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道人生-第2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晴脸色微红,嗔道:“小桃,你再胡说!”说着伸手在她腰上掐了一把。
“呵呵。”小桃躲闪过何晴的手,然后贴近了何晴的耳边,悄声说道:“姐,你的脸红了哟……”
进了办公室后,小桃好奇地东张张西望望。
“何晴,在家里几天,休息得还好吗?”韩易微笑着问道。和何晴有几个月没见,这次何晴从家里回来之后,韩易总觉得现在的何晴和以前有些不一样了,可是到底不同在哪里,却又说不出来。
“还可以。”何晴微笑点头。
“这位是……”韩易看向了边上的小桃。
“她是……”还没等何晴介绍,小桃从一边窜了过来,伸出小手道:“我是何晴的好姐妹,林桃。韩总叫我小桃就可以了。”
韩易笑着和小桃握握手,说道:“林小姐好,欢迎来乐云。”
“我来乐云,其实最主要是想见见韩总你,看到晴姐到底是在哪个老板手下做事。韩总我告诉你,你能请到晴姐那可是占了天大的便宜。我们晴姐不但人长得漂亮,而且能干,脾气又好,人又聪明,出得厅堂下的厨房,不象我……”小桃噼里啪啦地说了一大段。
“小桃……”何晴微带羞涩地一下打断小桃的话,对韩易点点头,说道:“韩易你别见怪,小桃平时和我开玩笑惯了。”
“呵呵,没事,她说的都是事实嘛。”韩易笑着道。心里对性格活泼心直口快的小桃大生好感。“何晴,接下去你不要去暖州市区了,那里我安排黑皮一个人主管,另外准备在今年再招几个人帮他的忙。”韩易开口说道。
“好的。”何晴温顺地点点头。
何晴答应得这么干脆,倒是出乎了韩易的意外,原本想着要多费口舌才能说服何晴,却没想到何晴会问都不问就满口答应。
轻咳了一声,韩易接着说道:“那个……你知道欧洲城吧,就是松台原来那个天籁锦苑。”
“嗯。”何晴点头表示明白。
“欧洲城年后就马上要开盘,金大哥催了我几次,让我上去帮他,我想让你也过去,一来帮我整理一些资料;二来也让你接触一下有关房产开发的事情,能够多学一点有关的知识,以后我们自己的公司要上马搞房产开发的时候就要用到。”
“这……”说实在的,单独和韩易在一起,何晴心里还是有点坎。而且更重要的是,何晴知道,林康也在中海。何晴有一种预感,如果自己去松台的话,迟早会和他又见面,这让她的心里有些犹豫。何晴实在是有些不想再看到那张脸。
边上的小桃早就听到韩易的话,马上拍手高兴地叫道:“姐,你要去松台吗?那可太好了,这下我们两姐妹就可以常见面了,松台到中海也不远,就一个来小时不到的路程,要是打车的话,更快。就这么说定了,姐,等你到了松台,我来看你。”
何晴笑了一下,抬手拢了拢发梢,说道:“好吧,那我就去松台吧。”对于韩易的请求,她真的很难拒绝。
第三百十一章 转学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中,韩易为去松台做着各种准备,同时也逐项安排好自己离开乐云这段时间立信公司的一些事宜。方宏在家里呆不住,虽然韩易说过,让他可以在家里呆到正月十五也就是传统的元宵节之后再来乐云,不过方宏却在初十过后就和老伴一起到了乐云。照他的话说,与其在家里无所事事,倒还不如来乐云帮着公司安排春节房产营销会来得舒服。
正月十五元宵节,韩易接到了林晓的电话。林晓过年的时候韩易曾经和他联系过,没有回乐云,这个时候却不知是从哪里冒了出来。
两人约好了在荣记烧烤见面,韩易先打了电话让张子明安排了包厢,等他到了那里的时候,林晓却早已到了,和他在一起的还有林敏,身上穿着一件黑白相间的花格子裙,安静地坐在边上。
“韩易哥哥,你来啦!”看到韩易进来,小姑娘的眼睛顿时一亮。
“呵呵,是啊!”韩易挠了挠头回答道。从那天肯德基餐厅见面之后,韩易还是第一次碰到林敏,小姑娘的精神状态看上去还不错,就是下巴越发地显得削瘦。
当然了,再次看到林敏,韩易脑子里就不由自主地想起上次餐厅发生的事,就有些心虚地瞄了瞄林晓,幸好,林晓的脸色还算正常,看来对那事是一无所知了。其实对于当时林敏的表白,韩易日后仔细想过之后,觉得这只不过是当时那种情形之下小女孩一时的冲动而找的借口,更确切的形容,更像是一种赌气的表现,当不得真,因此也没有太放在心上。韩易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林敏的长大,一切都会随之而湮没。
“小敏,你好象瘦了一些,学习很吃力吗?”韩易问道。
“是吗?”林敏低声回答,或许是想起了什么,小脸微微红了一下。为了掩饰窘态,便随手拿起了桌上的点菜单,装作随意地翻看了起来,耳朵却支楞了起来,细心听着两人的对话。
“林哥,你个大忙人,连过年都回不来的,今儿个怎么会有空来看小弟啊!”和林晓已经很熟了,韩易说话间也就没了拘束。
“我这人,在外面呆的日子比在家里还多,你让我回家,找谁玩去?还不如呆着外面舒服,还省得跑来跑去受累。”林晓笑了一下,指了指边上的林敏,“这次若不是给小妹办理转学手续,我还懒得回来呢!”
“转学?”韩易惊讶地问道:“不是吧?小敏再过一个学期不是就要高考了,这个时候转学,不怕影响学习?”
