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这个历史挺靠谱 作者:袁腾飞 >

第127部分

这个历史挺靠谱 作者:袁腾飞-第127部分

小说: 这个历史挺靠谱 作者:袁腾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功成不居戴高乐

敦刻尔克大撤退,英军跑了,法国就完蛋了。号称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法国,在二战中抵抗了6个礼拜,就被德国人占领了。德国人在西线,取得了这么辉煌的成就,只付出了不到4万名士兵的代价,就占领了几乎整个欧洲。法国总理、“一战”的凡尔登英雄贝当元帅,受命向德国投降,整个大西洋沿岸占法国面积35的领土被德国占领;每年70亿法郎的占领军军费,由法国负担;剩下25的残山剩水,以贝当为首,在南部小镇维希,建立了一个傀儡政权,被称为“维希法国”。贝当元帅建立这个伪政权时,内定了他的爱徒、法国国防次长兼陆军次长戴高乐为伪政权的国防部长。但是,在法国宣布投降的当天晚上,戴高乐将军到机场送一个英国将军回国,两个人握手、拥抱完了,英国将军上飞机了,飞机开始滑行的时候,戴高乐突然拔腿开始追飞机,那会儿飞机也小,不像今天的波音747,你追也追不上。飞机上还有跑道上所有送行的人都傻了——将军疯了,干吗呢这是?戴高乐将军身高1。98米,外号大公鸡,两腿也长,几步就追上了。飞机上的英国将军,醒过味来,探出身子抓住戴高乐将军的胳膊,一把就把他给提上来了,飞机已经起飞了,将军两腿还在空中蹬呢。当天晚上戴高乐将军飞到了伦敦,立刻发表了演说,宣布成立自由法国政府,号召所有法国内地不愿意屈服的人们,组成军队抵抗;号召法国所有海外殖民地的法国军人,服从自由法国政府。

戴高乐将军当时只是一名准将,准将是将军中级别最低的。以至于丘吉尔首相笑着说:“你能代表法国吗?”不过后来很多比他军衔高得多的人,都站到他的旗帜下,维护国家的尊严。1944年巴黎光复,将军回到巴黎的第一个举动,就是去巴黎圣母院做弥撒,感谢上帝,拯救了法国。当他进入巴黎圣母院的时候,钟楼里面藏着德国的狙击手,那名狙击手已经把戴高乐将军的头部,套在了瞄准镜的十字线上。如果这个狙击手扣动扳机,那法国的历史肯定要改写。但是,狙击手在瞄准之后,被戴高乐将军伟大的人格魅力所感召,不但没有开枪,相反热泪盈眶,泣不成声,从塔楼上下来投降了。

接下来,戴高乐将军就开始主持战后法国的政务。他组织自由法国,贝当元帅两次开庭审判,判处他死刑。而戴高乐在国家光复之后,功成身退了,临下台之前,他签署的最后一道命令,就是特赦自己的老师贝当元帅(由死刑改判终身监禁),贝当当时已经89岁了,你判不判他死刑已经无所谓了。6年后,95岁高龄的贝当元帅去世。戴高乐将军回到家中,待了13年,直到1958年,法兰西第四共和国在风雨飘摇之中,他又出来领导人民建立了第五共和国。今天的法国就是第五共和国,戴高乐是开国总统,任满之后辞职,不再谋求连任,临走的时候,他唯一的要求是带走爱丽舍宫里他用了多年的旧书柜。他问管理人员,能不能拿走,管理人员泣不成声,整个法国都是你拯救的,拿俩书柜算什么,你拿吧。戴高乐将军让秘书按新书柜的价格付了款,把这两个旧书柜带走。将军拒绝领总统的退休金,他说要用这个钱去抚恤阵亡将士的家属。

法国光复的时候,国会想授予戴高乐元帅军衔,被他拒绝了,他认为,胜利应该属于光荣的将士们,我就是准将,将官最低一级。我们看世界上的独裁者,大多恬不知耻地封自己为元帅、大元帅,而他们不过是业余军事爱好者而已。戴高乐将军只领一个退休准将的薪金,极其微薄,欧洲上流社会,夫人是不工作的,女儿安娜是在他夫人遭遇一次车祸后诞生的,因为医疗事故,出生时就是智障,得靠他养活着。他的薪金要养活这么多人,不够用,怎么办呢?老爷子就写回忆录,靠这个来谋生,差俩礼拜不到80岁走的,实际上是活活累死的。

