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军阀-第2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指挥,从即日起”
王恒岳的表情似乎有些沉重:“从即日起,定国军这一称呼便不复存在。我们的军队是为国民革命而奋战,为国民革命而努力,因此军政府辖下所有军队,改称为“国民革命军,!”
国民革命军!
在王恒岳的计划…中,国民革命军将先以之前的定国军为主力,配属以滇军、矜军、桂军和粤军之精锐,编成十八个主力师,六个混成旅,投入北伐。
同期在各地积极募兵,从各地旧有军队中优胜劣汰,组建二十到二十五个预备师。
成立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王恒岳为陆海空三军大元帅,蒋百里为总参谋长。
一个大元帅孙中山走了,一个新的大元帅王恒岳出现了!
这时候的王恒岳有了全新的鼻份:革命军政府七人总裁团第一总裁,国民革命军陆海空三军大元帅!
北伐,已经在如火如荼的准备起来……
“这位就是军政府少将参军,援闽粤军总部代理副官长、第二支队参谋长、粤军第二军第十二统领、粤军总部参议、广州宪兵司令罗翼群将军。”一长串的头衔几乎把王恒岳给弄晕了。
自己唯一知道的就是此人是孙中山的心腹!
“罗将军,请坐,请坐”王恒岳客气的说道其实不用猜也清楚,自从孙中山被自己赶跑后,罗翼群这些粤军军官,孙中山的铁杆对自己是充满了怨气的。
罗翼群这些人对孙中山是的当忠诚的。
在第一次炮轰广东督军署的时候,孙中山密令海军驻省河舰只做好战斗准备,同时命令大元帅府所能指挥的陆上部队听到海军发炮后立即响应。以罗翼群秘密联络驻广州周围的黄明堂部、魏邦平部及林虎部属粱鸿楷营等各部,约定同时向陈炳棍的督军署发起攻击。粱鸿楷表示听到炮声后,愿率全营袭击桂军苏世安炮兵团,并约罗翼群带炮兵学员劫夺大炮,开进牛王庙阵地,掩护步兵进城。
约期到了以后,当夜罗翼群带炮兵学员及其他军官十余人,先到沙河息鞭亭酒店开房,假装打麻将消遣,准备听到炮声就行动,但等到天明仍然没听到。
罗翼群于是乘马车到大元帅府询问究竟。这才得知,原来孙中山昨夜未登军舰,而是亲自到中流砥柱炮台指挥发炮,不料这些火炮是三十年前晚清广东海防大臣彭玉、
麟为抵抗法军所铸造的旧炮,加上火药包潮湿,轰不着火。孙中山因已疲乏即回帅府休息,安排有关人员及部队改期再举。
于是这才有了次后的第二一次炮轰广东督军署。
这样的人要留在国军序列之中实在有些让人放心不下。
不过这也没有什么,自己本来就准备解决掉这批人,把国军一国民革命军的权利牢牢的抓在自己手里!
“巡大元帅召见有何指示。”罗翼群一坐下来就问道。
“我听说罗将军劳苦功高,为了革命事业呕心沥血,今日特请罗将军来,是为了商议北伐事宜的。”
听了这话,罗翼群淡淡一笑:“一切都由大元帅安排,还需要问我做什么?”
不善的口气并没有让王恒岳生气:“要问,要问,北伐很快就要开始,不知道罗将军有什么见解没有?”
“大元帅成竹在胸,我是实在没有什么看法。”罗翼群接口说道。
王恒岳笑了一下:“看来罗将军肚子里有意见那,不过这没有什么,大家都是为了革命。不过我有一个想法,为什么我们的军队,不如外国人的军队呢?比如德国,为什么这样一个国家能够横扫欧洲?
还有英法军队,为什么能够一直坚持到现在?”
罗翼群没有明白王恒岳的意思。
王恒岳叹叹了口气说道:“要让一个国家强大,那就必须要先了解比自己强大的人,因此我想请罗将军出洋考察一下,当然这个费用,全部由我私人来掏腰包!”
