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魂断大明 >

第150部分

魂断大明-第150部分

小说: 魂断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府邸是元朝旧宫,不需要新建,他们新建的府邸则都要按规定办事。按照规定,藩王的府邸“亚天子一等”,但因朱元璋对朱棣的厚爱,北平府同样设置了六部。只不过北平六部比起南京的六部.虽然六部名称相同,都称吏户礼兵刑工,但是北平的尚书官品和职权都不和帝都南京的尚书们在同一个档次.当年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废丞相,罢中书省,设“四辅官”后来设置了文华殿大学士,自此后,南京城的六部尚书可以进入内阁,担当首辅.因此南京六部是帝国的统治中心,而北平的相当于地方,只服务于藩王所在地。朱棣靖难成功后,迁都北京后,同样在南京设置了一套六部,只不过多是闲职。
萧琴跟着朱高燧沿着朱红大门朝燕王府走了去,守在府院门口的几名护卫从未见过萧琴,见他朝府邸走来,急忙奔出持刀吼道:“大胆,这燕王府岂可是闲杂人等随便进入!”

注1:朱高熙被囚禁在京城的时候,徐祖辉便告诉朱允炆,在他这三个外甥中,朱高煦最为勇猛过人也最为无赖,他不但不会忠于陛下,也不会忠于他的父亲。 后来应验!
内阁是在永乐时期建立的。
永乐虽有洪武一样独揽大权的野心和实力,但一次又一次的远征让他不能真正意义上地总揽政事(想象一下从京师到漠北运送文书的荒谬),于是一个帮助皇帝的“助手”机构——内阁就应运而生。
内阁在最初的时候只是秘书『性』质的机构,但很快到宣德时期权力开始上升(三杨辅政),虽有正统末年的反复,到成化、弘治之际,内阁在已经成为足以对抗皇权的文官『政府』代表。正德荒嬉好战不亚于隋炀,却因为有杨廷和等阁老撑着未成大『乱』,经过嘉靖、隆庆的发展,万历早期应该是内阁权力极盛的时期,张居正改革让内阁成为『政府』运转的中枢,他的实际上已经接近于现代首相的地位。
1402年,刚从自己的侄子手里夺过皇位的明成祖,为了巩固权力,做出两个重大决定,一是把首都迁到自己的势力范围北京,二,成立内阁,这样,一个国事咨询机构正式建立了。
过去,宰相拥有决策权、议政权和行政权,明成祖成立内阁以后,把原来宰相拥有的决策权牢牢把持在自己手中,议政权分给内阁,行政权分给六部。地方上分三司,分管司法、军事、行政,直接对六部负责。
在明成祖掌控之下,内阁与六部各司其职,国家最高行政命令从紫禁城发出,通过全国1936处驿站,全长143700公里的驿道,层层下发到帝国每一个角落。
后来,明宣宗时期形成了更为完善的政务流程:全国大大小小的奏章,甚至老百姓给皇帝提出的建议,都由通政使司汇总,司礼监呈报皇帝过目,再交到内阁,内阁负责草拟处理意见,再由司礼监把意见呈报皇上批准,最后由六科校对下发。
内阁大臣的建议是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奏章上面,这叫做“票拟”。而皇帝用红字做批示,称为“批红”。按照规定,皇帝仅仅批写几本,大多数的“批红”由司礼监的太监按照皇帝的意思代笔。以往,太监读书识字是被严令禁止的。明宣宗不仅改了这个规矩,而且在他的鼓励下,宫里还成立了专门的太监学堂。后人猜测:明宣宗这一做法,其目的就是让太监牵制内阁的权力。久而久之,一种奇怪的政治格局出现了。
我们发现明朝内廷、外廷的机构完全对称。外有内阁,内有司礼监,外有三法司,内有东厂、锦衣卫,外廷有派往地方的总督、巡抚,而内廷派往地方的也有镇守太监、守备太监等等。这样,内廷、外廷相互制约,才能确保皇帝的决策地位。但是,这也造成了内外两大政治势力的争权夺利。
