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套装全3册)-第2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民将李祐之死归咎于阴梦婕和阴弘智,实属偏见。皇子长成后,由宫中统一安排师傅及教授,与其生母接触不多。
长孙无忌道:“齐王自小就有劣性,后来远离陛下身边,失于教诲,遂有今日,委实可叹。”
李世民叹道:“我即位之后,除了起初的罗艺及王君廓谋反以外,十余年来天下安之若素,我颇为自喜。不料祐儿举兵为乱,最终扯反旗的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天下之人定会笑我不会教子了。”
高士廉劝道:“龙生九种,那是勉强不来的,望陛下勿虑。”
这时,太监奏曰刑部尚书刘德威候在殿外,要求面见皇上。
“宣他进来。”李世民说道。
刘德威入殿后礼毕,李世民问道:“刘卿,齐州的这档子事累你多劳了。如今一干人犯已然就戮,你也该歇息一阵了。瞧你神色严肃,莫非还有什么事未完吗?”
刘德威奏道:“陛下,臣将齐王府内的所有文档移来,逐件验查,发现其中隐秘曲折之事甚多,因事体重大,微臣不敢擅专,特请陛下示下。”
李世民仰头叹道:“祐儿已死,此案已结,若事不大,可以放开不问了。朕多次说过要宽法慎刑,只要牵扯之人未参与谋反之事,就让他们各安其所吧。”
刘德威躬身道:“陛下仁慈胸怀,臣心怀感激。然此事太过重大,不可不奏。臣检索齐王府中文档……”
“文档?你曾奏齐王府记室孙处约向祐儿上谏书无数,多匡正祐儿言行。朕欣赏孙处约有魏征之风,已然下诏重用了。”
孙处约为李祐的记室,其对李祐好嬉游结交小人之事深为不满,多次谏其行为。由此惹得李祐大为光火,将其逐回家中,不许再入齐府。刘德威此次检索文书,将孙处约所上谏章集于一起供李世民御览。李世民览罢赞赏不已,诏授孙处约为齐州别驾,官至正五品。
“臣今日所奏非关孙处约,却是与东宫僚属纥干承基有关。”刘德威打量了高士廉和长孙无忌一眼,毅然说道。
“纥干承基又怎么了?”
“陛下,臣检索齐王府文书,发现东宫纥干承基与齐王府书信来往甚多,信中语言隐晦,莫辨其意,令人难解。臣回京后,即让人拘来纥干承基询问。”
“纥干承基莫非与谋反之事有关吗?”
“大有干系!那纥干承基一开始口风甚紧,动辄抬出太子之名来辩驳。后来打熬不过,终于将所有阴谋之事和盘托出。”
“嗯,想是你对他动了大刑,别是屈打成招吧?”
“臣不敢。纥干承基所招非是胡言乱语,臣细细访查对照,发现其所言皆有凭据。”
“好吧,你可详细道来。”
刘德威又环视高士廉和长孙无忌一眼,看得出来,其心存顾虑。
李世民有点不耐烦,斥道:“他们二人为朝中重臣,又是朕的至亲,你有什么话不用避开他们,只要你所言为实,但说无妨。”
刘德威伏地叩头道:“陛下,纥干承基所招,事关太子。此次齐王叛乱之前,曾与东宫密切联系,意图联手为乱。只是因为齐王叛乱很快被扑灭,太子方没有从容出手。”
李世民、高士廉、长孙无忌闻言大惊,李世民立起身来吼道:“什么?太子也想谋反了?别是你屈打成招,那纥干承基胡乱攀诬太子吧?”
第十五回 太子党连藤显形 李世民迁怒仆碑
刘德威又躬身道:“陛下,纥干承基现收在大理狱中,其中详细,大理卿孙伏伽最为知悉。”
李世民扭头喝道:“速传孙伏伽来此见朕。”
不大一会儿,孙伏伽匆匆来到,李世民劈头问道:“孙伏伽,那纥干承基所招为实吗?”
孙伏伽躬身道:“陛下,纥干承基所招句句为实,为核实清楚,臣今日又将太子千牛贺兰楚石秘密拘来,贺兰楚石所招,可为纥干承基佐证。”
“贺兰楚石?他不是侯君集之婿吗?他怎么也牵入此案中?”
