出嫁,那咱们就搬过来好了。反正她出嫁了,那宅子也是空着,给咱们住。正合适。娘家过得好,对她来说不也有面子不是?郑家住在这种破破烂烂的地方,自己哥哥还是一个走街串巷的小贩,她也不怕在杨家被人瞧不起。白白地受气!”

郑鹏举正色道:“你消停些吧,好不容易让妹妹对我们有点笑脸,你又想去算计她的东西!我告诉你。这一回你什么都别想,只本本份份过日子。别想着搬过来,也别想着要杨大人的彩礼钱,更别想求杨大人给我谋什么差事。一嫁从父,再嫁从已。妹妹能嫁给杨大人,是她自己有福气。我们做哥嫂的,没有什么东西给她就已很惭愧了。还老想着从她那里得到什么,咱们就不脸红吗?她过得好,比什么都强。再说,妹妹不是说了吗?那宅子是叶家大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