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无疆-第5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始作俑者,墨索里尼和希特勒两人之间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也有很多相去甚远之处,两个轴心纳粹国的最高领导人或许并不重要,因为战争考验的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强大的工业、丰富的资源、雄厚的经济等才是催生军队强悍战斗力的基本保证,不过可惜的是希特勒发现,自己的队友还真是弱得非同小可。
自9月7日,意大利也和法国签订停战协议以来,纳粹对西欧大陆的战事已经基本告一段落,除了英吉利海峡对岸的大英帝国依旧顽固存在,纳粹似乎还难以寻觅到对手,可要解决英国,希特勒有很多的顾虑,他就不得不考虑到自己“猪”一样的队友现实情况如何。
开战至今,墨索里尼的意大利纳粹武装与德国之间差了不止一个档次,意大利陆军在亚平宁半岛、撒丁岛和西西里岛的62个两团制师中,几乎个个师、团都是武器装备、人员素质低下、缺乏士气,所以只有20个师达到战时编制的七成,而剩下的大多都仅有半数,更为严重的是,任何人都无法想象一支连后备军做到人人穿上鞋子都很困难的军队,会具有强大的战斗力?
当然,值得一提的是在西班牙内战期间,德国和意大利都不同程度、以不同方式参战了,而且由于意军的欠佳表现,以及德国军方试图让实战检验自己的一些武器装备,所以当年支援了意大利两个德械步兵师、一个德械装甲师的所有装备,而这早已有丰富实战经验、能娴熟运用德国装备的三个师,现如今也是意大利陆军的顶梁支柱所在,可他们的数量毕竟太少,放在整个纳粹的宏图伟略面前,实在有些渺小。
而意军中还有两个摩托化步兵师,这支由共和国出口至意大利的各型军用车辆所组成的摩托化部队,算是基本做到了机动车辆化,从吉普车、卡车、重型越野军卡、火炮牵引车等等配置上都还算是不错,可致命的地方就在于大部分青年军官是只经过简单训练的预备役军官,在士官很少的意军里,他们当中的不少人不得不扮演士官的角色,再加上本身素质就不高,所以造成整个意大利陆军的指挥古板、武器装备落后、训练不足,战斗力也就不得不低下了。
希特勒知道,意大利的陆军是扶不起的阿斗,他所寄托希望的就是意大利的海军和空军,毕竟意大利紧靠地中海和北非战区,德军未来很有可能会在北非展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综合能力不强的意大利自然要担负起维护地中海海域航行安全,从空中、海面、海下。
意大利海军有8艘战列舰、20艘巡洋舰、53艘驱逐舰、68艘雷击舰和111艘潜艇,从舰艇规模来看和另一个时空的意大利海军并没有多大的差别,可他们的那111艘潜艇里,有一部分是德国海军潜艇部队因换装新型潜艇后,而不得不提前退役下来,进而转赠给意大利海军的,作战性能都还相当不错。
所以,希特勒认为意大利海军的这些兵力,在地中海夺取并掌握制海权应该是没有任何困难的,可难就难在意大利海军还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严重缺乏现代战争意识,避免夜战、面对英国海军还很自卑、缺乏与岸基航空兵密切配合训练等等,再加上意大利海军同样没有航空母舰,所以本应该很好完成的地中海制海任务,到了他们手里却很困难了。
最后能让希特勒不至于大失所望的,当然就是意大利的空军了,意大利的空军作为共和国珠海国际航展上的大户之一,因而他们的空军装备是清一色的中国制造,从战斗机、俯冲式到运输机、轰炸机等等,拥有各型战机3120架的意大利空军确实是地中海地区不可忽视的一支空中力量,可这支空军也有他们的弱点,那就是受制于本国的石化工业,海军缺乏油料、空军也是一样,因而空军的出勤率不高,而且战机零配件以及发动机等大件,还得受到共和国掣肘。
幸运的是,虽然地中海还有英国海军的身影,而连接亚洲与地中海之间重要的苏伊士运河也并不怎么安全,但纳粹战略中不可或缺的石油资源,可以从罗马尼亚得到之外,甚至可以通过海运结合陆地运输的方式得到波斯湾地区产出的石油,而共和国的中海油、中石化等企业,也一直源源不断的通过苏伊士运河向亚平宁半岛、以及已经被德军控制的马赛运来油料,以赚取巨额利益,因此在英国单方面切断共和国向纳粹提供贸易海运渠道之前,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是不会拒绝和共和国就贸易方面密切往来的。
总而言之,作为德国不可或缺、但却又不怎么强大的意大利,军事上的孱弱受制于本国工业的不发达、经济实力的弱小,但为了确保夺取地中海制海权并牢牢控制在手中,好让德国腾出手来解决掉英国问题,希特勒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9月16日,也就是在德国宣布对英国进行无限制封锁之后的第三天,意大利得到了来自德国的巨大援助,而这笔援助也就是之前德国能源企业们,在共和国台北原油交易所上“劫掠”一番之后所得到的成果,这些油料都将会在共和国相关企业的安排下尽管提供给意大利,确保意大利海陆空三军作战所需油料。
