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魂断大明 >

第322部分

魂断大明-第322部分

小说: 魂断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老将,当年追随皇祖父南征北战多年,经验丰富,以老将军看,如今燕王气势如虹,该当如何是好呢?“
耿炳文似乎早有所准备,听了建文帝问话,不慌不忙的道:“依老臣看,燕藩顶多不过三四万人,京师还有三四十万,以兵力看,朝廷还是占尽优势!只需朝廷粮饷充足供应及时,凭这三十万兵马,困个北平也足够。燕王如今挥兵南下,粮草供应不上,老臣只需只守不攻,将战事拖下去,燕王虽善于打仗,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终究是个死局!”
耿炳文话音一落,一旁的齐泰就上前道:“耿将军言之有理,燕王虽能打仗,但一路挥兵南下,战线过长,粮草运输困难,一旦粮草供应不上,燕贼势必不敢久战,到时候军心涣散,我等正好一举消灭燕贼!”
“好,就依耿老将军所凑!”建文帝居高临下道:“朕富有四海,今日朕就发兵三十万任由老将军统帅!望老将军如昔日周亚夫一般,帮朕一举『荡』平燕贼之『乱』!“
“谢陛下,老臣定不负所托!“
“陛下,臣以为不妥!“耿炳文刚行了大礼,一旁的方孝孺便走了上前,冲着建文帝说道。
“方先生不必拘礼!“建文帝柔声道。
“谢陛下!“方孝孺站了起来,躬身道:”耿老将军文才武略本是讨伐燕贼的最佳人选,不过燕王雄才伟略,且多年戌守边疆,带兵打仗不再当年徐达、常遇春之下,耿老将军带三十万大军只守不攻,岂不是让天下百姓以为陛下怕了燕贼,如今燕王的谣言四散在京城,若是一直拖下去,只怕于陛下不利!“
建文帝皱了皱眉头,想了好一会儿,方才道:“方先生言之有理,四叔善于打仗,带兵多年,兵法谋略不在常遇春、徐达、胡大海之下,耿老将军虽随太祖南征北战多年,但燕贼狡猾异常,非同一班人。以朕看,不如命驸马都尉李坚、都督宁忠为副将军。并飞檄征调安陆侯吴杰、江英侯吴高就,都督佥事耿瓛、都指挥盛庸、潘忠、杨松、顾成、徐凯、李友、李晖、平安等部兵马一齐北上,协助耿老将军如何?“
“吾皇圣明!“三人齐呼。
礼毕,齐泰似乎想起了什么,趁着建文帝还尚未下令退朝之时,急忙躬身走上前低声道:“陛下,依臣看,不如再派上吴高如何?“齐泰之所以推荐此人,除了此人是自己心腹之外,更重要的是,此人其早年在山西、北平、河南等地练兵,率部队征讨百夷,后因为获罪而调任广西,去征讨土司赵宗寿。起兵法谋略不在以上众人之下,但上述人手之中,除了盛庸、潘忠、杨松、顾成、徐凯、李友、李晖、平安是自己心腹之外,其余众人乃是方孝孺、黄子澄等人的心腹,眼下燕王虽起兵,但这份功劳,岂能让他二人白白得的,这才让吴高『插』上一足。”
“准奏!“建文帝大手一挥,毫不在意。
“谢陛下!“齐泰大喜,慌忙跪地拜倒。
第16卷 700章:去真定
第二日,耿炳文耿炳文挂帅出征那天,朱允炆想了很久,终于跟他说了一句话:“从前的梁元帝萧绎曾经说过,‘一门之内,自极兵威,不祥之甚!’如今将士们与燕王对垒,务必体察此意,不能让朕背上杀害叔父的骂名。”
“陛下仁义,老臣谨记!”
“好,你等退下吧!”
“是!”众人齐齐行礼退下。
石台上,那书生继续道:“耿炳文乃是老油条,陛下的心思岂能不知,当下抱拳应道:“为臣者,为君分忧,陛下放心,老臣谨记在心了!”