紫禁城东部的这片建筑在明代叫做文渊阁。明朝的内阁就设在这里。在明朝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张居正让这个紫禁城里最不起眼的房子成为声名显赫的所在。在文渊阁办公的内阁成为实际上的政务决策者。 表面上,例行的政务流程似乎并没有改变,但决策权却出现了转移。张居正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首先,当时的万历皇帝还是个孩子,张居正身为皇帝的老师,很容易影响皇帝的决策。
再者,万历的“批红”是在司礼监冯保指导下完成,而冯保跟张居正关系密切。
张居正把自己的意见授意他人,写成奏章,再由自己“票拟”赞同。幼年皇帝的批红自然毫无问题。 就这样,大臣的“奏章”,阁臣的“票拟”,皇帝的 “批红”,由张居正一手『操』控,达到空前一致。他的新政也就毫无障碍地顺利推进。 自明初以来,明朝的政务中心就在紫禁城这几个地方转换,权力的交替,左右着明朝的国运。宫闱重重之中、争权夺权的阴谋时有发生。
通过几代皇帝的努力,明朝曾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政务体系,它在权力平衡方面堪称完善。
第10卷 395章:燕王3
萧琴显然没见过这等阵势,微微楞了一下,心中正感叹燕王府守卫森严,忽听得一声暴喝,跟着走过来一个人来,来人身高马大正是朱高熙,他一脸怒『色』,走到萧琴身边冲着那名守卫喝道:“大胆,燕王府的贵客胆敢如此无礼!”
那名护卫一脸惊恐之『色』,见来人是朱高熙,慌忙双腿跪地,抱拳道:“属下参见二殿下!”
朱高熙傲慢的“嗯”了声,道:“这位是我们燕王府的恩人,也是大殿下、三殿下的义弟,以后燕王府可以自由出入!“顿了顿又道:”记住没有”
那名守卫用力的点了点头,道:“属下牢记在心!”
朱高熙见那护卫神情紧张,脸上带有惧怕之意,心中大感满意,拉着萧琴的手道:“萧兄弟,我们也进去吧!”率先朝燕王府走了去。萧琴冲着那守卫微微笑了笑跟在朱高熙的身后朝燕王府走了去。
燕王府作为燕王的府邸,布置的极为巍峨华丽,外四重内四重,铁门深锁,进了八重大门,一个护卫高声呼道:“恭迎殿下回宫!”中门倏地打开,只见朱高炽居中而坐,神态颇为镇定,传令道:“请他们进来!”萧琴跟在朱高燧的身后,神『色』自若,大步走上石阶,这时,一个护卫上得前来微微一包拳道:“这里台阶不好走,还请这位兄台小心点”神态颇有些挑邪的味道,萧琴斜眼瞧了一眼这护卫,见他生的虎背熊腰,一双虎目闪闪发光,知他内功了得,刚才出手迅速敏捷,外家功夫也有相当的造诣。当下也不在意,微微一笑道:“这位兄台如此客气,在下愧不敢当!”说着呵呵一笑,左手一探,顺着那护卫的抱拳的姿势,微微一运劲,这一运劲便用上了《逍遥游》的内功,那护卫一震,随即蹬蹬蹬的跄啮踉踉的后退几步,脸上神『色』极为惊恐,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但脸上的神情分明的不信。
萧琴的左手也微微一阵发麻,心中登时也吃了一惊,心道:“这燕王府果然厉害,居然还有这种人物,看来武学之道当真是一山还有一山高啊!“走在他身后的郑和见他神『色』有异,走上前关切的问道:“小兄弟,没事吧?”
萧琴点了点头,跟着做了一个ok的手势,迈步朝中堂走了去。拿护卫吃了一次暗亏,不敢再阻拦,尽满脸佩服的站在一旁,望着萧琴朝中堂走去,就在这时,忽听得一阵哈哈大笑道:“这位小兄弟果然好功夫,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萧琴吃了一惊,心道:“这人好强的内劲!“慌忙移目望去,这一望不要紧, 一望之下,大吃一惊,只见那人背负着双手,身材极为魁梧,三十四的年纪,浓眉大眼,眉目看着儒雅,但双目炯炯,额角饱满,却在这股文雅之中带着某种不怒而威的气势,他缓缓走来,原本周围还在谈笑的众人,一见来人一个个都沉默了下来,霎时之间,偌大的王府之内,气氛一时安静得有些古怪,但惟独那人泰然自若,丝毫没有异样的感觉。
突然间原本寂静的府内一阵鼓声响起,紧跟着大厅里站立的众人左右分开,不待萧琴反应过来,耳旁便听得四周众人齐声呐喊:“燕王殿下!“
萧琴大吃了一惊,游目四顾,见四周人众就连朱高炽也躬身跪拜,萧琴惊愕道:“燕王……你是……你是……装……?”
