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魂断大明 >

第269部分

魂断大明-第269部分

小说: 魂断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岂能以一己私欲而误了国事,眼下好不容易让建文帝下定决心派遣采访使寻找燕藩罪证,偏偏收到了葛诚的这样的一份奏折,刚才听建文帝的语气,似乎颇有些动摇,生怕建文帝一动摇,撤销了采访使的派遣,如今好不容易弄出个暗访劣迹,以正削燕之名的办法,本以为可一举成功。哪知这燕王爱民如子!想到此处齐泰便气不打一处来,心中狠狠骂葛诚:“『奶』『奶』的,鸡蛋里挑骨头都不会,亏皇帝还把他当成心腹!”
正当齐泰大干恼火之际,忽听的方孝孺躬身道:”陛下仁义,下官汗颜,但葛长史这份奏折虽没找到燕王的罪证,但燕藩实乃诸王之首,且素有谋反之心,此举广收民心,只怕不日便要起事,依微臣看,不如朝廷先下手为强!“
建文帝皱着眉头不语,他心中对燕藩虽是极为痛恨,可不知为何,面对他之时,总有一种惧怕的感觉,这种感觉很奇怪,建文帝一时也想不明白,他低着头默默不语。
方孝孺冲着黄子澄打了个眼『色』,黄子澄乃皇帝老师,对这个仁慈柔和的皇帝的『性』子多少知晓一些,瞧方孝孺打眼『色』,也不敢拖延,生拍以拖延这皇帝一时心软,削藩大业可要泡汤了,当下自长椅上站了起来,躬身道禀道:“皇上,燕王收买民心,不择手段的打击皇帝威严,可见繁星已然昭然,如今天下擒王兵马在即,张谢二人等数十万兵马蹲及北平,如是就是放过燕王,只怕诸藩还道朝廷怕了区区一个燕藩,如此一来,燕藩势必有了借口,其他藩王若效仿燕藩,一旦燕藩联合诸王,只怕朝廷仓促之间难以应付啊!”
建文帝仍旧默默不语。
黄子澄抬眼望了一眼,瞧皇帝脸上并无怒『色』,打着胆子继续道:“燕藩反逆之心早已显『露』,天下擒王事件一除,很快他们就反扑京城了,依微臣看,朝廷不能再迟疑了,北平内外,军师均在朝廷的掌握之中,陛下只需一道圣旨,派遣采访使巡视燕王府,若是燕王早已有谋反之意,定能查出蛛丝马迹,到时候陛下即可名正言顺的除掉燕藩,又可以震慑其他藩王,如此一来朝廷大患一除,我大明万世江山便千秋万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天周一,各位支持首订啊!
第14卷 605章:万事俱备
齐泰道:“皇上,葛长史现在陛下的眼线,派遣采访使,以葛长史对燕王的了解,来个里应外合,料来能找到燕藩谋逆的罪证,到时皇上一道诏谕,就能将燕王绳之于法,皇上,该下旨了!”
方孝孺道:“皇上,齐大人所言有理,朝廷是该下旨了,让刘璟、暴昭、夏言吉等人充当陛下的采访使,让其代皇上巡视燕王府,料来那燕王若是有谋反之意,定能找到罪证,到时朝廷让谢贵、张立二人立即逮捕燕王,入京法办便是!”
建文帝终于抬起了头,脸上的表情仍旧有些犹豫,神情显得极紧张又兴奋,他下意识的动了动嘴唇,问道:“当真……当真要下旨?”
方孝孺一叹道:“陛下朝廷该下旨了?”
朱允炆皱着眉头没动,似乎在犹豫,本来方孝孺的话他自是言听计从,但此刻他不知为何有些迟疑,良久才下意识的道:“当真……当真万事俱备了么?”
方孝孺微微一笑,道:“何止万事俱备,陛下,如今是万无一失,求差陛下这道东风了!”
朱允炆心中一动,疑『惑』的望了一眼方孝孺,动容道:“方先生何出此言?”
方孝孺微笑的瞧了瞧齐泰,齐泰乃是兵部尚书,燕藩的事情都有他处理,此刻听方孝孺如此一说,心中便亦然明白,走上前道:“微臣正有一件重大事情要向陛下密报,因事涉机密,朝会时,微臣为避免耳目,不敢禀报!”
