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雪冷血热 >

第43部分

雪冷血热-第43部分

小说: 雪冷血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锢恚献嫉睦硎乔鹑毡厩致哉撸〕实亩懒ⅰ⒔夥拧1919年“三一”运动中,十九岁的韩震融入街头的人流,高呼“反对外奴”、“独立万岁”。运动被镇压后,他和一些爱国青年准备到中国东北从事反日活动,父亲却给他娶了个漂亮媳妇,想拢住他的心,继续读书,继承家业,光宗耀祖。1928年,他终于挣脱了家庭的羁绊,来到磐石县,以教师身份作掩护,进行革命活动。1932年冬,妻子从朝鲜赶来,劝他回家,他则劝妻子留下。他爱妻子,妻子也爱他,只是同样出身豪门的妻子,如何吃得了他那种苦呀?一咬牙,离婚了。

韩震这军需部长,是在挺进东边道后就任的。今天的解放军也有军需部,为联勤部属下的二级部,主要掌管衣食类军需。1军的军需部则无所不包,不但囊括了整个联勤部,还有司令部、政治部、装备部的职能,乃至政府和党的工作。抗联的军需来源,除了战场缴获,还要靠在民间大量筹集。初来乍到,你得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就得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以及反日会、妇女会和青年义勇军、农民自卫队等等。对于反日的大小山林队,还要搞统一战线,联合抗战。当然还要动员青年参军参战,抗联的军需不能见物不见人。

古今中外,再难见到这样的军需部。

而桓兴地区的“中国地”那么红火,一靠李明山、朴金华这对假夫妻的两个人的县委,再就是韩震这位军需部长在那儿拳打脚踢。

笔者采访到的老人,都说韩震性格豪爽,精明果断。什么事到他那儿,行,立马就干。不行,为什么不行,应该怎么办,总有个一二三,让你心悦诚服,受益匪浅。

这期间,韩震比较艰难而又突出的贡献,是建立了以老秃顶子为中心的密营网。有的是木棚子,像老秃顶子的二层顶子上的几个大木棚,能住几百人。有的是利用天然石洞,修整一下,冬暖夏凉。还有一种称做“戗子”的地窨子,为修在山坡上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比较隐蔽。通常是迎着地势向里挖掘10米左右,然后向两边扩展。两侧和头上,用木头一根根排列支架,除过道外,里面都是炕。烟道是接着炕洞,在外面山坡上挖条1公里左右长的浅沟,上面铺上木头再覆土,烟就一路顺沟渗出地表,不易暴露目标。从散烟道和地窨子里挖出来的土,堆到低洼处,去远处挖来草皮、小树栽上,使之与周围地貌一致。

韩震刚到仙人洞时,晚上在那儿召集积极分子开会,不点灯,来个人,摸黑找个地方坐下,彼此不能说话。后来根据地建起来了,在“中国地”见到他,就喊“瞎部长”来了,大人孩子都往家里拉。

1936年3月2日晚上,在仙人洞二道岭子一个农家开会,研究将几支地方武装合并,成立1师4团。有坏人告密,下半夜两点来钟,兴京县平顶山日本守备队将房子包围。打一阵子突围,十几个人大都牺牲,韩震倒在一片撂荒地里。

“前堵后憋八九连,冲锋陷阵少年连。”这是独立师挺进东边道前后经常挂在官兵嘴边的一句话,说的是8连、9连善打围歼战,少年连的小战士冲锋陷阵不要命。

后来扩编为少年营的少年连,是李敏焕创建的。

1928年,在延吉县读中学的十五岁的李敏焕,加入共青团,并担任学校儿童团总团长。第二年被派到清原县做地下工作,为团县委负责人。1933年春,他拉起一支三十多人的队伍,大都是青少年,不久被改编为独立师直属少年连。

