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权谋高手李鸿章 (实体书版)作者:雾满拦江 >

第10部分

权谋高手李鸿章 (实体书版)作者:雾满拦江-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商人千万不要从政

太平军进逼上海,沪上震恐。

上海这座城市,只有几千士兵,装备差,士气低,还有一个最可怕的问题——这些士兵在政治上极端不可靠。

所谓政治上不可靠,是指这些清兵前不久刚刚参加了小刀会起事。参加起事之前,他们原本是清兵,但小刀会起事的时候,他们都举手投降,并成为小刀会的生力军。等小刀会起事失败,他们又装作没事人一样,回到兵营里继续吃粮。指望这些人来对抗李秀成的大军,太不靠谱了。

于是,江苏巡抚薛焕和苏松太道吴煦,这两名行政级别最高的地方官员,就犯了难。

说起薛焕和吴煦,这两个人也不是好惹的。薛焕是四川人,进士出身,洪秀全起事后,他率兵征战。嗣后小刀会占据上海,薛焕奉命统兵征剿,小刀会闻风而走,此后薛焕就一步步地升至江苏巡抚。他为人清正敏悟,处理上海事务顺风顺水,成为少有的精通洋务的实干型大臣。

吴煦是浙江人,自小跟在父兄身边在衙门里混,小小年纪就学会了办理刑案,后来以捐官的方式进入官场。小刀会起事的时候他正在上海,因为力抗小刀会而声闻朝野,但如果公正地评价,他的能力仍然不足以对付上海的复杂时局,他所依靠的,是杨坊。

杨坊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时代传奇。实事求是地讲,即使是李鸿章或是曾国藩,与杨坊的经历相比,都要黯淡晦涩许多。只不过,当李鸿章崛起之后,杨坊的时运陡转,智商也呈直线下降,这其中的原因,殊难让人理解。

杨坊是浙江人,起初在宁波一家绸布店做伙计。但是他智商过人,比更多人更早地感知到了时代的变化,于是进入教会学校,学习英语。此后,有种说法是他因为逃债来到了上海,不管怎样,他来到上海的时候身无分文,却在极短的时间之内,进入洋行充任买办,很快成了上海有名的大富豪。

所谓买办,是朝廷为愚民而扭曲形成的一个特殊社会阶层。洋人漂洋过海来做生意,朝廷是欢迎的,比如说乾隆皇帝就是西洋座钟发烧友,搜集了无数座钟藏在宫中。老百姓也欢迎洋人,只有贸易才能盘活百姓家的资产,既能够富起来,也能够过上高质量的生活。可是朝廷不想让百姓高兴,因为百姓如果频繁参加商业贸易,不惟是越来越富,而且脑子越来越灵光,就不愿意被朝廷愚弄了。

于是朝廷严禁洋人与百姓直接贸易,把洋人和中国百姓隔绝开来,以维持民众的智商在一个极低的水平。这样一来,就需要一个中间阶层,将洋人的贸易与中国市场对接起来,这个中间阶层,就是我们熟知的买办。

最早的买办,是由朝廷指派的广东十三行。但鸦片战争之后,私人买办兴起。历史上的第一个私人买办叫穆炳元,他是广东定海的士兵,英国人攻陷定海,穆炳元就成了俘虏,被带到英国人的兵舰上。他就在兵舰上学会了英语,从此成了洋人的经销商。

能成为买办之人,都有其过人之处。杨坊此人就是如此,他的身手,在小刀会于1853年9月起事之时,就显露了出来。当时小刀会攻占上海县城,并捉住了时任苏松太道的吴健彰。这个吴健彰也堪称时代英雄,他是广东人,早年贫寒,贩鸡为生,后来苦学英语,开始和洋人打交道,最终靠经营茶叶而积累起巨额财富,于是捐官从政,进入官场。但商人最是沾不得官场,一碰官场,甭管多么灵光的脑子,就立即智商跳水,沦为平庸者流。前有吴健彰,后有杨坊,走的都是这种奇异的人生路线。