罗翼群瞬间就明白了,王恒岳这是要借着出洋考察的名义,把自己赶走了!
还没有来得及说话,王恒岳又接着说道:“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因为我准备组织一个考察团,罗将军担任团长,魏邦平、粱鸿楷等人皆为团员,由罗将军带着,去欧洲好好的考察一番。”
说着,拿出了一份名单递给了罗翼群:“罗将军请看一下有何不妥?”多翼群接过来大致看了一下,名单上列出了三十七个人的性命,分别被派到了美国、英国、法国,这三十七个人,全部都是孙中山的追随者,并且,在粤军之中都担任军官职务。
王恒岳这是要一网打尽了!
罗翼群冷笑了下:“考察?怪不得前天两个师的定国军”
“国民革命军。”王恒岳纠正了下他的说法。
“国民革命军”罗翼群自嘲的笑了下:“是啊,我也是国民革命军的一员,如果不服从命令,那就是破坏革命了吧?大元帅调了两个师的力量进入广州,为的就是我们一旦拒绝执行考察命令,那么,就要武力解决了吧!”
“罗将军考虑的太多了,这次只是考察而已,等你们回来我还是要委以重任的。”王恒岳微微笑着说道:“至于两个师进入广州,那也是为了维护广州的秩序,没有其宅意思。”罗翼群朝挂在墙上的地图看了一眼。
那上面,用红蓝笔标了出来,这是面前的大元帅特意标记出来给自己看的。
红色的是王恒岳的部队,蓝色的是忠于孙中山的部队,红色的已经把蓝色的包围了起来,而且更加让人担心的,在外围,还有更多的红色。
除了接受王恒岳“考察”命令,已经没有别的路可以选择了,不然要不了两个小时王恒岳就能把这些蓝色的解决。
罗翼群忽然问道:“大元帅是真心北伐吗?而不是在演戏吗?”“是的,我是真心北伐。”王恒岳的面色变得严肃起来:“北伐一天不能成功,我就一天不收兵,这是军政府的决议,也是我个人的决心!”“希望大元帅说到做到。”罗翼群站了起来:“既然大元帅不再需要我们,我们也不会继续厚颜留在这里,我们这就出洋“考察”希望在海外能够听到北伐胜利的消息!”
王恒岳也站了起来:“去海外的船已经安排好了,明天就能出发,考察团的其他成员我也都通知过子,请罗将军回去准备一下,尽早登船。”罗翼群步履沉重的走了出去。
广州从此后是王恒岳的了,军政府也是他的了,北伐?他一定会北伐的,因为他的目标,绝不仅仅只有这么一些地方!!。
正文 第三百零四章 海军之梦
“恒帅!
“恒帅!”
一声声的声卒响起。王恒岳笑着走了过去:“怎么样,现在心满意足了吧,老子帮你们把海军给弄来了!”“心满意足了!”张霄岳和伍潜龙一起大声说道。
广东落到手中,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终于能够组建自己的海军了!
原北洋第一舰队,后来被称为“护法舰队”的海军力量几乎完整的落到了王恒岳的手里,连着之前就收买的“海容”号和“海筹”号巡洋舰,第一舰队拥有舰船13艘,18万吨,占了民国海军总吨位的一半!
而且,还有之前广东海军的那些舰船也掌握到了王恒岳的手里!
尽管和列强们相比,王恒岳的海军力量依旧弱小的可怜,但这比起之间,已经有了一个长足的进步了!
一同陪着前来的程璧光笑道:“张霄岳原来也是我的部下,现在算是老朋友聚在一起了,好,好啊!”
“成立国民革命军海军总司令部公署。”王恒岳正了一下神色:“程璧光仍任海军总长,张霄岳,海军总司令:成立江防司令部,伍潜龙,任江防司令部总司令!、“是!效忠恒帅,效忠固家!”
海军,海军!大海军!
