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衣当国 >

第353部分

锦衣当国-第353部分

小说: 锦衣当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人会降价,勇胜货栈自然也会降价。可他这边降价之后,不用一炷香的功夫,外面的马车上全都换了价钱,价钱居然比他们这里还要低半成。

***********

勇胜货栈的丘管事还要降价的时候,下面的掌柜不干了,哭丧着脸过来求恳说道:

“大管事,咱们不能再降价了,降不动了啊!

好好一天,丘进财从外宅床上起来的时候根本没想到会这般的丧气,此时眼睛都有些红了,在那里恶狠狠的说道:

“你当我在山西那边管田庄不知道行市吗?碱和皮货的利这么大,怎么不能降价,你们也是做了这么多年生意,咱们不降价,客人就不上门了,少赚总比一分赚不到好啊!”

过来劝的那位掌柜听了这句话,凑近了几步说道:

“利大是利大,可勇胜的利都分成几份,山西那边要送回去,还要给大公子二公子三公子留着,商行里上下的犒赏也在这上面,这一降价,咱们已经没得吃了,再降价,怕是山西那边就交待过不去,到时候赚钱不赚钱是小事,咱们能不能在这边呆住才是大事,回去之后连看庄子怕是都没得动。”

丘进财一听,就跟被泼了盆冷水一般。立刻安静了下来,半响才粗声问道:

“你说咋办?”

“派人去山西那边报信,让那边拿主意,左右咱们不担干系,这事太大,咱们做下人的做不了主啊!”

丘进财呼呼喘了几口粗气,沉默着点点头。

不过这降价也有效果,勇胜货栈也安排自家伙计走街串巷的吆喝,等太阳偏西的时候,也有客人进来买货了,虽然人不多,可让勇胜货栈的人松了口气。

*************

“董大人,昨夜王某这边公务缠身,竟让董大人等到那个时候,实在是怠慢,实在是怠慢。”

把董创喜请进来,王通连忙抱拳客气,董创喜也是客气的很:

“王大人辛劳国事,董某来这里打扰,该告罪应该是董某,大人客气了。”

这董创喜脸上的焦灼任谁都能看的清楚,不过他那边不说,王通自然不会挑明。只管客套就是。

双方落座,护卫上了茶,王通这边在宅院中值班的卫兵,也都兼着端茶倒水的工作,董创喜接了茶水,笑着说道:

“王大人这私宅弄的和个兵营一般,着实是清苦,等董某回了山东,给大人送几个清秀的丫鬟来,用着看着都舒心。”

“多谢董大人的好意,如今事务繁忙。也没心思顾着男女之事,董大人这次是从京师那边过来吧!?”

被王通这么一问,董创喜愣了下,脸上的笑容却变得有些不自然,王通好像没有觉察,继续问道:

“董大人这次又是给张阁老送海狗去了吗?”

董创喜点点头,还没等说话,却又摇摇头,左右为难了一会,索性撇开这个话题,开口笑着说道:

“其时这次来,是有件事想要求王大人帮忙?”

“可是要借银子,这个好说,董大人要多少说个数目便是,等下让帐房那边送来。”

“却不是银子的事情……“

董创喜刚否认,王通却笑着打断道:

“董大人难不成在说笑话,除了这银子,董大人不好跟阁老张口,这大明天下的其他事,难不成还有阁老办不成,王某能办的,莫要开玩笑,莫要开玩笑。”

这话听在耳中极为的刺耳,董创喜干笑了几声却不管不顾的继续说下去:

“是董某在山东那边得罪了一伙贼人,这伙强人杀人放火,兄弟我的产业颇受其害,家中妻小亲眷也是提心吊胆,兄弟我几次追剿都是无功而返,听闻天津卫王大人这边兵马精强,想请王大人派人……”

听到董创喜这话,王通瞪大了眼睛,连连摆手说道:

