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宴-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闪烁出一抹红光。你可能想象它的美。
此时天空浓云密布,雷电沉闷地在云层中涌动,大风已席卷而来。冰凉雨点大而沉重,开始击打在皮肤上。暴雨即刻倾泻。他们已无时间跑回车里,在亭子里躲避这场夜雨。大雨哗哗而下。暴烈雨水冲击湖面树林泥土,整个天地震荡回声。山谷骚动不宁,激情滂沱。场面之壮美,难以言喻。他护手点燃一根香烟,递给她。他知道她会抽烟,经常无所顾忌地给她。他又给自己点了一根,神情闲适。
他说,你害怕吗。
她说。不。我内心为之振颤。
她说,有时他跟我说许多话。有时他什么都不说。不管任一时刻,我都觉得离这个男子无限接近。说出来的话,在空气中碰触之后就散了。没有说出来的话,在静默中消融于各自血液。只有在他面前,不需要解释,不需要说明,不需要伪装,也不需要掩饰。因为他洞察和抵达一切。
他敏感,慷慨,不相信时间,穿透无常,从不疏漏情感的欲求,却无贪恋。在这样的男子面前,任何一个女人都可以褪落成最自然本真的自我。他可以用来攀爬冲撞,也可以用来沉睡不醒。这样的男子,我后来再未遇见。
即使不对话,只是站在他身边,也觉得世间变幻不定其乐无穷。哪怕只是在旁边看着他,都觉得他是美。此刻我如此清晰而深切地感知到他。想与他融为一体,密不可分。后来我想,那也许我渴望与这个世间上一种真实、单纯、热烈、清净的美感融为一体。他不是我的亲人,他也不仅仅是一个成年男子。他代表我在因缘中得以相逢的一个难存于世的灵魂。
初见的春日黄昏,旷野边缘,他说,嘘,嘘,把竖起的食指堵在嘴上,示意她停止并且沉静,示意她抬头仔细看云。他们仰头观望许久,面对漫天奇异云朵。为了取得与他之间的真实联系,她学会长时间地观察他,如同观察一棵无人采摘的果树,观测漫天默默变幻中的云团。毫无疑问,他是一个同等属性的自生自灭的男子。
她知道一定会失去他。或者永久地让他的心灵和记忆存活于她之后漂泊不羁无所归依的道路之中。
雨水持续短暂。云团移走,所有的声音静止,天空放亮。顷刻之间,月亮破云而出,在山谷洒下如水月光,照亮黑影憧憧。雨后树木、花朵、草尖滴垂的露水流动微光。空气湿润清冷,婉转鸟鸣清脆响起。她的脸上有雨点痕迹,闪闪发光。头发也湿了,白色香花尚未枯萎。他伸出手,触碰她的脸颊,手指皮肤粗糙温热。
我想看你游泳。她提出要求,内心忐忑故作坚定。他俯首看她,眼神深沉难辨,以静默等待她确认。她再次重复,我想看你游泳,脱去你所有衣服。
她知道他会应允。如同早已编排就位的指令和秩序,此刻他们走到无法回转的时空汇合点。他面对她,开始脱去衬衣、裤子、鞋子、袜子、内衣。月色被树林过滤,照耀在裸露出的33岁成年男子的身体上。肩背,腰肢,臀部,腿,手臂,每一处,她都早已熟悉。仿佛是一种兽类和从云端潜逃出来的男神结合体,壮美强壮。他的肉身天生为爱欲和脱离而雕琢。他是在百合花中牧放群羊的男子。她在想象和爱慕中无数次靠近他。凝望皮肤上散落星星点点红色小血痣,伸出指尖,按压它们,一颗一颗抚摸而过。如同探索一幅广阔的地图,如同一个天真而沦陷的游戏。
她听见喉咙里发出的轻声呼吸急促微小。伸出手,抚摸他闪闪发亮的眼睛。他的眉毛,额角,脸颊,嘴唇,下巴,脖子。然后她跪下来。天真蓬勃,如同百合花瓣中心渗透出细微花蜜的茁壮雄蕊。脆弱。坚强。血管蠕动,血液发出声息。它的羞耻,纯洁,如火焰般炙烈的热情,以及永久的无需表达的孤独。抚触它,感觉它,爱慕它。需索探求来自另一个生命的美和能量,没有占有之心。与散发出光芒和热量的事物联结,趋于完整和饱满。
