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爱,就注定了一生的漂泊 >

第3部分

爱,就注定了一生的漂泊-第3部分

小说: 爱,就注定了一生的漂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要让自己更孤独吧!”
纯粹之爱
绝对的爱,
一生能得几回?
能爱时,就以你全部的生命去爱!
能被爱,就享受那完全燃烧的一刻。



绝对的爱
作者:(美)刘墉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念大学的时候,有一位教授曾经神秘又带着几分得意地说:“你们要知道,今天看到的漂亮师母,是我的第二任太太。至于第一个嘛,是家里在乡下为我娶的,不识字的婆娘,没什么情感,所以一出来念书,就甩了!”
“那位师母现在怎样了呢?”我不知趣地问。
教授一怔,偏过脸去:“在老家带孩子吧!”
这一幕,至今仍清晰地常在我眼前浮现。倒不是为了教授十分不悦的反应,而是他所说的那段话。
我常想,是不是父母之命的婚姻,就都没有情感?即或生了几个孩子,生活许多年之后,仍像初入洞房时般地陌生?
我也常想,那媒妁之言成婚的夫妻,在一方亡故时,生者伤恸欲绝,难道都是面对旧礼教社会所做的表演,骨子里是根本不爱的?
它让我想起另一位教授讲的故事:
“有一天我到老学生家做客,那男学生一个劲儿地抱怨夫妻感情不佳,说尽了老婆的不是。这时,从里屋跑出一个大男孩。我问:‘这是什么人?’
“‘我的儿子!’学生答。接着继续讲自己从来就不高兴父母安排的婚事。这时里面又跳出一个小女孩。
“‘这是我的女儿!’学生介绍,‘长得很像那讨厌的女人。’说着居然又爬出一个娃娃,看来不过八九个月大。
“‘这是……’
“‘这是我刚添的小男孩。’学生再介绍,又回头没完地抱怨,‘我跟那女人,已经几年不说话了!您知道吗?她才初级识字班毕业呀!’”
于是,这又使我深思:是不是知识差的人,没有资格谈感情?一个文盲的爱情,绝对无法与学者的爱情相比?村妇的爱,更在层次上远不及仕女的情?
爱,到底有没有等级之分?是不是如同架子上的商品,因品质、产地、形式的不同,而有高级、低级的差异?
如果是,那么甩掉一个无知的村妇,让她去哭得死去活来,守一辈子的活寡,为公婆服一生的劳役,再默默地凋萎、缩小、消逝,就是对的!
大家不都歌颂郎才女貌、珠联璧合、学问财富门第相当的婚姻吗?当小说中描述一个黝面的村妇自愿成全杰出的丈夫,跟世家千金、貌美如花的小姐,到大城市里结为一对玉人的时候,读者不都暗自为他们高兴吗?
看!当乐声悠扬,那一对新人滑入舞池,翩翩旋转,如两朵灿烂的莲花,而四座高贵的宾客举杯,为他们祝福,该是多么完美而令人兴奋的结局!
这更让我想起二十多年前看过的《 残酷大世纪 》影片中拍摄的真实片段,高级、进化的白种人,在非洲草丛,如同猎捕小动物般地,抓住矮小的黑人,一刀切下他的……再塞入那小黑人的嘴里……
那小黑人是一种半人类,或者根本不是人类嘛!他们没有文字,甚至没有完整的语言,只是一种动物!所以猎杀他们,是不必有罪恶感的!
他也使我想起在《教会》这部影片中,当文明人听见那“小动物”(野蛮人)居然能唱出优美的歌声时,所露出的惊讶表情。
没有受教育、不文明、不开化的人,是否不能称之为人,如同他们的爱,可以不被承认呢?
我有一个朋友,同时交了三位极亲密的女友,当人们批评的时候,他说:
“你们知道爱是什么吗?爱就是自己,也就是自己的生命!这世上有什么比自己的生命更宝贵的呢?
“那么,就用我的生命来解释我的爱吧!
“我虽然同时有三个恋人,但对她们每一个,都是百分之百的。当她们其中任何一人,失足滑到悬崖边上,而去救的人,九成会被拉下去。我却会毫不犹豫地过去救她。也可以说我愿意为她们每一个人,牺牲自己的生命。
“如此说来,我的哪段爱,不能称为百分之百的爱,无可怀疑的爱?”
从他的这段话去思想,凡是能以自己全部的生命去爱的,都应该被承认,谁能讲那是错的呢?
如果说那位初级识字班的妻子、文盲的妇人、未开化的小黑鬼,都能为他们所爱的人,牺牲自己的生命,我们能因为他们的无知、未开化,而否定他们的爱吗?
更深地推论下去,看到主人危难,毫不迟疑地扑身救援的义犬,在它们心中,那简简单单思维中的爱,不也是百分之百,该被尊重的爱吗?
“功烈有大小,死节无重轻!”这是千古不易的道理,正因此,我不认同孔子说的“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一个人因爱主、爱国而捐出生命,那爱难道还要被分列等级吗?
生命平等!生命都应被尊重!爱情平等!只要是爱,就应该被尊重!
有位女孩对我说:
“如果两个男人都说百分之百爱我,但是一个虽然当时爱得死去活来,过不多久,就可能改变;另一个能维持长久,则后者是真正的爱。”
又有两位曾经一起殉情,后来却分手的男女,各对我数说对方的不是,悔恨自己殉情时弄昏了头,根本不是真爱。
我对他们说:
“有些颜料可以维持较久的时间,有些则很快会退色。但是当你用它的时候,如果它们都是百分之百,无可置疑的红色,浓度和鲜丽度完全一样,你能说由于其中一种未来比较容易变色,当时就不是红色吗?
“爱情就像色彩,它们可能有基础、材料的不同,有知识、种族的差异,有感性、理性的区分,甚至有所谓经得起、经不起考验的顾虑。
“但是,就爱本身而言,只要那爱的当时,是生死与之,以整个生命投入的,就是绝对的爱。”
尊重那绝对的爱吧!虽有的可能化为青烟、灰烬,但那燃烧的一刻,就是火啊!
绝对的爱,一生能得几回?能爱时,就以你全部的生命去爱!能被爱,就享受那完全燃烧的一刻。
这世上,哪个颜色能永不退色?
唯有画的当时,百分之百的鲜丽!
于是,只要有绝对的爱,又岂在朝朝暮暮?又岂在短短长长?中年之爱
今天,你心中的爱是一颗颗晶圆的葡萄;
那时,你心中的爱是一盏醇酒。
不必醉人,你早自醉;
不必倾诉,你已陶然!