少年连(营)的战士,小的十四五岁,大的十七岁,所以又称“小孩队”。1师西征时,少年营每人一长一短两大件,长的马枪,短的手枪(或匣子枪),装备一流。可少年连刚成立时,只有几支步枪,其余都是棍棒、长矛、大刀。第一次夺枪,是在柳河去往三源浦的路上,看到十几个伪军看押老百姓修公路,李敏焕就有了主意。这天傍晌时分,几个化装成小贩的小战士,提筐挎篮路过那里,先是两个挎匣子枪的当官的,接着兵们也都凑上来,几个人围住一个篮子,花生糖果光头饼子什么的就吃开了。李敏焕一声令下,早已混在人群中的假装修路的官兵一齐动手,当即缴获长短枪15支。

同年夏,侦察得知,通化宪兵队一辆满载军装的汽车,从山城镇回通化。师部和少年连准备在滴台打伏击,李敏焕在公路上看地形,汽车突然来了,躲避不及,就迎了上去。他穿着鬼子的黄军装,3个鬼子以为是自己人,停车下来伸胳膊扔腿地活动身子骨,一边呜哩哇啦地跟他搭话。隐蔽在路边树丛中的官兵,看得大眼瞪小眼,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儿。说时迟,那时快,李敏焕手中的匣子枪响了,3个鬼子应声倒地,一场“伏击战”就这样结束了。

按团级单位配备干部的少年连第一任政委李敏焕,中等个头,匀称身材,肤色白净,文静秀气,胆大心细,文武双全。从痛打邵本良,到奇袭窟窿榆树,几乎参加了独立师、1师所有较大的战斗,而且经常是独当一面的角色。像三源浦守备队,独立师几次引蛇出洞,它就是不出来。李敏焕率少年连和保安连,今天在外围抓走狗,明天派人潜入镇内放火烧了日军的柴火垛,敌人终于忍不住了。两辆汽车驰上一座公路桥,那桥就塌了,第二辆刹不住车,也跟着栽了下去。那桥墩木桩子,早被李敏焕派人锯断了,只是虚撑着。没费几颗子弹,30多鬼子、伪军就报销了。

摩天岭大捷后,日军疯狂报复,调集重兵围追堵截。程斌、李敏焕带师部和保安连,在摩天岭与敌周旋、战斗。激战中,李敏焕身边的机枪手牺牲,师参谋长抱起机枪射击,也中弹倒地。

李敏焕生前记有日记,那日记是在7月15日,即摩天岭大捷当天,戛然而止的。

1937年7月中旬,杨靖宇率军部直属队200人左右,从桓仁夹道子西进清原,准备与3师会合,并相机截击吉(林)奉(天)铁路上的列车。夜行晓宿,行至兴京县黄寺八九道沟时,向导迷失方向,部队转来转去,天亮后发现是在永陵街东10公里左右的黄土岗子。这时,300多敌人已经跟了上来,大都为日军,都穿着朝鲜族的白衣服,在青枝绿叶间特别显眼。有人说“是高丽人”,大家也都这么以为,待到觉出不对了,枪响了。一场激战,随行的南满省委组织部长李东光等30余人牺牲。

同时牺牲的还有教导团政委安昌勋,二十五岁出头,个子不高,都叫他“小老安”。他也是朝鲜(族)人,具体不详。但写到抗联人物,这一笔是不可忘却的。

牺牲时三十四岁的李东光,和李敏焕一样,都出生在朝鲜咸镜北道,十四岁随父母跨国移居珲春县大荒沟,十八岁读中学时加入朝鲜共产党。之后就像本书写到的许多朝鲜(族)同志一样,根据共产国际“一国一党”的原则,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磐东区委书记、磐石县委书记、南满特委书记。南满省委成立后任组织部长,承担了省委的大部分组织领导工作,是杨靖宇的得力助手。

当我写着这些干部简历似的文字时,眼前总是一片血样的红云。每年4月中旬,在东边道,在我的家乡辽东山区,山野大地一派枯瘦的黄褐色,背阴处还残留着积雪,映山红就云霞般铺满山野,愈是悬崖险峻处愈是璀璨烂漫,红红火火地爆发出生命的歌唱。

朝鲜族人管映山红叫“金达莱”。

“苏营”

