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魂断大明 >

第419部分

魂断大明-第419部分

小说: 魂断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文,此人一生颇为传奇『色』彩,明朝开国将领中很多都是朱元璋的家乡子弟,除了徐达,李文忠、汤和、冯国胜这些天下名将外,杨文也是一个。
原籍直隶和州含山县,其父杨兴于“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自巢县归附朱元璋,官至管军总管,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在攻打江州(今九江市)时阵亡。当时杨文尚幼,不能从军,由其叔父杨旺补役。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杨旺“征鄱阳湖阵亡”。杨文于第二年,即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领神枪从征”。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至三年,杨文随大军征讨西北凤翔等地。'4'洪武三年“授皇陵卫百户”。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调隶广西卫”,此后,他一直在南方执行军务。洪武十一年,升湖广“安陆卫右所试百户。十二年,实授本卫流官,副千户”。十七年,杨文随傅友德征讨云南,十八年因功“升建昌卫世袭指挥佥事”。二十五年,建昌卫指挥使月鲁帖木儿叛『乱』,杨文随蓝玉前往征讨,战后“升为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诰封骠骑将军”,并“世袭指挥使”。
洪武三十一年五月,朱元璋病重,这位兢兢业业的开国之君此时并没有减少对北部边防问题的担忧。为了防止蒙古部落在他死后趁虚而入,他临终前对北部边防作了最后的安排。他发了三道敕谕,一份发给燕王朱棣,一份发给武定侯郭英,另一份就发给了左军都督杨文。他命令“杨文从燕王(朱)棣,武定侯郭英从辽王(朱)植,备御开平,俱听燕王节制”。朱元璋在敕谕中对杨文说:“今以尔为总兵,往北平参赞燕王,以北平都司、行都司并燕、谷、宁三府护卫选拣精锐马步军士随燕王往开平堤备,一切号令皆出自王,尔奉而行之。”'可见朱元璋对杨文十分器重,杨文此时俨然成为燕王朱棣的副手,地位极其显赫。接受命令后,杨文即“部署大宁兵及宁府护军”前往“开平设防”。
朱棣奉天靖难后,建文帝召回了杨文,命他做吴高的副手,协同守卫永平府,杨文素来有雄心大志,本来还想借着这次奉天靖难,建立一番功业,不想一来就碰上了吴高,对于吴高做了主帅,他心中虽不甘,但也无可奈何,吴高是江阴后,不管是军职还是爵位都远在其上,杨文只得将帅位拱手相让,做了他的副手。
此刻,永平府里一片安详,吴高优雅的坐在帅福品着刚从江南送来了碧螺春,对于喝茶,吴高一直喜欢碧螺春,别的茶说句不好听的,这位世袭的侯爷还真没看上,这会儿他优雅的嚼着嘴里的碧螺春的茶汁,一副飘飘欲仙的样子。
忽然,门外一阵脚步声,跟着一个小兵走了进来,冲着吴高单腿一跪。
“什么事情啊?慌慌张张的?”吴高睁开了眯着的双眼。
“回……回侯爷,燕王打过来了!”
“什么?你再说一遍?谁打过来了?”吴高将茶杯一方,猛的站了起来。身子竟然在一站之下,居然有些头晕的感觉,他堂堂一名侯爷,自是不好在下属面前失态。稳了稳道:“来了多少人马?”
“五万人马?”
“什么?五万人马,燕贼哪儿来的那么多人马?如今曹国公正率领大军攻打北平,北平乃是燕贼的老巢,燕贼岂敢率领五万人马来偷袭永平府?你这混帐东西,是怎么打听情报的?“
“这……?“小兵一阵恐慌。
“侯爷,燕贼确有五万人马?“这时,杨文捏着一道战报走了进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昨晚系统出现问题,一直进不去,这才没有上传哦!各位不好意思了!
