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庶女重生:毒妻不低头 >

第139部分

庶女重生:毒妻不低头-第139部分

小说: 庶女重生:毒妻不低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听到外头有丫鬟过来传话说是街道上已有帝都护城军正在敲锣打鼓的沿街喊说叛党已平,红豆园中的一干主子们顿时个个松了口气,双手合十连呼阿弥陀佛的,激动到忘乎所以落泪的,面色涨红倏然起身浑然失态的……

尽管各有各的姿态,却是人人眉眼湿润,虽是有泪却难掩此刻人人心中的兴奋。

这是一种历经劫难之后绝处逢生的喜悦之泪。

大夫人看着满屋子女眷激动到语无伦次,虽也是满心激动却还镇定的吩咐了房里的一名丫鬟跟着青儿出去,再探探动静。

……

正午的阳光明灿耀眼,明亮的将整座帝都笼罩其中。

听到了护城军沿街喊叫乱党已定的消息之后,有胆大的人家悄悄放下门板或是透过窗户朝外张望,看到街道上除了敲锣打鼓的护城军外,真的还有大批身穿官服的兵士们在忙碌的拖拉着满地尸首,这才真的信了。

有了第一家开门欢呼,紧跟着便有了第二家,第三家。

虽然城中仍是血流成河,狼藉满眼,可是劫后余生的百姓们却欢欣鼓舞的大声歌着唱着,同时也是满脸泪痕。

毕竟昨夜那一场战乱之后虽是帝都护城军在城外援军的援助之下大大胜了一场,可同时却还是死伤无数,其中不乏一些无辜的百姓平民。

不过好在,睿王叛乱真的已经平定了。

……

作乱的叛王被活捉,其膝下一双子女虽是趁乱被救出大牢,却在昨夜的对战之中双双殉命。

对于老百姓来说,这一场声势浩大死伤惨重的叛乱,终于落幕。

可是对于高远朝堂之上的君臣来说,一场肃清内帷的纷争才刚刚开始。

……

傍晚时分,府外有宫中内侍前来宣旨。

荣王府因自建营队协助护城立下大功,荣王府掌家主母大夫人贺静柔被赐荣王妃封号,府中一干姨娘小姐尽皆有赏,特别是此次参与护城的家丁护卫更是金银财物,赏赐多的让人手软。

受宠若惊的接了圣旨谢了圣恩,大夫人在问及荣王下落的时候,那内侍却笑眯眯的说了一句天机不可泄露,除此之外再不肯多说一句。

荣王妃不敢为难宫中来的内侍,好言好语的送上谢礼将人送走之后却没有心情领受府中众人的恭喜道贺,遣散了众人,却独留下聂昭阳一人陪着去往红豆园。

……

今日五章,还欠五章,明日继续

520。纷乱已定03

刚刚坐定之后,大夫人还来不及开口,聂昭阳便已经郑重的跪倒在地叩首行礼,“昭阳恭喜母妃。”

“快起来吧,咱们母女之间还需这些虚礼吗?”

荣王妃蹙眉一笑,从椅上起身,将聂昭阳搀扶起来。

刚才因为心中有事,所以刚才荣王妃在接了圣旨之后根本没有给众人道谢的机会便急匆匆带了聂昭阳回到红豆园,静静走了一路,之前那份激动的心情已经沉淀,如今被聂昭阳这么正正经经的一拜之后,隐约觉得那份喜悦也渐渐变得真实,脸上的神情明显比刚才的惊讶平和了许多。

“母妃留下昭阳,可是有话要说?”

看出荣王妃心中有事,聂昭阳也没有废话,站起身来直接问道。

“昭阳你看如今这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

荣王妃抬手屏退了房中服侍的丫鬟,只留下自己和聂昭阳两人,拉着她坐下疑惑出声。

“母妃是说今日宫中内侍前来宣旨册封之事?”

