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这个历史挺靠谱 作者:袁腾飞 >

第37部分

这个历史挺靠谱 作者:袁腾飞-第37部分

小说: 这个历史挺靠谱 作者:袁腾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阴房阗鬼火,春院闭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疠自辟易。

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用历史上的忠臣义士激励自己坚决不降。

后来元朝听说南宋遗民打着文丞相的旗号要暴动,因此忽必烈亲自出马,最后努了一把力,劝他投降。文天祥一身布衣被带到了宫殿上,见了忽必烈之后只作了个揖,没有下跪,然后背对着忽必烈坐在地上。忽必烈很无奈,讪笑了一下,先生何求?但求速死!忽必烈一看他铁石心肠劝不动,于是下令在柴市处死文天祥。临刑之时,文天祥问刽子手,哪里是南方,因为他在监狱里待的时间太长了,丧失了方向感。刽子手指给他看,文天祥面对南方,向列祖列宗、大宋先帝、家乡父老行了礼。行礼之后,要来纸笔,写了绝命诗一首:

昔年单舸走维扬,万死逃生辅宋皇。

天地不容兴社稷,邦家无主失忠良。

神归嵩岳风云变,气入烟岚草木荒。

南望九原何处是,关河暗淡路茫茫。

文丞相真是满腹经纶,临终时都能作出一首对仗工整的七绝。做完之后跟刽子手说,吾事已毕,动手吧。壮烈殉国。据说文丞相刚刚被杀,忽必烈的赦旨就到了,忽必烈还是不忍心杀文丞相,但是已经晚了。文丞相去世后,大家收敛他的遗体,在他的衣袋当中,还发现了一首绝命诗: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文天祥真的是中国完美人格的体现,理想人格的化身。孟子讲什么样的人算大丈夫?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文天祥统统做到了。他用自己的头颅为大宋王朝画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

元人不学好

1279年,元朝完成了中国的统一。

元朝统一时,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台湾、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史籍记载元朝的疆域:“东尽辽左,西及流沙。北逾阴山,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时不及也。”汉族文人可能地理知识也不是特别健全。北逾阴山,阴山在内蒙古,内蒙古一过再往北就到北极圈了,在元朝的领土上能看到北极熊。元帝国极盛的时候,大概有20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解体前2240万平方公里的苏联。如果算上以俄罗斯为中心建立的金帐汗国、中亚新疆的察合台汗国和西亚的伊儿汗国,大概蒙古人占了4千万平方公里。这三大汗国后来跟元帝国本土的联系就越来越少了,到第二代、第三代汗的时候就伊斯兰化了,被当地民族给同化了。

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特点表现在汉人到边疆定居,边疆各族迁入中原。注意,这不是双方交换场地。汉族人去边疆估计是被强制拆迁或者流放的,边疆各族迁进中原是因为中原好,我们打下天下就得坐天下。

元朝人分四等,蒙古人属于第一等,二等人叫色目人。色目人的意思不是说眼珠跟咱们不是一个色,是“各色各目”,包括钦察、唐兀、阿速、图八、康里、畏兀儿、回回、乃蛮、乞失迷等共31种,可能也有同名重出或异译并存之误。后来规定,除汉、高丽、蛮子外,俱系色目人。马可·波罗为什么做扬州的达鲁花赤?他一个外国人咋能做扬州市委书记?因为他是色目人。汉人是第三等,就是原来的金统治区各族人。而原来南宋统治区各族的人叫南人,南人是第四等。

蒙古人与汉人争,殴汉人,汉人勿还报,许诉于有司。蒙古人打死汉人,只需仗刑57下,付给死者家属烧埋银子即可;汉人殴死蒙古人,则要处以死刑,并断付正犯人家产,余人并征烧埋银。南人不许习武、不许打猎、不许结社,汉人、南人组成的军队不得在长江以北驻扎,兵器是木头的,打仗的时候才给你发金属兵器。为防止各族人民的反抗,元朝统治者大肆搜刮民间兵器。汉人、南人民户所有的铁尺、铁骨朵、带刀子的铁柱杖,一律没收;民间各庙宇中供神用的鞭、筒、枪、刀、弓箭、锣鼓、斧、钺等物,也均在被禁用之列;就连农家生产上用的铁禾叉也严以禁用。至元五年规定:私藏全副铠甲者处死;不成副的铠甲,私藏者杖五十七;私藏枪或刀弩者够十件之数的处死;私藏弓箭十副者处死(每副弓一张,箭三十支)。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五月,将汉地及江南所拘弓箭兵器分为三等,下等的销毁,中等的赐近居蒙古人,上等的贮于库。

所以元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王朝。它如果像现在的某些历史学家吹嘘得那么好,能90多年就灭亡吗?清朝吸取了他的教训,汉化程度就比他要高得多。忽必烈有点汉化,但也只是粗通汉语,忽必烈的儿子皇太子真金倾心汉化,但忽必烈老东西80多岁该死了还不死。汉族的儒臣们很着急,这些人就想了一个臭招,给忽必烈上书,说你该退休了,让位给真金太子吧,真金太子深孚人望。忽必烈宠信色目商人,这些人能敛财,而色目人又是汉族儒臣最看不起的,双方争得很激烈。忽必烈看到上书之后非常生气,把真金叫来痛骂了一顿,真金就被吓死了,可能他本来身体比较虚弱,皇上一骂就over了。这样一来忽必烈更恨汉族儒臣,你们离间我们父子,还把我儿子吓死了。

