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主妇重生七十年代 作者:爱睡觉的懒猫 完结 >

第17部分

主妇重生七十年代 作者:爱睡觉的懒猫 完结-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桂枝也趁机安慰道:“你看你这闺女多孝顺、聪明,多伶牙俐齿,听说她用毛线织的那些衣物还卖了不少钱,我们家的那些亲戚也想要买呢!”
  听到说有人还要买李乐织的衣物,孟来英激动地说:“那好啊!只是我家乐儿一下子织不出来,她又要上学,还要抽空来织这些,实在是忙不过来,等到年底放假了再说吧!”
  “哎,李乐她娘,不是我说你,你这闺女可真是上天派来的仙女,不但人漂亮,聪明乖巧,还有一双巧手,脑子又灵活小小年纪就知道帮家里赚钱;现在也谈了个男朋友吧,还是考军校的到时候出来也就是军官。你还愁什么?你呀!就等着享闺女的福吧!”
  “黄婶婶,那还八字没一撇呢!还不知道成不成呢。”李乐有点不好意思地说。
  只见黄桂枝又说:“傻孩子,人家都跟你写信了,那能不成?”
  李乐谦虚地说:“人家不是说了吗?我们家根本配不上,而且我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吗?”
  这时黄桂枝急着说:“你怎么能听那几个泼妇乱说呢?她算哪根葱啊!整天扯人是非,嚼人舌头,又不用粪桶照照自个。”
  说完,又转身对孟来英说:“李乐她娘,我看你还是劝劝你闺女,这样的好女婿还要上哪儿去找?要是过了这村恐怕就没那店啰!”
  这下只见孟来英唉声叹气地说:“都怪我们做爹娘的没用,害了自己可怜的孩子遭这样的罪,哪能还怪人家呢!”说完又抹了把眼泪。
  李乐还是拉着孟来英的手说道:“您放心吧,娘啊!你闺女会嫁到一个好人家的,他们瞧不起咱们,我还看不起他呢!”讲完拿手擦了擦孟来英脸上的眼泪。
  这时候,见一群人从后山回来刚好经过李乐家门口。李建华看见李乐在帮她娘擦着眼泪,就心痛地问了句:“怎么了,谁又惹你生气啦!。”
  那黄桂枝看见李佳亮来了就说了几句客套话跟着她男人走了。李乐在一边打岔问道:“爹,咋们家的山都分好了吗?”
  “已经分好了,不但山分好了,咋们家的田地也分好了,等这季晚稻收割起来,就可以只种自家的田地了,也就自由多了。”
  “不用你说,咱家的闺女已经知道了,就你唠叨。”孟来英笑着埋怨地说。
  “这不是唠叨,这是高兴,以后咱们就不用百日百工的做了,也不用一家人起早贪黑的、风里雨里的都在外面,闺女你说是吗?”
  “是的,爹,咋们家的好日子越来越近啰!等到明年我高中毕业了,回家帮着您们一起干。”说完高兴地露出了笑脸。
  这时,只见李建华摇了摇头说:“乐儿啊!不许你这样说,爹娘都希望你好好读书,将来考上大学,然后找一份好工作,嫁一个好的人家就好啦!这些个农活有你几个哥哥帮忙就足够了”。然后又转过头去对孟来英说:“孩子她娘,你说对吗?”
