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魂断大明 >

第314部分

魂断大明-第314部分

小说: 魂断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书生说书的地方离店门外数丈外的一处石台之上,此时此刻都聚集不少了人,多的都是饭后闲来无事的老百姓和数十个嘻嘻哈哈赶热闹的小孩,石台之上坐着一个年轻是书生,年纪也有二十三四左右,一身白『色』儒服,脸庞方正,眉浓如墨,双目炯炯有神,隐隐之中隐藏着一股杀伐之气,颇有几分刚果的气概。此刻他坐在石台上,如同悬崖上的磐石一般,他上身的雪白儒服将整个磐石给遮盖住,那白『色』如同被锤炼过后的石灰,在夕阳之下,显得异样的刺眼。
俊俏的农家郎便在这时挤进了人群,不着边的抬眼忘台上望了一眼,这一望登时吃了一惊,好一会儿才喃喃道:“是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天来迟了,因为小景有一件很重要的大事给耽搁了,本来小景没时间更新,但小景还是很努力的赶回来了,马不停蹄的打开电脑开始码字,码了一个多小时,方才码出了这一章,虽来的吃点,但小景今晚依旧是万字更新,绝不会少!小景万字大更新已经坚持快两个月了,希望小景不会坚持不下去!
第16卷 687章:书生2
“谁啊?“那俏娘子见自己丈夫神『色』有异,惊异的望了一眼石台上的那书生,但见那书生虽长得不甚英俊,但颇有些威势,但看得陌生的很。
那俊俏的男子对于娇妻的话浑然不觉,目光盯着那石台上的书生,好一会儿才嘻嘻一笑道:“既然纪纲在这儿,那高贤宁也在吧?“心中所想,行动上便有所表『露』,扭动着头四处寻找,但见一个角落里同样的一个书生站在角落里,年轻与他相仿,国字脸,柳叶眉,欣赏的身材陪着清秀的容貌,显得气质非凡,此刻他正站在角落里,双眉紧锁,似乎有些忧心的大事无法解决一般。
那俊俏的农家郎会心的一笑,低声道:“果然在这儿啊,我就说么,这两人形影不离怎么会只见其一不见其二呢?”
那俏娘子瞧丈夫在一旁嘀咕不停,好奇心不由得大奇,忍不住道:“师弟,你认识这两人吗?”
那俊俏的农家郎呵呵一笑道:“可不是吗?”说着对台上的那书生望了一眼,此刻那书生正摇着蒲扇,笑呵呵的坐在石台之上大声冲着下面的人群粗声大气地道:“要说这次燕王胆敢以八百勇士奉天靖难,我纪纲当真是敬佩之至啊”
“哎,纪兄弟你快说说看,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人群里一些好奇的人,开始冲着石台上的书生吆喝?”
那书生神情有些得意,望了一眼角落的同伴,嘻嘻一笑,随即咳嗽一声道:“各位,别吵,听我说来!”
