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妇难为-第1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心里还心虚得紧,没想到儿子回家吵着闹着要穿跟张珏一模一样的一副。还吵着说张珏的书包好看,张珏的点心好吃,张珏这好那好,娘亲更好。还说自己身上没有张珏娘亲香香的味道,总之什么都是人家的好,闹个不停。
那妇人火了,抓起孩子就是胖揍一顿。然后站在院子里高声骂着董小漫,又说董小漫怎么怎么偷汉子,怎么怎么蛇蝎心肠,又说跟着这样的人干活祖宗都要蒙羞了。
有那好打听的妇女都过来询问,那妇人不好说自己因为是偷东西被开除了。说是实在看不惯董小漫狐媚子,整天在外头勾搭男人之类的不想干了。
为了证明自己说的没错,还抓来儿子好顿教训。让儿子以后少跟张家两个孩子来往,坏女人的孩子都有好吃的好穿的。因为那钱不是好道来的,坏女人生出来孩子也不是好孩子。
第二天两个孩子一碰面自然就说了出来,珏儿不服气以武力相抗衡。欢欢身为姐姐自然会挺身而出,小包子吴大鹏身为小伙伴也是跟着动手。所以小虾米被揍得很厉害,还没等先生出面调解就跑回家找娘亲去了。
事情的原委就是这样,知府本要给那妇人三板子作为教训。却被二郎给阻止了,只要那妇人当众给两个孩子以及母亲道歉,就可饶恕她。
那妇人道了歉,知府又对这件事进行了张榜通告。没出三天,城里就知道了事情的真想。
县太爷出身名门自幼父母双亡,受奸人所骗失去家财。穷困潦倒之时,遇到正想给外甥求先生的董小刚。由及第园的掌柜也就是董小刚的引荐,县太爷去做了教书先生。也就是因为先生的存在,让及第园里住宿的书生们在下学的时候还有先生管着。之后县太爷金榜题名,连带着及第园里的几个书生也都过了乡试。
可惜奸人害怕县太爷秋后算账,就在城里散布谣言。又加上有些个别的诸如这个妇人之流,没能得到好的工作而跟着散播谣言将人重伤。
最后这些人的下场并没有说出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小虾米是不能在这个学堂里读书了。小孩子的世界是黑白分明的,尤其是在姐弟二人独大的及第园。得罪了他们还能有什么好果子吃,就是被孤立罢了。
那妇人整天被人笑话,再也没有一家愿意收她干活。凡是当东家的哪里有人愿意招一个喜欢拿自己东西的人呢,所以他们家处境还是蛮艰难的。
董小漫并没有像某些电视剧那样演的,摒弃前嫌做了好人收留人家。只是告诉众员工,凡是店里的东西该给你们吃的时候,自然会给你们吃。可是若是偷东西,那只有走人一条出路。
至此一事,也让众人见识到了董小漫的坚强。更加佩服这个女人的隐忍跟智慧,从此再也没有人提起这件事,当然除了偶尔指桑骂槐的洪母。
端午节,这个节日是个大节。还没到这一天,街上到处都是卖香囊、五彩线、香料、艾草、粽子叶的人。
董小漫知道这是一个好机会,张记福利公开之后一直都是薪水上涨。当然除了花好月圆里的个别人尝到了甜头,其他人已经是慢慢冷却了。
四月底的例会上,董小漫通知端午节放假通知。家里远的可以回家过节,头一天下午就可以走人。家在城里的必须上满全勤,至于不回家的外地人直接在张家过节。
众人欢呼,交头接耳的商量着到底是打算如何。二郎笑眯眯的看了眼董小漫,心里给她竖起了大拇指。这一天都是举家团圆的日子,是不会有多少人去酒楼里吃饭的。而且不管是回娘家也好还是走亲访友,只会提前买好糕点带去。那一天的花好月圆的生意,也不会的太好的。所以给员工放假,一举两得。
董小漫将每个员工是回家还是在城里的计划,一一记录在册。又通知人在三个店铺门口张榜,写上端午节那天放假一天,如有需要提前定做。
这其实就是一种营销手段,本来没打算在济世堂买菜打包的人,回想着不如买一份回家过节。回娘家串门的人,也会考虑不如买这个花好月圆的点心,起码听着也有面子!
