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正说明朝三百年 >

第53部分

正说明朝三百年-第53部分

小说: 正说明朝三百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葛兰(孟加拉)、锡兰、古里、阿丹(阿拉伯半岛)、佐法儿、剌撒、溜山、柯枝、木骨都束、卜剌哇等地。由于所到国家很多,多是分批、南洋土著人向郑和贡献方物分队而行。

第七次:宣德六年至宣德八年(1431~1433年)。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成祖去世,朱高炽继位,是为仁宗。仁宗听从朝中一些大臣的意见,认为下西洋过于浪费;收效不大,属劳民伤财之举,决定停止下西洋的活动。但是一年不到,仁宗病逝,宣宗朱瞻基继位,决定继续下西洋。宣德六年(1431年)再次派郑和下西洋,27000余人分乘61艘船只从南京起航出发。郑和在返航途中辞世于印度古里,终年62岁;遗体由随船官兵运载回国,葬于南京中华门外牛首山下。

郑和从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先后七下西洋,访问了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和东非等地区的近40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索马里和肯尼亚,航程10万余里;历时28年。最南到爪哇,最北到麦加,最西到非洲东岸。比欧洲航海家远洋航行还早半个世纪。

郑和下西洋(2)

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确切原因一直扑朔迷离。有人认为是为了寻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有人认为是为了搜寻明朝建国前割据东南一方的张士诚或方国珍的余部;有人认为,郑和下西洋是为了“耀兵异域”,“教化异族”,使海外诸国“宾服中国”;也有人认为是为了促进海上贸易,建立海上大联盟。但不管怎么说,郑和下西洋。在中国航海史上是一个壮举,在世界航海史上也是一个创举。

战争与和平的纽带与见证:明长城

明代长城遗址中国的长城始建于公元前5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3世纪秦始皇统一中国,派遣蒙恬率领30万大军北逐匈奴后,把原来分段修筑的长城连接起来,并且继续修建、延伸;以后历代不断维修扩建,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代末年,中国的“长城”前后修筑了2000多年;成为中国历史上战争与和平的纽带与见证。

明朝建立以后,被明军击溃退回到漠北的蒙古鞑靼、瓦剌诸部不断南下骚扰抢掠;明中期以后,东北地区兴起的女真族也不断威胁明朝边境的安全。为巩固北方的边防,有明以来的200多年中几乎没有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明朝初年;洪武、正统、成化各朝;只是对几百年前遗留的长城进行修修补补,多是沿着北齐、北魏所筑的旧长城进行修筑的,大多修筑的是关塞、烟墩,较少筑城,到弘治时;才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增设诸边城堡1000多所。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达嘉峪关,横贯今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9省、市、自治区,全长6300多公里。明朝长城工程之大,是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不能相比的,工程技术也有了很大改进,结构更加坚固;防御作用更加强大。可以说,明长城是历史上规模最大、工程最坚固、功能最完善的长城。现保存比较完好的长城即是明长城。

有人做过粗略估计,如果把明长城的土方砖石,筑一道高5米、厚1米的大墙,可环绕地球一周多。而当时从备料、运送到施工,又都是在异常复杂艰险的地势下进行的,工程之浩大艰巨,在古代的中国和世界上都堪称“之最”。

明长城——八达岭长城明代之所以大规模修筑长城,除和中国以前历代重视修筑长城的传统有关之外,也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防御思维有关。在建立明王朝的过程中,朱元璋率兵攻打过许多城池,深知城防在军事防御上的重要。他起义后,采纳朱升“高筑墙;广集粮,缓称王”的策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朱元璋即位后动员全国大修城池,州县城墙皆用砖包。明长城可以说是这一政策的有效延伸。

明朝开国之初,国势强盛,明太祖和成祖通过北伐,不断把明朝边境线向北推进。明前期的长城工程修缮的重点是北京西北至山西大同的外边长城和山海关至居庸关的沿边关隘。

明朝中期以后,由于蒙古瓦剌、鞑靼等部屡屡兴兵南侵,明开始对长城进行大规模的修筑,把增建墩堡作为当务之急。100余年间先后建成延绥、宁夏、固原、甘肃、宣府、山西等重镇。值得一提的是,戚继光任蓟镇总兵时;继续加固和改建了原来的长城,在从山海关到居庸关1200多公里的长城上修建1000余座墩台;还在长城南北构筑了许多堡城、烟墩。经戚继光重新修筑过的长城最为壮观。

明后期;为了有效地对长城全线进行防务管理和修筑,将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的长城全线划分为辽东镇、蓟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等九个防守区,委派总兵官统辖,九个防区被称“九边”或“九镇”。每镇设总兵把守;每镇有许多重要关口,多者至数百座;九镇长城的关口总数上千;其中著名的就有数十座。长城沿线九镇的设置,使长城的防御作用更加强大了。

明长城由城墙、关城、城堡、墙台和烟墩等组成完整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

城墙是长城的主体。在明朝以前,城墙大多是用土筑或石砌的,明长城在不少地区已经改用砖、石砌筑;在工程上有了很大的进步。重要的是,在一些重要地带设多层次的“重城”;如居庸关、山海关、雁门关等地,都有几重长城,最多的地方达20多重。

关城是出入长城的通道,也是长城防守的重点,上筑城楼和箭楼。

城堡按等级分为卫城、守御或千户所城和堡城,按防御体系和兵制要求配置在长城内侧,也有个别设在城墙外面。在明长城的东端,北起角山、南到海岸之间的山海关,就是洪武十五年(1382年)所筑的山海卫城。

