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妞奋斗史-第1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不时的还会着急众人问答,皇上还是挺自得其乐的,也是因此,王生见到皇上的概率还是挺高的,当然,王生找书的效率也让皇上觉得惊奇,在询问了以后。才知道,原来王生对所有的孤本进行了分类整理,不但如此,还对那些分类好的书籍编了一本目录书,这样一来,即使是没有管理孤本的人,也能自己根据册子很快的找到自己想要的书籍。皇上看到这样的法子,不禁大声赞好。
除了这个以外。皇上也发现了王生在一些问答的时候,回答的比较务实,有些事情甚至是一针见血,让皇上对王生的印象越来越深刻,有时候,即使是读着书,都会问问王生的看法。
这一天,皇上还是跟之前一样,来翰林院,让太监总管把自己要的孤本拿了过来看。等看完以后,再问王生的意见,王生思索了一番,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一般来说。皇上来翰林院,若是去了书房,那么周围肯定是有翰林院的大臣陪着的,一些人会被特别的指派,有人比如王生来说,就不是特别的指派,而是因为王生就是做这个事情的,自然是避不开的,这样一来,就增加了王生在皇上面前的曝光率,引得众人羡慕死了。
皇上也不光是问些疑难杂症,也会问些关于书上知识的理解,因为王生闲着没事的时候,就是看书,这里面的书,倒是被王生看了大半了,今天皇上看的那本王生正好看过,回答起皇上的问题,就更是对答如流了,引得皇上对王生的印象又加分了不少。
想到调查来的信息说王生是个农民,不禁心里一动,对王生的阅历挺敢兴趣的,不知道王生是怎么样,才会有这样丰富的经历,做事看起来也稳重,有些法子,看着务实,更重要的是也有创新,贴合实际,很实用。
皇上不禁放下自己手里的书本,问道:“王爱卿,往日里总是听你说出不少的良策,朕不禁对王爱卿的过往感兴趣,据朕所知,王爱卿家里可是农户出身,但是,从言行举止,朕实在是看不出来,再看王爱卿一些看法跟角度,让人觉得耳目一新之余,也确实是实用!不知道,王爱卿是怎么养成这样的性子的,不知道,王爱卿可愿意讲一下自己的过往?对现在的生活,不知道满意吗?”虽说是征询王生的意见,可也不过是单方面的选择,谁敢跟皇上说不啊,这一个问愿不愿意的,已经是很给王生面子了,王生敢那么不识相吗?
王生自然是回答道:“启禀皇上,臣愿意,其实,说来也没有什么!皇上,说句心里话,别看此刻臣好似很坦然,可是,第一次面见圣颜,臣那两腿都发抖,也不知道是兴奋的,还是害怕的!”
这话说的皇帝放声大笑,更是感兴趣的道:“哦?朕可看不出来!”
“那是臣会掩饰,且,也不敢君前失仪,冒犯圣上!说起来,微臣的过往,其实也很简单,微臣自小是个孤儿,父亲以前读过书,因为跟人赌气,所以硬是不管家穷,供微臣读书,后来,微臣侥幸考上秀才的时候,父母却相继去世了,好在,微臣识得字,能抄写些字画,还能打猎,维持生计,后来,认识了一个贵人,那贵人见微臣字写的还可以,就把微臣调去户籍那边工作,不光是要管理那些户籍档案,还要管理各种资料,闲时,微臣还能读书,抄写材料,就当作是练字了,也是在衙门里,微臣才认识到做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各种庶务不是简单能说清的,特别是对于农家来说,多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刚开始微臣还有些错愕,等到后来,也就渐渐熟悉了,等到这些熟悉了以后,微臣也就去考了举人,没有想到,还是侥幸的一次中了举,当时,微臣真的是高兴坏了。要不是微臣家贫,微臣都想像别的有钱人家一样,大宴三天;然后,不瞒皇上,微臣其实是考过两次的,第一次的时候,微臣是觉得自己有把握考中的,微臣的文采虽然不算特别好,但是破题却有一手,自觉还是能靠此排上名次的,谁知道,后面的事情却给了微臣一个打击,考前有学子交流,微臣就认识了那么一个学子,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竟然给微臣下了巴豆,刚开始,微臣是怨的,但是,现在微臣却是很感激,若是没有那个学子,微臣就不能更进一步了!”
“哦?怎么说?你的文章,朕确实是见过,写的不错,文采也不至于像爱卿所说的那么差!”皇帝道。
王生却是苦笑:“皇上,您看的都是进益后的!当时,因为这个事情,微臣消沉了一阵子,后来是微臣的家人开导了微臣,后来,又有人给微臣建议,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一直以来,微臣自学,看似没有什么问题,事实上,却是缺乏大局观,因此,微臣就跟同窗带着介绍信,走了不少的地方,最后,在应天书院留下读书,还拜了个老师,得名子贤!在那里,微臣才知道,自己有多么的孤陋寡闻了,微臣也是第一次学琴棋书画,不瞒圣上,微臣现在,浑身上下能拿得出手的,也不过是一手字,也仅是可以见人而已,至于琴棋书画,微臣自忖那真是叫惨不忍睹,比之幼儿都有所不及!”
皇帝闻言,放声一笑:“哈哈,那一定要哪天见识一下,王爱卿的比之幼儿都差的技艺了,平日里看着王爱卿可是淡然的人啊!”接着又道:“王爱卿,听你的意思,你还练过箭术?”
“皇上过奖,不是微臣练过箭术,而是微臣为了生存不得不拿起弓箭,父母去世时早,那时微臣不过是十岁稚龄,家里的余财又因为微臣要读书,给挥霍掉,若不是懂得点小技艺,恐怕连生存都是问题,那几年,过的虽然艰难,细想之下,却很充实!”