陶然自醉
作者:(美)刘墉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如果看到一幅漫画,画着十八九岁的小伙子抱着婴儿喂奶,给人的感觉多半是狼狈。但是如果画着一个两鬓已经飞霜的中年父亲,抱着孩子喂奶,却可能给人一种怡然的感受。
是不是因为年轻的父亲,正该开展事业,难有闲暇照顾孩子,所以感觉得匆忙而狼狈?抑或因为中年人事业多半已有所成,老来得子,便予人一种“有子万事足”的感受呢?
实际观察,年轻的父母确实不如中年初为父母感觉得强烈,倒不一定是中年人久盼终于获得,而是没有那份悠闲,心底也可能少一些“那种说不出的,不吐不快的爱”。
想想:二十岁,有些年轻人还要父母叮着加衣服呢!他们仍在企盼、接受上一代的爱,如何突然转哺给下一代?当然,他们会深爱自己的孩子,但那份爱,多半属于天性,而少有后天的感动。
对的,后天的感动!当你在人世浮沉,爱过、恨过、奉献过、负情过、承受过,就如同吃了太多、饮得太过的人,再经一番风浪颠簸,心头有着难抑的翻搅,是不吐不快的。
尤其当中年以后,感觉身体逐渐衰老,死亡的阴影远远出现,自己的亲长又一一消逝的时候,因为对死亡的认知,愈肯定了生的价值。
抱着怀里的小生命,你知道当他生龙活虎,自己已经衰老;自己看不到的未来、登不上的星球,那小生命都可能代表你去看、去经历。
你也可能告诉自己,千万要保养着,不可早逝,免得这个小生命失去依靠;或是喃喃地对孩子说:当有一天父母的行动迟缓,便要倚仗你有力的手了!
当然,你也可能知道,愈晚得来的孩子,与他在一起的时日便愈短。但是,你不会怨恨他回馈你的时间不多,反而更珍视你们的每一个日子。
年轻的朋友,请不要怪我讲的与你目前感受不符。而请记取我的这一番话,到你的中年、老年去咀嚼!
今天,你心中的爱是一颗颗晶圆的葡萄;那时,你心中的爱是一盏醉酒,不必醉人,你早自醉;不必倾诉,你已陶然!
慕之爱
只是想,如果有一天那少女成了妇人,妇人佝偻了双肩,
而那盏风灯依旧……
只是想,如果有一天我随着你的风灯和长发,
走进你的小屋……