精明过人的商人吴健彰,刚刚升任苏松太道,就被小刀会俘虏。这时候杨坊挺身而出,深入虎穴,面见小刀会领袖刘丽川,摸清了小刀会内部的虚实。而后杨坊潜入小刀会,将被关押的吴健彰偷了出来。

吴健彰因此被朝廷革职,于家乡贫病而死。沪上繁华之事,竟如南柯一梦。

但杨坊不肯吸取吴健彰的教训,兀自雄心勃勃,献计献策,于上海城外修筑围墙,切断城内外交通,断绝小刀会的接济,最终使小刀会灰飞烟灭。

自从李秀成流露出进攻上海的意图,杨坊一直苦思应对之法,还真让他想到了个绝妙的法子。这个法子就是,利用沪上富庶的财富做支持,招募流落于上海的洋兵,组织起一支洋枪队,对抗太平军的进攻。

他从清军的水师炮船——“孔夫子”号上找来个大副,叫华尔。华尔是美国人,十六岁上军校。他梦想成为一个冒险家,未毕业就开始浪迹天涯,先后在墨西哥和克里米亚打过仗,在中美洲冒过险,二十七岁时来到中国。

不确定华尔和杨坊是如何建立起来联系的,但是杨坊有个养女,叫张梅,她和华尔真诚地相爱,这就构成了一个中美命运共同体。

这个中美命运共同体,引起了英国人的深深担忧。其时,美国南部各州正在宣布独立,而美国北部各州对此极为不满,美国南北战争一触即发。英国人考虑,如果一个美国军人介入中国的内战,会让局势更加错综复杂。拜托,你们自己家里还打成一团呢,何必非要再来中国瞎折腾?

于是,英国人秘密逮捕了华尔。

金发碧眼的中国人

逮捕了华尔之后,莽撞的英国人发现了一桩让他们目瞪口呆的怪事:美国人华尔和他的助手,同样是美国人的白齐文,不知何故,不知何时,竟然向中国方面提出来加入中国国籍,并蒙朝廷恩准,如今他们已经是中国人了。

这始料未及的情形,让英国人不知所措,于是华尔趁机脱逃,重返上海滩,和他的恋人张梅举办了盛大的中国式婚礼。

华尔归来,杨坊的计划得以顺利推行,就由华尔出任队长,金发碧眼的“中国人”白齐文并美国人法尔思德为副队长,于上海滩头招募菲律宾人百人,于松江建立了洋枪队大本营,矢志保卫上海。

杨坊的计划顺风顺水,而江苏巡抚薛焕的点子,却碰了壁。

薛焕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彻底解决问题的方案,他打算建立湘军。

湘军?不是曾国藩已经建立湘军了吗?

没错,正是因为曾国藩训练湘军,使其成了清帝国最值得信任的武装力量,这才激发了薛焕的灵感。薛焕想,既然湖南人这么能打,他曾国藩可以训练湘军为其所用,我老薛凭什么不可以?我也要去湖南募兵,也要建立湘军,曾国藩你不服可以去死!

可万万没想到,薛焕这么美好的法子,被小心眼的圣人曾国藩发现了。其时薛焕所遣之人,已于湖南募集了四千士兵,正要开赴沪上战场保家卫国,令人痛心的湖南事变发生了。曾国藩那凶悍的湘军,突然向薛焕新招募的湘军发起了进攻,薛焕这四千人如何能是圣者曾国藩的对手?结果被通通缴械,押往了安庆战俘营。曾国藩将其中三千人遣散,留下来一千人,派到了前线去当敢死队。

薛焕痛心疾首,立即上疏向朝廷投诉,抗议曾国藩大搞摩擦的顽固政策。不想曾国藩的奏章比薛焕更快更早就到了朝廷,曾国藩声称:薛焕所募之兵,都是缺乏战斗力的流氓地痞,而且募兵之人,滋扰乡里,造成了极坏的政治影响。

都知道曾国藩视湖南为自己的禁脔,他是湖南人,湖南就是他的地盘,他决不允许其他任何人染指湖南。朝廷心里有数,传旨吩咐两位重臣以大局为重,不要为这点儿小事叽叽歪歪了。这事就算处理完了。

