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烽-第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府张兆亦添油加醋道:“不止如此,据闻高勇更将郡兵进行私自整编,意图不明!”
汉帝刘宏看着奏章,长长的打了一个哈欠,虽然面无表情,心里却是老大的不痛快,想起先前下诏要求边地郡县自建郡兵时这几个老东西就吹胡子瞪眼睛的反对,此刻更变本加厉……遂懒懒的问道:“这么说那个高勇是铁定造反了?”
“这…应该有此用意!”
刘宏稍显恼怒,沉着脸打量殿内跪拜的三人说道:“‘应该’作何解释?高卿家在玄菟郡苦心经营,使其再无匪徒侵扰,乌桓亦不敢寇掠边疆。至于说那私编军队乃是朕下旨准许,《民法典》和《商法典》也无非是为安顿百姓增加税收而已。怎么你们是不是也要说朕图谋造反?现在玄菟郡上缴的赋税已与五年前持平,在幽州也是数一数二!朕问问你们有谁能够办到?”
底下一片的沉寂。许久,刘宏才继续地说道:“不招收流民怎么加增税赋,亏你们熟读圣贤书,这点道理都不懂!哼!看到别人有了一点点功绩便群起攻之。等到让你们治理的时候却又一个个躲得老远。”
刘宏自从得到造纸术后大发横财,还捞得了明君的赞扬,受到士林的吹捧。张让献上造纸术时亦提及此乃高家祖传,如今有人指责高勇他当然不能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况且再加上张让的巧舌如簧:“陛下,有高勇这等贤臣镇守边疆,不但御敌于外扬大汉之威,更召集流民垦荒边疆,使大汉北方清平,百姓衣食无忧。此皆利国利民之好事,只应褒扬。”
一席话令刘宏顿感自己有识人之明,如今再看看底下这些人,气就不打一处来。“你们不是要指责高卿家意图谋反吗?好,你们统统给朕滚到凉州去,只要把那里治理的像玄菟郡一样富足,朕立刻按照你们的意思办了高勇!还不给朕滚!”
当日,三名上表的官员被罚俸降官发配到了凉州边地做了太守。刘宏因此有了做明君的感觉,加上张让的说项,结果破天荒地给高勇下发一道褒扬圣旨,赞扬收留无根之民是为国为民。并准许高勇全权处理与周围外族的事务,凡攻下的外族土地,皆作为高勇的名义封地。
不过刘宏毕竟仍有疑心,私下命张让派心腹到三郡密查。张让自然高兴,有这么好的搂钱机会怎可放过。于是派遣养子张昂借着传圣旨的机会前去巡查一番。这些人到了玄菟郡吃喝玩乐索要钱物明收暗拿,高勇始终笑脸相迎,钱财器物毫不吝惜多多的奉送,以此堵住他们的嘴。很快到了返回的时间,张昂玩得尽兴后才依依不舍的离开,直到出了玄菟郡张昂才记起还有皇上密嘱的事……
张昂的回禀自然说尽了高勇的好话。这一圣旨名正言顺的使高勇的玄菟郡成为了东汉第一个特别行政区。不过邻近的公孙度却是有苦难言,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迁徙潮再次死灰复燃,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迫不得已公孙度在连接两郡的道路上增设关卡,禁止普通百姓出入,商人必须上缴相当数量的过路钱才可获许通行。这一系列非常措施强行制止住了人口流失,却也埋下了辽东郡官民对立的种子。
三郡基层机构恢复运转后,高勇挑选几处人口集中的地区由荀彧主抓陆续建成了四所小学、一所中学和一所大学。
