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烽-第2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戏志才鼓起掌来,高兴赞道:“如此精彩的评述世间罕见!正是这席话让我等几人放弃进攻青州的打算,哈哈,看来我等退休的日子不远了。”
高勇笑着指点道:“奉孝好像忽略了一点……”
贾诩双目一亮,急速望向高勇试问道:“主公可是指……”
郭嘉眼珠一转机敏答道:“长安!”
沮授止住笑声眼望地图上“长安”四个字说道:“起兵河东郡,渡河可直取潼关,而后进占长安……主公定是打算拯救皇上于水火。”话语间众人不约而同地望向高勇。
高勇点头默认。贾诩的目光一直不离高勇,当看到高勇默认时的一瞬间眼中闪过的那一丝不易察觉的诡秘之后,他暗自点头微笑。
另一边戏志才紧盯长安忍不住连说三个“秒”字:“主公此招深谋远虑,志才钦佩万分。”
之后的大半个月内,高勇为了进攻河东郡进而出兵并州开始了新的军事调动。
首先,将奉天大营训练近一年的第3龙骑军和第4机步军调往河内郡接替那里的部队,然后在奉天新建第6机步军。
其次,将第1机步军调往中山郡、常山郡替换那里的部队以及接管壶关的防御,并且着手探查并州地形,做好战斗前的侦查工作。在奉天大营新建第5弓弩军并开始装备训练,而原驻守奉天的第2弓弩军调往河内郡接替那里的驻守部队。
最后,将邺城的第1弓弩师调往壶关驻守,而在邺城新建061和062弓弩师。
调动过程紧张隐蔽,短短几天,各地军营全部行动起来,各作战团接到调令后立即整装开出军营,不断向师部所在地汇集,每集合完毕一师即行出发,所有部队全部夜间行军白天驻扎,同时所需粮草辎重、军械箭矢一部分通过军用马车运输,还有一部分通过雇用本地运输车队解决,对外只说是正常的物资调动。
白天,幽、冀二州如往常一样,道路车流、城池生活没有任何异常,工厂、商铺、农民各务其业,安心快乐的享受和平生活。然而到了夜里,道路上由火把的亮光组成的长龙长达数十里,凡军队调动时,沿途城镇一律紧闭城门,并将相关路段封闭禁止任何人员车辆通行,以此将消息泄露的几率降至最低。
调动完毕后,在并州的东部、东北部与冀州、幽州相接壤的地区集结了第3黑骑师(代郡)、第2龙骑军(代郡)、第1弓弩师(壶关)、第3弓弩军(代郡)和第1机步军(中山郡)共十七个师(每师满编6660人)近十万兵力;在河内郡集结了第3龙骑军、第4机步军和第2弓弩军共十五个师七万五千余人。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调动,只有督军府极少数高层人员知道。这一次高勇决定要以优势兵力投入战斗,以求用最短的时间和最小的伤亡取得战斗的胜利。
兖州曹操最先知道冀州异常的消息,部署在冀州的细作探听到高勇再次招兵,同时道路上南下的官府运输车队显著增多,而且许多城池夜晚会关闭四门禁止一切人员进出。曹操立刻找来谋士分析情况。
程昱忧虑道:“难道高勇打算进攻洛阳一举消灭袁绍?”
毛阶摇头,手指点击青州泰山一代说道:“最近听闻青州境内再次出现黄巾余孽,青州别驾田楷有意邀请高勇增兵协助镇压乱民,故此才要运送辎重以备将来作战之需。”
曹操听着他们的分析,目光由东向西沿黄河南岸移动,缓慢言道:“青州已有乐进的近三万兵马无需增兵,要知道当年他招降管亥的二十万黄巾也只用了两万余步兵;至于说进攻兖州,没有二十万兵马绝难办到;还剩下一个半死不活的袁绍苟延残喘,想高勇不会傻到占领洛阳那个不毛之地。除此之外,冀州周围……嗯,只有一个地方可以用兵……”
程昱、毛阶同声道:“河东郡!可是为何要攻占那个人烟稀少且匈奴频繁肆虐之地?”
