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呼吸-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吧,打开你的电脑,用全拼输入,输miao;往下点,这个‘媌’字,认识吗?”
“似曾相识。”
“但他写的不是这个字,是这个字的异体字,已经没人用了。怎么写呢?左边一个单立人,右面就是这个‘苗’字。《康熙字典》和《辞海》里说他写的这个字,也就是这个‘媌’的异体字,两读两解。《辞海》说读作茅时,妓女也,《方言》注:‘闽人谓妓女为媌。’福建方言称妓女为媌。《康熙字典》说‘媌,好也,自关而东,河济之间,谓之媌’。北方人说媌就是美好,所以这个字又有个读音是苗,古语‘媌条’俗写为‘苗条’,‘媌’和‘苗’一个意思。你说吧,他把这么一个怪字划在人家后背上不是变态吗?你说他思考的问题能和我们一样吗?”
“这是个什么字呀?又是妓女又是美好,这不自相矛盾吗?”
“你这是幼儿园小朋友的看法,当年我们祖先造这个字的时候,妓女就是美好的,那时候长得不漂亮、不懂琴棋书画、不会唱歌跳舞、没有经过上岗培训,年轻女人是不能作妓女的。大小妓院都是经过官家批准的,选妓女当然要择优录用。你不认识冯梦龙吗?你不认识也该听说过他吧?他是明代的小说家,他在《三言二拍》的一篇小说里说过:‘妻不如妾,妾不如婢,婢不如妓,妓不如偷,偷得着不如偷不着。’他在这段话里对各种女人的排序,无疑透露出妓女在当时男人心目中的位置是很高的。所以,皇帝宋徽宗虽然宫廷里皇后妃子成群结队,虽然个个都是美女,他还是忍不住要偷着跑出去逛妓院,就是为了私会李师师,李师师可是当时一代名妓啊。当年的妓女是什么?就是会唱歌会跳舞会写诗会画画的女明星女歌星女艺术家!你想想,那年头能去妓院欣赏歌舞的都是什么人?不是官员、军人,就是文人、大款,甚至还有皇帝老子,没有大把的银子逛得了妓院吗?国库里的银子许多要来自妓院,不选美好的女人作妓女能赚到成车的银子吗?可见当年,妓女对国家是有重大贡献的,妓院是国家的重要企业。”
赵小薇好一阵惊讶,后来又说:
“这个人真够神秘的,也难怪这件凶杀案会有那么多传说!你猜他写这个字什么意思?是说这个女人美好?还是说她是妓女?也许是说这个女人是个美好的妓女?”
“算你聪明!我也这样问过我的老师!”
赵小薇右手食指刮刮自己的脸:
“我介绍你一家打折美容院,去给脸皮磨磨薄吧!”
“你猜我老师怎么说?他说,这就是中国语言文字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你不要以为从词典上找到了这个字的解释,你就一定能弄懂人家写这个字的意思。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字典上只能对一个字做出最基本的解释,远远不能讲出各种场合下使用上的变通,这就是汉字的微妙复杂博大精深之处。举例说明吧,一个‘老’字,虽然《现代汉语词典》列出了它的十七种解,但是,仍然不能穷尽在不同语境下使用它所产生的变化,它既是贬义的,也可以是褒义的,还可以是中性的,比如说老而不死、老东西的‘老’,就是贬义;说老儿子、老姑娘的‘老’却是爱称,是褒意;说老多了、人老了,又是中性。所以这个‘媌’字也是,你不知道他在什么情境下使用,你就没法判断他是什么意思;甚至有时候使用者就是要有意模糊自己的表述,就是想引诱你来猜谜。他为什么不使用我们一看就认识就明白的文字?因为他不想把自己的感受明明白白地告诉你,他就是不想让你一下子猜到他的想法。我不了解写这个字的人,也不知道他犯了什么罪,但我可以冒昧地说,这个人在生活中是受压抑的,是个内向的人,内心里一定有自卑和恐惧的一面,所以他才会选用这样一个字来表述自己矛盾、惶恐不安的感受,根本不想让人们一目了然。”
赵小薇听得连连点头。
“我想要猜到他写字的意思,脑袋都想大了,夜里做梦都梦到这个字。我想他可能是单身汉,可能跟妓女谈恋爱失恋了,也可能嫖娼被妓女耍了,可是,我这些想法还是没有超出正常人的思维吗!所以我要想明白他的意思,就非得把自己变得不正常。由此也可以推断出来,你我目前还都很正常,男女关系也还正常。”
“去去去你!又下道了!”
“看你急得这个样,好像是说我们俩现在的男女关系不正常,是吧?”
赵小薇猛地站起来,把身子用力撞到他肩膀上:
“胡说!谁跟你俩男女关系不正常!”
她见他忙着看电脑里的文档不再说话,问道:
“你好像为这个案子搜集了好多资料,想写电视剧呀?”
“写什么电视剧?你看我是那块料吗?干什么吆喝什么,干一样学一样吗!”
“那你再给我说说吧,也让我长长见识!没想到这样一个烂案子你想到了那么多东西,真有你的!”
“别!你别给我戴高帽子,给我戴了,有些事我照样儿不能告诉你,你一个小女孩儿,不是什么事都应该知道的,你白天知道了还不觉得怎么样,等到了晚上,一个人躺在床上,没有我陪在你身边,可就惨了!懂不懂美女?”
“嗨嗨!说你胖你还喘上了!别借高上驴好不好?”
说完这话赵小薇忽然意识到了什么,脸红得出血一样。
“我干嘛要上……”
幸好杨明没有说完,手机响起来。他听了两句,大声嚷道:
“新线索?太好了!等着我!马上到!”
