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社稷-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泓弛自幼聪颖过人,少时修习诗书,在崇州便颇有名声,后来,他的养父升迁为太常寺寺丞,举家入京,他便也随之去了京师。
那一年,他尚不及志学之岁,他的养父初为京官,欣喜之余宴请几个有旧交情的同僚,席间喝得半醉,自持养子才气过人,想在同僚面前显摆一番,便令他当场为赋一篇。他也看出了养父的虚荣心,不声不响纵笔挥毫,须臾便就洋洋洒洒书成一篇骈赋,自名《锦书赋》。
这《锦书赋》当晚令他养父在那筵席之上狠狠长了脸,而后来,这篇赋不知怎么的,竟然落到了皇太女太傅的手中。
那时,正逢女帝石楚禹在三千世家子弟之中为皇太女石艳妆甄选伴读,严肃刻板的老太傅拿着那几页绢宣,赞不绝口地看了一整夜,近乎热泪盈眶,只觉自己穷尽一生终于见到了一个惊世奇才,第二日一早便迫不及待地将其进献给石楚禹,声称定要将作这骈赋的人列为皇太女的伴读!
石楚禹也是第一次听闻宋泓弛的名字,见太傅的情绪如此激动,便立刻派人查了查,听说是个从五品太常寺寺丞的儿子,尚不足十四岁,虽然有些不太满意,便也勉强将其破格列入了人选之中。
后来一系列的筛试,严谨丝毫不亚于科举,宋泓弛那时还仅仅是抱着替养父长脸的心思,并没有考虑其他。一次又一次的备考,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文韬武略,策论德行,他并未全力以赴,可却次次都将同试的贵胄子弟给打压得毫无翻身之地。
最终,石楚禹打算亲自召见这个才气非凡的少年,却浑然不知自己那不足十岁的独女正躲在自己的御座后头窥伺。他却并没有别的意图,只是想借着这个动作说一些不愿被旁人听见的言语。
然而,她更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才气过人的少年,不仅眼神清澈,就连面容竟然也同她心心念念了一辈子的男人长得毫厘不差,如出一辙!
“你——”她素来自认沉稳得无风无浪,可看到跪在地上行礼的宋泓弛时,却只觉脑子嗡地一响,仿若豆蔻之年时在校场上初见那心尖尖上的男子,目眩了良久之后才恍恍惚惚地出声询问,仿佛自己的声音像是响在九霄云外:“你姓甚名何,哪里人氏?”
宋泓弛虽然年少,可常年寄人篱下,自然精于察言观色,见石楚禹神情有些不对劲,担心是自己哪里不慎惹怒了龙颜,便低垂着头,小心翼翼地回答:“启禀陛下,草民宋泓弛,小字锦书,祖籍崇州。”
“锦书……”仿佛是被这个“小字”给震慑住了,石楚禹看着眼前这个不过十四岁,可身量却已是颇高的少年,咬牙忍了又忍,却最终还是没能忍住询问的冲动:“你可认得已故的骁骑将军鄢洐?”
其实,问着这话的时候,她便已经确定他与鄢洐之间的关联了。
若说长得像是巧合,那么,“锦书”这个名字又如何解释呢?
锦书——
这个字,是她取呵!
她一直希望同那人长相厮守,若是有了孩儿,便可取名“石锦书”……
……裁得尺锦书,欲寄东飞凫……
……锦书通,梦中相见觉来慵……
锦书,锦书,锦字书!
多好的一个名字,这其中有她对他全部的情意,可是,那时他听了这个名字便就敛了笑脸,只是无声装作没听懂,后来竟更是宁死也不愿同她一起,当着她的面以头抢柱,血溅当场,惊得她魂飞魄散,悲伤欲绝!
他不在了,她便也心灰意冷了,随意封了位官宦之子做侍君,虚悬了凤君的位置,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政务社稷之上。她只以为自己同他再无缘分,却未曾料想,今日才知,他竟然还留有子嗣!
眼前的这个少年,怎么看怎么想当年的他呵!
