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新纪元1912 >

第7部分

新纪元1912-第7部分

小说: 新纪元1912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除去野心和实力之外,还需要什么呢?
当然就是机会!
一个向高层证明自身能力的机会,而现在……
“摩根先生请您进来!”
阿尔波特·卡萨佩斯思绪,突然被一个声音打断了,听着到这个声音,他猛的一下站起身来,在朝着那个房间走去的时候,他甚至能感觉到自己的呼吸变得越急促。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机会啊!
能够得到摩根先生的接见,在昨天,这一切还是不可能的,而现在……真的要感谢一下那位持有巨额债券的李子诚先生,正是他……
“请坐,卡萨佩斯先生!”
阿尔波特·卡萨佩斯进屋的时候,极为小心的他,甚至只是抬头看了一眼摩根,然后便转开了自己的视线。
“我注意到,三天前,你申请办理一笔两千万美元的债券贷款是吗?”
摩根对着眼前的这个年青人笑了一下。
“是……是的先生!”
在回答摩根的问题时,阿尔波特·卡萨佩斯的心情变得紧张起来,难道摩根先生不看好这笔贷款?
“合同我已经看过了!”
抬眼看着的有些紧张的年青人,摩根很满意他表现出来的这种敬畏。
“是一个东方人?”
“是的先生,我个人怀疑,他可能是中国皇帝的私人代表!”
接着已经慢慢冷静下来的阿尔波特·卡萨佩斯把自己做出推断的原因说了出来。
“那位李先生第一次出现在银行时,抵押的是英国债券,这一次是法国、荷兰以及比利时的债券,每个国家的数量并不大,但抵押总量却不少,而他从不对自己的身份和债券来源做任何解释,他都相信一个事实,所以我觉得他或许是那位逊位的中国皇帝的代表,他之所以在美国,或许就是为帮助皇帝把债券变现。”
点下头摩根朝着窗外看了一眼,这或许那个年青人持有债券的唯一的解释。
“先生,那些债券已经进行验证,而且从合同上看,对我们非常有利……”
“的确,感谢你为银行做出的业绩!你会得到你应有的回报!”
摩根生硬地打断了面前这个的年轻人话,随后继续说道。
“一个国家走向兴盛和一个国家走向没落,是个人谋求财富的最佳时机,我想……”
看着面前的这个年青人,摩根才继续说道。
“我们在中国还需要一位经理,有没有兴趣!”
去中国?阿尔波特·卡萨佩斯被这个消息惊呆了,可不等他说话,摩根挥了下手。
“去干吧。”
离开的摩根先生的办公室后,下楼到自己的办公室去,一路上阿尔波特·卡萨佩斯都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摩根先生让自己去中国?
去中国!对就像摩根先生说的那样一个国家走向兴盛和一个国家走向没落,是谋求财富最佳时机,在这两个截然不同的过程中有着太多的机会,自己竟然忽视了这一点,如果不是……该死的,难怪自己在过去的一年里差点没困死在这里!
“狡猾的家伙。”
