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军阀-第1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黔军的叛乱是在意料中的事,并且自己也已经做了充分准备平定叛乱并不难,但现在情况发展的却似乎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赵又新带来的消息,印证了唐继尧可怕的想法:定国军,似乎已经进城了!
这是一个让唐继尧无法接受的噩耗,他甚至想过,宁可让昆明落到矜军手里也不愿把昆明交给王恒岳!
“我已经派人去打探过了,卧军已经向城门方向运动,王文华的部队似乎已经和对方交手!”“凤阶情况危急了啊。”唐继尧忧心忡忡:“现在城里有我们滇军,有矜军川军又趁乱进入,这昆明怕……”
“督军,事情还有挽救余地。”赵又新倒显得非常镇静:“在昆明我们手里还有两个师,足够继续坚持下去,我建议用一个师控制昆明,把矜军和川军逼在城门一带,让其自相残杀,然后再调动昆明城外的一个师对其形成合围之势!”唐继尧在那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凤阶,你去指挥,在这里给我留下一个卫队就可以了。”
“但是,万一……”
“到了这个时候,还有什么万一!”唐继尧苦笑了下昆明不能守住,我这个督军府难道便能守住?凤阶,你的责任重大,无论如何都要把敌人阻挡在昆明城外!”昆明城门附近,已经陷入到了一片战火之中。
战斗完全脱离了王文华的想像。
督军府并没有被攻占,唐继尧也没有被抓到,而现在自己却又遭到了敌人的攻击!
士气已经有些混乱,士兵们在那盲目的开着枪,但脸上的惊慌却根本无法掩饰得住。
对方的攻势很猛,好容易建立起来的外沿阵地,被对方一个突击已经冲散。万一这个时候城内的滇军再趁势反扑,那一切就完了!
“报告,何旅长和胡旅长来了!”
“是吗?快请!”焦虑中的王文华一下来了精神,急忙说道。
眼看何应钦和胡英同时出现在自己面前,王文华快步迎了上去:“城内的情况怎么样了?”“总指挥,唐继尧已经被我们抓住,赵又新也跑了!”“啊!好,好!”王文华一下变得亢奋起来,接连说了几个“好”
字,兴奋的手舞足蹈:“唐继尧被抓了,好,好,昆明落到我们手里了!”“轰、轰”两声,外面的阵地响起了爆炸,这才终于让王文华从狂喜中清醒过来,现在自己的对面还有着大量的敌人!
“何旅长,胡旅长,唐继尧是被抓住了,但那里的敌人怎么办?”
何应钦和胡英互相交换了下眼神:“总指挥,有个办法可退兵!”“说,快说!”王文华惊喜地道。
何应钦沉默了下:“只有一个办法,把你交给定国军!”
“什么?”
大惊失色之中,何应钦和胡英带来的卫队,已经快捷无比的接触了王文华卫队的武装,无数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他们!
“何应钦,胡英,你们想做什么!”从震惊中反应过来的王文华暴怒的叫道。
“借总指挥一用。”何应钦微微笑了一下:“定国军已经到达昆明,我们无法攻占督军府,穷途末路之下,只能抓住总指挥去请功了。”“吝生,畜生!”王文华瞠目结舌,好半天才能说出这样的话来:“何应钦,我把自己的妹妹都嫁给了你,你居然这么对待我?”何应钦根本没有被他的态度影响:“大舅子,我很感谢你把自己的妹妹嫁给我,可是现在危难之机,为了我和弟兄们的前途考虑,我也不得不如此了,不过放心,我总要保着你的性命才是”说着一挥手:“来人,把总指挥看住了!”
“旅长,称看!”对面的枪声一下停了,顺着部下手指的方向看去,刘昭承看到一个当官的举着白旗,手在那不断挥动着,朝着这里走来。
“警戒!”