宋泓弛虽然知道自己身世坎坷,却并不知道石楚禹言语中的鄢洐就是自己的生父,只老老实实地应道:“回禀陛下,草民不认得。”
“不认得?”石楚禹蹙起眉,思忖了须臾,大致也猜到了些端倪,随即高声吩咐殿外候命的司礼监提督太监古阳秋:“速召太常寺寺丞宋德昭!”
宋德昭本就等在大殿外头,听说女帝传唤,生怕自己的养子没把住分寸,惹怒了龙颜,顿时紧张得冷汗淋漓。当石楚禹问起宋泓弛的身世时,他也支支吾吾说不清楚,直到接来那已是风烛残年的老仆人,宋泓弛的身世才算是真相大白。
石楚禹摒退了宋德昭与老仆人,寻思着要代替鄢洐好好照顾着遗腹子,便不再有丝毫犹豫,亲自走下御座去扶起跪在地上的宋泓弛:“锦书,明日伊始,你便入东宫崇德殿,为皇太女伴读罢。”
在这样的情况下得知自己的身世,宋泓弛只觉那根本就像是在听着别人的传说一般,丝毫和自己联系不上。没想到威名远播的北疆战将鄢洐竟然是自己的生父,他有点不可置信。见养父等人被摒退,有种无法言喻的紧张感突然袭来,令他更加无所适从,便立刻稽首行礼,意图告退:“草民叩谢陛下抬爱!草民告退……”
“告退作甚?”见他这么慌慌张张地想退避,如同避蛇蝎一般唯恐不及,石楚禹有些失笑不已:“你不用再回宋家去了,从今夜开始,你就住在宫里,自会有人伺候你的起居饮食。”
见宋泓弛愣了愣,一时有些踌躇,她倒也不在意他乐意与否,只想着宫里的生活怎么也比那从五品的太常寺寺丞家宅来得好罢?
“古阳秋。”再次唤来心腹内侍,许是因着心情好,她素来严肃的神情也显得和蔼了不少:“马上去打理打理,就安排锦书住在……砚行轩罢。”
砚行轩,听这谐音便可知,那地方是她专为鄢洐而设的,里头按照他的喜好收集了不少兵器做摆设,却可惜永远也等不来那真正的主人。
如今,安排宋泓弛住在那里,是石楚禹打算要圆自己一个心愿。
身为司礼监提督太监,古阳秋跟在石楚禹身边已有多年,对鄢洐一事也甚为了解,如今见石楚禹对宋泓弛如此上心,自然也明白她的心思,立马便领命而去:“老奴遵旨!”
就在古阳秋领命离开之后,石楚禹正在心里寻思着一些相关的杂事,却正好听到宋泓弛的肚子发出咕咕的声音!
宋泓弛颇为窘迫,一时站在那里,只深深垂着头遮掩绯红的面色,也不敢说自己之前因要面圣觐见,被养父唠叨了一大堆的相关规矩,连饭也没吃上。
石楚禹见这少年表情极惹人怜惜,知道他面皮薄,自然生怕自己有什么不妥的表情伤及他的自尊。“传令尚膳监,立刻备一桌御膳。”她对身边的宫娥吩咐着,一时又想起自己喜食口味清淡的菜肴,只怕不太合这正在长身体的少年的胃口,便转过头来和蔼地低声询问他的意思:“锦书,爱吃些什么?想吃些什么?”
毫无疑问,这样身份地位的人如此体贴怜惜的言辞和举动,对宋泓弛来说自然是开天辟地头一遭!他自幼寄居宋家,宋家上下对他倒也不算苛刻,但家境毕竟不算太好,自己又是个养子,比不得宋家的亲生儿,平素吃得饱足便该偷笑了,哪里会有人过问他想吃什么,爱吃什么?
“陛下,草民不敢……”他仍旧垂着头,谨守着养父教予的那些礼仪规矩,不敢造次,却也不敢抬头看石楚禹,眼角微微有些湿润了。
那一刻,是他第一次在意起自己的身世。
眼前的陛下,看来是同他生父颇有交情,关系匪浅,却不知,他那早逝的娘亲,是否也像她这般温柔?如果他的父母还在世,可也会这般温柔地问他的意愿,问他的喜好?他是否也能像那宋家骄纵的亲生儿一般,腻在父母怀中撒娇?