正文 第一百八十一章
端午节的上午,二郎驾着马车亲自在两个花好月圆的铺子前走了一趟。并且亲自下车搬下来几箱子东西,董小漫则是随后笑眯眯的进了店里。
看见店里正因为第二天要放假,也是因为端午这个节日打折而人潮攒动。董小漫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事情没宣传。
每个店有四个员工,每个员工发了十斤的鸡蛋、四斤的粽子。有员工不回家的,董小漫则是按照这两样的市场价,给发了红包。
不管是不是有钱的顾客,都看着两眼发光。尤其是附近几个店里的伙计,是眼睁睁的看着人家花好月圆里头的女伙计们发了什么东西。
这些员工里有几个正是成了亲的人,柴米油盐酱醋茶整天话不离口。突然在节前多了这些东西,这不是正好够过节用的了么。
本来下午放假,也打算回家包上一些过节吃。董小漫这个举动,倒还是省了不少钱呢。
有员工说要回家的,事先登记过的都有马车接送。几个能回家的人,自然离得也不会很远。所以一个马车就装下了,负责送人的就是及第园里的顾叔。众人还相约过完节的第二天一大早,顾叔会到各自的村口接他们回来上工的。
要说轰动的还是济世堂,那里头的员工可不少咧。不回家的孩子们都有了红包,有人带头不舍得花先存在了董小漫这里,还有人不大好意思的问这些东西可不可以稍回家里去。
董小漫问了地址,一看不是很远就同意了。所以整个下午,顾叔都没闲着。除了送人回家,还要负责送东西给各家。
那些回家的也好还是人没回家东西到了的,也是头一次听说还有这样的好东家。立马在村里就轰动起来,那回家的员工也因为在城里找上了这样的好东家而得意。
说是一起过节。其实就是中午的时候招呼了一大堆人去张家吃饭。伙计们都知道张家人口少,有那有心的孩子一大早就去张家帮忙。
有洗粽子叶子的,有帮忙摘菜的,更有学徒自告奋勇要做饭的。剩下的有的人哄着两个孩子玩,有的人趁机替东家打扫院子。
粽子煮好了之后,董小漫先让人给及第园送过去。毕竟过了节,及第园里的婆子也放了假。这一天的饭菜都有这边给送,顾叔顾婶负责将碗筷收拾好就行了。
中午的饭菜颇为丰盛,董小漫还破例让伙计们喝了酒。大家吃吃乐乐完了一通,差不多未时才离开。不过好在这些人都算是伶俐的。走之前都帮着收拾好了。
张老爷子很久没有这么热闹过,一时高兴喝的有点多。醉醺醺的由三郎扶回了房间里,两个孩子玩的满头大汗也让董小漫给丢进木桶里洗漱一番。
晚上济世堂里的伙计们自己又做了饭。大家没了东家欢欢乐乐的吃了个痛快。当然人贵有自知之明,他们不过就是做了平常的菜而已,并未过分。
同样的都是伙计,看看人家的待遇。再看看自己如今的待遇,别说鸡蛋粽子了就是连个假期都没有。
从济世堂跳槽到大郎这里的人。一个个看着眼馋。尤其是从前的几个人,站在门口招摇的过街。有的说在东家那里吃了好饭菜撑得慌,有的说东家给了红包不知道怎么花,还有人唏嘘不知道爹娘看见东家给的过节的东西能是啥表情。
总之闲来无事的人,非要来找老朋友们聚一聚。“平时都没有时间啊,好不容易今天过节了。怎么你们东家不给放假啊?这大过节的谁家会出来吃饭啊。真是的,你们有红包么?你们东家给发了几斤的鸡蛋啊?你们是不是也是一个月聚餐一次啊?”