墙台在长城之上,每隔约300米设一座,突出墙外,台面与城墙顶部相平,建铺房,供守城士卒巡逻时避风挡雨。

烟墩也称烽火台,是一种白天燃烟,夜间明火以传递军情的建筑物。明朝对烟墩的使用做过一些具体而明确的规定。如成化二年(1466年)规定:敌兵百余人,举放一烟一炮;五百人,举放二烟二炮;千人以上,举放三烟三炮;五千人以上,举放四烟四炮;万人以上,举放五烟五炮。这样,即使远在千里之外,也可以迅速知道敌兵的大概数量。

长城烟墩

明长城是中国历史上费时最久、工程最大、防御体系和结构最为完善的长城工程,对明朝防御掠扰,保护国家安全和人民生产生活的安定,开发边远地区,保护中国与西北域外的交通联系都起过重要的作用。

关于明代长城的修筑还有一个传说。在修嘉峪关时,兵部官员与工程主管之间心存私怨,兵部官员就企图伺机报复,规定工程主管上报工程预算,对所用材料及工资,既不准多报,也不准追加,完工来验收时,如果违犯了规定就要重罚。正在工程主管为难之际,一个老工匠经过周密的估算,拟订出一个工程计划,让主管报了上去。等到嘉峪关全部工程完成时,所有的材料和工费都恰好用完,只多出一块砖;还是特意留下准备兵部来人验收时送给他们作为礼物的。兵部知道后,自然也就不再派人来验收了,而这一块砖就作为永久纪念物,放在城楼上了。

“土木堡之变”

元末明初;蒙古分裂为兀良哈部、鞑靼部和瓦剌部三部。其中,瓦剌经过长期发展,势力逐渐增强,其首领也先统一蒙古各部之后,妄图进一步吞并中原。而当时,瓦剌部表面上还是臣服明朝的,每年派贡使到北京进贡,实际上是借此机会,索要财物,如果贪欲得不到满足,他们就借口制造事端。

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首领也先派了2000人以贡使名义抵达北京,进贡马匹,要求赏金。为了多领赏物,瓦剌使者冒称有贡使3000人。掌管朝廷大权的宦官王振发现也先谎报人数,让礼部按实际人数给与赏赐,并削减了赏金和马价。也先又为他的儿子向明朝求婚,也被王振拒绝。王振这一系列举动激怒了也先,也先借口明朝违背诺言,兵分三路向明朝进军,东路攻辽东,西路攻甘州,中路攻大同、宣府。也先亲率中路大军,步步紧逼,明朝边塞城堡纷纷陷落。守大同的明军被瓦剌军打得大败;参将吴浩、宁侯宋涣、武进伯朱冕相继为国捐躯。

战报传到北京。司礼监太监王振听了心情为之一振,他认为,为英宗和自己扬威的机会终于来到了。王振立马把也先入侵的消息禀报了英宗,并且鼓动英宗,应该效法祖宗,亲自率兵去迎战也先。23岁的明英宗年轻气盛,在王振的怂恿下,不顾兵部侍郎于谦等人的劝阻,令皇弟郕王朱祁钰留守;率兵50万人亲征,匆匆忙忙从北京出发。由于准备仓促,大军出发没几天,后勤补给就跟不上了。军中闹起饥荒,许多士兵饿倒在路边;再加上连日风雨,道路泥泞难行;士气极为低落。随驾官员尚书邝野、王佐见势不妙,力主班师。王振大怒,当着英宗的面严斥他们,罚他们在风雨中跪在路边的荒草丛里“冷静”思过。

英宗一行抵达大同时,前方传来了与也先交战的明朝先头部队全军覆没的消息。王振害怕了,决定班师回京。王振的老家在蔚州(今河北蔚县);为了光宗耀祖,在家乡父老面前显示其威风;王振决定带英宗率部队到自己家乡走一趟。也先像但走了40里,王振又忽然想起,当下正是庄稼成熟的季节,大批人马踩坏了庄稼就太不合算了,便又仓促下令,改道向宣府(今河北宣化)方向行进。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初,英宗一行退到土木堡(今河北怀来境内)。

英宗到土木堡时,有人劝英宗趁天还没黑,再赶一阵,进了怀来城再休息,也可以在城中坚守。王振却以装运辎重的车子还没到为由,硬要大队人马在土木堡驻扎。土木堡根本没有什么城堡可守。明军人马赶了几天的路,口渴舌燥,土木堡又没有水源;离土木堡15里的地方有条河,也被瓦剌军占领了。兵士们就地挖井,挖了两丈多深,也没找到水。

也先的大军第二天就追到土木堡,将土木堡重重包围。明军无险可守;水源又不足,士兵饥渴难耐,战斗力丧失殆尽。

也先虽然把英宗困在土木堡,但其所率部众才约2万人,不知明军兵马数量,所以也不敢贸然进攻。便耍一花招,打探明军虚实。第三天,也先假意讲和,瓦剌部队佯装后退。王振下令移营取水,当数以万计的明军到离土木堡15里的河中取水时,也先率军发起猛烈进攻;明军一下子乱了阵脚。也先指挥瓦剌的精锐骑兵横冲直撞,明军兵败如山倒。英宗束手就擒。英国公张辅、泰宁侯陈瀛、驸马都尉井源、首辅曹鼐、户部尚书王佐、侍郎王永和等66名大臣战死,50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显忠祠——土木堡死难将士纪念祠王振也被禁军将领樊忠一锤结果了性命(一说为乱军打死)。瓦剌军不仅缴获了明军大批衣甲、器械、辎重,还在沿途掠杀百姓数十万,并很快兵临北京城下;史称“土木之变”。经过这一场战斗,明王朝元气大伤;成为明代由盛而衰的转折点。瓦剌首领也先从此更加骄横起来,北京也受到了瓦剌军的威胁。

如何处置明英宗,瓦剌内部也意见不一。有人认为应该杀掉,也先的一个弟弟伯颜帖木儿力排众议,力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