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魂断大明 >

第147部分

魂断大明-第147部分

小说: 魂断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场上的数千名鞑子听得长官的话语,早已是欢呼不已,声势极为吓人。

慧空心中大怒,一长老脸涨得通红,他乃是少林一代高僧,平日里德高望重,况且他的武功也颇有独到之处,是以二十余年来从未败过,今日居然被一个鞑子军官羞辱了一番,这番若是传了出去,岂不是有辱少林名头,当下怒道:“找死,”一声清喝,右手长剑一挥,左手僧包一卷,登时只听得呼的一声,一股强大的力道夹着一股俊风朝那鞑子军官袭去,那鞑子‘噫’ 一声,忽然哈哈哈大笑了数声,只见他弯刀交到右手,迎着那股力道,轻飘飘的划了一道“轰”的一声,慧空的那股力道顿时被化得无影无形。
这一下变故太过突然,慧空吃了一惊,身子就在这一震之下,那鞑子军官弯刀划破长空,“嗦”的一声飞『射』而来,弯刀在空中转着圈圈,发出阵阵的呼啸声,萧琴看到刀侧两旁的杀气,心中也颇为吃惊。心想:“看来人不可貌相这句古话当真不错,想不到这个鞑子其貌不扬,手下的功夫倒不弱,那弯刀发出阵阵的呼啸犹如海浪一般,眼看弯刀就要击中慧空,萧琴心中一紧,顾不得危险,双足一点,展开逍遥一丈青的轻功,身子一溜烟的落在了一个鞑子兵的肩膀上,那鞑子兵陡然见一个人影飞了过来吃了一惊,一时到不知如何是好,萧琴暗运内劲,那鞑子兵一阵吃痛,满脸痛苦的望着他,萧琴冷笑了声,借着那鞑子兵的肩膀,一个飞身全扑,腰间飞鸿剑”当啷“一声破鞘而出,夹着一股剑气刺向了那鞑子官兵,那鞑子军官似乎识得厉害,左手一探,那把弯刀呼呼两声居然又回到了他的手中,若非亲眼所见,萧琴还以为是变戏法,就在这当口,那鞑子军官忽地把弯刀一收朝我笑道:“好,我最欢喜有胆识的少年人, 我倒想看看你学了些什么本领,上来试给我瞧瞧。”他的汉语说得不流利,但听来却颇具气势,如此一来,数千名鞑子兵顿时欢声雀语,声音震慑山谷。
萧琴不理会那鞑子军官的嘲讽,暗云内劲,张旭贴就此展开,顿时满脸飞舞的都是剑法,那鞑子官似乎没想到萧琴的剑法如此厉害,吃了一惊,慌忙抽刀抵挡,无奈刚才过于大意,弯刀已入刀鞘,这会儿两人距离极近,要施展刀法亦来不及。
朱高炽等人见萧琴得手,心中大喜,朱高燧更是满脸喜『色』,冲着萧琴大声叫好,如此一来,原本观看的数千名鞑子兵,眼看主帅有危险,纷纷挥舞着弯刀刺杀了过来,数千把明晃晃的弯刀顿时在萧琴的眼前架起了一面镜子,晃得他差点睁不开眼睛。
就在这时,那鞑子军官忽然哈哈哈一阵大笑,冷的一声暴喝:“好剑法!“身子忽然腾空而起,身子飞跃起来,倒纵丈许,而就在这一跃一纵之间,左手一探将弯刀抄在手中,一运劲”哐当“一声,弯刀破空而出,一刀在手,那军官满脸得意之『色』,呼了一声,弯刀一挥将萧琴的飞鸿剑『荡』开。
那鞑子的这番力道极强,加之来的极为巧妙,居然硬生生的将萧琴这精妙的一剑给挡开了。鞑子兵见主帅没事,顿时又是一阵欢呼,看得萧琴不由得一阵焦急。
第9卷 389章:相聚