人群里同他如此一说,当真是安静了不少,就连那俊俏的农家郎也安静了下来,凝神听来。
那书生微微一笑朗声道:“话说,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病故,继立为皇太孙的朱允炆对诸王势大难制深感忧虑。洪武晚年,功臣宿将被诛杀殆尽,北方军事均以诸王主之。不久,秦王朱樉、晋王朱棡先后死去,而燕王朱棣与周王朱橚及齐、代诸王均拥兵自重,多行不法,朝廷孤危。
太祖驾崩后,皇太孙即位后,即与齐泰、黄子澄等密议削藩。以燕王势大难图,故削藩自燕王同母弟周王始,周、代、岷、湘、齐诸王先后削夺,湘王自焚,余皆废为庶人。为图燕王,朱允炆令张昺为北平布政使,谢贵、张信掌北平都指挥使司,以谢贵控制北平,另以都督宋忠、徐凯、耿瓛屯兵开平、临清、山海关一带,并调检燕府护卫军士,加强防燕措施。建文元年六月,齐泰将燕使邓庸下狱审讯,具得燕王将举兵反状,乃发兵逮燕府官属,并密敕张信逮捕燕王。张信为燕王旧部,此时遂降燕,朱棣随即为备。
不料,第二天一早张昺谢贵还没到,北平都指挥使张信也悄悄到了燕王府。张信虽是陛下的臣子,但也是燕王的旧部,随他一同出塞打过仗,对燕王的遭遇,心中多少感到不平,正在她忧心之际,朝廷密旨让他擒拿燕王时候,张信回到府中很是闷闷不乐。
张信的老母见儿心事重重,便问起缘由,张信事母至孝,向来对张母极为孝顺,此刻听母亲问起,那里会对母亲隐瞒,便把朝廷的密旨让他擒拿燕王的事情,对着母亲说了一遍。岂料,张母听了儿的话登时大惊失『色』,慌忙劝阻,“万万不可对燕王动手啊,我听闻燕王将来是要做龙椅了,乃是天下的飞龙,岂会是你能抓捕的!“
“啊……居然有这等事情,堂堂一员大将居然听一个老太太的言语,莫非这张老太太比他儿子更能未卜先知?“人群里,不少人满脸狐疑的仰着头冲着那书生问。
那书生呵呵一笑,故意捻了捻嘴角下尚未长出的胡须:“非也,这老太太信佛而已,而这之前是燕王的诡计,原来是燕王的军师道衍见朝廷散布了诸多的谣言,对燕王很不利,但谣言通常止于智者,普通老百姓一听朝廷的燕王,顿时认为燕王一早就谋逆之心,将他当成反罪,为了让老百姓明白那只不过是谣言,所以道衍就想出了一个办法!“
“啊,是什么法子?“人群里人群吆喝。
那书生得意的一笑道:“要说,这道衍本乃是一介和尚,却不是学习佛法之人。相反,他于元末明初之际求学名山多年,不仅通晓儒、释、道、亦对相术、兵家多有涉猎。洪武十五年,孝慈皇后马氏去世,诸王赴京奔丧,遭遇丧妻之痛的朱元璋便令选高僧随侍诸王,为马皇后诵经祈福。道衍受僧人司左善世宗泐之荐,侍于燕藩。燕王本是雄才伟略之人,一见此人谈吐非常,一番接触下来,立马被此人才学所折服,立马将此人带回了燕王府,此后这道衍和尚便成了燕王府内的一名佛法高深的和尚,但实际乃是燕王重要的谋士,燕王得知朝廷散步的流言立马让道衍想办法。”
“这道衍也真是不简单,他明白留言止于智者,让要让老百姓不相信实在太难了,但他不愧为道衍和尚,经过一番思较之后,道衍便有了一个主意,他明白谣言止于智者的道理,鉴于此,他反其道而为之,利用朝廷的谣言,让一干雌黄小儿,在民间大肆鼓吹燕王乃真命天,天意所归,凡人不可冒犯、日服一如的下去, 许多北平百姓对此都深信不疑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还有三章,各位可不要错过啊,今日的订阅小景还算满意,当然了这也是小景日复一日的辛苦,小景的辛苦大家看在眼里,对于订阅小景还是很感谢,希望各位一如既往的订阅吧!让《魂断大明》火上一把!