他不艳羡富裕奢华的生活,但求有一个真真正正的家,无需寄人篱下,无需看人脸色,无需时时斟酌,生怕走错一步路,说错一句话,惹那养父母心中不快。
可惜,他却不知自己梦寐以求的家在何处。
见他时时刻刻不忘那些规矩,拘谨得过分,石楚禹不由忆起他父亲当初的桀骜与魅力,面上虽不见丝毫色变,可心里也不免有些自责。这一次,若非他文采过人得意脱颖而出,有幸被她召见认出,也不知还要在宋家寄人篱下多久……
鄢洐,你的儿子虽不似你当初那般纵马驰骋,英姿勃发,可到底也未曾失你的脸面。这般斯斯文文的倒也不错,纸笔在手未必不抵手握刀剑……而你,当初若只是一介文臣,那么,便或许不会有最终的悲剧与遗憾……
思及至此,她伸手抚了一下他的头,心中的感觉一时复杂得难以言喻。
“那些生分拘束的言辞,朕听着不顺耳,以后,你以字自称,有什么要求,只管告诉朕,勿需再拘泥那些繁芜的规矩礼节了。”石楚禹平静地低声对他说着话,就连她自己也觉得奇怪,自从鄢洐死后,她极少对谁如此和颜悦色,就连自己的女儿,也疏离得很,可对着这少年却有着怪异的感觉,仿佛他才该是她的亲骨肉那般。顿了一顿,她又继续吩咐:“传令尚衣监织造提督,马上为锦书裁制各季新衣,在吩咐下去,以后,锦书的吃穿用度皆比照朕的子嗣。”
**************************************************************************
与宋泓弛而言,晚膳无疑是丰盛得令他眼花缭乱。
冷荤热肴并着点心茶食竟多达一百多道,囊括了各种蒸煎炸炒的烹饪方法,甚至有很多珍馐美味使用的是他听都不曾听说过的食材。这么多的菜肴,道道精致无比,仿若是精美的艺术品,即便是动筷去破坏那种精美他也觉得不忍,再者,他又哪里能吃得下这么多呢?
可是,石楚禹的举动却令他深觉温暖。
见他拘束窘迫,很多菜肴都不知该如何下手,她便动手为他布菜舀汤,甚至还不假人手地亲自替他剥了螃蟹,将那蟹肉蟹黄细细地剔出,用碗盛了,让随侍的宫娥呈到他面前来。
他不知自己该说什么,只是埋头苦吃,吃不下了也仍旧继续吃,即便吃得撑了腻了也没关系。他从没吃过这么饱足而温暖的晚膳,也从未有过如此的饥饿,只觉他狼吞虎咽的不知是美味佳肴,还有他艳羡了许多年却未曾得到过的母爱。
有时不经意抬头看看眼前这个大夏王朝最尊贵的女子,看她温柔地对着他笑,他便有种看到了娘亲的错觉。
他自然不记得自己的娘亲是什么模样,可这一瞬,他直觉里的娘亲是石楚禹这般模样的。
晚膳之后,石楚禹亲自带宋泓弛去砚行轩。
古阳秋早已命人将砚行轩给收拾得妥妥当当,石楚禹没有别的话说,只拨了宫娥太监一共十二人伺候宋泓弛的起居,尔后便叮嘱他早些歇息,自己也离去了。
看着宽敞而明亮的寝房,那些精美的物什器具,抚摸着床榻上暖软寝具,整整一夜,宋泓弛翻来覆去睡不着,疑心这一切只是自己的一场梦。
这,也总算是真正有了一个家了罢……
虽然得宠,可他并不恃宠而骄,第二日一大早,他早早便就起身洗漱完毕,在砚行轩等着。
他没有忘记,自己要去做那皇太女的伴读。
纵使女帝陛下的抬爱是父亲留给他的福荫,可往后,一切终归还是要靠自己的,那些该做的自然不能懈怠,不该做的也绝不逾雷池一步。
石楚禹上朝之前嘱了古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