鞑子军官一招得手瞬间连攻了三刀,刀刀致命,萧琴不敢大意,运气张旭贴‘横撇竖捺’犹如行云流水犹如漫天飞舞,那鞑子军官显然没见过这般剑法,不禁又是惊奇,又是愤怒,大喝一声,挥刀便朝萧琴砍来,萧琴识得厉害,急忙展开张旭贴与之周旋。那鞑子刀法虽厉害,但多是近身格斗之内的刀法,比之中原的剑法少了灵活变化,萧琴所使的张旭贴剑法是化张旭书法而来,每一招每一式随心所欲不拘泥形式,故而比起那鞑子的刀法厉害了许多,两人如此又斗了几招,那鞑子见萧琴剑法厉害,再也不敢以游戏的态度出之,大刀盘旋飞舞,比斗慧空之时更是认真,每一招每一式极具威力,萧琴亦是丝毫不敢大意,严守门户,适当之时张旭贴缓缓展开,奇招妙着,层出不穷,在数十招之内竟然没让那鞑子军官占半点便宜。如此这般想斗了半个时辰,时间一久,张旭贴的优势便显『露』了出来,每一招每一式随手拈来,时而行云流水,时而狂风暴雨,时而风平浪静,到最后就连萧琴体内的《逍遥游》的内功也渐渐的被张旭贴给激发了出来,每一招每一式舞动之时夹着一股强大的内劲,两人斗了几招,萧琴渐渐占了上风。那鞑子军官武功虽然厉害,但毕竟比不上中原武学的博大精深,时间已久,慢慢的只有招架之功,无还手之力。而萧琴一招一招力透剑尖,犹如漫天风雨,绵绵不绝。抖到最后,那鞑子军官面『露』忧『色』,额头之上溢出了层层的汗珠。
朱高炽等人见萧琴渐渐占了上风,纷纷呐喊助威,萧琴被四人的欢呼声所感染,手中的张旭贴更是如鱼得水,使得密不透风,那鞑子军官回了两刀,渐感不支,大喝一声:“杀!”顿时,本来站在一旁看热闹的蒙古鞑子兵瞬间舞动着弯刀朝萧琴砍杀了过来,萧琴剑法虽厉害,但见鞑子军队队形整齐,看来是受过严格训练的人,而且人数如此之多,顿时心中暗暗焦急,眼看鞑子兵明晃晃的弯刀越来越近,朱高炽等人亦是满脸的焦急之『色』,虽想支援,无奈鞑子早已看出了他们的企图,分成两股纵队将四人团团围住,若非四人武功高强,只怕这会儿早以备『乱』刀砍死,就在这时,只听的一片“嗦、嗦、嗦”的声响,数百支羽箭飞『射』而来,随后一片喊杀声响彻山谷,萧琴心中一惊,暗道:“不好,又来了一股鞑子兵!”正不知如何是好之际,忽见那鞑子军官满脸惊恐,随即大惊,急忙将手中弯刀一收冲着正在砍杀的鞑子兵喊道:“明军来了,快撤!”霎时间那鞑子兵快速的飞身上马,沿着原路一路飞奔而去,临走之际还回头望了萧琴一眼,眼神之中居然带着丝丝的恨意。鞑子兵来的快,去势更快,眨眼的功夫,走的干干净净,就连被萧琴等人刺杀的鞑子兵尸体也没留下,众人看得不由得一阵心惊。
萧琴正感奇怪,忽见一个小将,手提这一杆铁枪,一身银『色』盔甲,骑着一匹白马飞奔而来。来到朱高炽面前微微一行礼道:“末将救驾来迟,让殿下受惊了,末将甘愿受罚!”
萧琴见那人虽身穿白『色』盔甲,却是刚才那八形山口的那名鞑子兵,顿时大吃了一惊,不待来人报上姓名,一声惊呼道:“大哥,小心!”飞鸿剑破空而出,一道银红朝那名小将刺了去,这一剑极快,那小将吃了一惊,正欲举枪躲避,忽见萧琴,身子一阵,随即哈哈一笑,身子一纵向后退了一步,口中叫道:“萧兄弟……?”
萧琴这一剑用足了力道,本想一招击毙,忽听的那人口中叫出了自己的名字,心中一震,手下跟着一松,飞鸿剑剑势顿时去了一半,待看清楚那人相貌时,心中更是大为惊讶,待离那人尚有半步之遥,硬是生生的将剑势收了回来,跟着大步上前,喜道:“郑大哥!”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一年前在京城遇见的郑和,此刻两人陡然相见,当真是百感交集,郑和一把抓住萧琴的双手喜泣道:“小兄弟近来一切可好!”
萧琴同样心情激动,一时也说不出话来,听郑和问话,不住的点头。众人见二人如此,一时也百感交集,朱高炽这时走了上前,道:“郑将军,你怎么在此!难道是父王出了什么事情么?“
郑和回过神来,微微行了一礼道:“启禀殿下,燕王一切安好,只待二位殿下回京!”
