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小军阀 >

第444部分

小军阀-第444部分

小说: 小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接在此指挥战斗的饶国华,不得不下达了歼灭作战的命令。

两门迫击炮被拉了上来!

炮弹呼啸着朝俄国人的阵地砸了下去爆炸声中俄国人的惨呼声不断传是,

到了中午时分,邻近中国军队的几门迫击炮再度增援上来,轰炸,忽然之间加强了。而面对中国人的迫击炮那些躲在阵地里的俄国人却丝毫没有还击的办法。

下午2点,步兵的攻击开始了。

分散开来的中国士兵互相掩护着向前推进。他们手中的枪口不断的跳跃着,铲除着前进道路上的一个个障碍。

俄国人的抵抗并不是如何强烈,在中国军队不间断的轰炸下,他们已经门g受了太多太多的损是,

突击在最前面的依旧是陶至为的8连。

随着战争的进行,这个连队里已经没有新兵了,那些加入战场不久的新兵,也都在战火的考验中成长为了老兵。

他们冷静、沉着,无论枪声、爆炸、或者是死亡都无法影响到他们一丝一毫在他们的眼里只剩下了一样东西:敌人!

那些过去连杀只鸡都未必下得了手的新兵,他们也和老兵一样,定点清除着前方道路上的敌人,然后冲进敌人的藏身处,歼灭每一个能够看到的敌人,顺手再在伤兵垂死的身子上补上抗,

在这里不需要任何的感情,要的就是血腥!

窦大胜、烟子、大壮三个人交替掩护着,一口气拔除了三个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窦大胜自己算了一下,起码已经干掉十几个俄国人了。

他从来也没有想过自己居然会杀死那么多的人。他又忽然想起了才进入俄国的时候不知道谁对自己说的一句话来:“杀一个人,你是凶手,杀了一百个人,你就是英雄了……”。

恩,有那么一些道理。

一道机枪火力阻挡住了他T1】前进的道路,三个人低下了头,一时被机枪打的无法抬头。

趁着机枪手换弹匣的功夫,窦大胜用力扔出了一枚手雷,不过并没有对对面的机枪阵地遭到什么杀伤机枪重新响了起积,

“烟子,我和大壮在这吸引住他们,你绕到后面去!”窦大胜低声说道。

烟子一声不吭的拎着枪爬到了一边。窦大胜和大壮趁机用手里的冲锋枪扫出了一梭子的子弹,趁这个机会,烟子迅速绕到了另一边。

俄国人的机枪打的很凶“突突”的子弹打的窦大胜藏身地方土石乱飞。

窦大胜嘴里喃喃咒骂着,但在烟子出现在敌人身后之前自己却并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烟子没有辜负班长的期望,他成功的在俄国人的注意力全部被正面吸引之后,悄悄的出现在了俄国人的身后……

一共四个俄国人,一挺机枪。他们全神贯注的在一名军官的指挥下,拼命的用机枪朝着前方扫射烟子放下了武器,长长的吸了一口气。

然后拔出了两枚手雷,拉去了引信,用力扔了出去……

“轰、轰”的两声爆炸之后,阵地上的机枪一下被哑巴了。

烟子猛的站了起来,端着手里的枪就是一阵疯狂射击。

窦大胜和大壮也冲了上来,不过阵地里已经没有活人了……

窦大胜长长的送了口气,检查了下,让他惊诧的是,在这里他居然发现了一具俄国少校的尸体!

一个少校,在这指挥一挺机枪?

窦大胜的心里一个机灵:难道自己抓住了敌人旅部所在的位置?

朝边上看了看,自己只有三个人,凭三个人想要端掉俄国人的旅部实在有些异想天开了。他把大壮叫了过来:“你去找到连长,让全连立即向我们这里靠拢!”

