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朝的死弯儿 >

第10部分

大明朝的死弯儿-第10部分

小说: 大明朝的死弯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数十名大臣纷纷上旨,请诛袁崇焕。

崇祯将内廷宫门紧锁。

凡有大臣求见者,他一律不见。

他要思考一个问题:用袁崇焕,是不是用错了?

尚方宝剑PK尚方宝剑。

崇祯的尚方宝剑PK天启的尚方宝剑。

袁崇焕乱了纲常伦理啊!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他最想用的人是这样的:能力超强、品行超好。

然而,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崇祯终于发现自己是个苦命天子。

他找不出这样一个复合型人才。

17世纪,人才最贵。真理再一次被验证。

作为一个天子,他竟然只能默认皇权被严重践踏的现实。

他发现自己也和袁崇焕一样,人生别无选择。

这样的发现让他忧伤不已。

而且,更让他悲哀的是,他还不能像那些大臣们一样可以直抒胸臆。

他的苦不能对任何人说。

袁崇焕是他用的,他不能自己打自己的嘴巴。

这事关皇道尊严。

更要命的是,袁崇焕对要用他,错也要用他。

因为收拾辽东的烂摊子离不开他袁崇焕。

毛文龙是他杀的,他必须做好善后工作。

袁崇焕杀了毛文龙,皇太极一定蠢蠢欲动,挡住后金的铁蹄,除了袁崇焕,谁还可以胜任呢?

商女不知亡国恨。满朝的文武一个劲地喊杀,满朝都是商女啊!

在一片喊杀声中,崇祯下令褒奖袁崇焕,指出他杀毛文龙是为国除害,同时再次申明,在辽东,袁崇焕一切可以便宜行事。

能曲能伸,这是一个帝王的隐忍术。

但不是所有的皇帝都能做到。

崇祯做到了。他将大明的气数又往前推进了一些。

只是,大明的气数究竟能推多远能推多久,无人知晓。因为这事关天命。

崇祯是天子,他能勘破这天命吗?