募兵计划失败,薛焕不得不向曾国藩低头,派了无锡人华翼伦去安庆面见曾国藩,央求曾国藩派兵解救上海之危。你曾夫子既然不允许别人自己募兵,那么上海的事儿,你就不能不管,不管就说不过去了。

不想曾国藩对上海求救之事,理都懒得理。

湘军与太平军激斗多年,逐渐将南京孤城困住。而天才军事将领李秀成为了调虎离山,大搞四面破袭,八面开花,他不挑不拣地向几乎所有的地方进攻,各地受困,纷纷向安庆派使者,向曾国藩求救。如果曾国藩派兵援救,人数少就会被李秀成以围点打援的方式吃掉;如果人数多了,势必要抽调南京城下的湘军主力,届时李秀成突然杀一个回马枪,则湘军危矣。

此前,以绿营兵为主体的清兵,建立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围困南京城。太平军就是用这个百试不爽的法子,将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的清兵主力调动,然后突然回师,先后两次击溃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彻底打垮了清军绿营兵。

曾国藩太清楚李秀成进攻上海的意图了,他是古往今来罕有的圣者,早已修炼得心如铁石,触之不动。不管各地来求救的使者们哭成什么样子,曾国藩置若罔闻,还是该干啥干啥。

任你千变万化,我自不动如山,这就是曾国藩最终打败太平军的根本原因。

可是这个搞法,对上海来说太恐怖了。曾国藩触之不动,不发救兵,难道上海城就只能眼睁睁地被李秀成攻破吗?

万般无奈之下,薛焕召集军事会议,商量如何应对危局。会议决定,大家出动所有的社会关系,游说英国人,要求英国人将那支曾经攻入北京的英法联军调到上海。因为盘踞在南京城的太平军,是一支纯粹的破坏力量,不具丝毫的建设性,如果上海落入太平军手中,英法各国的商业利益,必然无法保全。

历史上最诡异的事件发生了,这支英法联军,在中国北方攻入了北京,而在南方,这支军队又和清军密切配合,替中国人对抗十万凶悍的太平军,保卫上海。

可是这支武装力量尚未抵达上海,太平军中最具声望的忠王李秀成,已率部从七宝开到徐家汇,驻扎在天主教堂和徐汇公学,设立了战前指挥部。之后,李秀成派人给上海的英、法、美三国公使送信,要求诸国保持中立。

接到上海官方和太平军方面的书信,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麦华陀召集各色人等,召开了应对时局的会议,杨坊以怡和洋行投资人的身份,参加了会议,与会的还有宝顺洋行经理徐钰亭,此人是上海有名的茶叶大王,富可敌国。列席会议的尚有银业大王王槐山、丝业大王顾福昌等。这位顾福昌同时还是上海的地产大王,几乎所有租界的地皮,都是他的,即使拥有如此财势,他在当时的上海,最多只排到第四位。可见上海之富,已经到了难以想象的程度。

会议开始,传教士们纷纷发言,要求大开城门,迎请太平军入内。因为他们认为,南京城的太平军都是信基督的,是最虔诚的基督徒,列国有责任帮助他们在东方建立一个强大的基督帝国。

传教士们的观点,令杨坊等人气急败坏,他们大吵大闹,大吼大叫,解释说南京城中的太平军信的并非是基督耶稣,而是太平天国,请问这些天真的传教士,他们晓得太平天国是什么吗?

传教士们目瞪口呆,真的不晓得太平天国是什么。于是会议争论的结果,以怡和洋行和宝顺洋行胜出。总领事麦华陀发布命令,停泊在黄浦江兵舰上的五百名洋兵,立即登岸,配合清兵守护上海。

一代怪人龚半伦

1860年8月18日,上海大战爆发。

这是李秀成首攻上海之战。太平军首先攻克了罗家湾的清兵大营,兵营中只有几十名可怜的清兵,在数万太平军面前无法抵挡,只能逃入城中。而华尔刚刚建立起来的洋枪队,也在青浦遭受败绩,死伤三分之一,华尔本人也负了伤。

太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