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之救赎-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隆美尔离开柏林开始手握重兵,可谓意气风发,中年得志。
多年的军队生活让隆美尔也早已经成为一个老练的战术专家。他有过人军事素质,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再加上会做人,上面的人觉得他可爱,下面人觉得他可敬。所以才要什么有什么,在北非战场上杀了个几进几出,博了一个“沙漠之狐”的美称。
可是老狐狸现在却做难了。隆美尔的司令部里,隆美尔第七遍看着刘七给他的这封亲笔信默不作声。只见信中说道;
尊敬的埃尔温·约翰尼斯·欧根·隆美尔元帅阁下
您好
当您读到这封信的时候,您忠诚的部下汉斯、安德里已经越过希亚东边的鲁韦萨特岭。我这次要去英军的军团指挥部,在我控制那里之前。希望您一定不要从前线撤退,最多当我占领英军指挥部后。我会尽量把英军的部署打乱。希望您抓住机会,其他的我都交给您了。有可能的话开罗很快就会被您给拿下了。请您务必为我保密。
。
另外我还让带信去的我的管家菲利普去您的指挥部,让他与我的家族联系。尽量说服元首,为您尽快的补充给养和人员装备。
此致敬礼
您最忠诚的部下巴巴利亚、汉斯,安德里,冯,邓尼茨
看着刘七的来信隆美尔老狐狸有点为难了。为什么呢,原来北非现在的战争局势已经十分的危急。虽然前两次隆美尔2次差点都把英国人赶下大海喂啦王八,但是人员跟补给的跟不上却扯了隆美尔的后腿。
第一次是隆美尔刚到北非的时候,那时的隆美尔率领的德军正是兵锋正锐,所向睥睨。虽然人数并不是很多,只有2个师的德军部队。但是高昂的斗志和德军高素质的士兵战斗能力,加上隆美尔对坦克部队使用的出神入化,在英国人还没楞过神的时候,直接撕开了英军的防线。
英国人大惊失色,面对被包围的危险没有办法转头就跑。这一跑就是几百公里。
不得不说英国人在怎么逃跑方面还是有很科学、系统、专门的、相当高的造诣的。世界上当时的几处战场都是那样,敦刻尔克、缅甸、希腊、还有现在的北非。对英国人来说,面对危险挺身逃脱不是耻辱,而是文明人先进正确的做法。这一跑直到跑出了利比亚跑到了埃及,只留下了图卜鲁格的一个半师的部队在城里做困兽只斗。
隆美尔直接包围了图卜鲁格,可是隆美尔却没有急于攻下图卜鲁格。因为老狐狸深深的知道,在城市的作战当中,他的坦克根本就发挥不了作用。要是攻克图卜鲁格德军非得遭受到巨大的人员和装备的损失。老狐狸的梦想是开罗。根本就不想把宝贵的坦克装甲部队用在攻城方面,再加上这些部队都是老狐狸现在北非战场上压箱底的东西。要是都用光了,那英国人要是再打过来可就不妙了。
于是隆美尔就命令一部分德军步兵部队配合意大利军队包围了图卜鲁格。里里外外仔仔细细的包的严严实实。然后调集大量的空军和炮兵不停的轰炸和炮击。
隆美尔随即就向希特勒发去电报说要求补给士兵和坦克。而那时的希特勒正在加紧实施巴巴罗萨计划入侵苏联,再加上也不想看到墨索里尼势力过于庞大,所以拒绝了隆美尔的这个要求。
其实希特勒是想等开战后3个月后打败苏联以后,再自己亲自指挥北非军团夺取开罗。希特勒也想成为像凯撒一样征服埃及的统帅。殊不知隆美尔也是再做同样的梦。
种种原因,隆美尔的补给和兵员被无限推迟了。面对大好局势,隆美尔欲哭无泪。可是再巧的媳妇,没米下锅也是白搭。就像前戏过后忽然发现硬不起来一样。隆美尔无奈的只好布置防御等待补给。