第20卷 写在六月
写书写了将近两年,所完成的字数也将近四百万,无奈努力耕耘了两年有余,能拿得出手的恐怕也只有《魂断大明》这一部作品。这部作品小景花费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来写,每写一段,小景心中便默默的祈祷这本书能给读者带来一个惊喜,无奈指头在键盘上敲打了一年之久,换来的却是不温不火,没有什么大起大落,一切发展都很平稳,赚钱基本谈不上。一切似乎都在做免费宣传,那一段时间,小景内心不买有些失落,曾经也想过要放弃,毕竟在这个年代,能和我一般默默无闻的在写着历史小说的人少之又少。好在小景坚持了下来,这才有完整的《魂断大明》全本。
好了,不说废话了,在《魂断大明》即将结束之际,小景将再一次展开耕耘,这次的话题依旧回到明朝,只不过这次主人翁换成了人人都熟知的朱元璋而已。
我记得江汉逸士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是一个很让人无奈,但又不能不承认的事实。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每一个朝代、每一个政权,都有自己的一套世界观和价值观,而大一统体制下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格局,也强势的阻止了不符合当权者胃口的思想观念的出现。故而,每个时代的主流历史观,都不能摆脱“被”字的宿命。往往,在历史发生时,它就已经被当权者篡改。其后,随着时代的变迁,不同时期的当权者又会对历史进行不同程度的掩盖、篡改和解读。当然,所有这一切的出发点都只有一个——有利于当权者的统治。而经过无数次的扭曲,在经过了几百年、乃至上千年后,大家再看到的历史,其实已经是面目全非了。
历史被政权随意篡改,但对于任何时期的大众来说,符合庙堂的胃口通常不会是大家认识历史的标准,至少内心不是;只有真相,才是每一个普通人将目光瞄准历史的最大目的。古今中外,庙堂和民间在认识历史方面的矛盾一直存在,并不可避免的还将延续下去。分歧时大时小,但绝不会消弭。
说这些,是为了给下面的小说做一个铺垫。写这本小说的目的,就是希望摒除历代政权强加在历史观上的一些影响,通过对那些已经面目全非的史料的分析,去伪存真,从中找到那些残存的真实痕迹,并佐之以符合常情的判断和推理,给读者还原一段尽可能真实的历史!“
小景一直写的都是明朝,其实在我看来,一切历史朝代的历史都很精彩,只不过明朝特别精彩而已,今晚 小景希望从朱元璋开始,这个童年悲伤,凭借一己之力开创大明三百年的传奇帝王的一生,让我们从今晚开始走进这段历史,去看看里面的金戈铁马,儿女情长,,权谋诡谲!“
^^^^^^^^^^^^^^^^^^^^^^^^^^^^^^^^^^^^^^^
第20卷 876章:各个击破
吴高吃惊地道:“怎么可能?燕逆怎么可能出动五万大军?如今朝廷派遣曹国公亲自摔领五十万兵马,准备攻打北平城,燕贼这个时候出动五万兵马,难道他不想要北平了么,北平可是燕王贼的根基的所在,一旦北平被破,就算让燕贼夺取了从新夺取永平府邸,也无济无捕啊,难道燕贼不知道么?“
杨文点了点了头道:“侯爷所言极是,以我看燕贼这个时候发兵五万攻打永平府邸,定时学昔日霸王破釜沉舟,想趁国公大军未到之际,一举夺取永平府邸,如此以来,大军直达大宁,北平去了后顾之忧,便可安心抵抗国公的五十万大军!“
“嗯?“吴高背负着双手皱着眉头点了点头道:”杨将军分析的极有道理,那燕贼素来英勇善战,手下能人义士颇多,如此反常的举动,定有图谋。不过这样的话,永平府虽面对燕贼五万兵马,但若是燕贼果真如杨将军所言,弃城游击的话,那倒也好,北平区区老弱『妇』幼,无论如何也抵挡不住国公的五十万大军,一旦北平被破,燕贼也就失去了根本,没了北平的燕王就不再是我大明的燕王了,况且北平一旦被破,燕贼势必士气低落,国公五十万大军,岂可儿戏?“
“嗯?“杨文点了点头。
“侯爷言之有理?不过我们也不得掉以轻心啊,五万大军?这可是燕贼的劲锐部队,
燕贼胆敢在这个时候亲自率领大军来攻打永平府邸,势必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以我永平府区区六万兵马并非燕贼的敌手,况且我大明素来有宁王善谋,燕王善战的说法,我等奉命镇守永平府切记不可轻敌而误了朝廷削藩大计!“
“这个本侯自当明白?杨将军无须出言提醒!“吴高望了一眼杨文,不阴不阳的应了声。
杨文却也不在意,点了点头道:“侯爷能这么想,最好不过了!”
