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衣当国 >

第690部分

锦衣当国-第690部分

小说: 锦衣当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岁爷,这个不必急,张鲸不迟于今晚就会上告老的折子,太后娘娘也是出宫,禁军那边也没了乱动的理由,如果万岁爷一并撤换了,反倒会激起麻烦,放着他们在那里,留着能用的用,不能用的慢慢裁撤就是。”

万历皇帝沉思了一会,在那里点点头,张诚躬身,肩舆运动上下摇晃,万历皇帝在那里沉默不发一言,突然又是开口说道:

“王通,说说宫外的安排,今日这事,给他们的教训还是小了,就怕他们出去乱动。”

“请万岁爷放心,京营那边张公公已经派人传旨,说未有宫中旨意妄动者即为谋反,力斩不赦,虎威武馆出身的十几名千总已经是抓住了兵马,谁也动不了,五城兵马司的也在锦衣卫治安司和军法司的控制之中,若有万一,城门随时可以关闭,武清侯府已经安排了三百名巡捕司兵卒和一百名顺天府衙役保护,内外绝无交通消息的可能,各处要道和武库等地,都有锦衣卫各司兵丁看守,万无一失。。。。。。”

王通正在边走边说,张诚回头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王通一愣,却听到身侧有轻微的呼噜声,再一看,万历皇帝已经是靠在肩舆上睡着了。

“万岁爷这几日夜里都没怎么睡,回乾清宫,动作轻些”

张诚低声说道,宦官们调转了方向,张诚和王通都是无话,朝着乾清宫的方向走去,士兵们都被留在了各个路口地方上警备值守,等到了乾清宫正门这边,这里的禁卫也是如临大敌,领着这些禁卫的却是赵金亮。

乾清宫重地,外臣进去多有不便,王通停在门外,还没想到下一步去那里,就听到赵金亮出来传话:

“王大人,贵妃娘娘有请。”

正文 第九百零四章 聪明 定盟

第九百零四章 聪明 定盟

“贵妃娘娘要见我?”

王通诧异的问了句,赵金亮自然是肯定的点头,内宫的嫔妃想要见外臣,一般都是成为太后这个身份之后,比如说慈圣太后李氏,郑贵妃目前还没这个资格,当然,在三年前在宫中和妖人作战的时候,王通也曾和郑贵妃照过面。

眼下的情形倒是和当时没什么区别,王通稍一迟疑就整理了下自己的甲胄跟着赵金亮走了进去。

在慈宁宫的时候,那边的宦官和宫女都对王通怒目而视,恨不得将他扒皮吃肉,在乾清宫,宦官和宫女们都是表达了最大的敬意,而且是发自内心的。

对于宫人们来说,他们主人的权势与否,就代表着他们自己的荣华富贵,如果主家失势,他们也要一文不值。

王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他们的大恩人。

内外之别严禁,王通走在回廊上,宫女们都是早早躲开,也是躲在两侧偷偷观看,不时的发出轻笑。

王通自然不会左顾右盼,他口鼻观心,沉静的走在回廊上,倒是乾清宫内的年长宦官并不是那么严厉的过去呵斥驱赶。

走不多久就到了正殿那边,王通被领进院子之后,在院子中等候,赵金亮则是跑进去通报,这个院子应该就是天家起居的私宅了,倒也看不出什么奢华来,雅致上倒是有几分特色,王通扫视一圈之后就垂头肃立。

过了会,听到前面有响动,微微抬头看,两名宫女将门前的珠帘放了下来,不多时,有人通报道:

“贵妃娘娘到。”

声音不大,王通连忙躬身拜下,刚要磕头行礼,却听到垂帘后有一女声说道:

“我们母子受王大人大恩,怎么能当得起王大人的跪拜,快请起来。”

王通动作停了下,还是中规中矩的行礼然后再起身,珠帘里沉默了一会,那郑贵妃才又开口说道:

“常洵这个孩子还小,今后仰仗王大人的地方还很多,风里雨里,还请王大人要多多帮扶才是,请王大人费心了。”