尽管已经认同了去中国是个机会,但阿尔波特·卡萨佩斯在下楼的时候依然忍不住自言自语着。
“狡猾的家伙!”
同样的一句话,同样从摩根的嘴中吐了出来。什么皇帝的代言人,根本就是扯淡,中国的皇帝并没有多少钱,当然如果他愿意卖掉皇宫里的珍宝的话,倒是另外一说,之所以觉得那个人狡猾,是他办理这笔贷款的方式,如果他是这笔巨额债券的真正持有人,应该会直接去找经理,而不是在大堂办这件事。
“最多只能给予75%……65%的贷款!”
在摩根把这笔贷款批给另外一名职员之后,办公室外响了几声敲门声,摩根抬起头来。
“查理·斯瓦伯先生来了,摩根先生。”
雪丽小姐的声音。
“请他进来,雪丽小姐。”
刚刚抵达纽约,只在酒店休息了几个小时的查理·斯瓦伯走到了摩根的办公室门外,深吸了一口气,尽管他是美国钢铁公司的总裁,但是每一次见到摩根的时候,却需要给自己一些勇气,尤其是想到他的那双眼睛。
在查理·斯瓦伯进入办公室,摩根却已经从办公室中央微笑着上前迎他,能够让摩根亲自起身相迎的人并没有几个,在全世界甚至都不过十个人。
“啊,进来,查理,请进。”
“摩根先生!”
待查理·斯瓦伯走进房间后,雪莉小姐在他身后关上门,回到她的办公桌旁坐下。
看似笑容可掬摩根对着查理·斯瓦伯做了个手势,让他坐到一把安乐椅上,离着这间宽敞的办公室开会的地方很远。查理·斯瓦伯坐到那张椅子上,而这时摩根却向墙边走去,打开两扇门,露出了一个酒柜。
“喝什么?查理。”
“谢谢,先生,嗯——来点儿苏格兰威士忌?”
“查理,我也爱喝这种酒。我陪你一起喝。”
而查理·斯瓦伯瞟了一眼他的手表,现在是上午十点十五分,这意味着自己有十五分钟的时间,如果摩根先生不特别要求的话,自己只有十五分钟。
这时,摩根却在精致考究的水晶玻璃杯里斟上了3o年的Ba11antine’s,当然他完全不用冰桶。
“要水吗?掺点儿汽水?”
站在酒柜前的摩根问道。
“不,谢谢,不掺水。”
摩根点头赞同着,把酒杯拿了过来。他们互相敬酒,品着威士忌,查理·斯瓦伯依然等着谈话开始,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应该在两个小时前收到自己的连夜在火车上准备的书面报告,所以……而摩根注意到了这一点,便严厉眼光朝他望了一眼,似乎是在责怪他在耽误时间。
被那双眼睛一盯,查理·斯瓦伯的心头一紧,连忙开口说道。
“公司准备引进一种新型炼铁高炉,预计仅采用其技术改造现在高炉,可提高3o%左右的产能,同时降低1o%生产成本……”
每一个数字都是缩水的,但这却是为了“稳妥”,而摩根则认真的听着,实际上他已经看过了那份报告,知道为什么查理·斯瓦伯会从匹兹堡来到这里,因为那个东方人的开价实在是太高,又是一个东方人!
自己今天是怎么了?
摩根在心里嘀咕了一句,同时开口说。
“刚才我已经看过了那份报告,不得不说,那个人的确非常贪婪,不过……”
在说“不过”这两个字的时候,在豪华的办公室里,摩根放下手中的酒杯。
“可以安排我们见上……”
话到嘴边,摩根却又把话收了回来,同时一摆手。
“查理,你先在纽约住下来,至于这件事……先等一等!”