上天无言,而沧桑的历史佬儿此时正在酝酿一场突变。

这场突变将在几个月之后发生,而这场突变的结果将彻底改变一个人与一个王朝的命运。

插汉虎墩兔是一个很怪的名字。

一个人如果能取一个很怪的名字,那说明他是个非同寻常的人。插汉虎墩兔就是个非同寻常的人。

他是漠南蒙古的最高军事长官,平时的主要工作是带领弟兄们去打家劫舍,一起过上富裕的新生活。

插汉虎墩兔的队伍越来越庞大,到最后已经有能力去攻城略地了。

一个人做什么事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把它做大了。

由此,插汉虎墩兔的价值就体现了出来。

因为他所处的位置太好了——随时可以从山海关至居庸关一线威胁北京。

当然,相对于明朝而言,这威胁不是致命的,因为能力不够。

可要是加上皇太极的力量呢……

那可是大明不可承受之重。

袁崇焕看到了这个帝国的漏洞。

补丁是早晚要打的,而且晚打不如早打。

当然打补丁的人不可能是他了,辽东那一摊子事就够他忙活了。他推荐了三朝元老王象乾去主抚漠南蒙古。

崇祯答应了。

王象乾上任,拼尽老命招抚漠南蒙古。但是招抚工作进展缓慢,陷入了拉锯战。

因为皇太极也看到了这个大明帝国的漏洞。

一场针对于漠南蒙古的招抚工作在南北两线同时展开。

大明和后金只争朝夕,你死我活,玩的就是心跳。

几乎就在最关键的时刻,袁崇焕杀了毛文龙。

皮岛十万将士立刻军心不稳,大明辽东防线出现了一些微妙的情况。皇太极及时将这一信息告诉了插汉虎墩兔。

插汉虎墩兔明白,可以做出取舍了。

因为皮岛事变,大明和后金军事攻守的平衡被打破了。

后金可以进攻了。

而插汉虎墩兔和他的漠南蒙古,将永远站在进攻者一边。

插汉虎墩兔攻下哈喇慎、白黄台吉等地,直接危及宣府、大同。随后,皇太极率十万大军,借道哈喇慎,很快突破喜峰口以西的长城边隘,兵临长城南面的军事重镇——遵化城下。

遵化距北京不过两三百里,后金铁骑不日即可冲进北京。

这是崇祯二年的十一月初一,鉴于形势严峻,崇祯紧急宣布京师戒严。

袁崇焕惊出一身冷汗。

他知道皇太极会避实就虚。

但他没想到皇太极会这么快地避实就虚。

这里头,他袁崇焕“功不可没”啊。

他几乎可以想见崇祯会将怎样复杂的眼神投向他。

不管那么多了,先保遵化要紧。

保住了遵化也就保住了北京。如果遵化失守,北京也就岌岌可危了。袁崇焕命令总兵赵率教火速率部前往救援。十一月初四,消息传来,赵率教全军覆没,自己也以身殉国。十一月初五,皇太极的部队火烧遵化,大明守军崩溃,巡抚王元雅自杀,遵化陷落。

几乎就在同一天,袁崇焕明白:他不可能在宁远再呆下去了,必须率部退守北京。

这是一次悲凉的退守。袁崇焕此去昏招迭出,在各种机缘巧合的诡异安排下,命运之神拖着他在黄泉路上一路狂奔,而他只能是气喘吁吁地见招拆招,且守且退,直至一脚踏空,坠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无处说凄凉。

在北京周边地区,袁崇焕排兵布阵了。

蓟州、顺义、三河、昌平、通州,五路防守。

看上去很面面倶到,看上去很美。

崇祯很满意,觉得这一次袁崇焕是做对了。

但是有一个人不满意,他就是新任兵部尚书兼中极殿大学士孙承宗。他奉旨要去驻守通州。

孙承宗是个资深的军事理论家、实干家,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大明朝捍卫者。

他看出袁崇焕的排兵部阵貌似保守,实际上是剑走偏锋。

在京师外围,袁崇焕防线过于收缩了。防守蓟州、顺义、三河尚还说得过去,退守昌平、通州那是开玩笑。

昌平、通州是什么地方,基本上就是皇城根下。

仗如果打到这两个地方,明军一旦失守那就退无可退了。

现在遵化刚刚陷落,形势还完全没有危急到那个程度,袁崇焕为什么要做此打算呢?

是艺高人胆大?还是给崇祯看上去很美的安慰剂?

孙承宗想不明白。

但是作为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大明朝捍卫者,孙承宗觉得有必要指出袁崇焕防线的漏洞所在。

真的,现在应该集中优势兵力力守三河。因为三河位于蓟州和通州之间,守住三河就可以阻止皇太极的部队进犯通州逼近京师的企图,也可以防止其南下香河、武清,包抄京师的南翼。

孙承宗慷慨激昂、苦口婆心、口若悬河、声泪俱下,崇祯默然不语。

相信孙承宗?还是相信袁崇焕?这是一个问题。

崇祯很苦恼。

他发现他的人生总是要做着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每一次的选择背后总要带出若干个链接选择。

孙承宗是新任兵部尚书,主管京师防务,他的意见不可不听。

但是,袁崇焕是从辽东带兵回来勤王,一上来就把他的排兵布阵给否了,会不会导致军心不稳?

孙承宗跪下来几乎要剖心明志了。他是真为大明着急啊。

崇祯突然觉得孙承宗说的是对的。三河守不住,通州就不用守了。这是本与末的关系。

崇祯非常干脆地对孙承宗说:你去守三河吧,回去准备一下,明天一早就出发。

孙承宗哭了,他真哭了。

崇祯是圣君。大明有望了。

他感激涕零地回家准备去了。

此时袁崇焕还不知道这里发生的一切,并且他永远不可能知道。

因为崇祯没有告诉他曾经有过这么一场争论。

这是一场毫无意义的争论。第二天一早,崇祯又非常干脆地对孙承宗说:你还是去守通州吧。没人守通州,你叫我怎么安下心来办公?