聂昭阳问道。

“接旨的时候我曾经问过那内侍有关王爷的事情,可那内侍却只回了一句天机不可泄露。虽然看那内侍脸上神情估摸着应该没有什么坏事,可是如今王爷那边仍是音讯全无,我这心里便七上八下的,实在难以安稳。”

在经历之前那一场生死之后,聂昭阳的稳定从容已经令得荣王妃彻底折服,所以此刻也不避讳聂昭阳,直接将自己担心说出了口。

“依我看来,爹爹那边不但不会有事,应该还会获封。如今没有消息传来,应该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母妃且放宽心静候便是。”

随同荣王妃赶来红豆园的时候,聂昭阳就已经在心里仔细将事情前后梳理了一遍又一遍,结合着自己之前那个诡异的梦境,隐约猜出了些许,不过因这猜测大概准确度也只有五六分,所以此刻面对荣王妃的担心也只是轻声宽慰,并没有一下子将话说得太死。

“我觉得也应该是如此才对。”

听了聂昭阳的话,荣王妃脸上急切的神色稍微退去。

聂昭阳附和着点头,没有出声。

荣王妃默然的坐着,忽然想起之前自己曾和聂昭阳私下里猜测过荣王如今之所以消息全无只怕是和这次睿王造反有所牵连,心头忽然一跳,整了整神情,特意压低了声音对着聂昭阳说道,“你说会不会这次城中大乱其实早在圣上意料之中?”

之前荣王杳无音讯,荣王妃和聂昭阳虽然不曾明说,可是两人心里却是隐约觉出不妙。

毕竟荣王千里迢迢擒拿叛党睿王大胜而回,可是叛党刚刚入京,先是荣王下落不明,随后又发生了睿王造反攻城,只怕皇帝心里也是认定了此次造反必有内应,而这内应毫无疑问应该就是荣王。

所以荣王妃和聂昭阳才会那么惊慌,甚至为了避免随后被牵连而冒险派出府中一队护卫以求日后平安,可是此刻尘埃落定,虽然荣王仍无消息,可是荣王妃却等来了多年未得的王妃封号。

521。纷乱已定04

“天下为棋,皇上执子。”

见荣王妃和自己想到了一起,聂昭阳点了点头,将自己猜到的坦然相告,“或许,在皇上的这一盘棋中,爹爹并不是一颗简单的棋子。”

“你是说?”

荣王妃抬手掩在胸口,眼神之中透出惊讶莫名的神色。

“如果不是听从皇上授命,爹爹怎能如此轻易就迷惑了睿王,引他入瓮?”

聂昭阳轻声说道,只是那双向来明亮的眼睛此刻却像是珍珠蒙尘一般,相较往日来说微微有些黯然。

“我也是这么想。”

见聂昭阳说出了自己的猜测,荣王妃带着浓浓激赏望向聂昭阳,手指也不由自主的紧紧抓住聂昭阳,又一次的感慨着聂昭阳如果是自己所出该有多好。

“既是如此,咱们就静心等待吧。”