六月五日,高勇重新调派任务:荀彧总管三郡民政,沮授为参谋长兼情报部长,高顺负责军队事宜。其后高勇晋升陈晋为校尉,统领五百郡兵负责玄菟郡对辽东方向的防卫工作,晋升秦风为校尉,统领五百郡兵负责对高句丽、夫余方向的防卫工作,赵胜继续兼任右北平郡丞及长史二职,同时将一千郡兵调归右北平。
截至五月,三郡人口增至二十二万余,其中近十万集中在玄菟郡。兵器装备保有量继续增加,新军因此再次扩编,新建五个团。至五月底,督军府新军部分辖有一个重骑兵团、两个轻骑兵团、两个弩兵团、两个重步兵团、两个轻步兵团、一个工兵营、一个炮兵营、一个侦察营、一个特种营,外加两个勤务团。作战人员10000人,军官250人,勤务团2000人,军官50人;原郡兵裁减至两千人。
看到玄菟郡城人满为患,高勇决定建立新城。一来可以建立一座攻防一流大城市,成为日后攻占东北的总后勤基地;二来可以新城为中心构建发散型公路网,成为东北商业、政治、军事以及物流中心,方便以后对东北的管理;三来建设新城工作量巨大,可以借此名义继续招收大量的移民进入三郡;四来可以用最快的方式富足百姓,进而拉动内需,加快商业发展,尽量用最短的时间将工商业规模扩到最大。
当然按照东汉律法,建设新城需要得到朝廷许可。这一点高勇当然不会忘记,于是一封申请奏章在大笔钱财、新奇器物的保护下送往洛阳。内有张让等劝说,外有幽州刺史的美言承诺,刘宏一一照准。得知此事,公孙瓒、公孙度当即大骂,王允坐于府内暗自哀伤。
准许建设新城的圣旨下达后,刘宏秘密找来何进、皇甫嵩和卢植三人商议。刘宏安坐龙椅说道:“前几日幽州上奏,乌桓再次聚兵边境图谋不轨。去年将其击退后,朕曾下旨要求边地郡县自行征召郡兵、筹集钱粮守卫,按照幽州刺史所奏情形来看颇为乐观。渔阳郡兵八千,上谷郡兵六千,代郡郡兵六千,右北平郡兵四千,辽西郡兵五千,玄菟郡兵五千,辽东郡兵七千,乐浪五千,加上驻守幽州的边军三万,合计七万六千兵马。”
何进闻言大喜:“皇上英明,有此八万大军何愁乌桓不灭!”
卢植略显担忧:“皇上,八万兵马虽则足矣,可粮草辎重如何筹备?幽州近几年天灾人祸不断已然贫困不堪,恐怕难以支撑大军作战!”
皇甫嵩却很乐观:“卢公,皇上之意并非一定要首先出击攻打乌桓,臣建议可以诱敌深入,在辽西至上谷一带逐步消灭侵犯之敌,待时机成熟后再出兵攻伐乌桓。”
刘宏大喜,赞扬道:“皇甫卿家所言甚合朕意。如此,皇甫卿家准备一下,待乌桓来袭立刻赴幽州统领全州兵马剿灭乌桓!”
刘宏的这次密探并不为外人知晓,其后不久,幽州刺史病故,皇室宗亲刘焉奉旨调任幽州刺史。皇甫嵩亦晋升为前将军,开始训练洛阳御林军。
玄菟高勇丝毫没有注意到洛阳的异常动静,全心放在新城建设上。新城选址极其重要,既要兼顾地利、又要考虑水源、补给、交通等等,综合考虑惟有后来的沈阳最为合适。故选址于郡城西边,横跨浑河,命名为奉天城。
奉天城于六月中旬开工,几乎动员了三郡三分之一的力量,高勇亦想借此机会查验一下三郡的实际动员能力。
设计城高为四丈五,对外只说是二丈。此举引来荀彧不满,劝阻道:“主公,洛阳皇城不过三丈五,且大汉律法规定外郡城池墙高皆有定数,擅自违反者以谋反罪论处。一旦有人上奏朝廷……”
高勇亦知其中利害,但考虑到新城的重要军事用途及象征意义,只好坚守底线:“墙高不可改变,此地属边郡,三面受敌,墙不高不足以御敌,之前辽西郡宾徒、昌黎相继失守皆由此引起,前车之鉴不可不查。”
荀彧知道高勇所言在理,为难道:“朝廷方面如何交待?”
高勇微皱眉头:“只能继续仰仗孔方先生了!”
