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娇妻如云 >

第262部分

娇妻如云-第262部分

小说: 娇妻如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傲从腰间掏出一块玉佩来,交到耶律大石的手上,道:“耶律将军,保重!”

谁知耶律大石看了玉,脸色瞬即煞白,呼吸开始急促起来。

这块玉就是化成灰他也认得,这是狼玉,是契丹人制造的一种玉器,而狼玉的功效只有一个,就是祭祀。契丹人崇拜狼,人死之后,会在各种陪葬的器物雕刻上狼纹,用此来证明墓主人生前是个勇武;不过狼玉却只有一种人可以享用——皇帝。

那么问题就显而易见了,既然是陪葬物,为什么会出现在沈傲手里,只有一种解释,那便是辽国皇帝的墓葬已经被人盗掘,至于被什么人盗掘,已经不用猜测了。

耶律大石也是辽国的宗室,他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八世孙,祖坟被挖,一时心如刀绞,差一点儿一口气要提不上来了。

“沈学士从哪里得来的佩玉。”耶律大石颤抖着声音道。

沈傲笑得很纯真,其实除了偶尔耍点阴谋诡计,勾搭几个无知少女之外,沈大才子大多数时候还是很纯洁的,因此这个表情根本不必去装,自然流露出天真浪漫的笑容:“是一个朋友送给我的,这个朋友很仗义,而且给我许诺了很多好处,这个好处,就是耶律将军也给不了我。”

是金人!

耶律大石眼眸中闪过一丝浓重的杀机,基于判断,他已经明白了,金人挖了大辽的宗庙,随即将陪葬之物拿出了一部分送给了沈傲,以此希望贿赂他,让他力主联金侵辽。

耶律大石突然抽出腰间的宝刀,大喝一声,眼眸通红的用举刀指向屋梁,嘶声竭力的大喝:“金狗,耶律大石与你们誓不两立,不共戴天,今日之仇,我耶律大石必十倍、百倍奉还!”

沈傲吓了一跳,连忙退后:“耶律将军,金人还是很好的,又豪爽又大方……”

耶律大石红着眼睛打断他:“金人能给你的,我大辽一样也能给!沈学士,鄙人先行告辞,待禀明陛下,再斟酌割地之事。”满腔悲愤,竟是全不理会众人的诧异目光,疾步离开。

沈傲心里直乐,跟在耶律大石身后,摇着手道:“耶律将军慢走,耶律将军常来!”

正主儿走了,辽人官员们也不便再留,纷纷告辞而去,沈傲笑嘻嘻地坐着喝茶,一旁的吴文彩道:“大人,方才到底是怎么回事?”

沈傲心情很好,也不介意泄露天机,道:“我伪造了一件辽人的殉葬品,是契丹皇族下葬时的重要冥器。耶律大石看了之后,吴大人以为,他会是什么感受?”

吴文彩琢磨着沈傲的话,眼眸一亮:“既是皇族的殉葬品,契丹人的皇族墓葬就在临璜府一带,如今已为金人所占,耶律大石看了那玉,心里就明白,金人将他们的宗庙和祖先的骨骸毁了,挖人墓穴,最是阴毒不过的事,若说契丹人被金人杀得一败涂地,或许还只是国仇,可是连祖坟也被金人挖了,那更是奇耻大辱,难怪那耶律大石如此激动,换作是下官,只怕早已不想活了。”

古人对祖坟是极为看重的,契丹人受汉人影响,也早已潜移默化,祖坟给人挖了,这还了得?耶律大石方才的表现,已是十分克制了。

沈傲呵呵一笑,道:“拿出了狼玉,耶律大石的方寸已乱,现在他只怕再冷静,也一心要向金人讨还血债,可是契丹人的国力,除了向我大宋妥协之外,莫说是报仇,旦夕之间,他们连自保之力都没有。所以他们别无选择,相信很快,割地之事就能水到渠成。除此之外,吴大人想一想,金人送了我狼玉,耶律大石会怎样想?他一定会想,金人一定在千方百计地笼络我,若是他们不能接受我们的条件,或许在下一刻,我们会倒向金人,真到了那个时候,辽人的亡国之祸也就不久远了。金人既然挖了他们的祖坟,那么金辽之战已不再是单纯的国战,而是灭族之战,为了契丹人不至被斩尽杀绝,他们除了向我们妥协,去和金人拼命,难道还有选择吗?”