厚的大壮应了一声。

“兄弟,立功的机会怕是要到了。”窦大胜检查了下武器,重新换上了一个弹匣……

窦大胜的判断没有任何错误,这里正是杜马切夫的藏身点。

随着旅部的被包围,中国人的攻击非常凶猛,而无法调集部队的杜马切夫,此时身边已经只剩下了不到一个排的兵力。

方才让自己的参谋去指挥一挺机枪阻挡住中国人,可是刚刚枪声还非常鸡烈,但现在枪声却一下停了下来。

杜马切夫知道,自己的参谋牺牲了,中国人就在附近。

他指挥着部队想要转移,但才一出去很快就遭到了敌人弹雨的打击,在又失去了一个士兵之后,杜马切夫知道现在局面非常被动了。

他组织手里仅有的一个排,向敌人发起了几次冲锋,但敌人却抢占了有利地形,利用冲锋枪和手榴弹把他们给重新打了回去。

杜马切夫倒并没有太多的惊慌,当他拒绝了中国人的投降要求之后,他便已经做好了准备迎接这一天的到来。

现在,或许是时候了……

“旅长同志,敌人的增援部队到了。”

听到这声报告,杜马切夫点了点头,最后的时刻已经来临。他接过了一把枪,朝剩下不多的俄国人看了看,面色沉重地道:“同志们,为了革命,献出自己的生命吧!冲锋!”

“乌拉!乌拉!”一片喊鼻在周围响起。

周围静悄悄的,方才的喊杀声已经安静下来,留下来的,只有那一地刚才近乎自杀式的冲锋者的尸体。

杜马切夫的尸体就在其中,他的身上被打满了弹孔,没有人知道他是被谁打死的!!。

正文 第六百十四章 大会战 (二)

杜马切夫旅的旅部遭到了覆灭性打击,杜马切夫本人也死在了战场上!

这仅仅是开始,远远不是结束。

中国人并没有因为一个杜马切夫的阵亡而感到欢呼雀跃,甚至没有停止一下前进的步伐。

相反的,他们反而在战场上投入了更多的兵力。

苏俄红军第Q集团军的命运已经炭炭可危而在克敦斯诺亚尔斯克正面战场,张作霖之东北军团和吴佩孚之第二军团,同样也开始加大了攻击力度,力争在寒冬到来之前解决战斗……

伏龙芝无所作为,他拿不出任何解决问题的办法来。

但这却并不能怪他,莫斯科方面丝毫也没有增援的意图。他们从克敦斯诺亚尔斯克大会战一开始的命令就只有一条:坚决的取得胜利!

坚决的取得胜利?难道仅仅依靠嘴上说一下就能取得胜利了吗?

取得一场战役的胜利,很大程度上并不仅仅依靠前线指挥官,而是需要各个力面的配合、协调,如果连最最起码的后勤保障都无法做到,如果在前线最需要援军的时候,后方却还在为了权利而你争我夺,那么,这样的战役其实已经注定了结果。

如果真的遭到惨败,那么公平的说,伏龙芝只应该承担一半的责任……

梅列茨科夫同样也是如此!

这个年轻的红军司令员已经尽到了自己一切能尽的最大努力。

他在全面处于劣势的情况下竭力的饿在和中国人周旋着。

很可惜,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个杰出的天才将领刘昭承,以及中国和美英法列强对前线源源不断的物资增援。

差距是全面性的!

一个个坏消息不断的传来,整个第Q集团军的一只脚已经站到了悬崖边上,分散以小股部队作战的计划,尽管在前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随着战争的延续,其短处也开始显现出来了……

比如杜马白夫的旅部。

如果这个旅部在遭受攻击的时候附近哪怕能有一支部队进行策应增援,或者结果也不会是这样的了中国人以迫击炮和喷火器做为开路先锋,无情的摧毁着敌人一个接着一个的防御。第Q集团军的生存空间已经被越压越小了。