话说到这里,听到珠帘后环佩响动,王通抬头看,却看到帘子后面的人影居然是行了一礼,王通连忙躬身回礼,口中说道:

“如何当得起娘娘一礼,折杀王通了,如今殿下乃是储君,王某身为臣子,效忠尽力乃是本份,请娘娘放心就是。”

“日久天长,王大人的荣华富贵才刚刚开始,也请王大人放心。”

郑贵妃在里面说了句,然后就没了响动,不多时,有宫女过来将帘子卷起,郑贵妃已经离开了,王通脸色没什么变化,在这里,来去由不得他,赵金亮领他来,去也要赵金亮领他出去。

帘子卷起一会,赵金亮却小跑着过来,笑着说道:

“王大哥,万岁爷困极了要先睡会,他让你去御书房那边等候,张公公那边请你去喝茶”

王通笑着应了,跟着赵金亮走出了院子,离开乾清宫,出了这个范围,王通却让赵金亮知会禁卫这边,让他们来换防自己带进来的兵马。

现在对方能够发号施令的人都被圈起来或者是去职,而目前这样的局势,如果没有按照程序的命令,任何兵马都不会调动,王通也是放心,这时候如果还让自己带进来的军兵呆在皇城之中,那可就会给别人口实把柄了。

去了御书房那边,赵金亮却没领着他进去,而是领着王通去了边上的一个小院落,边走边解释说道:

“张公公那边要陪着万岁爷,司礼监那边的差事也不能耽误,所以专门让人在边上建了个小院落,在那里办公和休息。”

这院落外面也有护卫,不过是赵金亮领来的人自然没什么阻拦,王通进了屋子,张诚笑着摆摆手,示意王通坐下,然后对赵金亮说道:

“小亮,你去院门口那边站着吧,院子周围无关的人都让他们散了,我和王大人有些话要说。”

赵金亮在那里乖巧的躬身,然后跑出去带上了门,不多时听到远远的赵金亮吆喝了一声,张诚才笑着拿起茶壶给王通斟茶,王通连忙站起客气。

“邹义还在北校场那边盯着,还是你这个主意对,万岁爷下旨让他们动,他们或许会不遵旨阳奉阴违,但让他们不动,他们却找不出什么理由,刚才来的消息,各营都有些焦躁,却没有一个敢妄动的。”

张诚笑着说了几句,王通也是笑着点头,张诚随意的说道:

“禁军那边距离太近,也不敢大意了,邹义正在那里盯着他们,到了现在,也闹不出什么乱子了。”

张诚神色很放松,端起茶碗来悠然喝了口,调侃的说道:

“咱们大明朝,自正统年到现在,只要皇子不是一个,那就要为这立储起风波,那怕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也有人想要火中取栗,看看能不能搏一搏,不过闹的这样厉害,倒真是少见。”

说到这里,张诚脸上全是鄙夷和不屑,继续说道:

“这等人满眼只看到当年张太岳的地位权势,却没看到张太岳的本事,做下这等恶心人的勾当来,真是糊涂,脑子都坏掉了。”

“不过是群丑喧嚣,张公公何必为他们这等人生气。”

“今日看这些官儿,一个个在奏折上写的大义凛然,可真看到了刀兵,却是丑态百出,他们能成什么事,真正麻烦的是搬出去的那位,这人啊,手中一有了权,就再也舍不得放下,总想着拿回来,为了这权,亲生母子顾不得了,弄了这番下场,真是。。。。。。。”

人在紧张状态一放松下来,就不是那么严谨,有些话也是随意的说出来,张诚在那里抿着茶水,笑嘻嘻的。

“觉得万岁爷管的太多了,觉得咱家碍事了,觉得内阁那几个碍事了,都要借这个机会掀起风浪来。。。。。。咱家前几天还想,从内书堂到裕王府再到司礼监,咱家一个残疾的人,什么都经历过,还做了这么久司礼监的掌印,还图什么,他们要争就给他们,可看到你回来,咱家心里这才是松了一口气啊,,这才知道这权位咱家也放不开。”