朱高炽送了口气,点了点头,道:“对了,郑将军,为何你这般打扮!”
郑和叹了声,道:“殿下,此事说来话长,几位一路奔波而来想必早已劳累了,不如会山海关内说话如何?”
第9卷 390章:入关
朱高炽见此刻脱离了危险,心下稍定,微微一笑道:“好,那我们入关!”一行人缓慢的行了数个时辰,便俨然立在山海关的门前,萧琴想到一百多年后,清朝的多尔衮率兵入关心中颇有些感慨,郑和一年多没见萧琴,这会儿恨不得寸步不离,眼看萧琴望着山海关发呆,忍不住走过去关切的道:“小兄弟怎么了?”
萧琴自然不能告诉他在想多尔衮,就算他说出来只怕他也不信,当下笑了笑,收回了目光扭过脸道:“大哥何以会在山海关呢?”
郑和微微一叹,脸上的神『色』变得有些黯然,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道:“实不相瞒,这次为兄在此正是奉燕王之命在此阻击蒙古鞑子入侵!”
萧琴听得心中一震,心道:“难道是燕王出事了么?想了又想,记忆力有关《永乐皇帝》这部电影里在这一年,燕王除了装疯卖傻之外,并无任何动机,难道是历史记错了!
郑和见萧琴脸『色』难看,还以为是担忧鞑子入侵的事情,安慰道:“小兄弟不必担忧,眼下燕王虽在病中,但燕王府的势力还在,区区几千个蒙古鞑子根本没放在眼里!更何况二殿下武功卓越,有他镇守燕王府,量那鞑子也不敢轻举妄动。“萧琴知他会错了意,也不点破,微微一笑,道:”这鞑子的消息也灵通,居然被他探到了燕王病重,想必他们定然是趁着燕王病重,想入侵中原来抢劫一番,没想到偷鸡不成蚀把米!“
“不错,那鞑子真是有此意,也不知他们如何打探到燕王病重,故此集结了一批鞑子想趁此机会入侵中原,没想到这些早在燕王的意料之中,故而这才布下疑阵,没想到那鞑子居然十分狡猾,看透了我们会在杀虎口埋伏,居然按兵不动,若非碰上了兄弟你,只怕……?“说道这儿冲着萧琴嘿嘿一笑,萧琴何等聪颖,如何不明白其中的关窍,这次他奉燕王之命来此阻击鞑子入侵,没想到在八行山遇到了朱高炽等人,居然糊涂得将燕王的两位世子当成了蒙古鞑子,若非二人命大,自己落下了叛逆之罪,不死也脱不了干系,是以见到朱高炽颇有些不好意思。
就在二人说话之际,忽见山海关内走出了一个护卫来,冲着郑和一抱拳道:“恭迎殿下回京”朱高炽点了点头,肥胖的身子一挺便入了关,萧琴跟着郑和穿过外三重内三重,铁门深锁,进了六重大门,沿途的把关的将士高声呼道:“恭迎殿下回京!”中门倏地打开,只见屋中灯火辉煌,朱高炽“嗯“了声,便率先走了进去,其次是朱高燧,慧空、沈雪娇等人。萧琴和郑和走在最后,萧琴见沿途把关的士兵面『色』严峻,甚是威武,不由得暗暗佩服,心道:”治军如此,天下有谁与之争锋,想到四年后高坐在南京城的朱允炆就要沦为和尚,心中不由得一叹。“
山海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故而城内建设颇为豪华,虽比之南京城少了些许规模,但那股豪放的气派是南京城所没有的,朱高炽挺着大肚子率先穿过重重的关卡,终于在一间颇具气势的大厅门前停了下来,略一停顿后,抬脚走了进去居中而坐,命萧琴坐在左首,朱高燧坐在右首,其他人依序而坐,不多久各路文臣武将都来参拜,守关的将军,把关的把总、监军的等等,人数太多,萧琴一时记了这么多。
待众人参拜完毕后,朱高炽便开始和几位文臣商谈国事,谈得多的都是眼下朝中对燕王重重的压力,以及燕王病重等等,这段历史萧琴早已『乱』熟于胸,听来也没多大意思,闲着无事,便仍有一双眼睛四处张望,眼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