孙伏伽叹道:“陛下,此事说来话长,容臣细细道来。”
当初,李世民宠爱李泰,明眼之人皆能瞧出其有易储的念头。李承乾平时固然喜爱嬉戏胡闹,但眼见太子之位难保,他也深知丢掉太子位对自己意味着什么。那些日子,他愁思百结,在庭院中徘徊流涕,深怕李泰夺了自己的太子之位。那汉王李元昌亦非识大道之人,他看到李承乾忧愁所在,就为李承乾出了一个馊主意,让李承乾托病不朝数月,然后加紧招募纥干承基等猛士数百人,意图谋杀魏王李泰。李承乾对其言听计从,依计而行。
这期间,李承乾对于志宁和张玄素动辄规谏自己相当不满,遂派出纥干承基率人刺杀此二人,可谓小试牛刀。
侯君集在高昌私取珍宝获罪,一直赋闲在家,其有怨怼之心,朝野之人尽知。李元昌得知此消息,向李承乾进言道:“太子,古来君主治理天下,须有心腹大将代掌兵权,以安其位。你现在为储君,对于今后之事,亦要早早考虑。”
李承乾叹道:“唉,父皇之心属意魏王,我朝不保夕,焉能再想今后之事?”
李元昌摇头道:“欲行何事,须自身为之力争,若一味被动等待,实乃坐以待毙。我们已募来壮士百余人,以纥干承基等人的才能,仅凭一己之勇,难领众人谋取大事。我觉得,你须觅来一有勇有谋之帅才,让他佐你谋划军事,方能成气候。”
“谁为帅才呢?”
“侯君集。此人自李靖之后,已成为朝中最能将兵之人,他现在若继续在朝中居重位,定然效忠皇兄,我们没有一点机会。许是上苍有眼,他因一点小事被皇兄处罚,天降斯人来佐你。”
“他会来吗?”
“那侯君集心性素来桀骜不驯,他现在遭逢此难,今后在皇兄面前再无翻身的机会。你现为储君,即是今后的国君,他现在若来投你有功,对他而言,不是天大的机会吗?”
李承乾大喜,说道:“好哇,若把侯君集笼入麾下,我们又多了几成胜算。对了,贺兰楚石为侯君集之婿,可让他前去说项。”李元昌说道:“此事不可让贺兰楚石代为传话,可让他把侯君集引入东宫,你亲自抚慰,徐徐说知详细,以示重视招揽之意。”
李元昌向来嬉戏无度,与李承乾沆瀣一气,李世民为此多次当面骂他。他现在感到若李承乾倒台,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遂与李承乾同仇敌忾,为争太子之位而尽心尽力。他刚才说的这番话,为其经过深思熟虑后说出的中肯之言,与其平素的荒诞闲语相比,要庄重多了。
贺兰楚石为东宫府属,自然对李承乾所言唯命是从,遂入侯君集之府,小心翼翼说明李承乾的邀请之意,请其入东宫会面。侯君集平时对李承乾没有什么好印象,认为李世民英明骁武一生,却生出这样一个无能的儿子任太子,实有天渊之别。他向来心高气傲,心里瞧不起李承乾,也就不愿意与其敷衍,二人见面之时,侯君集敬其为太子,只是行礼问询一声,并不多话。
现在李承乾让女婿来邀请自己入东宫,侯君集不明白李承乾为何对自己来了兴趣。不过自己正在赋闲之时,有人来请可以免除寂寞,何况还是当今皇太子,侯君集心情不免愉悦起来,遂跟随贺兰楚石入了东宫。
李承乾和李元昌见侯君集果然应约前来,皆大喜过望,即在东宫置酒接待。李承乾初次约见侯君集,不敢将胸中心事和盘托出,多是赞扬侯君集军功之言,并说想从侯君集学习军机兵法。侯君集一生自恃军机兵法傲视天下,根本不愿意与这等浅薄小子说此话题。他随便敷衍了两句,不再深入下去。宴席既罢,起身辞去。
过了二日,李承乾又将侯君集请入东宫。他屏退他人与侯君集独处,以欲促膝密谈。
那日侯君集宴散离开东宫,贺兰楚石陪其归家。侯君集问道:“我与太子向来没有什么交往,他请我入宫殷勤招待,委实透出特别。楚石,其中有什么奥妙吗?”