“呵呵,就是因为高考,所以才给她转学的。”林晓笑嘻嘻的说道,转手宠溺地揉了揉林敏的头,说道:“小丫头在乐云读书太累了,她这成绩,随便拿到哪里都不算差,可是就我们暖州这地方,每年录取的分数高得离谱,让人看着都心惊胆颤,我当初就是那样过来的,这滋味现在想起来还不堪回首。这事其实我爸妈早前就给安排好了,在京城那里也给她弄了个学号,当初在乐云读书,只不过小妹暂时还不想离开乐云,就先在市一中寄读,现在临近高考了,就把她转入京城那学校里去,反正最后一个学期也是复习,给她请几个家庭教师,来得及。”
韩易顿时释然,国内这高考有区域分数划分,而国内排名前几位的好学校基本上都是分布在京城和中海。如果是户口在中海或者京城的学生,那便宜占得可不是一点半点。
想到这里,心下不禁感慨,这有钱就是有好处,如林家这样的家世和关系,对于他们来说,搞个户口弄个学号也就是买几套房子,然后让上头领导层动动嘴皮就可以搞定的事,而对于很多人来说,却犹如不可跨越的天堑。
“哥,你又弄乱我的头发了。”林敏放下手里的菜单,一边娇嗔着抬手拍打着林晓,一边扁扁嘴说道:“你们就喜欢替别人乱拿主意,非要搞出这么多东西来。我就不信,在乐云考试我就考不上好学校?”
看得出来,林敏也是个好强的人,对于家里人给她的安排,并不十分接受,还有点小郁闷。
林晓哈哈大笑,说道:“我当然相信,我们家的小公主学习这么好,要考个好大学还不跟吃根白菜似的轻松。不过呢,这也是老爸老妈和我的意思,家庭会议,三比一,你没得选。”
林敏撇撇嘴,小嘴里嘀咕道:“你们开家庭会议都没让我参加过,自己几个人就投票决定了,独裁!”声音虽小,却又恰好能让边上的两人听见。
“呵呵,老妹,老爸老妈是不想看你读得这么辛苦,我们林家的人从来就没有死读书的,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林敏就扁了扁嘴,不作声。林晓苦笑着对了韩易摊摊手。也是林晓对这个妹妹太宠爱了,才试图让妹妹能够全心接受家里人的好意,而不是心里留着小疙瘩。
韩易摸了摸鼻子,微笑着,能看到一贯强势洒脱的林晓无计可施,也是一件难得的事。轻咳了一声,韩易开口说道:“小敏,你上次不是说过想做医生吗?据我所知,现在国内最好的医科大学就在京城,而且在京城,和国外同行交流的机会也多,还可以派送到国外知名的医科大学和他们进行学术交流,这样的机会可不是每个地方都有的。所以啊,为了保险起见,我觉得你还是听你家里人的话,去京城的好。当然了,我们不是怀疑你的实力,但是把精力白白地浪费在无意义的事实,那也是不可取的。无论做什么事,能够有捷径可走,而最终达到相同的目的,总是好的,你说是不是?”
“嘻嘻,哥哥还记得我要做医生的事啊?”韩易的话虽然听着象绕口令,翻来覆去的,不过很明显,效果却比林晓要好,林敏听后一直抿着的小嘴终于松开,绽出一丝微笑。
“嗯,嗯。”韩易连点了两下头。
林敏扑哧一声笑了起来:“那哥哥还记得我以后要到你那药厂做事吗?”
“当然记得了。”韩易夸张地拍着胸脯,道:“我那药厂总裁的位子现在还空着,就等着林大医生以后大驾上马,然后带领立信药厂走出国门,冲出亚洲,走向全世界了……”
林敏嘻嘻地笑了起来,伸出小手掌,说道:“韩易哥哥要说话算话,跟我拍个手。”
“当然说话算话了。”韩易说着伸出手来,啪地一声,和林敏响亮地击了一掌。
看着林敏前后迥然不同的态度,林晓也只能在心里摇头叹息。自己这个宝贝妹妹看似性格柔顺,实则倔强,这也是老林家的人一贯的遗传作风,却没想到这一物降一物,对于韩易的话却是言听计从,也不知这算不算是天意使然
第三百十二章 生意经
“都说女生向外,这话说得果然没错!老哥我都快磨破了嘴皮子,你还不依不饶地跟我怄气。我说老妹,韩易怎么说总不如老哥我亲吧?怎么说几句话,你就听进去了。”
林晓原本也是被这个宝贝妹妹搞得没办法,联系韩易也是想老朋友见个面叙叙旧,却不料倒是歪打正着,成功说服了林敏,让他也算是放下了一桩心事,心情大好之下,便故态重萌,忍不住出口调侃了几句。
“哥,你怎么乱说话……”林敏一下羞红了脸,挥起小拳头在林晓身上捶了几下。韩易听得明明白白,更是无话可说,只得在边上讪讪地陪着笑脸。
“哈哈哈哈……”林晓大笑着,端起茶来喝了一口,问道:“韩易,你今年有什么打算?”
“也没什么打算,正月二十先去一趟松台,那里有个朋友的楼盘马上要开始销售了,呵呵,里面有点小股份,该去出把力,不然的话自己心里也过不去。”韩易笑道。
“呵呵,照今年的形势来看,今后几年都是房地产行情红火的时候。国家“十五”计划提出的“城市化”口号,就是最好的明证。我们经常说要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通常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现代化最核心的两点内容。一个国家如果能够达到60%的人口是城市人口,那么可以称作是达到了现代化。
而按照中央下达的通令来看,国家是希望通过一种城市化的发展改变城乡的二元格局结构,进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而这种发展计划对许多房地产商而言,是中国房地产业长期发展的最大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