聂昭阳没有挣扎,任由荣王妃紧紧的抓着自己的手指,浅浅一笑。

荣王妃点了点头,含笑望着聂昭阳。

聂昭阳微微垂眼,视线落在荣王妃紧紧握着自己的手指上,心中浮起一丝怅然。

如果荣王真的是在皇上授意之下故意反诱有意犯上作乱的睿王入京的话,那么如今看来,这一招将计就计玩的不可谓不漂亮。

此一战中,身为臣子的荣王对于皇上不可谓不忠心,可是作为人夫,作为人父来说,荣王却是差了太远太远。

明明知道个中内情却对荣王府中一干女眷毫不透露,坐视荣王府中他名正言顺的正妻,和他口口声声挚爱多年的月姨娘,以及一众儿女的安危于不顾,只为了完成皇上的交托。

虽然不知道昨晚那位李大人到底身份如何,奉了谁人之命,要将她们一干女眷带往何处,可是聂昭阳却心知肚明那么一番举动明摆着就是要将她们当做人质用以威胁荣王。

如果不是昨晚孙若愚来得及时,她们已然身陷险境。

如果不是昨晚孙若愚来得及时,只怕荣王会宁愿当个忠臣也绝不会为了她们这一干人等而违背皇上的意愿。

默然之际,聂昭阳只觉得眼眶发酸。

多希望,她的猜测是错误的。

这一夜,聂昭阳辗转反侧,直到窗外传来隐隐的三更声才勉强合上了眼。

待到第二日一早,荣王府的大门前已是红毯铺就,彩带漫天,锣鼓喧天,欢声笑语。

聂昭阳之前一直暗暗希冀着的期待落空了。

前有宫中内侍穿着宫服举扇开路,荣王骑坐在高头大马之上威风凛凛而来,随行在身后的是一眼望去几乎看不到尾的宫中赏赐,各色古玩,珍宝玉器,应有尽有。

一如荣王妃以及聂昭阳当初猜测的那样,荣王因在睿王叛乱立下奇功,除却一众赏赐之外,还额外获赐平远大将军,重掌十万军权。

聂昭阳随同众人立在荣王府的大门前恭候着荣王凯旋而来,看着面前一张张喜气洋洋的脸庞,看着昂然坐在马背之上志得意满的荣王,聂昭阳眼帘轻垂,神情淡然,心中却是一沉再沉。

522。纷乱已定05

入府之后,荣王高坐在主位之上,府中夫人小姐尽皆列座,与有荣焉的坐在下首洗耳恭听着前日夜半时分突然发生的那震撼人心的一场平叛大战。

伴随着荣王口述中的一场场惊心场面,列席的夫人小姐们时不时的献上几声或高或低的惊诧,同时堆起满脸的揪心和忧虑,捧场无比。

所有的一切的确和聂昭阳之前所猜大致相同。

当今圣上独具慧眼,早已看穿睿王会在一双儿女被囚之后发动叛乱,于是将计就计的同荣王联手,故意在当日带兵擒拿睿王的时候识破睿王替身之计却佯作不知,为的就是要诱敌深入,好将睿王一干人马来个斩草除根。

最后,圣上妙计定天下,荣王等人在彻底剿灭睿王人马,为世道清平立下汗马功劳。

听到最后,府中所有人等或是一脸惊叹,或是满面笑容,纷纷上前恭贺,荣王尽皆有赏。

此一时,荣王府中上下尽欢,似乎所有人都忘记了前一日夜半时分,那曾经横尸在荣王府门口的一具具尸体。

……

孙府,晚风徐徐,热闹的宴会大厅中仍是一派觥筹交错,大厅之外的沿水长廊上一道修长身影凭栏而立。

此刻的静,映衬着身后一波更甚一波的热烈人声,为这修长身影平添了几分寂寥。

微凉的风意之下,廊下湖面掠起一层层的浅波,衬着朗朗月色耀出星星点点的光斑。

身后的宴会大厅中忽然响起一阵热烈的喧哗声,静静扶着栏杆而立的身影微微一动,自出了宴会大厅就一直没有任何表情的温润面容直到此时,才终于浮起一丝懒于掩饰的不耐。

这一丝不耐的神色将之前淡淡的寂寥意味打破。虽然仍是动静交错的场面,可是此刻看来,这立于热闹之外的身影却像是将身后那一场热闹喧天的火热场面不屑摒弃,自顾的悠然自得。

静静的夜色中,身后忽有的细微声响传来,立在廊檐之下的修长身影耳尖一动,眉间轻拢的不耐迅疾消散,俊朗面容之上迅速恢复成素日的温雅无害淡然无波。

“若愚真是会找地方,居然躲到这里来了,害的我好一通乱找。”

随着声起,一身藏蓝色锦袍的萧成晔脚步微晃的走近过来。

“此前多喝了几杯,有些不胜酒力,出来透透气。三公子怎么也出来了?”

听到身后响起人声,这修长身影才回过头去,像是刚刚发觉来人似的对着萧成晔露出一个淡淡的笑容,温声问道。

“我也出来透透气。”

萧成晔笑着走近,一手扶着廊下的栏杆,一手搭上孙若愚的肩膀。

平定叛王一役之中,萧成晔以及孙家皆立下大功,宫中设宴论功行赏之后,各府又都各自行宴。萧成晔因是独自居于帝都之中的靖王府,所以今晚并没有单独摆宴,而是应了左相孙墨林之邀来了孙家。

刚才宴会正酣,萧成晔将身边一位极尽阿谀奉承的下官随意敷衍之后想要找孙若愚说说话,可是转眼却发现应为今日主人的孙若愚竟然已经不在宴会之上,于是便一路寻了出来。

523。纷乱已定06

“三公子此番立下大功,若愚还未贺过,此刻,便以茶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