几个坏小子明知故问,弄的人家恼羞成怒撵走了他们。这几个小子也不生气。嘻嘻哈哈的蹲在对面说笑晒太阳。等到天黑了,才说要回去吃饭。说着晚上大家啊准备做什么吃的,说说笑笑消失了。
“二哥,你别信他们胡吹了。谁家的东家能那样啊,得意什么呀。”有个小二拍了拍站在门口发呆的人称二哥的宋老二。
“瞎吹?哼。我可是在济世堂干多的啊,这个倒是像那个女东家能干出来的事儿啊。男东家更是豪气得很呢。要不然人家怎么就能开个大酒楼呢!”听着宋老二额口气颇为惋惜的样子,有人不大明白了。 “不是说咱们的东家跟那个东家是兄弟么?咱们也做的是药膳啊,怎么生意就差了那么多?”有人小声的嘀咕道:“工钱也差了太多了吧,怎么得也应该一样啊!”
过着端午节大郎没有去看父亲,张阿花回了婆家过节。张老太翘首以盼也没瞧见二房有人来看自己,心里不舒坦的嘟囔几句。
李氏瞧见了抿嘴一笑道:“婆婆,你就别想着二房能来看你了。你瞧瞧二房整天想着给那些个下人又发鸡蛋又给钱的,都不说给你老一两银子孝敬。这白眼狼啊,就是白眼狼。”
正欲说什么就听见前头珏儿唧唧喳喳的说话声,柳如意抬头看了一眼李氏见她脸色一尴尬不由得冷笑一声。
珏儿跟宝儿不知道在说什么,总之宝儿是很开心的。欢欢又递给了环儿什么东西,环儿也是眉开眼笑的。总之四个孩子居然和好了,张老太见儿子来了心里很是高兴。
二郎拿了一堆的东西,对张老太道:“娘,今天店里事情多只能晚上来看你来了。”
李氏在一旁阴阳怪气的说道:“可不是么,忙着给那些个下人过节吃饭。哪里就用得着来这里看婆婆了,我们都是知道的。”
二郎瞥了一眼李氏,李氏缩了缩脖子转过身子当做没看见。二郎又蹙眉道:“我还以为娘会来我们家,跟我们一起过节呢!”
李氏噗嗤一声,对着柳如意道:“还真当咱们吃不上饭了呢,还得跑过去吃他们家的两个烂粽子。”又小声的嘀咕:“要是真孝顺,怎么着也得用马车接过去啊。”
二郎不理睬又见张老太面露不愉,只得放下东西道:“我先走了,爹爹中午喝的有点多了。”
张老太这才问道:“怎么就喝多了恩?”
二郎道:“哦,今儿个中午人比较多。爹一向喜欢热闹,见你们没去心里不舒服。谁想到下面这些个小子倒是会哄人,三哄两哄的老爷子就喝高了。”
欢欢在房间里转悠了一圈,也没发现自己的奶奶、大伯父、大伯母们拉着姐弟二人说话。又嫌弃环儿太过吵闹宝儿一个大胖墩总是一动弹就呼哧呼哧的喘气,呆的不耐烦了上前勾了勾二郎的小指头。
二郎明白女儿的意思,见长房没有搭理自己孩子的意思更加没有留他们吃饭的意思。只得抱着珏儿拉着欢欢走了,珏儿还一副没完够的模样。
大郎回来之后发现二郎来过,急忙问柳如意:“他们就没留下来吃个饭?”
李氏急忙回道:“他们家那么有钱,不过就是给了这么点子不值钱的东西,还想蹭饭啊?” 大郎不理会她,看也不看的将柳如意叫出去了。李氏在旁边咬牙切齿,暗中咒骂却不防张老太好像刚睡醒一般。
抱怨李氏一通之后,饭也没吃就回房休息了。李氏才不愿意搭理这个没钱又没啥用处的婆母呢,叫了宝儿亲自给他做了一桌子的好菜准备娘俩一块吃饭。
大郎跟柳如意一进来就见这娘俩吃的肚子鼓鼓的四仰八叉的靠着椅子歇着呢。大郎嘴角抽搐,忍下骂人的冲动让宝儿回房间去了。
李氏跟了大郎一辈子,心里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