荀彧奇怪道:“孔方先生?以前未曾听主公提起,此何许人也?”
高勇微笑道:“稍候荀公自会知晓。”随后,大笔钱财再次发送至洛阳张让府邸,张让见钱眼开,加之高勇一向的大手笔,考虑到今后可能更多的‘好处’,张让决定为高勇出头。遂联络十常侍及部分朝廷官员欺上瞒下,对于密告的奏章一律扣押,即便偶有送到刘宏手中,也巧舌如簧替高勇开脱。总之,刘宏半信半疑,派人调查因有张让等通风报信均无果而终。
第二卷 立足东北 第十章 试练新军(中)
奉天城墙采用青石及钢筋混凝土浇筑,全城规划时引入许多跨时代理念,包括交通、供水、排水、防火、防水、绿化、公共绿地、广场、功能区域划分等等,几乎囊括了所能想到的各个方面。每个步骤均有图纸规范,所用各种标识、记号成为以后建城的范本。而高勇画图所用到的三维空间、几何图形甚至物理原理更成为普及科学的实例,带动一批年轻人学习效仿。
城门,没有采用当时普遍的一线平铺开口方式,而是向内凹进约三丈,主城门两侧由伸出的一段城墙保护,此法利于防守,是经典的城门设计。城内挖掘面积不等的三个人工湖,均与浑河连接,一是用来美化环境,二是防止水淹。
城内分为商业区、住宅区、休闲区、行政区、军事区五大部分。主干道宽三丈,其余均为一丈五,城内街道采用棋盘式设计,中心区是一座占地数十亩的内方外圆形广场,主要用来举行各种活动、发布各种公告。广场正北为郡府所在地,后来改为政务院。以此广场为中心加上构成正方形的八个交通枢纽共同组成了奉天内城的交通网。八个交通枢纽各自对应四城十二道城门,其中主城门四道,辅门八道。
全城供排水系统由高勇结合古今设计,以浑河为主轴,在城下挖掘横竖数十条暗渠,分别以石板搭建,并留有进出的孔道,暗渠分为导入渠和导出渠两种。河水由北向南流经奉天,主河道横穿三大湖,其间与导入暗渠连接,将干净的河水引入各处民居设施内供人取用。之后污水皆需倒入导出渠统一引出城,在城外特定湖泊沉淀分解。公共卫生系统亦以此为基础设置,每座公共厕所皆为一个终端,利用水流落差将人们的排泄物冲入导出渠。
此城工作量巨大,动用土石总量可以修建几座普通城池,为了赶在乌桓劫掠之前竣工,只好安排工人昼夜施工,除发给工钱外还根据工作质量及进度酌情加发粮食,以此激励工人加快工程进度。本来即便不付工钱,工人们也愿意加倍工作,一为报答勤政爱民的高太守;二来新城建好后再也不必担心大雨暴雪;三是工钱按天准时发放不说,干得好、干得多还有额外的粮食奖赏,这对于土地、种子、农具皆从郡府借用的贫苦百姓来说无异于天大的好事,即使是一般农户也常常为青黄不接发愁。
粮食成为了一切的核心,郡府派出商队换回的粮食不等入库便纷纷流入百姓手中,人民的工作热情空前高涨,只要稍有空闲,许多身强力壮的妇女也加入到施工队伍中来。
最幸福的是下层百姓,只需付出劳动就可获得钱粮,没有残酷的剥削、没有严厉的看管,一切都在有序、公平中进行。新上任的乡、亭级干部籍此得到了锻炼,既要保证本乡的农业生产、道路建设,又要保证输出一定数量的劳力参与新城建设,才能高下立显。部分官员上任不足半月即遭罢免,部分政绩优良的官员被破格提拔进入县府。
最悲惨的是一心对抗高勇囤积粮食哄抬物价的反对派富户世族。在划分荒地的公告发出后他们便开始筹备钱财大肆购买三郡粮食器物,希望哄抬物价逼迫高勇妥协。怎奈高勇毫不理会,更将三郡领头的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