而对面的英国人却很奇怪,明明是你要打我就跑的局面,怎么你隆美尔这么不给面子,连一点动作都没了。害的连开罗的大小英军家属的行李都搬到了船上,就等大家一起上船回英国。
至于政府会不会因为丢了北非而垮台那就不是军人能考虑的事情了。英人一项是信奉军人绝对不能干涉政治的这一条基本准则的。
英国人万事保命第一的这条基本准则,的确是所有的基本准则的基本准则。打败仗不可怕,要是命没了,败仗想打都不可能。就是打败了责任可以推到希特勒和隆美尔的身上吗。先把隆美尔弄成个不败军神的称号。
什么,你不服气。那好把你弄到北非来跟隆美尔练练。怎么样不敢了吧,要是你来早就让隆美尔给弄死了。再看我,在舒服暖和的家里悠闲的喝着下午茶。什么是差距,这就是差距。丢一个北非算什么,我们日不落帝国的殖民地还多着呢,老子换一个地方照样升官发财。我还不信隆美尔能打遍全世界。
面对隆美尔的不合作,北非的英军心里空落落的。不过没有人进攻就擅自离开北非这就是很严重的事了。军队的纪律和军人的荣誉感都不允许英人做出擅离职守的事情。被打败不可怕,人民会原谅的。可是要是不在殖民地上维持治安,那可就是重大问题了。
英国人最着急的要数丘吉尔着个爱抽雪茄的大胖子了。埃及决不能丢失,这是最基本的一条。死多少人他不管,他只要埃及和苏伊士运河。要知道没有运河,殖民地的物资和粮食就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能运到英国。
这种代价就好比是拿黄金去换粮食,还是一比一的那种。要知道没有粮食和下午茶,英国人就会怨声载道,那就会没有选票。政府的声望也会受到极大的打击。说不定会垮台,而自己代表的自由党的威信也会一扫而光。说不定在以后的几十年的大选中都会被对手拿这件事来攻击。
在美国的援助下倒是暂时还能顶住,但那也是饮鸩止渴。罗斯福那只老狐狸只会笑眯眯滴,给这给那。吗的这可都是要还的啊,大英帝国几百年赞下的家底都快被罗斯福那个笑面虎给掏空了。不要还不行,英国人要是断顿了,别人没什么,他这个首相非得被撕吃了不行。
别看人家张伯伦在战争中下台了,可是人家还是舒舒服服的住在乡间的别墅里,就是出来逛个街什么的人们对他也是非常的尊敬。人家可没有让人民去挨饿,没有下午茶喝。
再看看自己整天的忙的四脚朝天,根本连打个桥牌的时间都挤不出。最后还得看罗斯福那老家伙的脸色行事,虽然自己也曾秘密指示皇家海军悬挂德旗击沉过几艘美国商船,可是这老家伙就当没事发生一样,只是让外交部对德国的使馆提出抗议。连自己家族控制的纽约时报都给禁言不让报道。只能眼看美国经济在战争需求的刺激下急速增长。
说两句。前面的热身很快就会过去,现在烟斗是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放在了这本书上面。以后尽量每天早中晚三更,但是最少不会少于两更。周六和周日因为工作比较忙只能两更,基本上已经是烟斗能写出的所有的东西了。另外大家如果喜欢的话可以给本书些推荐。烟斗会在心里说声谢谢的。关键是被昨天晚上那个半夜哭声给闹的,弄得烟斗将近3点还没有睡着,不过也趁机多写了一章。心内也不知道该评价那个半夜被家长从网吧里面硬拉回家的女孩子。不过她凄惨的哭声倒是让烟斗对女孩子的顽强的上网精神有了一定的了解。
第十七章危机2
丘吉尔暗暗决定决不能让埃及和苏伊士运河有失,必须加大对埃及和苏伊士的控制。。丘吉尔紧急调派他的海军嫡系‘坎宁安’到北非,任尼罗河集团军的司令官。另外还给坎宁安从各个殖民地调集了很多军队,并大量补充坦克和飞机。