刘昭承抬了下手。
军官被带到了面前,对刘昭承一个敬礼:“矜军第二旅旅长胡英!”“胡旅长!我是定国军第四师第七旅旅长刘昭承。”刘昭承回了一个礼,有些吃惊:“胡旅长此来有何贵干?”
胡英胸膛挺得笔直:“刘旅长,云南境内战火弥漫,民不聊生,非我等军人愿意看到,我等欲结束战争,恢复云南和平,奈云南督军唐继尧和矜军指挥王文华执意不肯,我等无奈,只能扣押了王文华,战场起义,特来和贵部商谈事宜!”事情发生得太突然了。没有任何征召的就战场起义了?
刘昭承在那想了一下:“胡旅长,起义部队有多少?”“我的第二旅,何应钦的第三旅,现在王文华亲自指挥的第五混成旅大部也在我们掌握之中!”“城内的情况呢?”
“滇军仍在抵抗,大约有一个师的样子!”
刘昭承点了点头:“胡旅长,你们战场起义,即为我定国军的一份子,请你部继续控制城门,等待我旅接受。何旅长的部队,严密防范昆明方向滇军部队!”
“是!”
这个时候的胡英和何应钦,决心是非常大的。
先是背叛了滇军,再背叛了王文华,他们已经无路可走,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和定国军牢牢的捆绑在一起了。
而昆明的突发状况,也完全出乎刘昭承的想像,原本想像中的恶战并没有到来,城门轻而易举的落到了自己手中。矜军的忽然倒戈,帮了定国军的大忙。
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如何坚守住这里,然后等待大部队的到来了。
昆明的枪声再度变得密集起来,但是,离云南之战的结束已经并不远了!!。
正文 第二百七十章 平定云南之最后一战
云南之战从昆明内乱开始,便已经注定了其结局!
在嵩明的顾品珍,当得知昆明内战的消息后,整个人都呆在了那里,他很清楚的知道:一切,都已经到了结束的时候了!
云南之战的失败,对于滇军来说再也无法避免,而自己能够做的,只是尽到一个军人最后的本分而已。
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军人的荣誉失去。
蒋百里已经派人来劝说过自己投降,但自己拒绝了,不为别的,为的只是两个看起来有些荒唐幼稚的字:荣誉!
在别人眼里也许这两个字不算什么,但在自己眼里,却没有什么比这更珍贵了!
蒋百里也有一些无奈,自己可以取得战场上的胜利,但却无法改变一个真正军人的决心。
而正在蒋百里准备下名对嵩明展开最后猛攻的时候,贵州方面王恒岳给顾品珍的一封信却到了。
蒋百里派人把这封信送到了顾品珍的手上……
“筱斋先生台启……”顾品珍打开了信,上面是王恒岳亲笔写给自己的:“昔日护国之役,先生忠勇奋战,奋不顾死,大败北洋,可歌可泣,国家民族永世不忘。今日先生为捍卫云南,以孤军之势犹自奋战,精神感动天斌,
恒岳非为一己之私,欲谋滇地,而为大西南计。当今全国大乱,西南偏居一隅,分则不能自保,合则能够自强先生即便不珍惜”顾品珍把自己关在指挥部里整整半日,没有人知道这位前敌总指挥在想什么。
而定国军的攻势,也忽然一下停了,似乎也在那配合着王恒岳,在做着争取顾品珍的最后努力……
当日,在天色渐晚的时候,顾品珍终于从自己的指挥部里走了出来,他把自己全部的团以上军官都召集到了自己身边,开门见山地说道:“娄准备和定国军和谈。”
没有人接口说话,谁都知道“和谈”这意味着什么。
“战争对于我们已经结束。”顾品珍的声音听起来非常沉重:“在我们的对面,聚集着实力远远超过我们的部队,光是开炮,就能够把我们这里轰平,我是决意去死的了,以报效当初蔡锷对我的栽培之恩,但是王恒岳给我来了一封信,他在上面问我,即使我不珍惜自己的生命,难道也不珍惜滇军千千万士兵的生命吗”
他轻轻的叹了口气:“原本无论王恒岳如何巧舌如簧,我也不会动心的,可偏偏就这句话打动了我。死我一人,无足轻重,但滇军那么多兄弟,在明知必然会失败的情况下,又何必陪着我一起去死?结束了,战争该结束了,王恒岳既然要要统一云南,就让他统一去……”
当顾品珍说完了这些话,他就好像卸下了千斤重的包裹一样1917年10月16日,在昆明变乱发生的次日,滇军前敌总指挥顾品珍,下令部队停止射击,并派出谈判代表与川军进行谈判。
蒋百里接受了顾品珍提出的善待滇军,对滇军将士生命给予充分保证和尊敬的等八项条件。
次后,滇军前敌总指挥顾品珍下令前线滇军停止武力抵抗,驻守原地,等待定国军接收阵境,
前线的战争,结束了。
蒋百里和顾品珍见面的时候,非常平静,顾品珍甚至还以对待上司之礼,郑重的对蒋百里行了一个军礼!