萤火虫再次从竹林中飞出来,暗中闪烁晕染般点点光泽,漂浮于夜色。花枝上清冷露水滴落在她炽热的眼皮上,发出啪的一声碎裂轻响。她身上皮肤的纤细汗毛激起。
她聆听到她与他的肉身和灵魂交错融汇成一片大海,波澜壮阔,万籁俱寂。大海在很远的地方。
她说,我爱着你,琴药。你要记得。
他不动声色,轻声应答,我知道。
即使没有看着他的眼睛,她也确认,他们各自做出允诺。这孤绝而单纯的秘密归于原位,将在时间中固定成形而不腐朽。
然后他离开她。转身走到不远处的湖边,停顿片刻,俯身跃入水中。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扑的一声,分裂水面,击撞出生命的跃动。她站在亭子里,凝望月光中的男子。他在空旷的水面开始游动。
第四十二章 庆长。秉烛夜游
生活一直在为庆长敞开新的门。关上一扇,打开一扇。27岁,她的心是14岁时穿越深山隧道的少女,目视前方,没有疑虑停滞。压抑克制,默默用力,迎向尽头山影花树。即使那只是一场幻觉。
她可以伪装很勇敢,以此真的变得很勇敢。伪装不需要爱,以此没有爱也一直存活。
回到上海。逗留在办公室,整理出稿子及图片,做完专题编辑。日夜不分,追赶在路上耽搁太久的进度。自相机里传出的观音阁桥照片,仿佛是另一个时空的存在。她选了一张打印出来订在写字桌边的墙面,在抬头间歇,凝望这座存在有期限但美感将与时间一起轮回的古老桥梁。她相信它不会死亡,虽然它很快将消失。它使她找到一种精神上的支撑和呼应。它使她觉得不那么孤立无援。
有时忘我工作,路途颠簸劳顿,以实践和推进,对抗心灰意冷。在空落下来的每一个瞬间,她渐渐看清后退的心。站在世间边缘,与它相望,分离出躯体和意愿。因此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与人世的中心隔膜重重。
如同参加固定圈子聚会,她需要口头相传的直接材料,对这些人却没有任何兴趣。在饭局上被热烈讨论带动气氛的内容,不过是圈里圈外是非八卦。如果她不再工作,她就不会再需要任何资讯。她不再需要这一切。她会迅速遗忘在这个餐桌边曾经出现过的人,包括一直孜孜不倦靠近她的同乡Fiona。
如同在餐厅里,看到被围观的电视机轮换播报出各种内容,哪里有比赛,哪里有演唱会,新公映的电影,新出的唱片,哪国领导人来访,政府又制定了什么新策略,谁要上台谁要下台……世界每一天会发生多少事情。形式和物质演变,无法带来心灵所需求的平静优美。她是一个局外人。精神中的故乡该在何处,但肯定不在这里。对这个时代的疏离感,已不仅针对社会及人群,对于自身生命,都近同一种隔离而行。她旁观和省视生活,不愿在沉沦中失去警醒。
如同每一次,在人群拥挤的交通工具里惊醒。也许是一架高空中轰鸣灯光幽暗周围鼾声起落的飞机里。也许是一列奔驰在空旷平原的火车上,正穿越凌晨雾气茫茫。也许是一辆穿梭于迂回曲折高山深处的当地小巴,车厢里载有牲畜和家禽,窗外是崇山峻岭。在瞬间她忘记旅程的目的所在。是现实如梦,还是梦才是真相。此刻产生的世事颠倒的感觉,如此强烈,让她怀疑灵魂与这困顿于烟火尘劳中的卑微肉体其实并没有关联。