第009章 会馆会餐(第二更!求推荐)

尽管正值隆冬,天空中飘洒着雪花,但此时整个唐人街,此时完全被浓浓的春节氛围所笼罩着,时而响起鞭炮声,新春的对子,彼此的问候声,而更多的却是出现在唐人街上的一个个中国式的花灯,此时整个唐人待都充满了正月十五的喜意
而在街道上,更是一片人头攒动,虽说今天3月3日,对于美国人来说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这一天却是中国的正月十五元霄节,也正因如此,很多美国人来到这里,感受着“元霄佳节”的气氛,体味着这里的异国风情。
在唐人街中华会馆一楼的大厅中,不过只是下午,但唐人街内没有家人相伴的人们便早早的来到这里,彼此寒暄、客套,对于这些人来说,在某种程度上,这里才是他们的家,或许只有在这里,他们才能够得到一年之中难得的放松与惬意。
家乡的酒像是兴奋剂一样,虽说人们还远未将人们感官刺激到神经的末梢。但是喝了一些酒后,人们的言语变得放肆大胆了,行为变得轻浮了起来,说着广东话、福建话的人们,在酒桌上放声大嚷着,伴着他们的互相敬酒的举动,酒一杯杯的下了肚,甚至于开始调戏起了会馆特意找来的十几名妓女,这是一年难得的一日轻松。明天之后,他们又将再一次投入了艰辛的生活之中。
“哎!”
喝下一口烈酒,环视着周围那些用乡音交谈的同胞们,李子诚便无奈的叹了口气。
等待,等待总是熬人的,尤其是没有任何音信的等待,从匹兹堡回到纽约之后,原本自己信心满满的以为最多三天,摩根就会来找自己,可没想到这一等就是十三天。
整整十三天,别说是摩根,就是美钢也没派人来和自己谈判,似乎他们真的被自己开出的高价吓回去了。
心叹一声,一杯烈酒又下了肚,挤出笑容,看着周围的同胞们,听着那自己根本就不懂的乡音,心底反而更郁闷了。
这个阿四口中的中国人的“节会”和自己想象的相差甚远,甚至自己坐在这里就像是外人一般,几乎每一桌都按照人们的口音分布着,这些客居纽约的华侨来自粤闽各地。本省人与本省人不通语,本府人与本府人不通语,虽比邻莫问姓名。甚至于就连同他们之间的说话也都多赖传译,就连同之前纽约洪门堂主言时,说的竟然都是英语,而不是汉语,自己说的这一嘴“官话”对他们来说是“外星语”,他们说的方言对自己来说未偿又不是“外星话”。
原本以为能够在这里找到归属感的李子诚,听着身边这些人说着自己根本听不懂的方言,无奈的苦笑了一下。
“祝大家新年财、大吉大利!”
主动站起身,端起一碗酒,冲着桌边围坐的人敬了一碗酒后,李子诚便告了个歉,离开了桌子,朝着中华会馆的后院走去,至少抛开那些粤闽方言来说,看着那些人、看着这中国式的建筑,能够让自己找回一种归属感。
可大厅内身后喧嚣的人们不时的扰乱着李子诚的心绪,尽管在这里,在中华会馆,自己同样受到某种程度上的排斥,因为自己是北方人,说的是北方官话,就像这大厅里一样,粤省人居左,闽省人居右,除去偶尔的敬酒之外,两者甚至不相往来。
“哎……”
同样的一声叹息在不远处响了起来,再一看,那边的走廊中站着一位西装革履却显文质彬彬的中年人,他的神情中似乎也带着一些苦闷之色。感觉有人在看自己,穆藕初抬起头顺着视线看到不远的年青人,礼貌的微笑一下。
“怎么,席未散便……”
穆藕初主动走运去打了个招呼,一开口,一派江苏官话听在李子诚的耳中,瞬间便多出了些许亲近感。
“兄台呢?”
李子诚说着,两人同时一笑,对于唐人街来说,他们两人就像是“外国人”一般,尽管同为华人,但却因为语言、省籍在这里并不怎么受欢迎。
“穆湘玥,字藕初!上海人!”
在穆湘玥抱拳行鞠自我介绍后,李子诚连忙学着他的模样行了一礼。
“李子诚,字……”
略作沉吟李子诚吐出了两个字。
“致远!”
致远是自己的网名,这时候冒然提到字,一时间实在想不出什么好词的李子诚只好拿自己的网名充数。
在两人稍做介绍之后,或许是因两人同样都受到某种程度上的排斥的缘故,两人像早已熟悉一般,坐在公馆后院凉亭内谈了起来。
“……不怕致远笑话,两年前,湘玥,是靠着太太典当的陪嫁的饰,方才得已留学美国!”
已经三十六岁的穆湘玥在提及这些些全没有一丝隐瞒之意,两年前在做出决定时他已经34岁,而且结婚已有9年,是太太典当了饰,再借了一千元,踏上自费留学美国的路途。
“哦!”
看着眼前的穆湘玥,李子诚倒为他的话到是多看他几眼,在他这个年龄出国留学本就少见,按照很多书上所说,清末留学大都是留学日本,其中不泛父子,但年龄稍大者却大都是为谋得功名,选择美国自费留学的……
在接下的聊天之中,李子诚才知道,穆湘玥家世代以种棉花为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