蔡锷是自己的老上司,蒋百里是蔡锷的好朋友,这没有什么不妥当的。
“顾总指挥准备去哪里?”蒋百里问道。
顾品珍叹息了声:“现在我哪里还是什么总指挥?如果允许的话,请蒋总指挥能够给我一匹马,我准备从此后脱离军队,继承家业行医去。”“行医?”蒋百里眉毛跳动了下:“筱斋兄久在军中,这样实在可惜了吧?”
顾品珍笑了笑:“没有什么可惜的,以前家父就想让我当个医生,可我偏偏穿上了这身衣服,现在正好借着这个机会离开军中,好好钻研医术,也算对家父有个交代……”忽然眼神有些暗淡:“当年我若是肯定好好学匡,也许蔡锷就不糯”
蒋百里没有挽留顾品珍,人各有志,就算把他强留下来也没有什么意义……
顾品珍,字筱斋,昆明人,出生医生世家。
清末附生。1909年从日本回云南,任云南陆军讲武堂军事教官兼骑兵科长。1911年先后任骑兵团长、云南陆军讲武学校生徒队队长、校长、兵工厂厂长、陆军第二旅旅长、第二师中将师长、
第六师中将师长、云南讲武堂监督等职。1917年在川滇之战失败之后,离开军队。
此后顾品珍专心行医,钻研医术,成为了云南当地一个很有名望的医生。
他曾经叱咤风云过,护国战役之中,在蔡锷的指挥下,大败北洋。
但当稽笔华洗尽,也许过一个普通人的生活才是最无忧无虑的吧前线己经失败,在昆明城内,决战也同样到了最后关头!
黔军先是反叛,接着倒戈于定国军,再度对城内滇军发起猛攻。
战斗进行的非常鸡烈,唐继尧和赵又新非常清楚,这将是云南之战最后的决战!
城内、城外的滇军发起了一波波的攻势,企图把城门重新夺回来。
但川黔联军,却死死的把守着阵地,死死等待着主力的到达。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每拖延一些是,危险,也就更加近了一步……
赵又新亲自出现在了战场之上,亲自指挥着部队,向城门方向发起了一波一波的攻势。
就在这个时候,新的情况又发生了:滇军某旅诸旅长宣布中立,不再参与战斗!
这位旅长在滇军之中享有很高威望,他的中立,让赵又新措手不及。
堡垒,最怕从内部被攻克!
局面有些失控,滇军人心惶惶。
这让正在指挥着战场的刘昭承取得了重新布置的时间!他迅速调整兵力,把第七旅和倒戈的矜军混合在了一起,阻挡来自两个方向的压力。
“滇军好像有些乱。”何应钦指了一下前面。
刘昭承拿起望远镜朝对面看了一下,尽管他不知道那里发生了什么情况,但立刻当机立断地道:“何旅长,你在这里继续指挥战斗,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