真金的儿子铁木耳做了皇太孙,就是后来的元成宗。皇太孙也很恨这些儒臣,想想要不是你们给我爷爷写信让他退休,我爹至于给吓死吗?所以他也抗拒汉化。蒙古入主中原之后,忽必烈之后的皇帝基本上连汉字都不认识,也不会说汉语,整个是外国人统治中原。蒙古派到各地去做镇守的达鲁花赤们也不会说汉语,不会写汉字。

蒙古的史书上一举例子就是波斯怎么着,亚历山大大帝怎么着,因为他们在征服中原之前,已经接触了伊斯兰教文明和基督教文明,所以就不会被儒家文明彻底征服。他们不像辽、金或者匈奴、鲜卑,没见过别的,一进入中原,觉得文明程度比我们高多了,得,就你了,拜在你门下。蒙古人什么都见过,什么教都信,蒙古很多皇帝都是基督徒,觉得你中国也没比人家强太多。

民族大融合

这一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特点,第一是汉蒙相互渗透,第二是辽金时期黄河流域的契丹人和女真人与汉的融合,他们在元时被称为汉人。但是留在老家的契丹人和女真人还是没变,女真人后来发展成了满族,契丹人可能发展成了达斡尔族。

第三是唐朝以来波斯人和阿拉伯人,大量迁入中国,在我国定居。南宋的最后一任提举市舶司蒲寿庚,就是阿拉伯人。在南宋做了30多年的提举市舶司,相当于南宋海关的关长。当时泉州是世界上最大的商业城市,他在那里做市舶司30多年,富可敌国。元军南下时,南宋行朝招蒲寿庚起兵勤王,蒲寿庚带着钱投降了元朝。他知道我在宋朝是外国人,在元朝我是色目人,接着做市舶司,钱就更多了。蒲氏家族后来就定居中国。波斯人、阿拉伯人和汉蒙维吾尔通婚杂居就形成了回族。因为信仰伊斯兰教,而伊斯兰教在中国被称为回教,所以信仰回教的民族就被称为回族。

第四,西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元朝还在澎湖设立巡检司管辖琉球(今天的台湾),元朝管辖西藏的机构叫宣政院。所以西藏是在元朝正式成为中国行政区的,在唐朝可不是。有的说唐蕃会盟,我们嫁过去一个公主,他的就是我们的了,那你干脆嫁日本去更好,每个国家嫁一个,统一世界。所以嫁人的办法不算,西藏在元朝才开始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

这么广阔的领土怎么进行管辖,这就得看元朝的行省制度。

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三个机构。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相当于唐宋时候的尚书省。那时候本来是三省,中书、尚书、门下,蒙古人不会玩,变成中书省专权,一省独大。当然中书宰相也不是一个,中书右丞相,中书左丞相,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左丞、右丞一大堆。枢密院是军事机关,宋朝就设立了。御史台是监察机关,从秦朝起就有。另外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大概相当于今天的国务院宗教事务管理局兼西藏自治区党委。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在地方施行行省制度,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

元朝后来被农民起义给推翻了。

元朝一共11个皇帝,清朝是12个皇帝。清入关之后近270年10个皇帝,蒙古是98年11个皇帝,不算前面那几个大汗。这98年中,第一个皇帝元世祖忽必烈34年,最后一个皇帝顺帝妥懽帖睦尔35年(不含北元),中间近30年9个皇帝,平均三年多一届,证明绝大多数都是非正常死亡。蒙古贵族内部倾轧得相当厉害,促使国家早亡。

中国历史最黑暗的一页就翻过去了,当然明朝比它也强不了太多。

第13节 宋词、元曲两高峰

科技成果一大把

辽宋夏金元时期是古代文化高度繁荣的阶段,理学产生,宋词元曲繁荣,世俗文学出现,科学技术发达。

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的文化与汉文化融合后,有了新的特色。实际上除了蒙古人之外,前三个民族的文化跟中国几乎一样,只有蒙古人98年之后又回草原了,以前放羊出来的,还回去放羊,白在中原待了这么多年,跟留学一样。

首先看这个时期的科学技术。有三大发明: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公元11世纪中期,北宋的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然后传到了朝鲜、日本和埃及,直至欧洲。

指南针,宋代已经普遍使用。传说是黄帝战蚩尤的时候发明的,最起码祖冲之就造过指南车,所以指南针应该很早就发明了。宋代在航海中普遍使用。公元13世纪传到阿拉伯和欧洲,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当年日本国遣唐的船没谱,就是因为它没指南针,找不着北。阿拉伯人来华要搭乘中国的船,回国也要搭乘中国船,因为中国的船有谱。如果中国最近三年没有去他们国家的船,他就在这儿住三年,十年没有住十年。中国改朝换代了永远没船去了,那就在中国定居吧,总比死在海上强得多,所以指南针的贡献是相当大的。

还有一个火药,唐末用于军事。南宋发明的突火枪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公元13世纪传入阿拉伯。突火枪的发明使作战进入了冷兵器、火药兵器并用的时代,到公元17世纪彻底进入火药兵器时代。蒙古大军当中有会造枪的工匠,在和阿拉伯打仗时使用了管形武器、射击武器。阿拉伯人学会了之后,在跟西班牙打仗的时候也使用了火枪。这是今天所有枪炮的直系祖先。

当西班牙守军发现阿拉伯人操纵一种管子状的东西时很惊讶,这是什么玩意儿?赶紧把大主教请来了。主教说我来破解,这是他们的巫术,挂上圣母马利亚的画像、洒圣水。底下一开炮,城楼、主教、圣母马利亚都上天了。

欧洲人发现这个东西好使,开始玩,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