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官神 >

第362部分

官神-第362部分

小说: 官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孩不自重的话,没有男人会珍惜。男人其实都是一个德性,就是太容易得到的东西,永远不知道珍惜。就象富二代不知道节俭一样,想让男人对主动送上门的女人爱如珍宝,无疑是痴人说梦。

    夏想和曹殊黧吃完饭,二人又坐着看了一会儿电视。冬天的暖气开得很足,屋里足了20多度,夏想就有点燥热,刚脱一件衣服,就把小丫头吓得惊叫一声,躲在房间里不敢出来。

    夏想尴尬地摸摸鼻子——虽然好久不摸了,但今天不得不再摸一次,就说:“我真有这么可怕?哎,我说我是你未来名正言顺的丈夫,再说我也没有什么坏想法,只是热了脱一件衣服而已,你至于吓成这样?你这样做,有点伤害我幼小的容易受伤的心灵呀。”

    小丫头的笑声从房间里传来,有些调皮又有点得意:“逗你玩,你怎么现在一点也不好玩了。唉,当官久了,是不是越来越没有幽默感了。好了,不逗你了,我出来了,随便你了,反正我也认命了。”

    最后一句话显然是暗示夏想,他可以为所欲为了。夏想本来还有些升腾的内心的火焰,在小丫头突然出现的一刻,意外地熄灭了。因为她一脸坚定,眼神中流露出令人心醉的光芒,忽然之间就让他感觉到一种满足感和幸福感——男女之间,并非只有**,有时倾心相许,有时义无反顾,也足以绽放出璀璨的爱情之花。

    第二天一早,早早吃过早饭,曹殊黧就细心地打扮一番,跟夏想一起到史老家赴约。夏想没开路虎,而是开了曹殊黧的奥迪TT,小车车小,二人坐在里面显得温馨,同时也是照顾小丫头的情绪,不让她多想。

    小丫头今天穿了一件米黄色外套,下身是灰色紧身长裤,青春靓丽之外,又多一丝端庄大方的风范。夏想不由多看了几眼,心想不知不觉中,小丫头也渐渐长大了,不,也渐渐成熟了,有了一点点女人的味道了。

    到了史老家,史洁将二人迎了进来。

    史洁一见曹殊黧,就拉着她的手,说长说短,不停地夸她人漂亮性子又好,夏想也不理女人之间的寒喧,和李丁山坐在客厅喝茶。

    史老在外面散步未回,夏想就随意和李丁山聊了一会儿天,说了说天气和安县今后的局势。二人一致认为,房玉辉就算胆子再大,也不敢折腾出来什么大事,毕竟目前的大方向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要抓住的经济主动权,就有了足够份量的发言权。

    不多时,史老一手拐杖,一手健身球,从外面安步当车地走了进来。

    寒喧过后,史老坐在夏想和李丁山的对面,笑眯眯地看了一旁的史洁和曹殊黧几眼。史洁明白史老的意思,就说:“殊黧,后院的景色还不错,我们一起走走?”

    曹殊黧自小也是局长千金,官场上的规矩还是懂的,就起身笑道:“好呀,正好去透透气。”然后又转身冲夏想挥挥手,“可要好好听史老和李书记的话,不许乱跑。”

    夏想明知道曹殊黧是故意逗他,不过当着史老和李丁山的面,还是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

    史老倒是非常理解年轻人之间的乐趣,呵呵一笑:“永国有福气,生养了一个好闺女。小夏好福气,找了一个好媳妇。”

    夏想就接着史老的话说道:“史老好福气,找了一个好女婿。”

    “哈哈……”史老开心地大笑起来,“你别说,丁山刚入官场的时候,我还有点担心他书生意气过重,不适合官场,没想到,他沉稳谦让的性格,倒还让他受益不少。有时候想想,其实官场之上的情况错综复杂,凡事不能一概而论。并不是说阴险狡诈者才能在官场立足,也不是说机智多谋者才能在官场上如鱼得水,我研究了一下燕省以及其他相熟的省份的厅级以上干部的履历,也从各个渠道侧面了解了一些重要人物的性格,就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第351章 史老的肺腑之言

    第351章 史老的肺腑之言(求下月票!)

    夏想洗耳恭听,史老传授的经验都是无价之宝。他肯对自己说,也是看得起自己。为官之道,为人之道,都有许多讲究许多窍门,非真正信任之人,不可透露。今天史老叫自己看,看来还是大有深意。

    他又看了李丁山一眼,李丁山冲他微微点头,意思是,史老说,我们听,机会难得,要好好把握。

    夏想就接过史老的话,好奇地问:“什么现象?以史老的眼光发现的问题,肯定特别独特,一定有惊人的发现。”

    “倒谈不什么惊人的发现,只是觉得其实说起来最后成就大事者,都有几个共同点罢了……”史老喝了一口茶,微微闭上了双眼,似乎在回味茶水的清香,过了许久。才睁看眼睛,看着夏想和李丁山会心地一笑,“我话说了一半,你们两个怎么都不问一问是什么共同点?”

    夏想和李丁山相视一笑,说道:“聆听史老的教诲,要有机遇,更要有耐心。”

    “啪”的一声,史老将手中的健身球放在桌子上,用手指指了指夏想,冲李丁山笑着说道:“丁山,我现在才相信你的眼光也是不错,这个小夏,一开口就说出了两个共同点,不简单——他说对了,成大事者,首先机遇和耐心,缺一不可!”