朱棣哈哈哈一阵大笑,道:“倘若这么容易被人看出来,那还叫装疯么,又怎么能骗得过京城的那个孩子呢?”说着他左手一挥,几名护卫慌忙奏起乐声来,欢迎嘉宾。燕王微微一转声坐在了大厅居中的位置上。
萧琴虽然来自二十一世纪但并没有见过皇帝,今日见了这等场面,虽心中有些准备,但还是有些惊恐,微微一抱拳说道:“小人不知燕王殿下,多有冒犯,罪该万死!“说着便跪下行了一礼。
朱棣慌忙走过来将他扶起,由衷致谢地道:“这次炽儿、遂儿能安全返回王府,全赖少侠一路不顾生死护送回来的,此番恩德凡我燕王府所有将士永志不忘。” 顿了顿又道:“今次,炽儿和遂儿能安全返回,从此后,我们燕王府有多了两名猛将,此番真是上天的庇佑啊!”
第10卷 396章:一员猛将
众人一阵沉默。
萧琴从二十一世纪的课本里知晓朱棣四年后会成为历史上的永乐大帝,心道:“这么好的机会不拍拍马屁是不是太浪费了!”打定了主意,略一思索道:“殿下英明神武遗有当年太祖洪武皇帝的风范,假以时日,定能长驱内向,奄有四海。“这几句话说出了朱棣的心声。果然朱棣一听,哈哈一笑,道:”说得好,说得好,少侠不但武艺高强,想不到口才也这般了得,难怪军师和郑将军一直在本王面前提起你!“
站在一旁的道衍和郑和相视一笑,唯独站在最后的一个身材高大的中年汉子一脸不悦之『色』。
萧琴见朱棣如此夸奖,心中暗喜,口中忙谦让道:“王爷夸奖了!”
朱棣夸奖了几句,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淡淡道:“众卿请入席!”摔先在居中的位置上做了下来,众人待他坐下,方才落座,右边两席,上首处坐的是朱高炽和朱高燧,接着是道衍郑和;另一边则由朱高燧和朱云据一席,萧琴坐在朱云下首,故意不和朱云对视。以免让众人误会他是一个好『色』之徒。
待众人落座后,朱棣伸出双手拍了两拍,**外,十几名宫女穿花蝴蝶般穿『插』席间,将各种肉类和酒类端了进来,一时间各类肉类堆积如山,朱棣道:“炽儿和遂儿均安返王府,寡全仗萧少侠,来,这第一杯我们本王敬萧少侠!”
众人纷纷起立,唯独坐在郑和下首的那身材高大的武将面『露』不悦之『色』,慢腾腾的站了起来,冲着萧琴道:“萧少侠年纪轻轻居然身怀绝技,一路护送两位世子返回王府,前途不可限量啊!”
萧琴听那人口气颇为不友善,移目望了去,但见那人身材异常魁梧,自己将近两米高的身材,那人只比他低了半寸而已,此刻他双目直视而来,威严之中带着一股傲气,萧琴暗叹了声,急忙道:“这位兄台过奖了,在下一介草莽,能护送大哥二哥回京城,实乃运气而已!”
那人冷哼了声,脸上神『色』极为不屑,坐在一旁的朱高炽、朱高燧看着微微皱了眉头,若非此人是父王的心腹,只怕这会儿早已出言喝止。这时,那人端起酒杯斟了满满的一杯酒,走在萧琴面朗声道:“少侠不辞辛苦将二位殿下护送回京,在下深感敬佩,以此代燕王府敬于少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