坎宁安全名是安德鲁、布朗、坎宁安,出生于爱尔兰。由于他名字的开头分别是英文字母abc。所以人们在谈论他的时候都习惯的把他称为ABC。当年丘吉尔担任海军大臣的时候,就认识了坎宁安,那时的坎宁安还是一艘战列舰上普通军官。由于丘吉尔对这个年轻军官非常的赏识,加上丘吉尔也在培养亲信,所以对坎宁安的军衔得到飞快的提升。
好景不长,因为一次大战丘吉尔批准的海军的达达尼尔海峡中,皇家海军付出啦沉重的代价也没能攻下该海峡。丘吉尔就成为英国保守党的猛烈攻击对象。无奈之下,当时已经决定要与保守党合作的阿斯奎斯首相只好免去丘吉尔海军大臣的职务。而坎宁安也受到海军内部别的派系的排挤。日子过的是相当的不顺利。
不过作为丘吉尔的亲信,坎宁安还是在20年里一点一点的爬到了舰队司令的位置上。其中丘吉尔的政治资源还是给了坎宁安很大的帮助的。
这次来到北非,坎宁安可以说是肩负重任。虽然坎宁安是海军将领,但是坎宁安控制陆军部队的能力也是很强的。坎宁安到任以后,首先整顿军纪,很是撤换掉了一批军官。然后加强了部队训练,最后坎宁安又对情报部门进行了彻底的改编。牢牢的控制住了尼罗河集团军。
几把火烧过以后,英军的士气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再也没有人提撤出埃及的事情了。
坎宁安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人,他的目标不是死守着埃及的边境,而是率领部队打败隆美尔,夺回以前失去的地盘。于是一场规模庞大的进攻战开始了,坎宁安的进攻像一把匕首一样正好插在隆美尔的软肋上。隆美尔那时手里只有2个正规的德国师,其他的都是一些多国部队。其中大部分是意大利军队,还有一小部分是法国投降政府派遣军。
隆美尔知道自己的情况,担忧意大利人根本顶不住进攻。
于是一场千里大撤退上演了。隆美尔带头领着精锐的德队一退再退,而后面意大利人却在撤退中不断的遭受英国人追赶。德意联军一撤退就是将近1000公里,不但德意联军围困了242天的托卜鲁克马上要被英国人解救,就连昔兰尼加(利比亚东部)也给完全丢失了。
这时的坎宁安可谓意气风发,洋洋得意。可是这却遭到所有的陆军将领的一致不满。这是为什么呢?你想啊,你一个海军将领在海上打胜仗再多也不会有人反对的,可是你跑陆军来不但不打败仗,还打这么大的胜仗。这不是抽所以的陆军将领的脸吗。
这下可热闹了,不管前方还是后方,挑坎宁安毛病的人多了去了。而陆军所拥有的政治实力也是很强的,每天都会有几个代表陆军的议员给丘吉尔打电话,不是说坎宁安违反军规,就是说他在埃及时手脚不干净。其实每个将领在埃及手脚都不干净)
丘吉尔根本就没往心里去,还是很坚定的支持着坎宁安。可是风暴愈演愈烈,开始有小报报道了一些坎宁安年青时的风liu韵事,说的有眉毛有眼睛。后来就连政府的喉舌伦敦时报都报道了埃及军团的违规行为。还在最后恶狠狠的点明说指挥官应负的责任。
而坎宁安打了大胜仗的消息只是在报纸的战时简讯中简单的几个字。“我方今日收复埃及一些战线,战果还在统计当中。”
因为坎宁安得罪的不是一个两个人。而是得罪了整个的陆军。就连远在印度的陆军将领都开玩笑似的在电报中对丘吉尔说到“请求掉坎宁安将军来担任印度支那最高指挥官,只有在他的带领下我们才能挡住日军的进攻。”
丘吉尔不厌其烦,可是也没有办法。迫于压力只好撤掉坎宁安尼罗河集团军第8集团军)司令的职务。于是二战中坎宁安成了一个打了胜仗被撤换的将领。接任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