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官神 >

第499部分

官神-第499部分

小说: 官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彭梦帆在单城市实地考察之后,重点就单城市倒闭破产的棉纺厂进行了调研论证,经过他多方走访,以及研究了南方和其他产棉大省对棉纺厂的改制经验之后,提出了一个改制方案,就是将棉纺厂和羽绒厂合并之后,改为羽绒被厂,生产棉被和各种床上用品,同时推行“前店后厂”的模式,即在厂子前面开一排直销店,直接将厂家生产的产品面向零售市场。

    彭梦帆说完之后,一脸期待地看着夏想,脸上微微露出紧张的神情。

    彭梦帆由开始对夏想的不以为然转变到现在对他奉若神明,心中无比在意夏想的意见。尽管安逸兴对他的看法持赞成态度,但彭梦帆最想听到的还是夏想的看法。如果夏想支持。他就会大力推行。如果夏想反对,他就打算再重新寻找新的思路。

    可以说,他将成败全部寄托在夏想的一句话之上。

    夏想低头想了一会儿,在彭梦帆的心将要沉到谷底之时,他才淡然一笑:“主意倒是个好主意,就是实施起来比较麻烦一些,单城市委和市政府还好说一些,主要是羽绒厂未必愿意和和棉纺厂合作,当然,如果有投资注入的话,羽绒厂也会考虑考虑。”

    彭梦帆听出了夏想话中支持的意思。大喜过望,忙说:“只要夏处长帮忙说服单城市委市政府同意,如何说服羽绒厂,如何找来资金,我都会想办法解决。”

    夏想一下站了起来,握住彭梦帆的手,说道:“彭处长,领导小组正是因为有你这样的主力,才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彭梦帆激动地说道:“不能和夏处长相比,我只是尽我自己的一份力量罢了。能力有限,但绝对是全心全意。”

    安逸兴在一旁暗想,夏想的政治手腕越来越成熟了,几下就将彭梦帆收服了,而且还懂得了适当拿捏及时鼓励的策略。本来彭梦帆和夏想平级,但现在却成了他事事向夏想请示汇报了。

    安逸兴感慨之余,心里也有了主意,他只需要做好表面文章就行了,大主意还要是让夏想拿才好,毕竟夏想才是宋朝度的心腹。

    夏想忽然又想起燕省日报的事情,想到了安逸兴和彭梦帆的特长,就说:“安组长,彭处长,想必燕省日报上面的文章你们也看到了,宋省长的意思是,我们领导小组也要组织力量撰写文章,进行反击。我想安组长和彭处长的理论水平高,也是领导小组的中坚力量,不如您二位就执笔撰写反驳的文章,写好之后,再请宋省长过目,寻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发表出来,也好替我们领导小组正名。”

    安逸兴和彭梦帆对视一眼,一脸惊喜。

    尽管二人也知道,撰写反驳的文章在报纸上发表,就相当于坚定地站在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的立场上,没有退路了。但实际上从踏入领导小组的一刻起,就已经被人认定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坚定的支持者了。早就没有回头路可走了。夏想提议让他们撰写反驳文章,实际上是为他们着想,他们的名字一见报,就会被各方势力关注,也会在宋朝度和范睿恒眼中,多加不少印象分。

    甚至还有可能进入叶石生的视线,万一他们的文章称了叶书记的心,以后受到重用也不一定,等于是替他们打开了一道机遇的大门,他们也知道夏想在宋朝度心目中的份量,夏想如此说,也就是有了八成的把握。

    二人一起重重点头,都握住了夏想的手:“感谢夏处长的提醒,身为领导小组成员,支持产业结构调整之心不变,对产业结构调整的维护,也是义不容辞。”

    夏想也给足了安逸兴面子:“安组长,刚才只是我一个不成熟的想法,随口就说了出来。您有时间再向宋省长汇报一下。到时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为领导小组再创佳绩而努力。”

    布置领导小组的近期工作,夏想回到办公室,正好人都不在,他就来到窗外,凝望窗外的景色。

    临近8月,燕市最为炎热的季节即将来临。窗外的杨树早已是郁郁葱葱一片,巴掌大的杨树叶子挡住了阳光,给院子带来了清凉。夏想呆立窗前,看着外面的阳光和树荫,心思却飞到了大洋彼岸,心想儿子一个多月了,应该会爬了吧?

    夏想第一次希望时间过得快一些,再快一些,好早日接回连若菡母子,以便于让他时时能够看到儿子成长的历程。对于吴才江提出的让儿子姓吴的建议,他虽然心里觉得别扭,但又想不出更好的理由拒绝吴家。吴才江的理由太充分了,是为了满足一个迟暮老人的心愿,为了让一个来日不多的老人心有慰藉,姓连和姓吴又有什么区别?既然不能姓夏,就让他姓了吴,日后有了吴家的庇护,也好有一个大好前景。

    夏想就决定给连若菡打个电话,好好谈谈。

    只是夏想的好心情却被一个人破坏了。

    还没等他下楼去打电话,就见丰利一脸怒火,气势汹汹地拿着一张报纸来到办公室,狠狠地拍在桌子上面,对夏想怒道:“夏想,你太无组织无纪律了,谁允许你在青年报上发表文章的?”

    夏想一算时间,可不,青年报的文章应该刊登出来了,他差点忘了这件事情,见丰利气急败坏的样子,就说:“丰部长怎么一点小事就值得大惊小怪?作为一名经济学的在读研究生,我发表一些经济方面的文章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也是我的必修课程之一,用不着向您汇报吧?又怎么成了无组织无纪律了?”