张诚感慨自嘲,王通也不好接话,张诚在那里边摇头边说道:

“张鲸在裕王府的时候就和我比,冯保他比不了,就盯着我,咱家做司礼监秉笔的时候他是御马监的掌印,地位比咱家高,本以为冯保一走,凭着太后对他的信任,这司礼监掌印的位置应该由他来做,心里不忿气,可这又怎么样,这次之后,估计也要去中都扫皇陵了。”

张鲸是慈圣太后李氏的亲信,万历皇帝无法调动禁军镇压文臣和武清侯一系,就是因为张鲸在御马监经营太久,别人很难伸进手去,这次翻盘,张鲸自然也要失势,他和张诚也是几十年的交情,此时难免唏嘘。

张诚把茶杯放在桌上,轻拍了下,沉声说道:

“张鲸自己做自己担,他自己不后悔,别人也不用可惜,可这张宏真是。。。。。。。能办差能做事,可惜读书读坏了脑子啊”

王通一直是笑着倾听,这些话可以看作是个老人的牢骚,听听可以,却没有插嘴的资格。

张诚说完之后,看了看王通,却放低了声音说道:

“你不在京师,锦衣卫乱成一团,京师什么都没人管,没人盯,京师和外面的风浪也就越来越大,到最后逼得万岁爷不敢上朝,可你一回来,锦衣卫各司立刻就动起来了,你也就布置了两天吧,现在万事平息,你可真了得啊,不愧是锦衣卫的都堂。”

张诚脸上依旧带着笑意,可坐在一边的王通脸上却没了笑容,双手不自觉的攥紧,盯着张诚看了几眼,王通长吐了口气,又是恢复了正常的状态,可手心处却有汗渗出,张诚脸上的笑意更盛,悠然说道:

“你让外面的人闹腾起来,逼得万岁爷无处可走,只能召你回来收拾大局,是不是这个打算?”

“张公公说什么?王通听不明白”

王通沉声回答,张诚端起茶水喝了口,好像是这茶水是什么绝品的美酒,颇有滋味的感叹了一番,在说话却已经换了个话题。

“当年冯双林为什么能权倾朝野,当年张太岳为什么能摄政天下,就是因为他们一内一外,彼此帮扶,互通声气,互为奥援,但他们二人如果没有慈圣太后的支持,他们也是无根之水,不可能将近二十年的风光。”

眼前这个老人很瘦弱,如果自己动手,或许可以造成暴毙的假象,王通深吸了口气,按捺下去自己这个念头,事情还没到这一步。

“现在内臣咱家是到顶了,外臣中你也算是一等一的人物,郑贵妃这次成了太子的娘亲,皇后大位也是早晚的事情,你看看,这和那时候多像?”

“公公的意思是?

王通现在倒是放松下来了,张诚在那里悠然自得说道:

“贵妃娘娘年纪不大,你也才二十出头,咱家老了,还不知道能伺候万岁爷几年,不过邹义才刚刚四十岁,小亮才十三岁,这富贵日子还久呐。”


 

正文 第九百零五章 夫妻夜话

第九百零五章 夫妻夜话

天快黑的时候,王通离开了皇宫,放松下来的万历皇帝睡得很沉,也没有人想要打搅他,大家都知道,这几个月间,万历皇帝心力憔悴,肯定是没有休息好,大局已定,让皇帝好好休息,什么事第二天再说,也来得及。

尽管天光仍在,可京师城中街道上却见不到什么行人车马,只有全副武装的锦衣卫兵卒和顺天府的差役在街道上巡逻,今日京师戒严,无关人等不得外出,自然就是这样的模样。

说起来,王通现在也是两个家,大部分的家眷都在归化城那边安置,在这里却有一个宋婵婵,方便的很。

王通回到京师已经有几日,不过回家这却是第一天,他在京师的宅邸不知道多少人盯着,必须要小心从事。

不见宋婵婵也就是半年,宋婵婵的年纪也不大,但看着却憔悴了不少,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