“哈,这么说来,这个皇帝还算不错,难怪有仁义之命,如今燕王都已经快打到京师了,他任就一门之内,自极兵威,不祥之甚!’如今将士们与燕王对垒,务必体察此意,不能让朕背上杀害叔父的骂名。人群里那俏娘子拍着农家郎柔柔的说道。
那农家郎『摸』着鼻子笑了笑,却不答话。
“喂,瞧那幅样子,难道我有说错么?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你糊弄谁啊?”那俏娘子皱着眉头道。
那俊俏的农家郎用右手的食指在自己的鼻梁上点了点头,忽然呵呵一笑,道:“人都说女孩子头发长见识短,刚开始我还不信,如今我不得不信了!”
“你说谁头发长见识短啊!”俏娘子嗔道:“你头发短,头脑发达,你倒是说出个所以然来!”
农家郎呵呵一笑道:“娘子用脑子想想,当今的仁孝皇帝,登基不到一年,周、齐、代、珉、四王被囚流放边疆,湘王自焚,如今燕王被『逼』挥兵奉天靖难,试问这个皇帝仁孝在那里,不判他一个”残杀至亲“的罪名就不错了,还仁慈。建文帝素来以仁孝著称天下,又岂愿担此恶名?如今朝廷占尽优势,燕王区区八百余岂能成事,燕王杀不杀都不至于影响大局。故而他下这么一道旨意,正是为了体现其顾念亲情,以堵天下悠悠罢了和史书的笔伐而已!”
那俏娘子吐了吐舌头,当即脱口而出道:“这不是又要当**又要立牌坊么?”话一出口,便觉不妥,忙用双手捂住小嘴。瞧那俏娘子样子颇为滑稽,农家郎又笑,但是那副样子让那俏娘子恨得牙痒痒的,可一时也找不到话来反驳。
这时,人群里刘老汉走了过来,拍了拍农家郎的肩膀低声道:“哎,萧公子,小两口晚上亲热还不够,大白天的还在一起说悄悄话,还不快过来!你们的路引老汉托人给你办到了?“
“真的!“农家郎大喜,急忙一把抓着刘老汉。
刘老汉呵呵一笑,道:“你瞧你瞧,急得什么似的,是不是急着回家成亲,入洞房啊!放心,老汉是过来人,明白的!”
农家郎微微一笑,一旁的俏娘子一张俊脸腾的一下,红得通透。
刘老汉看在眼里,又是一乐,趁机将两章路引方在萧琴的手中,低声道:“早走早回啊,等有好消息了,也给老汉来一个!”刘老汉说着便转身朝人群里走了去。
农家郎呵呵一笑,接过路引,但见软绵绵的一张纸片,上面写着“萧峰”“阿朱”两个名字,这个是他自一部闲杂书里看到了主人翁,觉得这个名字挺不错,便随口给了刘老汉。
接过路引,农家郎冲着身后的俏娘子嘻嘻一笑道:“娘子,走吧!”
“去哪儿?”
“还能去哪儿,真定啊!”农家郎呵呵一笑,转身便走开了。
八月,带着丝丝的凉意,开始袭击在北平,虽有淡淡的凉意,但偌大的北平却热火朝廷,对这股凉意丝毫不在意。
经过数月的征战,如今各路兵马对燕王八百勇士敢于起兵的勇气十分佩服,周围州县的纷纷归附,曾一度惊恐不安的北平士民稍稍安定下来。在朱高炽、道衍、张玉等人的率领下,北平城内军民为了保境安民,修复城墙、打造器械、准备粮草,组织『操』练,个人各尽其职。尽管表面略无其事,朝廷大军迟早会杀到北平城下。但在这一天真正到来之前,个人还需做好手中的活计,不然朝廷大军一到,手忙脚『乱』,可就不好了!