贺兰楚石答道:“太子这一段心情甚糟,在东宫里动辄发火,我瞧其情状,似与皇上不喜有关。我揣测其心,他有招揽岳父之意。”
侯君集不再说话,那日晚上,他躺在榻上久未成眠,双眼瞪向黑暗,想了许久许久。
今日李承乾将其他人挡在室外,侯君集知道太子定是有秘密话对自己说了。
果然,李承乾坐定后,面向侯君集倾过身子说道:“侯将军,我数次请你入宫,其实想将我的心事说给你听,怎奈难以出口。”李承乾听贺兰楚石介绍过,说侯君集一生做过许多官,最喜别人称呼他为“将军”。
侯君集故意装糊涂,问道:“太子又有什么心事了?如今天下安澜,四夷宾服,殿下为储君,一心一意佐皇上治理天下即可,何必愁云满面呢?”
“我之处境外人皆知,侯将军这样说,定是不肯教我了?”李承乾城府不深,他见侯君集这样说话,脸上的不悦之色顿时露了出来。
侯君集做恍然大悟状,说道:“噢,看来太子对外面的传言信以为真了,我也曾听说过,皇上现在宠爱魏王有意易储。可是呀,这样的传言亦风刮数年了,太子还是太子,魏王还是魏王,与殿下又有何碍了。”
李承乾急急说道:“侯将军,此事千真万确!若不是你等重臣反对,父皇恐怕早就将我废了。”
侯君集摇摇头,沉吟道:“我在皇上身边多年,从未听过皇上说出废立之言,看来你还是将此事看得过于沉重了。”侯君集继续佯装糊涂,意图逼李承乾再说出更有重量的话来。
贺兰楚石虽非李承乾的心腹,然他日日在东宫,耳闻目睹许多事,又见李承乾最近加力添募勇士,知道其有所图谋。他将李承乾的表现以及自己的疑心,悉数说给侯君集听。侯君集一生经过多少大风大浪,马上洞悉了李承乾的图谋。按说侯君集和李承乾此时正是势落之际,可谓同病相怜,应该及早走到一起才是。可是侯君集瞧不起李承乾的能耐,他当时就对贺兰楚石说道:“我若是皇上,早就将这个宝贝废掉了,岂容他在太子之位上待如此之久?”
不过侯君集判断眼前形势,自己以戴罪之身在李世民面前讨不到好处去,若再去烧魏王李泰的热灶,魏王府中如今车水马龙,人家会理会自己吗?李承乾固然无能,且为皇上不喜,然他毕竟占着太子之位,前途若何,人莫能知,自己若趁着这个时候,去大烧李承乾的冷灶,李承乾肯定会倾心相依,只要今后运行得法,保住李承乾的太子之位,自己又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侯君集此时另有一番心机,若李承乾得势,今后继承皇位,自己定能将他掌控于股掌之间,或者因势将他逐下皇位,换上自己去坐,则李家天下成了侯家天下,岂不快哉!
李承乾果然说道:“侯将军,我今日屏去旁人与你密谈,是想请教高言。父皇数年来不喜欢我,魏王又招揽人才,寻着法儿讨父皇喜欢,父皇对他慈爱有加,此为路人皆知的事情。我有许多弟弟,父皇仅许魏王在府内置文学馆,以置馆默示宠爱,此为其一;前些年,礼部奏请取消三品以上公卿途遇亲王下马拜见的仪式,父皇不许,对众人言道:‘人生寿夭难期,万一太子不幸,安知诸王他日不为公辈之主!何得轻之!’此为其二;父皇对魏王赏赐有加,那年父皇驾临魏王宅第,即赦免长安县囚及免除延康坊当年的租赋,此为仿照汉高祖荣归故里免除沛、丰徭役的做法,其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