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窝里的科技强国-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医疗学科的成立比其他部门要晚很多,主要是因为在目前的中国,西医大夫还不是很被大众所认可和相信,但段国学知道西医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将会是医疗健康中的主流方向,只是因为大家都知道的原因请不到人来广西,而又因为西医需要一定的基础知识才能学习因此也没有急着开设这个专业。
经过孜孜不倦加重金聘请,终于有几名医学人员因为各种原因来此工作、授业研究,而当这些人来到兴民公司所为他们准备的医院兼研究院时,他们被那全国第一流的研究设备和这里巨大的学习研究气氛所震撼,消除了对未来的迷茫后各个都投入到了各自领域的学习和研究。
因为段国学定过一条死规定,在兴民公司的员工、培训的学生必须定期地进行体检,因此潘定水在体检中无意和这些医生们聊天时聊起上次在滚坡寨的所见所闻,这些奇怪的现象引起了医生们的高度重视,因此一份详细调查滚坡寨的报告便写了出来交给了段国学审批。
“奇怪的畸形儿出生率和正常人生长时发生的奇怪病例,这个寨子有点意思。”段国学看到研究申请报告上需要调查研究的主要方向时笑了一下,可正当他拿起笔准备签字同意时他突然想到了什么,迅速拿起手摇电话猛摇几圈,等接线员的声音从听筒里传出时段国学大声地喊道:
“接线员!帮我接地矿组!!!!”
接线员被段国学那巨大的吼声给吓得手一哆嗦,手上的插头差点没插错另一个地方。不过他知道,这根线的另一头是这个公司的老总,虽然这个电话系统刚刚安装不久,但每次都能听到他彬彬有礼地说:“你好,麻烦你帮我接下哪里哪里。”而这一次老总这么激动地说话,看来是有什么重大的事情发生。接线员不敢怠慢,急忙将接线头插上通往地矿组的那个插头。
“喂!地矿组吗?我是段国学,我需要你们把三个多月前有个叫潘定水的成员的一次探查矿物报告和样品送过来。对!立即!马上!”
挂断电话后段国学有些按耐不住自己心中的激动,如果自己的判断没有错的话,潘定水上次所遇见的现象应该是长期遭受铀矿辐射后的后果,虽然在大自然中天然铀矿的辐射很小,但这么长年累月地接触和吸收,即使再小的量也会产生巨大的累积辐射量。
没过多久,段国学所需要的报告还有矿石便送到了他的办公桌上,在仔细看过探查日记和报告后段国学在一堆的矿石中选出了潘定水在银矿渣边挑选的几块矿石。
打开密室进入到自己最核心最机密的房间,段国学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将矿石放进了合成机中。
没过一会,合成机的屏幕上显示出几个字。
“铀矿!”
本周就这么多了,祝大家周末愉快!
第二十七章 飞向蓝天
在兴民公司的一个工厂里,一些人正在对一架飞机进行着最后的组装。
“保弟,这是我们自己生产出来的飞机?”段国学指着正在组装的飞机问道。
“对!老师,从发动机到飞机上的每一颗螺丝,上面没有使用任何一个外国生产的东西。”保弟擦去脸上的汗水兴奋地说道。
“没想到就这么一段时间,你们就研究出了飞机,性能怎么样?跟我说说。”
“嘿嘿,这不是因为解决了发动机这个关键部位之后才能有的进展嘛。老师,看到那边的一堆零件了吗?那是我们从德国人那弄来的一架老式侦察飞机,我们在吃透他的外部数据后把他给彻底分解从而了解了它的内部构造,再按老师说的我们做了一个小型的风洞,在风洞里我们使用了按比例缩小的模型进行模拟实验后得出了我们自己的一手数据,最终我们设计生产出这架飞机。”赵保弟指着堆在工厂一角的一堆零件说着。
“经过我们的改进,现在这架白鹭号所装配的发动机动力更大,机身更加牢固,相信比那架侦察机要好很多。”
“能保证安全吗?”