曹操没有理会他们的问题,冷冷的目光顺黄河西进跨过潼关最后落在了长安之上,“皇上……”一股不安在曹操心中迅速扩散,“仲德,立刻命令西线的妙才、元让做好进攻河南尹的准备,待我主力赶到立刻以讨伐袁绍为名进攻河南尹,孝先(毛阶)立刻出使袁术探听口风,最好拉上他一同进攻袁绍。”
六月注定是一个不会平凡的月份,北方的大战连绵不绝,而南方同样是烽火不断。
孙策与刘繇的战争仍然在继续,在他们以为骗过了高勇之后,立即开始持续的短兵相接。仅在六月上旬和中旬就发生了数十次战斗,双方互有胜负。这期间始终以长江为线对峙,谁也没有能力在对方的地盘上建立稳固的根基。孙策虽然兵少,可是武将谋略一流,常常以少胜多;刘繇虽然兵多,可是大多数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这种总体均势决定了他们之间在短期内很难有进一步的进展。
皖城,周瑜站在地图前,目光始终停在虎林。他在这个月内发动了三次佯攻,希望能够将三山的守军调动到虎林,然后再集中优势兵力占领三山,之后杀一个漂亮的回马枪将虎林的守军全歼。
可是每次都没有达到目的。第一次是因为突降暴雨造成河流暴涨,阻止了孙策军渡江;第二次是因为过江部队被敌军发现,虽然奋力作战,但企图占据滩头的计划因为虎林守军的猛烈抵抗而无法达成;第三次则是因为刘表突然增兵江夏,在不明其意图的情况下,周瑜只能够选择放弃,总之始终没有完成预定的作战目标。
孙策坐在一边看着最新战报,担忧道:“现在我军士兵因疲劳导致战力下降,而眼前的对峙已经持续三个月,始终难以取得突破,长此以往……唉!”
周瑜的目光沿长江南岸移动,冷静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现在正值雨季,大雨过后,江水必然上涨,不利于渡江作战。而且刘繇这个庸碌无为的人运气较好,我军制定的作战计划都因为意外而终止。现在只有另出奇策方能取得胜利。”
孙策起身走到门口,凝望天空中密布的阴云说道:“又要下雨了,看来此仗还要打上一段时间!只是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董卓已死,长安不知如何混乱,各地蠢蠢欲动。高勇已经占据了黄河以北,曹操也完全控制了兖州,将来此二人定是我军北上的劲敌!”
这时,鲁肃急匆匆地跑进屋内,手中晃动着一封密报焦急道:“冀州……冀州……又有动静了!”
孙策微惊,拿过密报打开细览,心惊之余,脸色越发难看。周瑜急切问道:“主公,冀州到底发生何事?”
孙策边看边说道:“扮作商人的细作发现冀州情况有异,高勇又开始在冀州招兵,具体数目不详。而且冀州有大量官府车队满载辎重南下,意图不明。”
周瑜低头思索道:“他要对兖州下手还是打算将袁绍解决?”
孙策摇头道:“不甚清楚,不过尚有一事可疑,三月末有一支兵马乘船离开了渤海郡,去向不明!”
鲁肃惊讶道:“什么?那不正是肃进入邺城向高勇请求救兵之时吗?肃待到四月才离开,没想到……”
周瑜凝望昏昏沉沉的天空分析道:“高勇此人真不简单。主公你看,他向南运送辎重不但能够威胁袁绍、曹操,更可迷惑他们。如瑜所料不错,高勇定然准备进攻河东郡,然后再以得胜之师向北……”周瑜双手作了一个合抱的姿势,“攻占并州!”
鲁肃皱起眉头疑问道:“这…这…不经皇上允许擅自出兵可是谋反的大罪啊!这岂不给了天下一个讨伐他的借口,他会这么做吗?”