第16卷 701章:狂赶
此刻,整个北平一片忙碌之象,燕王府位于北平的中央,此刻也颇为不平静,这十月日来,无数的兵马自燕王府的九门进进出出,每一个门的消息皆自九门送入朱棣的宫殿,朱棣将近些时日来,各项的指令,密函自这九门送至北平的各路人马,原本平静的燕王府也被今日来不断投降的将校弄得川流不息。
此时,一匹快马自崇礼门冲了过来,那匹马奔跑的极快,马上的人身材高大,左手拉着缰绳,右手的马鞭不停的挥打马的屁股,那骏马虽然神骏,但不停不息的长途奔跑下来,毕竟也累了,何况马上的那人身材高大,腰间的那把刀明晃晃的少说也有三四十斤重,加重了承载的重量,那骏马似乎知晓主人心急一般,一经催打,竟不顾『性』命的奋力奔跑,但奔跑数里,终究是慢下来了,马上那人似乎心中着火一般,“刷”的又是一声巨响,一条又粗又长的马鞭子在骏马的屁股下狠狠的抽了一下,那骏马的屁股登时落下了一条红『色』的马鞭印,骏马吃痛,迈开四只蹄子一阵猛跑,跑了几步,忽然四只蹄子一软,一个得瑟,马上的那人身子也跟着倾斜了两下,那骏马奔跑了一日一夜,早已累得筋疲力尽,在主人没命的催促之下,『逼』得气都喘不过来,这时嘴角边一出现不少的白沫,猛的前腿一软,跪倒在地,马上的那人猛的一提马缰,他虽单手,但力道出奇的大,居然将骏马整个头颅提了起来,那骏马受了这股力道,猛的甩开四肢向前冲了几步,忽然哀鸣了几声,跟着一阵抽筋,气绝身亡。马上那人喝骂了一声,身子一纵,落在了数丈外,居然不顾骏马的死活,迈开了双腿便朝崇礼门冲了去。
他步伐极快,几个纵跃便进了崇礼门,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朱棣坐下的第一爱将张玉。此刻他着实又紧急军情要向燕王回报,今日一早,他便得到消息,朝廷派遣长兴候,耿炳文率兵三十万,协同驸马都尉李坚、都督宁忠为副将军。并飞檄征调安陆侯吴杰、江英侯吴高就,都督佥事耿瓛、都指挥盛庸、潘忠、杨松、顾成、徐凯、李友、李晖、平安等部兵马一齐北上,这些人张玉虽不从见过,但这些人并非庸手,这点张玉是十分清楚,正是清楚这点,张玉才感到事态的严重,当下纵马自真定一路赶回来,沿途换了两匹骏马,如今坐下的这匹是第三匹,本以为可以支持到燕王府,想不到竟然还是不济。
张玉沿着崇礼门直接去了朱棣的寝宫,沿路的哨兵,知晓他乃是燕王的坐下爱将,也无人阻拦,张玉一路飞奔而来,如今他必须想燕王禀告这个情况,同时还须得布防以及南军动向,并请示用兵方略。耿炳文非寻常之辈,当年太祖屠刀屠杀功臣,唯独留下了此人,料来此人也有些过人之处,能历经洪武一朝而不杀,除了汤和,便是此人了,这点张玉心中十分清楚,更为让他惊慌的是,此人率领的三十万主力已进入北平省,再过两日就能到达朝廷预设的北伐根据之地——真定。此乃通往燕京的咽喉,张玉明白一旦耿炳文率军进入了真定,北平即将面临无比残酷的考验!
第16卷 702章:诸王的反应
北平燕王府的东殿内,朱棣端坐在王座上,脸上的神情十分的严峻,就在一个时辰前,他刚刚收到了一早派往辽东密使遣送回来的密报,本以为是好消息,岂料,密使送回来的消息让原本心情还不错的朱棣,感到有些烦躁。
自一个月前他头脑一热,奉天靖难,到如今,起兵靖难已有一月。
这一个月来,朱棣仗着自己多年的军旅生涯的经验和一早的精密的安排,虽只是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便破了北平张禺、谢贵、宋忠、余慎等人的包围,并借着士气,一举将北平的九门和燕王府收入囊中,使自己在漂浮之中,能有了一个根据地。但军事的悬殊力量太大,自己虽有了北平这个根据地,但比起朝廷的百万大军,让朱棣头痛不已,尤其近几日,朱棣本想凭着多年的威望,招揽旧部和争取盟藩的支持,却不想受到了不小的挫折。
首先是旧部以诸多利用理由推脱。在初始,朱棣奉天靖难,一路挥兵较量,到宋忠、谢贵、张禺等人均被杀后,北平府周边将校纷纷响应,使燕军兵力迅速壮大了到了四万。本以为借着这个势头,朱棣能一举收服北平府外的诸位将校,到时候手中数十万兵将,凭着手底下张玉、朱能、道衍、朱高熙、朱高炽能征善战的将领率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