一般这么大的干部写回忆录,用不着自个儿写,都是摇椅上一躺,香槟酒、雪茄烟,秘书在那儿给敲字……他哪儿成啊,烟酒都戒了,因为抽不起了,自己敲打字机。所以,世界近代历史上,三位政治家最值得崇拜:华盛顿将军、孙中山先生和戴高乐将军。功成不居,非常伟大。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甭管戴高乐将军怎么号召抵抗,当时自由法国的影响力还是很小。法国一沦陷,欧洲唯一面对德国的就是英国了。用丘吉尔首相的话讲,大英帝国现在在全世界面前,赤身裸体了。几十万军队倒是回到了英伦三岛,但“孩子们”都是光着身子回来的,有的运兵船上的士兵,上边一顶钢盔,底下一条裤衩,别的什么都没了,几百套军装扔了,就能顶两个人的分量,多救俩大兵回来。德国人打到敦刻尔克海滩上一看,缴获的装备能武装30多个师——600辆坦克、2400门大炮、2。2万辆卡车,来不及破坏了,人跑了就完事,东西全送给德国人了。

尽管英国当时单独面对德国是非常困难的,但是,英国有一个好处,就是海军仍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德国人没法越过英吉利海峡,只能用空军炸服英国,这就是着名的不列颠空战。不列颠空战是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德国投入了2400多架飞机,要把英国人炸服,英国皇家空军只有700架战斗机,频繁升空。飞行员一天要升空好几次,返航的时候,飞机的机头对准跑道,起落架一放下来,飞行员就睡着了,飞机完全凭惯性停在跑道上。地勤人员上去拉开舱盖,轻手轻脚地把他拽出来,你重拽也没事,他醒不了。给他拽出来,往飞机边一扔,盖上毯子,你就在这儿睡吧。过一小时,踹一脚,又该你了,还得上去。一开始真是给英国人炸得够呛,机场、桥梁、兵营,更要命的是飞机制造车间,都给炸坏了,英国眼瞅着挺不住了,这时出现了一个很偶然的现象,挽救了英国。

有两架德国空军的轰炸机迷航,飞到了伦敦上空。那时候飞机没有雷达,靠无线电导航,他们可能没收到导航信号,飞到伦敦上空,一瞧底下挺亮,他们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就把炸弹扔下去了。德国飞机一把炸弹扔伦敦,英国人就急了,你可以轰炸军用目标,但你不能轰炸民用目标,你把居民小区给炸了可不行!这里边是和平居民。丘吉尔首相下令——炸柏林!英国的轰炸机部队没什么损失,抵抗德国空军的是战斗机。于是,80架英国轰炸机,列队起飞炸柏林。沿途如入无人之境,地面的德国无线电台都给英国飞机导航,以为这是自家的飞机呢,英国人被打成这德行,还能来炸柏林?当英国飞机在柏林扔下炸弹、大火燃起来时,最先赶到现场的是柏林的煤气公司,以为是煤气管爆炸了呢,赶紧抢修。哪儿都没出问题,这时才有人恍然大悟,会不会是空袭啊?等柏林的探照灯打开,高射炮竖起来的时候,英国飞机早已飞出德国边境了,德国象征性地开了几炮,权当给英国人送行。

王室很坚挺

希特勒和他的接班人、德国空军司令戈林,恼羞成怒。戈林是一个400磅重的大胖子,一磅是9两,戈林曾说一架飞机也不会飞到德国来,如果有一架飞机飞到德国,我就不叫赫尔曼?戈林,你们管我叫什么都行——赫尔曼?猪、赫尔曼?狗、赫尔曼?大蠢驴。结果是英国飞过来80架轰炸机,戈林下令轰炸伦敦,让每一个英国人都尝尝恐怖的滋味。你英国不是民主国家吗?民主国家挨炸,老百姓就要上街反政府,丘吉尔就要倒台,新内阁一上台就会跟我们谈和,战争就结束了。