  “ 乐儿啊!你爹说的很对,你现在什么都别想,一门心思努力考上大学,免得你那未来的公公看不起你,是吧!”孟来英一边说着一边望着李乐。
  这些,其实李乐心中早就有了自己的打算,爹娘说的虽说没错,只是自己对考大学真真的是无能为力了;至于刘海是否真的能和李乐一直好下去,李乐对自己还是有一定的把握,也很相信刘海对待爱情的执着与对李乐的痴迷。
  可毕竟李乐跟刘海的差距甚远,家庭的悬殊还可以通过与家人的合作慢慢缩小,个人的水平差异不是说说就可以做到的。
  本来成绩优异的她幻想着能考上大学来改变命运,经过这一场早恋的折腾,已经成为了泡影,前途一片渺茫,而刘海的前途一片光明,那个顽固的老头还是会给他们很大的压力。
  虽说刘海看重的是她的现在以及对初恋的执着,痴迷的是她的美貌。
  不过,李乐对于这事根本就无所谓,她坚信真正的爱情:如果是你的就跑不了,不是你的强求也没有用;她这趟穿越到此,早就定好目标:就是要利用国家越来越好的政策,先是要维护好这个家,在逐渐让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
  不一会,李光李明李磊他们跟着到了家,还从自家的山上弄些竹笋回来,孟来英连忙把竹笋拿过来给大家剥皮,看到时候也不早了,就去烧火做饭。
  李乐等他们把竹笋剥完皮以后,留了一些炒来吃,其余孟来英都拿去切成片,用开水撂了撂,把它晒干,等到冬天的时候再吃。
  很快,李乐帮着孟来英把玩饭都做好了,李建华和几个哥哥在山上辛苦了一天肚子也饿了,他爹李建华吩咐他们摆桌子吃饭。李乐也站了起来,帮着他们端椅子,端菜。
  也难怪,他们从早到晚都忙着在山上跑来跑去,那肯定会饿得快,他们端起饭碗吧嗒吧嗒的像饿狼似的、一下子就几大碗饭下肚,很快这顿饭就吃完了。
  吃过晚饭哥哥他们几个好像吃得多了,捂着肚子很是难受的样子,孟来英看在眼里既心疼,又感觉很好笑;孩子都一个个长大了还是改不了苕吃憨涨的坏毛病。
  幸亏这两年家里面稍微有了点余钱,分的粮食虽然不够一家人吃,买来一些面食、杂食添补,才能让他们免遭饿着肚子去干活。
  李建华习惯地坐在靠门口处,抽着李乐给他买的香烟,吸一口咳咳两下,孟来英不禁说道:“孩子们一个个改不了苕吃憨涨的毛病,你也改不了不抽烟,你看咳得那么厉害还是拼命地抽着,你就不能少抽点。”说完几个哥哥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就出去了。
  李乐正在收拾桌椅碗筷,听了孟来英这样说李建华,她也附和道:“爹,娘说的对,烟抽多了很伤身体,以后咱就少抽点。”
  李建华只是抬头望了望她们娘两没有吱声,窗外一片漆黑,天空中隐隐约约还能看见几点星光,偶尔还能听到几声蛙叫虫鸣。
  秋收季节,稻田里一片片金黄,晚风吹过不时有些个凉意;一家人吃完了饭,坐在桌前拉了会儿的家常,也商量了下等秋收以后该怎么来安排自家的田地。
  李乐也作重提了几样建议:第一要多种几亩油菜,这样到明年收割后可以打油,以解决家里吃油的困难的问题,地里也可以种些花生以增加油料品种。
  第二水田里种上一亩田的小麦,等到收成后家里的粗细粮食都有。
  第三要多多种些蔬菜,品种也有齐全比如:这下半年种些大白菜,红、白萝卜,葱蒜姜,上海青,菠菜,茼蒿,芹菜等等;到了明年上半年也要合计种其他的菜,吃不完拉到集市上去卖钱以增加家庭收入。
  第四必须多养些鸡、鸭、猪还有一头牛犁田(因为暂时家里经济问题),这样不但可以改善家里生活水平,多余的也可以拉到集市里去卖钱,为家里再增加一点收入,而且前屋后院也要栽些果树、品种也要不一样。
  第五多多的积一些农家肥,有必要时买少许的化学肥料,以供这些粮食、蔬菜的生长,提高粮食产量。
  第六必须也要种些个红豆、绿豆、蚕豆、芝麻、玉米、紅苕、土豆等杂粮来丰富家里的生活质量,吃不完还可以卖钱。
  第七整理好山上的树木、竹林管理。李乐还一再强调,不能像在生产队那样广种薄收,一定要重视粮作物的产量与质量。她的这些提议得到全家人一致赞同;也让全家人刮目相看、可他们哪能知道,这些个,在李乐来说无非是熟门熟路、手到擒来、先知先觉而已!不曾让一家老小佩服不已!