“能,我们经过强度测试和振动测出还有降落时的冲击模拟测试,安全性要比德国人提供的侦察机要强很多,这点请老师放心。”
“有飞行员吗?”
“有,看到正在驾驶仓里做准备的人吗?那是原先飞那架侦察机的飞行员,叫王瑞祥,他原先在上海和一些人共同研究飞机,而且他是当时的试飞员。但最终苦于没有经费和政府的不支撑,最后不得以解散各奔东西。而他因为各种原因来到了我们公司当技校的机械老师,在我们发现他的专长后我们专门把他挖到了机械组先做基础的准备和培养新人,我们从德国弄回来那架侦察机后还专门让他在广州试飞过,没有问题。”
“在广州试飞?”
“对。没办法。因为老师你不是说要尽量隐藏我们地真正实力吗?你想。这么一个大东西飞上天去。会有多少人看到、知道我们有飞机了。”
“这倒是。不过你们准备在哪试飞?还在这吗?”
“不。我们还打算到广州去。虽然这样在路上会浪费不少地时间。但能做到保密地要求。”保弟有些无奈。他何尝不想在自己地家乡飞起自己制作地飞机。
“保弟。做地好。现在韬光养晦只是短时地。相信再过两年。等我们地实力再增加一些。你一定会驾驶我们自己制造地飞机翱翔在家乡地天空。”段国学看出了保弟心中地想法安慰到。
广州。这个被列强用枪炮给轰开地城市与外界地联络和接触是当前中国各个城市中最多地几个之一。在这里。虽然不象上海、青岛、天津那样有着各国租界。但由于开埠以久。这里照样能看到很多已经在国外流行地东西。
而在广州郊区地一处空地上。保弟正带领着航空组地成员们对白鹭号做着试飞前最后地准备。
“有把握吗?”虽然保弟对自己的飞机很有信心,但也难免有些紧张,这已经是今天第八次询问王瑞祥同样的一个问题了。
“赵工,今天你已经第八遍问我了,我再回答你第八遍,没问题!”王瑞祥对这这个小自己近十岁的负责人无奈地回答到。
“嘿嘿,我这不是紧张吗。好了,要起飞了,我下去了。”保弟讪讪地抓抓鼻子,拍拍王瑞祥的肩膀离开了飞机。
“说不紧张那是假的。”王瑞祥看着赵保弟离开后在心里对自己说。深吸几口气,王瑞祥平抚了一下自己紧张激动的心情,按照操作手册上要求的启动了发动机。
与欧洲人采用手摇启动不同,保弟他们研究出的发动机采用的是空包弹激发点火,这是为了防止发动机在空中死火后重新启动的一项新发明。利用空包弹那强有力的喷流将启动叶片迅速推动旋转带动发动机飞速完成几次以上的作功行程后发动机象往时一样顺利地点火启动,流畅的嗡嗡声证明着它毫无异常地开始工作。
当王瑞祥示意让地面工作人员将放在机轮下的三角块给拿走后,王瑞祥轻轻地加了一点油门,发动机开始大声地轰鸣起来,强烈的气流透过敞开的座舱吹在王瑞祥的脸上。
机身开始轻微地晃动起来,有过飞行经验的王瑞祥知道这是滑行前的征兆,王瑞祥慢慢地加大油门,飞机开始在草坪上慢慢滑行,等王瑞祥的油门越加越大,飞机滑行的速度越来越快,飞机的抖动也越来越大时,王瑞祥猛地一加油门,飞机晃动两下翅膀一仰头终于离开了地面脱离了大地。
“飞起来了!飞起来了!”现场的人一片欢呼。
“TMD,终于飞起来了!飞起来了!”保弟用着粗口,用着自己的方式宣泄着心中激动的心情。
在天上的王瑞祥心情也是极为激动,自己终于再一次地驾驶着国人产的飞机飞翔在蓝天上,不过他并没有做出什么过激的行动来宣泄自己的心情,反而深吸几口气重新稳定自己的情绪,因为他要尽快地完成试飞工作。在飞上天前,他就得到了赵保弟的指令,在天空滞留的时间要短,因为不想被太多的人知道和发现公司的秘密。