第16卷 688章:燕王的心计
“这道衍也真是不简单,他明白留言止于智者,让要让老百姓不相信实在太难了,但他不愧为道衍和尚,经过一番思较之后,道衍便有了一个主意,他明白谣言止于智者的道理,鉴于此,他反其道而为之,利用朝廷的谣言,让一干雌黄小儿,在民间大肆鼓吹燕王乃真命天,天意所归,凡人不可冒犯、日服一如的下去, 许多北平百姓对此都深信不疑了。
人群里一阵哗然,不少人低声道:“这个和尚果然不简单!“
角落里那高姓书生皱了皱眉头,似乎想说点什么,嘴唇动了动,却没说出来。
石台上的那书生得意笑了笑道:“老百姓的愚昧,那和尚似乎早已猜到,故意在让留言在各大庙宇内传播,那张老太太平日最信佛,日复一日的听了燕王的谣言,张老太太对此同样深信不疑,因此正言厉『色』,不许自己儿子擒拿燕王,还奉劝张信向燕王投诚。张信本就是忠孝之人,且一颗心对燕王早有了投诚之意,这会儿听张老太太这么一说,心中那点疑『惑』顿时云消雾散了,本来就倾向于燕王一边,又被张老太太一番告诫,第二天大清早,果然跑去向燕王通风报信了。
“张信这厮也太可恶了,食君俸禄,却干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当真不是好东西!”人群里不少人喝骂起来。
石台上的那书生完全不在意,继续道:“第二天一早,燕王去往燕王府报信,燕王乃是一代雄主,瞧张信如此主动,一时也不明白他的来意,还在佯装疯颠,还好有王景弘在一旁劝说,加上张信三顾燕王府,多少让燕王有些心动,直到听张信说明事情经过,与李友直昨夜的密报一相印证,这才相信他是真心投靠,不禁大喜若狂,连忙起身拜谢,将张信是为燕王府的恩人一般。
那张信乃是北平都指挥使司,负责监视燕王,身受当今皇帝的重视,虽说官职比张昺和谢贵二人低一级,但其地位不比张昺和谢贵低,而且他是北平军队的直接指挥者,所以卢振、葛诚投效朝廷的事他是知道的,张信把葛诚、李瑞、卢振的消息向朱棣合盘托出,朱棣只惊出一身冷汗,立即下令把这三人逮捕。然后同道衍、朱能、张玉、三位世子一干文臣武将商议了一番,最终的结果就是将张昺和谢贵诱入王府诛杀,然后利用张信里应外合一举夺下燕王府外的两万精兵。“
“哇,看不出来这燕王果然艺高胆大,非同一般人!“
“哈哈,谁说不是呢?“那书生说的兴奋之时,又继续道:” 等到张昺谢贵率兵包围燕王府的时候,朱棣在府中早已布置了人马,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仗着张信提供的谢贵、张昺如府的时间,早已将一干家将绑住了,张昺谢贵见了只道卢振、葛诚所言果然不错,眼看诸位家将均已被绑,显然已然得手,信心满满入府宣旨,岂料,二人已入府内,眼看燕王一副病入膏肓的样子,原本紧张的心登时松懈了,就在二人以为燕王已雄风不再的时候,宫门突然关闭,朱棣突然发难,二世子朱高熙武功高强,几个回合便将张昺和谢贵诛杀在府内。跟着二世子又诛杀了卢振、葛诚!藏入府内的八百虎贲骤然难,张昺谢贵进入府内时候,虽有数十个侍卫,奈何寡不敌众,竟被『乱』刀杀死在府内!“
“啊……这燕王果然有些心计……这么两下便除掉了张昺和谢贵,说不定这燕王还真是真龙天子呢?”人群里不少的嘀咕声。嘀咕声之中,那俊俏的农家郎低声道:“想不到我离开的这十余天燕王府居然发生的这么多的事情!如今奉天靖难,只怕大战在所难免,看来要抓紧时间会燕王府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s;李友直,青苑县人,明朝工部尚书。
靖难之役前期,北平布政使张昺与都指挥使张昺密谋逮捕燕王朱棣。张昺之友李友直率先密谋朱棣,燕王遂逮捕张昺、张昺,起兵谋反'1'。朱棣即位后,李友直官至工部尚书。
据《明史》(卷42):“建文初,廷臣议削燕,更置守臣。乃以昺为北平布政使,贵为都指挥使,并受密命。时燕王称疾久不出,二人知其必有变,乃部署在城七卫及屯田军士,列九门防守,将执王。昺库吏李友直预知其谋,密以告王,王遂得为备。建文元年七月六日,朝廷遣人逮燕府官校。王伪缚官校置廷中,将付使者。绐昺、贵入,至端礼门,为伏兵所执,俱不屈死。”
^ 《靖难功臣录》(明)不着撰人:“李友直北平布政司吏初建文中廷臣有因齐藩不法遂建议藩国所在更置守臣于是擢张昺为北平布政使昺至日求王府细事将不为利友直密闻于上义旅既举遂擢用之后官至工部尚书”
第16卷 68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