  他们都举双手赞同,虽然如此,可李乐也从家人的眼里看出,他们对她深深的疑惑、又无从开口,心里盘算着不由自主地打量着:
  眼前的李乐才十五六岁,浓眉大眼、双眼皮、柳叶眉、笔挺的鼻子下面长着一张樱桃小口,薄薄的嘴唇、白里透红的皮肤这些个却恰到好处地分布在她那张红红润润的瓜子脸上,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扎成两只厚重的大辫子、齐刷刷地挂在胸前,虽然只是穿着花色粗布衣,可是整个人就像从壁画上下来的人一般。
  不由得孟来英(李乐娘)大声惊叹地说:“孩子他爹啊!这是咱们家的闺女吗?咱们乐儿真真的,不但人长得越来越像仙女下凡;而且还是人小鬼大,智力超群,我本以为她小小年纪能织些衣物来帮家里就很惊奇了,没曾想到对于这么些个农活也是如此在行,这真真是我们前世修来的福啊!”
  这时只见李光李明李磊和李建华齐刷刷地、用他们奇怪的眼神重心打量了李乐一番。让李乐羞红了脸低下头不好意思地说:“爹您们一个个都看着我干嘛?我又不是猴子,就您们取笑我吧!我再也不理您们了!”
  说得家人都哈哈大笑起来,她连忙红着脸起身去扫地。几个哥哥也跟着起身帮着她把家里收拾妥当,洗漱完之后,回房睡觉去了,忙活了一天的工也该累了,爹娘他们也洗漱完后就都睡觉去了。
  李乐躺在床上,高兴地睡不着觉,她也没有想到自己一口气提出了那么多的建议,还真能忽悠人,真真的不愧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一老妖婆,老妖精!
  活活的把这家老小忽悠的那是一个佩服!佩服!佩服的那是一个五体投地!五人举手同意!同意的是本美女的忽悠、、、忽悠的那是一个恭敬不如从命!恭敬的是让李乐乐得那叫一个痛快!痛快、、、、
  可是再仔仔细细地一想吧!这也不是忽悠,应该叫做合理的建议、统一的安排;也是经过前世几十年的经验以及今世的深思熟虑;才得出的这所谓的忽悠!这合理的建议和着统筹安排,也是全家人合力的结果,只是外人无从知晓而已!
  无论今后是否能够产生效益,总算她已经迈出了有史以来,能为这个家庭过上好日子而努力规划的第一步,虽然是路漫漫兮,难免会有许多的曲折;但是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呢!想着、想着不知不觉间累了、睡着了。
  作者有话要说:  


☆、村里人的趣闻

  一觉醒来,天也是大亮,李乐只觉得头昏脑涨,两眼昏花,打了个大大的哈欠,伸了下小小的懒腰,又睡了会儿,才穿衣起床,脑子里面又想起昨晚上她这么忽悠人的精彩片段,不禁抿着嘴角、微微地睁开双眼笑了。
  她用力地睁开眼睛望了望窗外,那金色的阳光已是铺满了一望无际的稻田、远远地望去,穿着五颜六色的村民在那金色的稻田里飞舞着镰刀,此起彼伏。
  李乐忽然才想起来,她身上还背负着一大重任,全家人都去队里干活了,还得去做早饭,平时都在学校,只有在假日才帮着,没有让她跟着去干农活已经是很优惠的待遇了。
  这些李乐已经是心知肚明、暗暗欣喜,要搁在前世她也早就起了床,跟着大人一起去收割稻子挣那六七分工钱。于是迅速来到厨房,首先烧上一锅开水,加上几片茶叶少许的盐巴,泡上一桶茶水放凉,等待一家人劳作归来的时候解解暑,减减疲乏。
  这种泡茶的技术,还是在前世的娘那里学来的,说是干活太劳累了,出汗也多了,也就流失了身上的很多的盐分,茶水里面加盐喝下去既可以补一补盐分,喝起来很是爽口。
  接着,一边烧火做饭、洗漱,一边喂猪、喂鸡鸭,然后就在院子里摘了些菜备好,当然,对于这样的家务活,在她眼里那是不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