大、中、小功率的爬升、盘旋、俯冲、最快加速性、最快速度等实验项目完成后,王瑞祥驾着飞机降落在起飞时的草坪上。
当从飞机下来时,草坪边上已经围了很多的当地村民,按照计划,没有人前来询问王瑞祥在天空中的感觉,地面工作人员迅速地将飞机肢解,用厚厚地帆布给蒙上,迅速地离开了实验现场。
次日的羊城日报上一则新闻上报导:昨日在城郊,一些不明身份的人在兰顺村外的草坪上驾机升空,具当地人描述,飞机在空中滞留时间约半个小时,飞机降落后被这些不明身份的人员拆解后迅速离去,当地人未能与他们有更多的接触,只能知道这些人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说国语,确定是中国人,但不知为何不愿与外界接触,更不愿接受本报记者的采访。
第二十八章 两封书信
子平兄:
见信好,想来上海一别已有半年多,不知子平兄进来安好?算算时日大嫂也应临盆待产了,不知小侄是男是女?
小弟我来到广西兴民公司已有半年多,先恕小弟未及时联系子平兄之过,想当初我们分别,纯属无奈之举,放眼中国遍地,军阀林立,各自为政,你我兄弟数人空有满腹学识和报国之心却四处碰壁,实在是可悲可叹。
当时兴民公司邀请你我兄弟一同前来广西任职,许多兄弟都认为广西属偏远荒蛮之地不愿前往,而子平兄因大嫂身怀六甲而未能与小弟一同前来,实属遗憾。但更遗憾的是,我发现大家错失实现自己梦想的最好机会。
子平兄,你绝对想不到在这你我都认为是偏远荒蛮之地的广西居然能有这么一个企业,这个企业不仅拥有着外人无法想象的资金实力,更让我震惊的是这个公司以振兴中华为己任这种自强、自立、自主的思想。
这个公司有三所学校,都是免费提供食宿。一所是专门培养工厂技术员的技校,但在小弟看来,经过三年系统的培训后这里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基础素质就已经不输于你我这些苦读数载的正牌学生。另一所学校是教基础知识的学校,从扫盲识字到高中的物理化学这里都有。还有一所是基础小学,这所学校有句口号“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小弟现在在兴民公司任机械工程师,收入颇丰,但让我更高兴的是这里的研究创新气氛,这里的人从十五、六岁的学徒到四、五十岁的老技师,所有人都有一种朝气,一种赶超欧美列强的干劲。
我刚来这里的时候仅是一名机械老师,但没过多久,我就被调任到我更中意的机械厂去工作。子平兄,你不敢想象,小弟我的技术水平在我们师兄弟们中间不算很好,但我以前也敢说放眼全国也是少有的高手,可来到这里后没过几个月,我发现我引以为傲的知识居然不够用了!我引以为傲的技术居然被人超越了!!!而且不是一个两个人,是十个上百个人的超越。这实在是让我汗颜自己的肤浅。
这里的人有着一种永远用不完的劲头,他们白天努力工作晚上还要抽出时间来认真学习,物理、化学、数学、外语、生物、农业等等,到了晚上7点半后,你在图书馆里绝对找不到空着的座位,更多的人是拥挤在教室、走廊里席地而坐的学习。
小弟我现在带着两个徒弟,这是公司要求的,为的就是尽快地培养出更多的技术员,这两个徒弟进步的很快,相信不久他们就可以艺满出师。
这里的研究创新氛围也是极其地浓烈,小弟刚来教书时机械厂只能生产加工出些简单的农机具,但没过多久,这里的人就可以加工出精密的机械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