同时,为了解决意大利经济实力弱小以至于影响到了国防军事,德国决定与意大利密切展开经济法方面的合作,德国将继续保持并促进他们在加工制造、武器装备、电器设备、船舶与航空等等大型工业方面能力提高,在整合法国国内轻重工业的同时,将食品加工、军备服装、通用配件等劳动力集中、消耗量大的产业在意大利也发展一部分起来,在确保不断扩大的纳粹势力范围之内,人民日常生活所需的物质商品丰富、经济流通频繁。
当然也为纳粹军队提供强大的基础作战物资生产支持,毕竟随着军事行动的日益频繁和规模扩大,除了对大型武器装备产生巨大需求之外,基本的战斗物资需求量也将日益增长,德国很有必要继续保持在高端军工产业的蓬勃发展,纳粹人民和军队的物资增长的消耗就需要让意大利来承担生产任务,分担德国的工业生产压力,也能解决意大利国民经济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希特勒的一番苦心,墨索里尼也不是不知道,作为最先揭竿而起的意大利纳粹党魁,他也知道意大利的综合实力薄弱,要想在地中海战略、北非战略中有所建树,就必须依托德国的帮助和支持是,所以对于德国帮助他们的一揽子计划都非常热心,因而很快就与德国方面签署了不少的合作协议,而德国所希望打造的“法国——意大利”这一基础工业生产布局也就此踏上构建之路,而遗留在希特勒心间的最大、也是最急切的英国问题,也不得提上解决的日程上来。
解决英国,就必须要越过一道天堑——英吉利海峡。
这道天堑对于德国陆军来说,还真有些“难以逾越”的味道,这方面当然有希特勒一开始对英国政府抱有侥幸心理在作怪,希特勒认为英国在接受一系列惨败,尤其是三十余万英法联军差点被全歼在敦刻尔克,如果不是他的一个命令,估计那十多万英法联军是不可能都回到英伦,至少也要数目减半,因此他认为在给予英国一些优惠条件之下,英国很有可能会同意签署妥协合约,但他并没料想到丘吉尔是如此的强硬。
所以,造成如今希特勒想解决英国问题,却又感觉到一场困难的第二个原因,也就是他从未答应或者命令过德国军方研究如何征服英国,所以到了如今这个时候,德国军方只能向希特勒提供一个仓促准备而成,并且还未来得及进行任何兵器推演的“海狮作战计划”,而该计划所涉及到的陆军部队调集、物资囤积,海军方面的英吉利海峡制海权夺取、准备运输船舶、确保后勤运输航线安全,以及空军的部队调动、轰炸与掩护登陆部署等等,总之德国海陆空三军都还未做好准备,所以英吉利海峡真的有点“难以逾越”了。
“骑虎难下”、“进退维谷”,这些词汇都能描述希特勒的繁杂心境,他知道东边的斯大林是个不安分的人,而留给他解决英国的时间也并不多,并且他极力反感将对英战争演变成为一场吞金噬人魔窟的消耗战争,他更希望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损失或代价,来让丘吉尔所统帅的英国顺从。
9月16号当天,希特勒正式命令德国军方对“海狮作战计划”进行验证,并尽管向他提交一份完善的、优秀的作战计划,并且他预留了一周的时间给德军参谋部的那些高级参谋们,他希望战争最好能在十月初就开始,如果再往后拖延,那更加恶劣的英吉利海峡气候和海况都足以干扰德军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了。
9月23日,希特勒得到了德军参谋部提供的“海狮作战计划”完善版本,考虑到之前德军无任何相关准备,海军缺乏登陆艇、部队也缺乏训练,所以这项计划旨在强调战略的突然性,也就是利用英国陆军经过敦刻尔克一役的大溃逃后,不仅物资、装备缺乏,作战力和士气也是一个问题,利用好这一点,解决英国不是难题。
所以,“海狮作战计划”中首先强调的是,德国海军将尽力清除掉英吉利海峡中的障碍,比如说清除水雷、确保战役期间的海峡制海权,这就需要调集海军的相当一部分水面舰艇和潜艇用于执行该作战计划,并且海军还要负责为对英作战准备用运输的船舶,达成战争至少需要的七十万吨的运输能力。
而作为战争主体的陆军,担任此次作战主要任务的是伦斯德元帅的A集团军群,布施将军的第十六集团军在右翼,斯特劳斯将军的第九集团军在左翼,而海运部队在斯凯尔特河和塞纳河两河河口之间的各海港上船,在福克斯通和布赖顿之间的英国东南岸会合,让一个空降师占领一片悬岩的多佛尔-福克斯通地区,战役的第一阶段将以建立一个大桥头堡为主要任务,需要经过至少一周的时间休整和囤积物资弹药后,再英国内陆大举进攻,夺取泰晤士河口到朴次茅斯一线的弧形地带的高地,进而从西面切断伦敦对外联系。
赖歇瑙陆军元师的B集团军群为战役辅助力量,他们将从规定三个师从瑟堡开出,在波特兰岬以西的莱姆湾登陆,向北推进到塞文河口,待建立稳固桥头堡后,让装甲部队尽快登陆作战,并且尽量囤积作战物资。
但这份计划似乎并不让德国的军事将领们感到满意,因为他们知道登陆作战中,最需要保障的就是来自空中和海洋的安全,谁也不想让自己的士兵一枪未发,就死在了被英国皇家海军或者皇家空军击沉的运输船上,又或者是被消灭在了登陆场上,而这担忧也归纳于“制空权和制海权”的夺取并牢牢掌控上,很显然德国陆军对空军有信心,可对海军就并不抱有太多的信任。
希特勒也深知这一点,并且这份计划所要求的部队调集、物资准备、船舶征调等等都需要很多的准备时间,仓促之间德国军方很难做到尽善尽美,如果真要按照计划实施,那么没有至少五十天的准备时间,是根本不可能的,而真要是准备五十天,英国方面肯定也会有所准备,到时候缓过神来的英国陆军,恐怕会给渡海作战带来更大的困难,强调突然性的作战计划又将难以适从。
因此,这份作战计划很快便被希特勒退了回来,因为希特勒接受了雷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