“什么事情,齐爱卿快快言来!”
“陛下,燕王长史葛诚,四年前受陛下感召,效忠陛下,不但自己歇尽全力为朝廷效力,还说服了了燕王府仪宾李瑞李大人同为朝廷效力!”
“当真!”建文帝语带喜悦。
齐泰呵呵一笑道:“回陛下,千真万确,长史、仪宾皆是文臣,虽能帮助朝廷搜索燕王谋逆罪证,却难于削燕藩之时发挥什么大作用,但葛长史还劝服了一个人,这个人是燕王府的护卫指挥使!“
“卢振“。建文帝一阵狂喜。
“不错,正是卢振!“齐泰语声受建文帝感染,竟然也有了一些喜悦。
卢振乃燕王府的护卫指挥使且是带兵的,本是燕王府的一员虎将,地位仅在大将张玉、朱能之下,眼看朝廷收了燕王的兵权,其他几位王爷一一被发配边疆,正在犹豫之际,被长史葛诚看在眼里,被葛诚一番大义之言所感动,如今他已经写下血书,誓为朝廷效力,擒拿燕藩了,陛下……你看如今是不是万事俱备了!“齐泰说着,右手一动,自柚子里掏出了一份白锦恭敬的奉上。
始终站在一旁的小太监,这时适时的走了上来,接过白『色』的锦凌,朝龙椅上走了去,朱允炆不客气的一手接过,打开一看果然是一道血书,凌『乱』的正楷大字还是历历在目。
齐泰适时的笑了笑,道:“如今燕王府内有葛诚、李瑞、卢振,外有谢贵、张立张信武将率领数万精兵包围,随时可以攻入燕王府,北平边关更有宋忠、许霆等大军虎视眈眈,皇上如今这燕藩就如这笼中虎,虽虎威犹在,奈何失去了爪牙,猛虎再厉害,终究在笼!“
“不错,齐大人言之有理,如今猛虎已然入笼,何时动刀,只等陛下……?”黄子澄适时的补充了两句。
建文帝点了点头,脸上慢慢的『露』出了坚毅之『色』。
“如今燕藩乃是笼中之虎,我等所需的只不过是开刀的理由,臣感请陛下下一道圣旨,以天子的名义派遣采访使巡防燕王府,一旦有了罪证,这头猛虎就是砧板上的鱼肉,任由陛下宰杀!“方孝孺双眼寒光一闪,盯着高高在上的朱允炆步步紧『逼』。
朱允炆点了点头,道:“三位爱卿忠君爱国,如今燕藩成为瓮中之鳖,三位爱卿智略无双,居功至伟!“
方孝孺、黄子澄、齐泰三人换忙欠身道:“这都是陛下圣明,朝廷上下齐心,臣等不敢居功!“说罢,黄子澄、齐泰二人齐齐望了一眼方孝孺,方孝孺自是会意,微微一点头,欠身道:”陛下,采访使之事……?“
“哦!“朱允炆心情大好,点了点头,忽然朗声道:”先生请帮朕凝旨!“
方孝孺冲着二人微微一下,点头道:“遵旨!“齐黄二人脸『露』惊喜之『色』。
北平,燕王府。
“父王……父王……云儿……?“朱高燧气喘嘘嘘的冲入了府内,听得呼喊声,朱棣、徐王妃、道衍纷纷自座位上站起。
“怎么样?云儿……?“朱棣不待朱高燧冲进来,率先询问。一旁的徐王妃满脸惊恐的望着朱高燧。
“云儿……云儿……云儿没事……她被……三弟和朱将军、郑将军给救了……他们……?“
“啊!“徐王妃一声惊呼,早已满脸的喜悦。
朱棣和道衍相视一望,送了口气,朱棣道:“遂儿,萧兄弟回来了?他们……?”
“他们在后面,儿臣在后山找到他们的,儿臣怕父王和母亲担心,先回来了给报个信,三弟和朱将军他们一会儿就到!”朱高燧话音一落,忽然府外传来一阵哈哈哈大笑声,跟着那声音道:“小兄弟轻功果然厉害,朱某甘拜下风,小兄弟你赢了!”这人声音响亮,极具豪迈之态,正是燕王府大将朱能。朱能的话音尚未落地,府外有一个声音响起:“朱大哥严重了,朱大哥轻功不在小弟之下,说不定是朱大哥瞧小弟年幼有抱着小郡主有意让我三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各位大力支持啊,小景万字更新啊,请支持首订哦!