“这可真是笑话了,山东贼人,自有山东兵马剿除,王某不过是分驻天津卫千户而已,怎么能伸手到山东去。”

这吃惊是七分做作却也有三分真实,董创喜说到这话。却和谭兵去山东后回报的那件事对起来了“董家在城外的两个庄子被贼人打破”。可这贼人的胆子实在是太大了些,王通在锦衣卫当差已经有几年,各处消息知道不少,什么绿林强豪,什么山大王,在官府面前什么都不算,再嚣张的贼人真要惹到官军出动征剿,那也只有烟消云散。

山东地方算是太平,这十几年来也没听说有什么乱子,而且又是在济南府这种富庶地方,怎么能让强人横行到这个地步。

据说官府的人遇到绿林盗匪,如果不是倒霉遇到那种过路做贼的江洋大盗、亡命之徒,而是在本地有立寨烧香的,只要报上名号,对方就不会动手,哪怕你只是个衙门中的跟班差役,可这山东倒好,居然直接对着锦衣卫千户下手了。

“不瞒王大人说,山东布政使司和都司衙门那边都跟兄弟有些嫌隙,王大人也知道,地方上的文武对咱们锦衣亲军总有些不对付,敌视的很,他们说不过是蟊贼小案,锦衣卫千户这边自己侦办就是,王大人,一定要帮兄弟这个忙啊!”

他这边说的模糊,还有很多不尽不实的地方没有提到,可称呼上已经自称“兄弟”了,王通那里肯接话,只是在那里摆手说道:

“不合规矩,不合规矩,越界办案,王某自家的事情还这么麻烦,这桩事实在是帮不上忙?”

“王大人,看在同僚的份上……在下愿意出重金酬谢!!”

“你以为本官缺银子吗?”

称呼已经换成了“在下”,王通还是寸步不让,这件事没弄清楚前,还真不能贸然答应,越说越让人生疑,最少也要派人打听清楚才行,要是帮了这忙,他董创喜仅仅帮着找个船匠船工,可远远不够,那天津卫这边实在是太过得不偿失。

董创喜在那里神色变幻,犹豫了下却拿出了一封信,开口说道:

“王大人,这是阁老府游七爷的私信,就是托王大人办这桩事,游七爷的面子,王大人总要给吧!”

王通走到董创喜的跟前,把信一把抽走,董创喜还以为有用,脸上立刻放松,却没想到王通把信直接丢在了地上,冷笑着说道:

“他算个什么!?”


 

第四百七十章 董创喜故事

“这……这可是游七爷的信……”

看着王通不屑一顾的把信丢在地上。董创喜目瞪口呆了半响,才颤抖着声音对王通说道。他满脸都是不可思议的神色。

这可是游七,是张阁老门下最得信用的心腹之人,京师大大小小的官员都要恭敬客气的人物,各部郎官、科道官、地方上的三司大员,那个不是如此。

得罪了游七,可就是得罪了张阁老,当年冯保冯公公的亲侄冯友宁和游七冲突,张阁老一封私信,冯友宁可是挨了一顿鞭子的,这些年游七上下其手,不知道多少人得了官位肥缺,也有不少人被游七弄的降职贬官。

这等翻云覆雨的人物,他写来的私信就被王通这么丢在地上,董创喜感觉脑子完全的乱成一团。

“游七那个衙门的?本官不知道!”

王通把信丢在地上之后,又是回到座位上坐下,冷笑着反问了一句,董创喜在那里愣怔了半天,双膝一软,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向前爬了几步。带着哭腔恳求道:

“王大人,王大人,救命啊,救我全家老小一家性命啊!!”

“不知道董大人家人现在何处?”

“都在济南城中……”

“救命救命,还要本官救你一家老小,你先去京师阁老府上,又来天津卫本官府上,你在外耽搁这么长时间,哪里像是家中有人要救命,天色不早,请潘大人早回吧!”

眼下距离午饭时分还有一个时辰,实在看不出什么天色还早,王通也不理会,开口对外面的人说道:

“把那几个番人兵卒叫过来,我在偏厅见他们!”