孙承宗还想再争取,但他接触到了崇祯的眼睛。

这是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恐惧、紧张、怀疑、自信、迷茫,五味杂陈。

这就是崇祯。这就是这个帝国的掌舵人。

孙承宗一声叹息,赶赴通州。

皇太极的部队势如破竹,在越过蓟州后向西进发。袁崇焕鬼使神差地没有正面阻击,而是如影随形地率兵跟踪。

这是致命的跟踪。不是致皇太极的命,而是致袁崇焕自己的命。

不久之后,袁崇焕式的跟踪在京师形成了两个版本。一个是皇太极版,一个是民间口头文学版。

这两个版本都对袁崇焕大大的不利,但袁崇焕自己却浑然不知。

皇太极的部队继续势如破竹,连破京师东面防线的玉田、三河、香河、顺义等地。

十一月十五,袁崇焕急了,他赶到河西务,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越过敌兵,直接带部队进京城防守。

这真是一个大胆的决定,因为他没有告知崇祯。

袁崇焕没有告诉崇祯他准备这么干,更没有告诉崇祯他为什么要这么干。

袁崇焕要这么干,副总兵周文郁也急了。

见过带兵打仗的,没见过这么带兵打仗的。

现在的情势是需要正面阻击敌军,御敌于京城之外。皇太极都打到通州了,我们现在屯兵张家湾,离通州十五里,必须死守张家湾啊,况且粮饷都在河西务这里,供应很方便,可以确保打一场持久战。这场战事,时间拖得越长,对我们越有利。

袁崇焕却不这么看,他对形势的估计要悲观得多。表面上看,两大主力部队会在这里会战,但是直觉告诉他,皇太极会在一个意想不到的方向突入紫禁城。君父有急,君父有急啊。袁崇焕认为自己必须直接带部队进京城防守。

可是,你想过没有?外镇之兵,没有皇上的明旨,是万万不可轻易地进至京师城下的啊,否则,那就是谋逆啊。周文郁看向袁崇焕的表情诚恳有加。

袁崇焕一声断喝制止了周文郁的劝阻——君父有急,他奶奶的顾不了那么多了!

十一月十七晚,袁崇焕的部队已经来到了广渠门外。

这是一支不请自来的部队。他们无法进城,因为当时京城已戒严,消息根本无法送进去,直到半夜,朝廷才知道袁崇焕和他的部队就在城门外。

紧随其后的是皇太极的部队。

什么意思?带着敌方的军队要在我紫禁城外开打。一时间,弹劾袁崇焕通敌的奏疏堆满了崇祯的案头。

崇祯不置一词。

事实上,早在两天前,袁崇焕带大部队动身的时候,他就知道这个人要来了。

袁崇焕当时为自己的行动做了解释——他写了一封信,派人快马奏报崇祯,告诉崇祯他来了。

尽管袁崇焕是个喜欢自己拿主意的人——比如他自作主张杀了毛文龙,但毫无疑问,他这次的主意还是拿得大了一些。

这超出了崇祯的心理承受能力。

崇祯是一个脆弱的君王,一个敏感的君王,一个多疑的君王,一个自尊心极强的君王。

你袁崇焕替我拿主意杀了毛文龙,我已经给够你面子了——不追究。

但是你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

而且这次的错误可能后果极其严重:把战火引到紫禁城外,你袁崇焕是何居心。

放着外围战场不打,要在京城内开打,袁崇焕绝对是在玩火。

崇祯痛苦地闭上眼睛,眼前浮过孙承宗一声叹息的脸。

人生就是选择。

人生真他妈就是选择。

可是列祖列宗啊,你们有谁能告诉我,什么是正确的选择?!

崇祯又失眠了。

战事果然随袁崇焕而来。

十一月二十,德胜门血战,由于参战部队众多,竟发生了误伤友军的咄咄怪事。大同总兵满桂所部被城上守兵发炮误伤,避入德胜门瓮城。德胜门危急。

同日,广渠门血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