说完电脑也没关机,兴奋地背起挎包往外跑。
赵小薇想,说不定又是这起案子的新线索。她比不得杨明,杨明结交了许多朋友,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所以他总有许多别人没有的新闻线索。她忍不住想去杨明的电脑里看看,他一定是搜集了许多稀奇古怪的资料。
她悄悄点开电脑桌面上的《6·14资料》:
变态凶手的童年特征
对儿童和家庭关系有深入研究的社会学家们,都强调了家庭结构、家庭生活的品质以及与社会互动的重要性,尤其是儿童对家庭成员的认知、和家庭成员的互动关系,更是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和父母关系的亲疏、和家庭成员关系的亲疏,都会直接影响孩子长大成人后与社会的关系是否良好、是否尊重其他社会成员的价值。换句话说,孩子们早期在家庭中的关系,会完全转移到他长大成人后对社会的关系上;也就是说,他长大成人后对社会的认知,都源自于他的幼年时期。
这些人犯的母亲大都扮演着相夫教子的角色,而父亲则是外出赚钱养家,能被列为贫穷的家庭可谓非常少。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条件、生长环境都可以说不错的孩子,到了成年后不但无法成功地参与、融入这个社会,反而犯下了滔天大罪。
在进一步深入探讨这些人的背景后,或许可以为上述的疑问找到解答,证据显示,他们日后杀人行为的形成原因是什么?这些原因和他们的家庭背景有关,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和他们儿时所面临的人际关系以及所得到的待遇有关,也和儿时与青春期的性经验息息相关。
我们对有关童年时期所遭受的创伤曾提出一项假定,那就是这些令人害怕、愤怒、挫折的人生经验会让他们的这些记忆无法消退,并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受到极为严重的影响,最后出现了白日梦或幻想等症状。在相关文献中都曾谈到过,那些受到肉体或性的虐待,或是目睹过家庭暴力的孩子们,会不断做出同样情节的噩梦,而且这些记忆对他们来说是永记不忘的。凡是幼时感情上受到过干扰或困难的儿童们,都会产生一个冲突纠葛、固执不移的人生观,与之相比较,没有受到类似困扰或困难的孩子们就容易培养出一种富于创造、有弹性并懂得调适的人生观,我们甚至相信前者即使在游戏时,都会不时流露出对那些痛苦事件的回忆,他们还会用相同的手法把痛苦表现在游戏中。如果这种创痛能够成功化解的话还好,如果不能成功化解,日后就会发生偏差的想法和行为,如对被害人的无助熟视无睹,他们就会不时产生攻击别人的幻想,或是毫不顾及现实层面,一味以独占或控制别人为目标去行事。(摘自《变异画像——FBI心理分析官对异常杀人者调查手记》)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说:
“我们不要以为某个人犯罪是因为今天看了什么东西才犯罪的,那是一种类型,但是很多犯罪心理尤其是变态犯罪心理不是这样的,变态犯罪有很多会涉及到很久远的过去,与他的性格发展和人生发展都有关系。”
“现在咱们还讲黄勇,我们再给他向前分析,他为什么这样封闭自我?为什么容易陷入想象?为什么会接受这种暴力性?什么原因呢?实际上是他的抚养方式出现了问题,也就是说某种抚养方式会造就这样的人格。比如父母对孩子的冷淡,对孩子很少言语交流,对孩子的轻视,那么这个孩子在没有人疼、没有人爱的情况下,他才会封闭自我,他从来没有被人鼓励过,从来没有被人正视过,也从来不知道他的自信在哪,他才会出现后来那样的发展。
“你要真正想研究预防这类人的犯罪心理,那我就要告诉社会,抓孩子小时候的抚养教育方式,这个抚养方式应该是决定人性格很关键的东西,而性格发展是决定他后来出现这些行为的重要因素。很多人认为,黄勇犯罪就是因为看了个暴力片子,其实搞心理学的知道,暴力片只是一个导火索。人们更多关注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但是却不了解在那之前的东西,觉得太遥远了。我说不对,你忽略长期形成的原因,这样的人还会再出现。”
心理学实验:皮格马利翁效应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罗森塔尔与雅各布森于1968年作了一个轰动美国教育界的心理学实验。他们从一所小学的一至六年级中,每个年级都随机选出三个班,由他们给孩子作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测验,但他们仅仅是进行了测验的程序,外界并不知道他们的测验是没有记录结果的。测完之后,他们从每个班的花名册中随机选出十几个名字,开列成名单,交给孩子的任课老师,郑重其事地告诉他们说,这些孩子在测试中表现优秀,很有潜力,他们未来的学习成绩肯定会更好的。除孩子的老师外,任何人都不知道这份秘密的名单。
8个月之后,罗森塔尔等人重新拜访这所学校,他们预期的奇迹出现了,被随机列上名单的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有了特别明显的提高。罗森塔尔用一个美好的希腊神话来称呼这个有了美好结果的心理学实验:皮格马利翁效应(古希腊神话里的皮格马利翁是塞浦路斯国王,被自己雕塑的少女石像所打动,日夜渴望她能成为自己的爱人,他的真情感动了爱神,他的少女雕像被爱神赋予了生命)。
但是,人们只是一再肯定这个实验的正面价值,却都疏忽了它的另一个负面效应:那些没被罗森塔尔列上名单的孩子们,肯定被老师当作普通孩子对待了,所以很可能他们一生都会表现得普普通通,这是不是多少有些残忍?而我们那些被老师随意当成坏学生、差生、调皮孩子、笨东西的孩子,是不是注定也会成长为老师所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