“不过这样看来的话,燕贼亲自率领五万大军攻打永平府的这个消息看来是千真万确了,永平府邸城低而无天险,易攻难守,况且城内大军虽多余燕王,但多为游散的军队的,比起身经百战的燕贼劲锐,只怕凶多吉少,燕贼亲自率领大军来攻,军中士气必定大盛,我等不可不谨慎应对……?“
杨文点了点头,正待答话,忽听的一旁一言不发的耿璇冷笑了一声道:“只怕燕贼并非如两位将军所想?“
耿璇娶尚懿文太子朱标长女江都公主,这次建文帝以李景隆代替自己的父亲,让耿璇多少有些不能释怀,他奉命协助镇守永平府,听二人如此一番议论,不免有些好笑。
“耿将军何处此言?“耿璇是驸马,他的意见,吴高不敢不重视,急忙扭过头问。
“这个很明显,燕贼放着北平不守,摆明的是想一自己有限的兵力,持枪凌弱,永平府比起李九江,自是好对付的多,一旦攻下永平府,北平后方无忧,攻可取,退可收,虽是兵行险招,却也是一个好法子!家父镇定大战时,就是被他先后击破雄县、莫州,最后一举击破了镇定,如今燕王这般做法,和当初对家父的做法如出一辙,若是我没猜错的话,他是想解决了咱们这一路兵马,解除后顾之忧,再全力对付曹国公!“
“言之有理!“杨文点头道。
“依驸马只见,我等该如何是好呢?“
第20卷 写在七月
今天一早起来就开始码字,码了两个多小时才码出了一章来,这速度的确有些慢,不过好书不是慢慢的写出来的吗?如今已经到了七月的中旬了,故事的大概剧情也慢慢开展了,今后小景会慢慢用文火烤焦下去,不过这个世界上,做什么事情都不会让所有人满意,极是你写的最好还是有人说你不好,所以我只能尽我的能力。写了将近一年了,也快两百万字了,熬到现在,算是慢慢的写出了一点剧情来,这态度,我不敢说极好,但至少也不差,至于写得好不好,这个不是我所能预料的,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然,人家是写了已经好几年的老书,我是新书,底子还比较薄,剧情也是不温不火的历史方面的,不过如果在写的时候只是一味的给自己寻找推卸责任的理由,那就有些丢脸了。写到现在才上了新书榜第二十八名,还要淘汰掉十六名才能上新书榜,写了快一年了,成这样,不亦悲哉? 进入中旬了,书友们可已攒出了订阅月月票,请投下来,小景不甚感激!
第20卷 877章:好大的口气
杨文虽对吴高看不上眼,对于这个顶着耿炳文长子、驸马的头衔的耿璇却相当对眼,这会儿听他说的沉重,心中一紧,急忙问了句。
耿璇想了想,道:“依我看,燕贼这么做,无非是想趁着曹国公尚未抵挡北平之前,先行拿下永平府,除掉北平后方的这个眼中钉,若是咱们能动用府内的将士一举挫败燕贼,那便是大胜了?”
“驸马言之有理!”杨文赞赏的附和道:“不过咱们永平府虽地处大宁,但兵力比燕贼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