戈林想得比较好,可是没想到这一炸,英国人同仇敌忾,你太法西斯了,居然炸和平居民!于是,妇女儿童疏散到乡下,王后应该去加拿大的,可是她不走,我跟我的丈夫在一起。两位公主殿下说要跟父王在一起,长公主就是今天的女王——伊丽莎白公主殿下,当时只有13岁,到空军开探照灯,多危险啊!万一德国人一看有亮光,机枪一打,女王就完了。二公主玛格丽特殿下更小,跟着大人到医院当护士抢救伤员。老百姓一看,王室成员一个都没跑,我们还有什么可怕的?男人们全在自己的岗位上,灭火、义务救援。全英国的探照灯和高射炮都可以集中到伦敦来。

这样一来,飞机制造厂、兵营、桥梁、机场的压力一下就减轻了。轰炸和平居民是最没有用的,炸死老百姓管什么用?打仗就消耗他的战争资源。德国这么干,明显是一着臭棋。经常爆炸声一停息,在大楼还着着火、摇摇欲坠的时候,就有一辆黑色皇室轿车冲到跟前,从车上跳下来一个穿军装的瘦小男人——乔治六世国王陛下,指挥大家灭火,抢救伤员。大家一看国王陛下第一时间出现在场,救人救火,干劲就更足了。丘吉尔首相是不能出来的,因为他要指导战争,国王反正也没什么用,君主立宪了,就是激励士气。如果国王被炸死了,可能对提升英国人的士气帮助更大,把我们国王都炸死了,我跟你们玩儿命。国王也很明白自己的职责,经常到前线阅兵、讲话,坚定英国人的斗志。

就是不相信

不列颠之战打了四个多月,德国损失飞机1733架,英国损失飞机915架。但德国的飞行员损失了2000多,英国的飞行员损失不到700,因为英国飞行员在本土上空作战,被打掉下来之后,换一架飞机又上去了。德国飞行员掉下来可就惨了——掉到当兵的手里还行,能得到人道的对待,变成战俘;要是掉到农民手里,我们家刚被你炸了,现在你掉下来了,一叉子叉你个透心凉;掉到英吉利海峡里,就变成了鱼粪虾米屎。武器毁了可以再造,阵地丢了可以再夺,人死不能复生。人是最宝贵的,尤其像飞行员、舰长这些技术含量高的军人。最后,希特勒宣布无限期推迟对英国的进攻。不列颠空战是纳粹德国在二战中第一个没有达到目的的战役。英国人靠皇家空军的浴血奋战,保住了英伦三岛,免于沦亡。

这时候的希特勒已经丧失理智了,在英国没有屈服的情况下,悍然进攻世界上地皮最大的国家,而且是跟他志同道合的国家——苏联。这下把斯大林从历史的耻辱柱上给拯救下来了,要不是这俩大独裁者互相咬,后人就不知道怎么评价这段历史了。苏德战争一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就扩大了。

1941年6月22日,德军突袭苏联,战争规模扩大。6月22日是夏至,我2006年夏天去过俄罗斯,晚上9点,出门得戴墨镜,不然的话,阳光晃得你睁不开眼。深夜1点多的时候,在外边都能看书。苏联在夏至那一天,基本上没有黑夜。凌晨3点45分,苏联人刚躺下,战争爆发了。德国190个师、550万大军在北起巴伦支海,南到黑海,3900公里长的战线上,对苏联发动了全面进攻。天上5000架飞机,地下4000辆坦克、5。7万门大炮。开战当天,德军深入苏联国境50~60公里。苏联没有做好任何战争准备,斯大林顽固地认为,在英国投降之前,德国不会对苏开战。苏联间谍搞到了德国开战的详细情报,哪天、几点、多少人,多少装备,摆到了斯大林的案头,斯大林说这是一派胡言,是英帝国主义在挑唆我们跟纳粹同志之间的关系,拒绝相信。6月21日晚上9点多钟的时候,一名德国上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