第14卷 605章:安全返回
朱能哈哈哈一阵大笑道:“小兄弟谦虚了,当仁不让,为兄已歇尽全力,仍不能快朱大哥一步,大哥的轻功当真厉害!”萧琴抱着小郡主哈哈笑道。
朱能又是哈哈一笑道:“小兄弟你我是不分上下,同时达到!”说着猛的一收内劲,身子微微的落在了朱棣、道衍的面前,微微一抱拳道:“臣,朱能拜见王爷!”
话音一落,萧琴亦同时站在了朱棣的面前,冲着朱棣行了一礼。原来,萧琴和朱能自朱高燧走后,朱能一时兴起,提议众人一同比试脚力,五人齐头并进,萧琴内功深厚,步伐轻盈,虽说手中抱着小郡主但仍旧快朱能一步,二人对答之中,一前一后落在了朱棣的面前,朱棣见自己的爱将一一回府,且还救会了自己的小女孩,心中登时大喜,慌忙同徐王妃齐齐迎上了上去,拱手道:“朱将军、萧兄弟,你们回来了!”萧琴、朱能齐躬身行礼,徐王妃不待二人行礼,早就一把将朱云抱在怀里,这一日她实在惊坏了,此刻见爱女丝毫无损,且满脸喜悦,昨夜一晚上的担忧也值了。朱云依偎在母亲的怀里,目光且微微朝萧琴望了望,瞧他虽站在朱能的身边,但其胸口处还留在自己的血渍,想起昨夜依偎在他的胸口,俏脸微微有了一阵红晕。
朱棣瞧爱将一个个都安全返回,心中大喜,立马问起了这一路上所发生的事情,朱能不善言语,便让萧琴将一路所发生的事情一一告知了朱棣,朱棣听到最后,脸上的笑意微微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落寞,萧琴斜眼瞧朱棣,见他一缕美髯在胸前飘拂。多年的军旅生活铸就了他特有的军人的威仪,顾盼之间显示出他的英武 ;在决断中带有一股鸷狠肃杀之气,甚是雄伟,但此刻且满脸的黯然之『色』,心知他忧心擒王之事,却不敢言语。
这时道衍走上前道:“王爷,小兄弟、朱将军平安返回,实乃可喜可贺,原先的计谋定能成功,眼下王爷擒王兵马已在府外,王爷尽快做准备为好!”
徐王妃听道衍之言,知晓众人要商量大事,拉着朱云望寝宫走了去。朱棣沉着脸,两道剑眉几乎凝成了一个疙瘩,良久才道:“诸位跟本王去暖阁吧!”
一行人听王爷这般说,不再迟疑,跟着道衍望暖阁走去,萧琴作为燕王的智囊早已去过暖阁,倒是陈展、沈城二人虽第一次进入燕王府,而且被燕王看做心腹之臣,二人内心激动之余,不由得心中忐忑。
一干人跟着朱棣的身后,沿着长廊进入了光天殿,这光天殿原本元朝宫殿,洪武初年,大将徐达陈兵大都城下,数十万明军在齐化门填壕,登城而入,元顺帝落荒而逃。出于殄灭元朝王气的思想,徐达秉承朱元璋的旨意,悄无声息地干了几件大事,一是,把大都城的居民一个不留地驱赶至河南开封。二是,迅速从全国各地移民来充实北京。三是,彻底地毁掉元宫。大都城这一翻天覆地的变化,史书只是轻轻地带过,对于,元宫的被毁则只字不提,仿佛元宫历史上不曾存在。不同于阿房宫被焚,汴梁城被掠,金中都被烧,正史上都有清楚的记录。一代枭雄的朱元璋,多了个心眼,不想背上这个恶名。 后来朱棣就藩北平,因燕王府就是元朝的旧宫,其规制如同天子。按照规定,燕王府不需要修建,但朱元璋虽对天下官员苛刻,但对自己的儿子还是颇为疼爱,朱棣就藩北平后,还是在元朝古都的基础之上进行了小规模的改造,这光天殿就是被朱棣进行了改造,原本是元朝皇后、皇子所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