这个队伍,在军事上有比一般抗日军都多的经验,所以战斗力很强。战斗上有时比我们队伍还有经验,三分之一的队员是经过二年以上的与日本子残酷的战斗,所以政治水平较高。

这是1934年9月28日《×××关于南满游区与人民革命军活动情况的报告》中的一段,说的是1军所属南满游击队第1大队,因大队长叫苏剑飞,人们习惯地称之为“苏营”。

同年8月,《团磐石中心县委关于磐石团的工作给团省委的报告信(第四号)》中说:

南满游击队(苏营)在辉南、濛江一带活动,战斗力最强。

苏剑飞,吉林省双城县(今属黑龙江省)人,1907年生人,父亲是吉林省警官讲习所所长兼教官,伯父在河南镇守使手下当团长。幼年丧母,父亲将他送去伯父家,由伯母抚养成人。中学毕业后返乡,先当警察,翌年当兵,三年后入吉林军官训练所学习,毕业后到676团当排长。“九一八”事变后,团长投降日寇当汉奸,苏剑飞拉起一支队伍。时值驻蛟河伪军营长田霖率部起义,声势颇大,苏剑飞率队投奔,被委任为1团1营长,随田部转战东满、西满、南满。1933年夏,田霖在清原兰木桥战斗中牺牲,苏剑飞收拾余部到柳河县游击,听说有支共产党领导的海龙游击队,与刘山春一见如故。不久,两支队伍合编,苏剑飞任大队长,刘山春为政委。

苏剑飞在军人家中长大,本身又是科班出身,对战略战术颇有心得,在田霖部下时即以骁勇善战著称,曾率部攻克阜新县城。到1军后,身为游击队长,有时却受命指挥师长作战。杨靖宇常和他研讨军事,制定作战方案。

苏剑飞擅长伏击、奇袭,“苏营”被敌人称做“草上飞”,形容动作迅速,来去如风。

讲智谋,又勇猛。1934年6月攻打桦甸县重镇会全栈,久攻不下。关键时刻,苏剑飞亲自抱挺歪把子,杀开一条血路,冲了进去。1935年2月在争夺老坡口西南高地的战斗中,又抱着机关枪冲上高地。

在老坡口战斗中,苏剑飞腹部中弹,杨靖宇仍委以重任,让他指挥2师和1、2两个游击大队,在抚松县开辟根据地。

万良镇位于抚松县城北部,是连接东南满游击区的交通要冲。平时,镇子里有伪警察和自卫团200多人,4月20日夜又开进百余伪军,这时攻击部署已经停当。怎么办?苏剑飞一咬牙,打。部队很快攻进镇子,将敌人包围,伪警察游击队长等多人被打死。突然背后响起枪声,又一股援敌到了,腹背受敌。苏剑飞当即指挥部队撤出战斗,命令曹国安率主力向桦甸转移,自己带1大队断后。激战中,尚未痊愈的伤口崩裂,血流不止。官兵们抬着他边打边撤,敌人紧追不舍。22日中午,在抚松县北岗镇高四爷小山南坡被敌包围,突围时身中数弹牺牲。

“俺李向山没当过一天亡国奴”

李向山原名李瑞林,字祥山。高个,大眼睛,长方脸,高鼻梁,说话脆快,为人坦率,办事果断。平常一身农民打扮,外出时好穿长袍戴礼帽,骑匹大青马,一副学者绅士风度,初识者敬而远之,接触后方知其平易近人。

这是笔者曾经求教过的桓仁县党史办负责人李戎和他的同事,在一篇介绍李向山的文章中的文字。

李向山是桓仁县铧尖子乡人,家有土地500多亩。这在北满应属中小地主,在东边道就是富足大户了。他自小聪明伶俐,读书成绩过人,青年时代崇仰孙中山,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李向山。曾任县民立学校校长、桓仁地区教育界稽查员、劝学员兼县土地委员、建道委员,为官清正,尤以办学业绩突出。他认为要想国富民强,必须消除贫困愚钝,而这首推教育。办学方针以建国强民为宗旨,所培养学生多具爱国思想。当时农村公办学校很少,他自费在铧尖子办所“三乐学校”,意即国家乐意,乡亲乐意,黎民百姓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