论谈判的规则,沈傲一窍不通,可是论起沈傲的阴谋诡计,那当真是一个接着一个,连绵不绝。连如此阴毒的办法都能想到,吴文彩心里不佩服也不行,叹了口气,苦笑道:“大人高明!”

沈傲很谦虚地道:“过奖,过奖,不过比大多数人高明那么一点点罢了,吴大人不要将这个秘密外传出去,沈某人最不喜欢的就是虚名。”

“……” 

正文 第三百六十六章:大功告成

狼玉的效果很快得到显现,吊只是一块小小的玉,但背后却隐藏着让契丹人不得不正视的问题。

同时,南京城中一片哀鸿,连宗庙都给人挖了,那些贵族的祖先坟地又有多少能够保存?

祖坟被人挖了,那么唯有报仇,因此,当日耶律大石入宫见了辽帝,随即他们很快意识到,一个振奋士气、同仇敌忾的办法可以很快出笼。

三天之后,这个消息已经传遍了大街小巷,契丹人纷纷义愤填膺,勇气战胜了怯弱,都恨不得立即去寻金人决一死战。

第四天的清晨,满是倦容的耶律大石来到了万国馆,看着这个洋洋得意的宋使,他吁了口气,无力地道:“沈学士,陛下已经同意了敝国的要求,愿意割让滦州、营州、蓟州、平州,两国攻守邦约,永结同好。”,沈傲颌首点头:“如此,宋辽议和总算是尘埃落定了,恭喜耶律将军。”,他笑嘻嘻地恭喜,倒像是契丹人占了大便宜一样,惹得耶律大石脸部上的肌肉抽搐连连。

吴文彩在旁喜滋滋地捋着胡须,心里想:谈妥了这一条,便是旷世之功,陛下定然龙颜大悦。

收复四州的意义对于大宋来说确实不容小觑,对于赵佶,更是一件天大的喜事,赵佶自诩丰亨豫大,便是形容自己治下富足兴盛的太平安乐景嘉这样一个好大喜功的皇帝,不费吹灰之力,就得了燕云四州,相当于后世河北、天津的一部分土地,燕云十六州的四分之一,其喜悦之情,可想而知。

其实四个州并不算多,可是联系到大宋开国的典故,得到四州的政治意义就不同了。

当年宋太祖皇帝在的时候,面对契丹人铁骑由燕云十六州疾驰而至的威胁”不得不在汴京附近广植树木。为了收复燕云”曾在内府库责置“封桩库”,打算用金钱赎回失地。此后太宗皇帝即位,亲自移师幽州,试图一举收复燕云地区,在高粱河与契丹热你展开激战,宋军大败,宋太宗中箭,乘驴车逃走,两年后疮发去世。之后北宋与辽进行了长期的战争,一直未能占领此地。

也就是说连太祖太宗这样的牛人”尚且没有从契丹人手里占到便宜,而赵佶,却不动刀兵,不使钱财贿略,就轻而易举地将它们划入囊中,丰亨豫大只怕已经不能满足这位赵家天子了,什么文成武德、十全老人还差不多。

吴文彩心里唏嘘一番,心中已经明白,回到汴京”就是沈傲升迁之时,自己身为副使,只怕也能沾些光,那礼部侍郎的空缺,他一直惦记着呢。

耶律大石走了,沈傲霍然起身,激动地道:“大功告成”吴大人,你立即准备回汴京,通知边关将士,与契丹人换防。”

吴文彩连忙道:“是,大人!不过大人还打算继续留在这里吗?”,沈傲呵呵一笑”道:“那耶律大石临走时说辽国皇帝在三日之后将在宫中设宴,邀请我去参加,所以我暂时还不能回去。况且议和之事还没有定下来,也难保辽人不会有什么小动作,我在这里看着,才能让他们不耍花拖。吴大人”一切拜托你了。”