在人群中她是一个饥饿的人。一个不合时宜没有找到一席之地的人。她看到心里一头壮硕而华美的兽,双眼炯炯,昼伏夜出,四处漂泊,在旷野和森林中徘徊。她知道它没有饱足。她能够听见它振动皮毛抖擞精神的声响。它努力存活于她退却之心日益强烈的血肉之中。
与定山照例每周固定而稀少地见面。没有交错,也无干扰影响。他工作,看电视,打电脑游戏,安然自处,不曾感觉到庆长更为深沉的抑郁和封闭,也不觉得她情绪异常。他对她的故事没有探测之心,对她的过往忽略不计。近同一种刻意,对她的世界保持距离和生疏。他所需要的,是一个专注于工作和旅途的安静女子。他不需要内心藏有一头兽的周庆长。他宁可视而不见。
男女之间有无亲密和粘连的感应,出自天性,在一起初就能辨认清楚,也不会在日久天长中有所增进或改变。感情是截然清爽的结构,不余留可供改造的空间。它只能逐渐添加规则和习惯,逐渐加固沉重的属性。庆长知道,如果结婚,定山与她的生活,从此刻就可看到未来。遵循持续不变的顺序,重复单一脉动的节奏,延续波澜不兴的内容。直到老。直到死。她清楚自己如果持有意志,就应该离开定山,而不是试图与他结盟,共同抵抗生活。
缺乏内心联结的关系,即使安宁平稳,也不过是用来遮挡双目的一块丝绒布。因为一种始终持有的悲观的自知之明,她比任何一个时刻,更为对自我失望。并因这种失望,继续深深潜入如同洞穴般的消沉之中。
发稿后,辞掉工作,没有留下回转余地。同时离开早已厌倦的圈子聚会。开始与艺术类杂志联系,翻译国外关于艺术的访谈和理论。有时继续给Fiona提供一些帮助。除了工作,她不见任何人,哪都不去。长时间在家里,睡觉,看碟,清扫,骑自行车去集市买蔬菜,学习简单烹饪,保持大量阅读。在书店和图书馆里搬来古籍、哲学、生物学、宗教、天文方面的书籍。
痴迷上富山清琴的三味线弹唱。为了深入感受古典艺术的乐趣,她报名去学习日语。每周两节课,从最基本语音开始。
掸去花瓣,拂去雪粉,长袖一身轻。已是陈年往事,我等的人是否仍在久久守候。雄鸳鸯振起羽翼,令人忧思涟涟,寒衾中鸣叫安在。命运本该如斯。夜半心远钟疏,闻者孤身独寝。哀鸣寒彻枕畔,愈发令人气绝。泪涟涟,意潸潸。无常生命足可堪,相恋之人罪业深。且将无度悲哀,一腔忧焚齐抛光。舍去浮世,明月清风,山桂作伴。
第四十三章 庆长。清池来上海
她在家里反复播放这古老的异国音乐。凄清有力的三弦,沧桑哀切的唱腔,老年男子粗砺婉转的嗓音,一切组合优美至极。空气被乐器的声响轻轻振动,心里有一根丝线也在振颤不已。
她想也许是心老了。她的心是一种突兀的组合,一部分始终是孩童的顽固核心,从未生长。一部分则正在以隔世的速度迅急苍老。
分别一个月之后,清池来到上海。
通知她的是Fiona,电话里的声音快活雀跃。她说,嘿,庆长,许清池看到我们做的采访,赞叹完美。公司总部也表示满意。他来上海开会,要请我们吃饭酬谢。Fiona没心没肺,放松面对现实,一边目标明确无误,一边心无旁骛享受情爱。什么都不亏欠。自讨苦吃的,是庆长这般挈挈在心的人。对感情作茧自缚,捆绑和损伤自己。她与Fiona截然不同,但即便Fiona能够过得比她愉快,收获更多,这也是她们各自所趋的生活。不同价值观的人与人之间,根本不具备可比性。
周五。上海下起冬季末梢冻雨,淅淅沥沥,雨毛滞滞。晚饭约在泰康路上田子坊。这类场合是Fiona选择,她热衷在洋人混杂的地方出没。同行还有另外两位媒体记者,由Fiona介绍。清池公司产品有扩展,总部提出要求,希望他配合公关宣传。与四个年轻女子吃饭,清池十分放松,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