在王恒岳的心里,始终都有一个大海军的梦想!
也许自己这一辈子都无法完成大海军梦想,这一辈子都无法看到中国成为海上霸主,但无论如何,只要自己还坐在这张位置上,只要自己还活着,就得一步一步慢慢的来坐。
这一辈子实现不了这个梦想,那就留给下一代去完成,总有一天,自己的这个梦想会在后代身上实现的!
张霄岳和伍潜龙同样兴奋、鸡动不已。
鼻初四川“水军”成立时候的情景,他们到现在还牢牢的记得。
一艘渔船上面架着一门小炮这,就是恒帅为他们准备的“炮艇”!可是海军之梦,却正是从这艘炮艇上开始的!
那艘“炮艇”的名字,叫“强盛”号!
他们直到现在,还忘不了恒帅那天对他们说过的话:“或者这就是个象征,是我们水军的开始。将来等我们真的有海军了,也强大了,这艘“炮艇,那,我就专门给它做个博物馆保存起来,让大家知道我们的海军就是这么起步的……”恒帅没有食言,恒帅终于给了他们一支真正的舰队!
“舰队,我给你们了,剩下的,就靠你们了。海军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我能尽多大的力就尽多大的力!”王恒岳表情严肃地道:“我不要求你们能够立刻把海军办的多么强大,我就一条,万一将来真的要和外国舰队一战,哪怕败了也要败出中国海军的尊严来!陆军,死要死在地上:空军,死要死在空中:海军,死在死在大海之上!”“是,死,也要死在大海之上!”
程璧光忽然说道:“大元帅,有个人你得去把他请回来。”
“哦谁得我亲自去请?、,王恒岳好奇地道。
程璧光一笑道:“这人很年轻,今年才二十五岁,我率第一舰队支持护法的时候,这人也跟着一起来了。虽然年轻,但我料将来必是一代海军杰出将领!”
卖关子似的停顿了下:“此人字筹硕广东文昌人,这人三岁随父去了新加坡,八岁回国,广东海军学校毕业,姓陈名策,!”
王恒岳倒吸一口冷气恨不得现在就狠狠的扇自己一个巴掌!
自己怎么把这个天才的海军将领给忘记了?要不是程璧光的提醒,万一失去了此人,那真是要懊悔上一辈子的!
其实也不能全怪王恒岳没有想到这个人。
中国海军在近代的衰落民国海军将领远不如陆军将领那样为人熟悉,实际上他们中间不乏传奇人物。陈策,就是其中的一员。他是广东海军历史上罕见的悍勇型海军将领。陈策经历奇特,先后参加过辛亥革命、护国战争、护法战争、讨陈、讨桂、讨粤、抗日、太平洋战争:当过海军司令官,做过军阀,封过爵士,干过市长,领导过外娄使团,指挥过盟军舰队,办过学校,修过铁路,和侵略军作战中失去一足一手他的一生,简直就是充满了传奇色彩的一生!
在那次中国永远都无法忘记的抗战之中,陈策立下奇功,而为表扬陈策的贡献,英皇授予他“帝国骑士司令勋章”!
孙中山在广东组织护法运动,海军总长程璧光率第一舰队通电拥戴,陈策也跻身护法舰队参加这一行动。说起来护法舰队有一个有趣的插曲,当时陈策所在的“飞鹰”舰奉命为先导舰,该舰舰长得知广东民众在广州码头集结,翘首盼望护法舰队的到来,脑筋一热,为抢风头下令不顾一切超高速疾行,开“英雄船”结果“飞鹰”舰提前到达,一时万众欢腾,但“飞鹰”舰也就此锅炉烧坏,很长时间动弹不得。
护法舰队中多广东海军学校学员,陈策因此威望日增,他代表海校同去会游说陈炯明,促使陈从漳州来粤支持孙中山。陈策也因此得到孙中山的器重。当时,孙中山帐下的海军力量包括两支,大型舰艇主要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