外面的人答应了声,王通刚开门,那董创喜却爬了过来,一把抱住了王通的腿,哭喊说道:

“小的这次出济南城都是偷跑出来,家里人闭门不出,装着小的还在家中的模样,那边已经放出话来,要在八月中秋取小的全家性命,求王大人仗义出手,帮帮小的忙,救救小的全家性命,大人要什么。小的就算粉身碎骨也会给大人办到!”

亲卫们已经出现在门口,王通摆摆手,亲卫们躬身退下又是把门带上,董创喜感觉王通停住了脚步,只是松开手不住的磕头。

有了最后那句话,王通的目的已经达到,不过他也的确好奇,到底是什么人居然敢这般威胁锦衣卫千户,如此的嚣张,的确让他有了兴趣。

“董大人怎么自称小的,快起来,快起来,这不是折了王通的福禄吗?”

王通伸手把人搀扶了起来,这次董创喜却彻底变成了求人的态度,起来后先说道:

“王大人是禁军营官,照例等于参将之职,是小的上官,正当如此,正当如此!”

王通笑着点点头,却也不和他争论,只是坐下来说道:

“前些日子。海州一个商人说在青州府附近的海面上遭了风,然后靠岸修好了船,这才继续来的天津卫,王某却是没想到山东那边居然有修船造船的匠人作坊,眼下天津卫靠海发财,对这造船修船需求不小,还要劳烦董大人帮忙寻找。”

尽管方才都跪下哭求,可王通说出这个要求,董创喜脸上还是露出了一丝为难神色,这神色王通也是看见,立刻笑着说道:

“董大人若为难,王某也不强求!”

求人救命,对方提出要求来却不能满足,那也不必继续求了,能看到董创喜神色变幻,最后还是咬牙说道:

“那里有什么为难,这桩事董某一定给大人办到。”

“那就多多劳烦了,还要请董大人讲讲,这么胆大包天的贼人,到底因为什么事情和董大人结下了仇怨?”

*************

想让对方出头帮忙,来龙去脉也要讲个清楚,让王通没想到的是,董创喜脸上的为难神色居然比刚才说要找船的时候更甚,不过还是讲了。

“前年兄弟我在街上闲逛,走到某处的时候,被上面掉下来的东西砸了一下,捂着头抬头看,却看到一个女子……”

事情并不复杂,分驻山东锦衣卫千户董创喜街上闲逛。机缘巧合,被某家的晾衣杆打到,看到了这家的美貌妇人。

既然说妇人,那肯定是有夫家的,不过董创喜也是个风流人物,又是锦衣卫千户,在山东也算是个大人物,多管齐下,却把这妇人勾搭了上手。

那妇人的夫家自然受不了这个耻辱,至于山东锦衣卫有没有做什么别的,那就不可知了,左右是那妇人拿了休书,不足两个月就嫁到了董家。

董创喜家中有几个美貌姬妾,正房却身子弱,这新娶的妇人运气也有,手段也有,加入董宅之后没几个月,董创喜的正房病死了,一来二去的,这妇人倒成了续弦扶了正。

原本做个小妾无声无息的,现下成了锦衣卫千户的正房,济南城中,甚至济南府和周围都知道了这桩事。

本来这妇人的夫家不过是打碎了牙吞肚子里。这事闹将起来了,一下子成了城内的笑话,谁路过门前都要指点着议论几句。

家中有这等美貌妇人的也不是什么寻常百姓,这夫家在城中开了几个蒸锅铺子,在城外又有大车店的,也算是一方的人物,事情没宣扬开的时候还能忍住,闹起来这事情就不能善了了。

这夫家姓吴,吴家把城内城外的铺子都给变卖,全家迁出了济南城,事情却没这么了结。董家做生药生意,山东各府都有药店开设,也经常有银钱进出流动,可从登州、莱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