吴文彩连忙应下。

这一次议和,收获极大,待这个消息传出”南京顿时轰动起来,契丹人自是沮丧不已”而汉人欢欣鼓舞。自此,整个燕云暗流涌动,一件匪夷所思的事出现了。

其实这件事确实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整个燕云开始出现大批的流民,许多人抛弃了土地,带着仅剩的家资,竟是纷纷往滦州、营州、蓟州、平州涌去。

这些流民,本就是汉人,如今金辽之战随时爆发,兼且契丹人的压迫,使得他们早已不堪重负,如今得知四州将要归宋,便一个个看到了希望,纷纷前往四州,等待宋军收复接防,如此一来,只要到了四州,慢慢等待几天,他们便可从辽人摇身一变成为宋人,这个买卖……值!

契丹各部接到了关防奏报,自然也紧张起来,眼下正是多事之秋,没有了汉人,粮草从谁家手里征集?军饷从哪里筹措?就是抽丁,又到谁家寻去?若是坐视不管,大辽从哪里来的可募之兵?谁来给他们耕种?于是,立即发文各关隘,围追堵截,借着防备流民滋事的名义,开始阻挠。

最好笑的是这个命令发出,非但没有堵住人,反倒连军队也开始逃了,不是散兵游勇地毒逃,而是成批成批有组织地逃跑。

辽国的军制比较复杂,大体上包括宫帐军、大首领部族军、部族军、五京乡丁和属国军几部分。宫帐军即订国禁军。是保卫南京的亲信卫队。此处部族军则是主要由一些亲王大臣的部曲组成。其兵力多者千余人,少者数百人,比如耶律大石,拥有的部族军就有四千,且能征惯战,很是骁勇。

不管是宫帐军还是部族草,这些人大多数还是由契丹人组成,战斗力较高,如今战事吃紧,除了一部分驻守南京,大多数被调去了金辽边境,燕云之内的军队,大多是由五京乡丁和属国军中的山北八军组成。

五京乡丁是带有乡兵性质的地方武装,由籍隶上京、中京、东京、西京、南京的民丁组成,有蕃汉转户,也有汉族农民。他们在作战时仅从事些辅助性的工作,如随军填修道路,砍伐树木等。经过时间的流逝,乡丁的组成中汉人比例逐渐增加,而番人越来越少。

至于属国军中的山北八军,几乎是辽国的汉军武装,依靠这两支汉人的武装去堵截流民,其结果就是这些汉军二话不说,撤了脚丫子混入了流民队伍。不管是乡丁还是山北大军,一直都是地位最低的部队,大多是强抽来的男丁,再加上金辽战争早晚爆发,这些人极有可能也会调往北方去为契丹人卖命,在这种情况之下,还是去做宋民更划算一些。

事情到了这个份上,契丹人恼火了,立即调集南京城内的宫帐军四处出击,既然汉军信不过,只能动用禁军了。

只是这个时候,沈傲却站了出来,屡屡到礼部、鸿胪寺、枢密院四处抗议,他这一番搅和,总算让契丹人收敛了一些,至少不敢大张旗鼓地去截人。如此一来,整个辽国的辖地里,竟是十室九空,尤其是城外汉民居住的地方,一片荒芜。

正当沈傲上下忙活之际,一份请柬送了来,被邀请的人自然是沈傲,只是邀请人却是旋阑儿,在沈傲眼里,这个旋阑儿全身上下都透着一股神秘,他想了想,决心赴约。

第二日正午,雪花总算停了,只是那呼呼的寒冷仍然呜呜作响,吹得人睁不开眼睛,沈傲穿着宽厚的皮裘,带着几个禁军到了清乐坊。

通报之后,便有一人下来,这是个相貌堂堂的年轻人,年轻人生得很魁梧,虽是这冷冽的天气,仍然穿着一件轻便的长褂马裤,朝沈傲上下打量,道:“沈钦差,我们好像在哪里见过。”,沈傲呵呵一笑:“你就是当晚在花石船的刺客?”

年轻汉子哼了一声,显然对沈傲玩弄他的事耿耿于怀,瓮声瓮气地道:“沈公子请上楼吧,我家师父在等你。”,上了三楼,穿过一道珠帘屏障,沈傲原以为佳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