一盏风灯
作者:(美)刘墉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黄昏时,你总是挂一盏风灯,
在你门前的树上。
当我每晚驰车归去,便见它在深蓝的夜色中
摇荡……
偶尔我会停下车,你便飞也似的跑出来,羞怯地摘下灯,又踮着脚尖,一溜烟地奔回你的小屋。
多半的时候,我只是匆匆驰车而过,便见小窗内的你,微扬着手,仿佛招呼,又道一声晚安。
于是每一次经过你的灯前,我就加深一次矛盾。
黄叶飘零,凄风冷雨的秋夜,本是我急着回家的时刻,因为我那贤慧的妻子,正在门前引颈盼望。只是轮子碾过潮湿的地面,竟是你千声的怨叹。
细雪纷飞,满眼银白的冬夜,本是我急着回家的时刻,因为我那白发的母亲,正生起一炉红红的炭火。只是雪花飞上车窗,竟然变成你门前万盏的风灯。
斜光朗朗,白昼特长的夏季,本是我急于回家的时刻,因为我那初试步的幼女,正坐在草地上嬉戏。只是黄昏的天空,竟然是你那盏风灯的扩大,从四面向我拥来。
于是我便一次又一次地停驻,看你飞奔而出,摘下风灯,又轻盈地奔去。
或许那盏风灯是为我而悬吧!
或许是为每一个孤零零穿过这林间小路的人悬挂。
或许你只是希望有个人能欣赏你巧手做出的风灯。
这些事我都不想知道。
只是想,如果有一天那盏风灯不再悬挂,那扇小窗不再敞开,那少女不再飞身出来摘灯,那脸上的神采不再羞怯……
只是想,如果有一天那少女成了妇人,妇人佝偻了双肩,而那盏风灯依旧……
只是想,如果有一天我随着你的风灯和长发,走进你的小屋……
风之爱
……用她的身体,滚过一边又一边。
看着看着,竟觉得那像是人的胸腹之间,
有脉搏,有呼吸,有生命。



许多风跑了过去
作者:(美)刘墉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自从为小女儿在院子里装了风车,风的模样就更多了!
那是一个连着木偶的风车,风一吹,上面的白胡子老公公便开始砍柴,风吹得愈急,风车转得愈快,老公公也就忙得愈起劲。
于是原本充满各种“树声”的后园,便加入了砍柴的声音,当狂风吹过林子,飒飒一片如涛声传来,其间更多了一种较规则的节拍。
只是细细听,又常让人纳闷。有时候群树乱舞,不闻风车响,过一刻风车猛转,后面的森林却已悄然。
坐在院子里写稿,那感觉就愈强烈了!桌子与风车不过咫尺,此处有风,彼处无风;或桌上无风,风车狂转,竟判若两个世界。
渐渐领悟风不仅是一阵一阵,且分头前进,成为一缕一缕。每一缕风,各自为政,也各自奔走,甚至各有各的面貌。
今早到曼哈顿去,过时代广场时,伫立良久,因为在一片新设的广告墙上,我看到了风的真切面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