不光如此,在外线无时无刻不在想呼应处在包围圈里红军的苏俄游击队,也遭到了不断的沉重打击。

刘昭承以一个主力师加上白卫军的两个师,对苏俄游击队展开了全面的清剿。同时,那些增援到俄国的新乓们,刘昭承并不急着把他们投放在一线战场,而是让他们先加入到了清剿的行列之中,让他们能够最大程度的掌握到战场经验,尽快适应战争。

游击队的生存环境也同样变得恶劣起来了更加令人难堪的是,俄国当地民众也彻底抛弃了红军和游击队,他们同样的加入到了反抗的队列之中。

这些俄国民众中的不少人不断的为中国人提供着和游击队有关的一切情况。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游击队才到一个地方,还没有来得及喘口气,中国军队很快就压了过来,迫使俄国游击队不得不仓皇离开这里。

如果反复,游击队的队员们根本无法得到任何休息……

游击队队员的意志远远没有红军正规军那么坚定,在严酷的打击之下,他们的心理防线出现严重动摇最终彻底崩溃!

于是他们便也只有一种选择:投降!

其实即便是意志墅定的红军在重重包围之下也出现了大量的投降士兵。

刘昭承知道胜利已经离自己不远了。只要打垮了俄国人的第Q集团军,那么整个克敦斯诺亚尔斯克战场俄国人的侧翼便会被撕开一个巨大的口子。伏龙芝将再也无力回忘,

刘昭承抢先求妾!

他重新下令那些分散作战的部队集合起来,将之前分散的力量,捏合成了一只拳头,给予苏俄红军以最后的、最坚决的打击!

11月11日“山崩作战计划”开始!

漫山遍野的中国军队向处在包围圈中的苏俄红军第Q集团军发起了山呼海啸的进攻。他们在各线不断攻击着,他们在每一个角落捏寻着他们能够看到的任何一个红军!

第Q集团军的末日,离梅列茨科夫已经不远了11日这一天,第一军团前后发起大小作战17次歼灭、俘虏红军一万余人。有的战斗甚至只用了几分钟便宣告结束。

俄国人的乓力实在大分散了,他们在中国人优势乓力的冲击下根本无法组织起哪怕一次有效的抵抗。

年轻的梅列茨科夫在同样年轻的刘昭承面前,显得非常稚嫩,远远不是对手。

公平地说,两人的起跑线便不一样。

刘昭承从国内统一战争开始,便得到了大总统王恒岳充分信任,他一天之内连升两级,王恒岳对他甚至有些偏心。他经历过中国国内战争,也在湖南的大会战里得到了充分的考验,积累下了大量的经验。

同时,无论是王—恒岳也好,张孝淮也好,在战场上都给予了他最全面的信任和支持,他根本不用为除了战场之外任何的事情分心。他唯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情:打败面前的敌人!

而梅列茨科夫却享受不到这样的待遇!

他之前虽然也参加过多次的战争,但却始终是以参谋人员的身份出现,并没有真正的最直接的一线战场经验。同时他是在第Q集团军最危难的时候,才被伏龙芝任命为司令员的。而他的第Q集团军面临的是孤军奋战。

没有飞机、没有大炮、没有坦克,没有援军、没有兵力支援、没有弹药补充……

在这样的情况下,你根本无法要求他太多!

他已经尽到了自己能尽的一切努力。

在11日他给伏龙芝的电报里如此说道:“局面已经非常恶劣,中国人正在各个方向全方位的进是部分部队已经没有了子弹,迫使他们在面临敌人进攻的时候,只能以刺刀和敌人做着最勇敢的战斗,其结果可以想你处境非常艰难,从中国人的进攻态势来看,他们已经决心在两到三天内结束战斗,坚守十五天的命令恐怕无法达成……在11日这天,继杜马切夫同志之后,又有一名旅长阵亡,一个师长被俘,这是我所知道的,其它的情况不明,或者还有更多的高级指挥官牺牲或者被俘……”。

电报里,尽管梅列茨科夫没有再多说什么,但绝望已经不可遏制的在电报里显现任何一个再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