    夏想不好意思地笑了:“史老说笑了,也夸错了,我只是说要听史老的教诲,首先要有机遇,然后更要有耐心,可不是说成就大事的人的共同点。”

    史老摆摆手:“小夏,在我面前不必谦虚,你能意识到这两点,就证明你有这方面的基本素养,也说明你意识到了机遇和耐心的重要性。机遇听起来有点唯心的意思,其实不然。机遇,从来是为时刻做好准备的人所准备的机会,是对他们努力付出的一种回报。但能不能抓住机遇,还要看他有没有足够的耐心。”

    今天的史老,精神状态非常好,也谈兴很高,他索性也放下拐杖,一手捧着茶壶,一手做出手势,继续侃侃而谈。

    “为官之道,有一句老生常谈的话就是,要做官,先做人。做官之人,在官场上要先和上下级处好关系。上下级也好,党和国家也好,每个人每天要面对的,还是要具体到个人。所以集体和组织,其实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对党负责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归根结底,还是要具体到对某一个人负责。做官先做人。看似浅显的道理,却有许多人过不了关。”

    “弄清了集体和个人的关系,就要在心中树立起一个信念,就是我当官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个人的荣华富贵,还是为了百姓的安居乐业。说一句大实话,没有几个真正当官的人,进入官场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天下的黎民百姓。倒不是我矫情,也不是以已度人,而实事求是地讲,因为在一个人没有身居高位之前,是没有俯视天下的眼光和胸怀的,就算有人口口声声说是作官是为了天下百姓的幸福,也只是表演给别人看罢了。一个人,只有站在了高位之上,只有在满足了自身需要,没有了后顾之忧之后,才会心怀天下,情系苍生!”

    夏想听了,心中闪过一丝明悟。

    今天史老的话,句句肺腑。作为一个老党员和前省委书记,能够说出这样的大实话,也是他真正不把自己当成外人,说出了交心之话。夏想也不是完全反对口号主义和标语主义,但真正深入官场的人,又有几人将对外宣传的漂亮的口号和标语当成真事?当自欺欺人成为一种传统,成为一种文化,对一个国家来讲,其实是一种悲哀。

    更是一种社会的退步。

    许多事情大家心里都清楚,也明白说出来的都是假话。但人人都说,都还说得慷慨激昂。就象许多被拿下的贪官一样,天天讲反贪,天天讲高尚和道德,而且他表面还煞有介事,穿着朴素,口号喊得响亮,被查处之后,许多人还难以置信如此艰苦朴素的人,也会贪污上千万?

    更有为了当官连亲生父母都不认的人,不但伪造学历,连履历、姓名甚至年龄都是假造的,为了争夺干爹死后的千万家产,不惜和人家的亲生女儿抢遗产。结果东窗事发,被人揭了老底,最后丢官入狱,还名声扫地。

    夏想理想中的官员是,可以有私心杂念,但在满足了一己之私之后,必须有一颗为民请命的公心,不能当官的目的只是为了升官发财。没有人可以真正做到大公无私,都是有七情六欲的人,以圣人的要求来要求官员。不如用严格的制度来制约官员。

    真要想以道德规范来约束人的思想行为,任何规章制度都不如宗教的力量来得完美。

    “不说别人,先说我的经历。在我从市长升到市委书记的时候,有一个关卡,就是上级领导本来想空降一个书记过来,在空降之前,前来市里征询一下各个常委的意见。结果省委组织部的人本来想在当地停留三天,结果不到一天就返回了省城,三天后就任命就下来了,我坐地转正,由市长接任书记……”史老说到往事的时候。脸上堆满了笑容,眼神中闪动着一种回忆的光芒,缓缓地转动手中的紫砂茶壶,“知道为什么吗?是因为我这个市长做得足够好,和所有的常委都和平共处?还是因为我软弱可欺,大家愿意让一个性子绵软的人当书记,好过空降一个不知根知底的人?……都不是!”

    史老的问题不需要夏想和李丁山回答,他是自问自答:“我当市长的三年里,得罪过不少常委,也和许多人顶撞过,而且在原则的问题上,从来没有退却过,可以说,许多常委都对我有意见,甚至说句不好听的话,他们对我接任书记,大部分还有抵触心理。但最后为什么省委组织部来人,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还是想要让我坐地转正?就是因为有一点我让他们放心,我是一个强势市长不假,我也做不到绝对的公正,但我在许多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不肯退让一步,绝对坚持一个公正的原则,而且在许多人的争斗之时,保持中立。还有一点,不该自己沾手的利益,绝对不沾。再多的钱放在眼前,也不动心。因为每一个人都有底线,做事情要坚持不要过界。所以在他们看来,我当书记虽然不是最好的选择,但因为我坚持公正,在他们的心目中,就有了足够的公信力。”

    夏想暗暗替史老总结出了又一个共同点,就是坚持原则,保持一颗公正之心,身居高位,要努力做到不明显的偏向!

    史老接下来又讲了他由省长升任省委书记之时的一件事情。

    史老担任省长时。燕省省委书记为人非常低调,不过他虽然低调,却是一个原则性极强的人,而且他的个性很强,一般认准的事情,认准的人,别人很难让他改变看法。史老和他共事之时,没少发生过矛盾。因为史老的性子也有不服输的一面,就和书记多次在常委会上争吵。

    等书记卸任时,上级领导征求他的意见,是不是史老适合接任书记,他直接给史老下了结论:“只有省长之才,没有书记之能。”因为他在京城之中有非常强硬的后台,他的话份量很重,直接影响到了上层对史老的看法。

    后来上层决定,要平调史老到另外一个省任省长,空降一名书记过来,再从副省长中提一名省长上来。其实就相当于再让史老干几年省长,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