    丰利一时语塞,愣了一愣,又说:“你身为领导小组的成员,身份敏感,又公开在报纸发表反驳程曦学的文章,会让别人怎么想?会让别人认为你是代表燕省产业结构调整领导小组说话,是代表燕省向程曦学宣战……你,你必须向宣传部做出深刻检讨,并且保证不会再出现同样的事情。”

    “对不起,丰部长,我没做错什么,没必要检讨。而且我发表文章是以个人身份,没有任何党纪和国法规定我不能以个人身份在报纸发表文章,再者我坚持自己的观点,反驳对产业结构调整不利的论调,是对燕省有利的事情,何过之有?”夏想对丰利的气急败坏大为不满,身为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一出事情就要对内要求闭口,却不想着自己的文章其实是在替燕省正在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正名。如此只为一己之私而不顾大局的官员,还真是处处可见。

    夏想当然清楚丰利的怒火是因为自己和程曦学唱了反调,而目前燕省宣传部的论调是和程曦学的观点一致,等于自己和省委宣传部站在了对立面。自己不和省委宣传部发出同样的声音,自然会惹得马霄大怒,马霄一怒,丰利也就急不可耐地在前来训斥自己。

    丰利怒不可遏地说道:“你身为领导小组的成员,不安心工作,跑到京城去做什么?你身为处长,是综合一处的领导,不做好领导工作,却要去读研究生,是不务正业的表现……”

    夏想轻笑一声,打断他的话:“领导小组的工作归省政府领导,我去读研究生也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以便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也在组织部备了案,两件事情好象都不归省委宣传部管,丰部长,您刚才的话,是以什么身份对我说的?”

    “你……”丰利气得直欲发狂,偏偏夏想说的又让他无可反驳,他气急败坏地将报纸一扔,说道,“夏想,你等着,你会为刚才所说的话后悔的。”

    他转身就走,刚走到门口就和一人撞了个满怀,他也没细看是谁,就大怒:“谁走路不长眼睛?”

    “这话说反了吧?”一人不冷不热地回了一句,“我在门口站着没动,是你主动前来撞我,还气势汹汹冲我问罪,你还讲不讲理?”

    “我是天底下最讲理的人!”丰利正在火头,一张口就大声说出一句,等他看清眼前人是谁之时,声音立刻就降低了八度,连腰都弯了下去,挤出一副笑脸讨好地说道,“梅部长,对不起,我没看清是您……”

    “有没有看清是我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以后可要看清脚下的路再走。撞错了人道个歉就没事了,走错了就不好回头了。”梅升平一向话很少,尤其是对省委大院的一些副职,他充其量是点头之交,别人再殷勤再热情,他从来不肯多说一句话,今天却一反常态,对丰利说了不少含义丰富的话。

    丰利也是深知梅升平的脾气,在省委大院里面,谁不知道梅升平的傲气。不过人家傲有傲的资本,身后有强大的家族势力,又是位高权重的组织部长,谁不高看三分?谁不畏惧三分?

    梅升平的话,话里有话,显然是有所暗指,丰利只有连连低头称是的份儿,不敢多反驳一句。等梅升平挥手叫他离开,他才如获大赦,忙不迭一溜儿小跑下楼,心里不停地回想梅升平似有所指的话,应该是对他紧跟马霄的不满。丰利思前想后一番,觉得梅升平是梅家人,马霄是付家人,两家人多有矛盾,梅升平看他不顺眼也是正常。

    一边走一边想,不注意又撞到一人身边。丰利这次学精了,看也不看先低头道歉:“对不起,走路急了,没看到。”

    只听见一个年轻的声音说道:“没关系,下次注意就行了。年纪大了,眼神不好也可以理解。”

    等他醒过神来,对方已经上楼远去,看背影,应该是一个年轻人。他愣了一愣,忽然恼羞成怒地骂了一句:“上当了,被一个小年轻给耍了!”

    到了楼上,方格还笑得直不起腰来,对身旁的钟义平说道:“以后学着点,看刚才丰利低头哈腰的样子,象不象向我低头认错?他也有今天,哼,一副贼眉鼠眼的样子,我早就看他不顺眼,想让他向我赔礼道歉了,今天总算扬眉吐气了。”

    钟义平拍了拍方格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方格,我很佩服你的小聪明,但有些话又不得不说,意yin既伤身又误国……”

    方格大怒:“我刚高兴一点,你就打击我的积极性,太不人道了。”

    PS:先送上第一更,下午第二更。求月票,最后20多个小时,请兄弟们助我一臂之力,捍卫我们的荣誉!

    第453章 准备破局

    第453章 准备破局(求9月最后的月票!)

    再说夏想见梅升平意外出现。忙起身相迎,笑道:“梅部长大驾光临,肯定是有重要的指示精神了。”

    梅升平却没有笑,一脸严肃地问道:“小夏,晓琳是怎么回事?”

    夏想吃了一惊,忙问:“怎么了?”

    “她非要想回京城,我本来还想让你劝劝她,才知道,你和她已经联合好,还帮她安排了团中央的工作,到底是怎么了,她为什么突然就要回京?”梅升平脸上大有不满。

    夏想这一下吃惊不小:“什么?最开始我和她通电话时,她还说已经和您商量好了,您也同意了,她就让我帮她想一个轻闲一点的部门,我就帮她想了团中央……原来她事先没有和您透露一点风声?”

    梅升平明白了,微微叹了一口气:“倒也不是没有说过,而是她说了,我没同意,她也答应过一段时间再说,现在先放一放。没想到。她又托了你,你又找了邱绪峰,刚刚晓琳才告诉我,基本上手续都已经办妥,就差我这里放行了,我才知道上了她的当——她给我来了一手缓兵之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