周瑜摆摆手说道“非也,他有借口,而且是名正言顺的借口!”
孙策立刻醒悟说道:“对!逃到河东郡的徐荣是董卓的余孽,而并州还有黑山军在作乱……”三个人同时沉默了。
同时,长江南岸的径县刺史府内,董袭仍在苦劝刘繇,“刘刺史,现在我军应该立刻收缩兵力以求集中一点给予孙策打击,扭转现在不利的局面。”
刘繇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不是我不想啊,现在张英、陈横和樊能已然不听我号令,最让人气愤的是九江郡的笮融!亏我那样器重与他……可是他竟然要求……竟然要求做九江郡太守!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
董袭看着失去了往日威严的刘繇心中很不是滋味。这几个月的战斗已经让这位刺史心力交瘁,不断的消耗,不断的偷袭,还有不断的内讧。张英、樊能和陈横现在已经抱作一团不理会刘繇的调令,九江郡的笮融公然要求做太守,否则便拒绝参与讨伐孙策的战斗。而吴郡的薛礼也开始出现了不好的兆头,他在吴郡大力培养自己的亲信,排除异己。
不过董袭却并没有灰心,他继续劝说道:“刘刺史,现在虎林、三山的防线暂时没有问题,张英他们虽然不听命令,但是为了他们自己也还是会用尽全力防守。最让属下担心的反而不是仅在咫尺的孙策……”
刘繇听到这话抬起头凝视董袭,有些不明白的问道:“现在孙策的威胁不是最大吗?难道还有其他人垂涎我扬州?”
董袭点头道:“没错,垂涎扬州的不仅有高勇,还有荆州的刘表!”刘繇“啊”了一下,董袭随即解释道:“前几日属下得到情报,刘表令部将王威、苏飞领兵三万进驻江夏,加上原来驻守的黄祖三万人马,仅江夏一地现已集结六万兵马。这还不止,刘表还让其侄子刘磐领兵一万由江陵起军开赴新野,以此来确保北方不被袁术攻破。”
刘繇细想一下,立刻明白过来:“刘表是打算趁我军与孙策拼得你死我活的时候趁火打劫渔翁得利!”
董袭点头说道:“属下认为他正有此意。所以现在刘刺史必须尽快派兵驻守南昌和湖口,防止刘表的江夏军顺江而下!同时在吴郡加强盘查,防止高勇趁乱于我方不利!”
刘繇认为这是所能想到的最好方法,立刻命令孙邵领兵五千进驻湖口以监视上游的江夏;刘勋领兵五千进驻南昌监视刘表南边的动静。
刘繇在自己的刺史府内仰天躺于竹床之上,手中紧握着辽东出产的琉璃珠。夏风吹过,清凉之意舒畅心扉。“哎!这才几年啊,光武中兴已然不见踪影。大汉四分五裂,百姓水深火热……莫非真的要变天了?——父亲,您不是教导正礼要守护皇上,守护大汉吗?可是现在……民乱四起、兄长刘岱病故、幽州刘虞被杀……正礼已经尽力了……”
六月的徐州一片祥和,完全没有扬州的阴霾,没有北方的忙碌,有的仅仅是繁荣富庶,有的是清闲优雅。在大汉的十三个州中,徐州绝对可以算是一个天堂,这里没有经历过黄巾之乱,没有诸侯间的连绵战火。
徐州西北部的阴平县官道上,一支特殊的队伍缓慢向西北前进,队伍中间的豪华马车上安坐的正是曹操的父亲曹嵩及其家眷。
曹嵩本来在陈留避难,怎奈曹操升为东郡太守后与陈留太守张邈的关系一直处于对立的状态,曹嵩为了家人的安全不得已再次隐居琅邪。三月,曹操被天子封为兖州刺史后,便亲自修书一封并且派部将应邵前往迎接曹嵩到兖州养老。曹嵩得到信后非常的高兴,便与其弟曹德一同返回兖州。
第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