这一聊,皇帝就不免呆的久了一些,时间一转,就到了中午的时候,王生的小厮照常来送餐,这一次王丫给王生做的是羊肉泡馍,在这个时节吃,还是不错的。
外面的人也不知道哪里去了,王生的小厮,搬着东西就到了侧厅里,就跟平常一样要去书房喊王生,谁知道,走到前面就碰上了几个侍卫,因为侍卫们不知道这人是谁,见他穿着平民服,就把他架起来。
听着外面的吵闹声,皇上就让人出来看看,等总管进去汇报的时候,王生才猛的想到,被抓的不会就是自己的小厮吧,忙跪着向皇上请罪:“请皇上恕罪,总管所说之人,应是微臣的小厮,来给微臣送饭的,不懂礼节,冒犯了圣颜!”
皇上一听,让人把那小厮带进来,让王生看一看,那小厮一进来,就见王生跪在地上,好在小厮也不是个傻的,进来以后,也就跟着跪着,不是因为什么本能的反应,而是即使不是他的错,做主子的跪着,做奴才的就没有站着的权利。
王生对那小厮喝道:“还不赶紧向皇上请罪!”
皇上对这个小事不感兴趣,听王生说这话就趁机仔细的看了看这个小厮,就让王生平身了,道:“哦?送餐食?朕好似还听欧阳爱卿说过,王爱卿家的膳食从来都是不错的,趁此机会,朕也来尝一尝!”
皇上既然对膳食感兴趣,王生自然是乐意的,反正每次家里都做很多,保证除了自己之外,基本上都能吃个半饱至全饱。
第三十四章 解决隐患
不过,对于用餐的地方,王生犹豫着,最后,还是再次跪下,对皇上道:“皇上,请恕微臣斗胆,可否,移驾用餐?此地乃是我华南国国家精华所在,再此用餐,是否有些不妥?”
这不妥两个字还没有说出去,那太监总管就尖着嗓子喊大胆,倒是皇帝真没有生气,听完了以后,反而赞许王生确实是一个爱书之前,很不错,而且,还懂得明鉴,对王生的印象就加了几分。
等到皇帝坐在侧厅主位,王生就亲自给皇上盛了一碗,刚刚要端去给皇上,却被那太监总管拦住了,只见那太监总管先自己尝了一口,再递给皇帝。
刚刚王生掀开锅的时候,皇帝就闻到了一股羊肉膻味的香气传来,却不似平常吃的羊肉的膻气那么让人讨厌。
皇帝对于这个是习以为常了,接过碗,就先喝了一口那个汤,刚喝一口汤,皇帝就被这个味道征服了,微微辣味,配着膻味的羊肉,真的是一绝,而那里面的东西也不知道是什么,一块一块的,夹起来细细一尝,倒是很有嚼劲,不知不觉,这么一碗羊肉泡馍就被皇帝吃完了,吃完了,王生又给皇帝盛了一碗,皇帝一连吃了两碗半,才停下。
放下碗的那一刻,皇帝不禁再次放声大笑,道:“看来这一次,朕真是不虚此行,来这里,还能吃上一份与众不同的美食,王爱卿家的膳食,果然是不错!”
要注意的是,在翰林院用的碗自然不是那种大海湾,而是后世那种小巧玲珑的碗,两碗半也不过是一大海碗的量吧,这毕竟是给翰林院的官员吃的。自然是不能用那种粗俗的大海碗了。
等到皇上吃完以后,就轮到那些护卫跟太监总管了,太监总管自然是先吃的。俗话说宰相门前七品官,更何况是皇上门前呢。那些侍卫跟太监还没有吃过这个好吃的面,倒是吃的只剩下很少的面,这时,王生他们才能吃,因为还有皇上等着,所以大家都有些食不知味,好在今天分的人多。东西也就剩下很多,大家都是随意吃一点,更多的是不觉得饿,都没有吃。这样一来,羊肉泡馍自然也是吃完了。
王生仅仅吃了半碗,从来没有觉得时间这么难熬,而皇上这会儿兴致不减,知道王生吃完了。就把王生又招过去。
主要是皇上听说了王生以前家里贫穷,皇上虽然不了解所有官员的生活水平,却也知道,光是一个做官不能一夜暴富,自己发的工资水平也就比那小康之家还富裕一点呢。若是要像王生这样子,根本就是不行的,所以,皇上自然是好奇王生到底是怎么有这样的生活条件的了,难不成,因为做了官,所以收受贿赂?
想到这里,皇上的语气不禁严了一些,道:“王爱卿,之前听你所说,家里并不富裕,但是,如今见你的生活水平,似乎不像你说的那样。”
王生听得皇上的怒气,也吓了一跳,心里觉得这事果然是伴君如伴虎,根本就没有想到皇上想歪了,忙跪下,解释道:“回皇上,微臣的生活水平,说来,也是微臣没有用,以前家里光靠微臣那微薄的工钱,也仅够养活妻儿,然后每年能存个几百文钱已经不错了,后来,也就是微臣考上举人那一年,家里完全是妻儿张罗的生计,微臣回来的时候,家里的生活已经有所改善了,现在的家财都是微臣的妻子挣的!”
说着,王生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黝黑的脸微微发红,不过,因为太黑,所以没人看出来。
皇上闻言,也不说话,只听着王生继续道:“微臣的妻子编的一手好络子,所以起先是卖络子,价钱比平常的络子贵些,因为手艺好,生意倒是不错,微臣当时要考举人赶考的路费就是从这里出的,后来,微臣赶考的时候,小女却无意中弄出了一种茶叶蛋,味道不错,微臣的妻子又弄了一种凉面,不但赶集的时候去卖,还和客栈做起了生意,这样一来,每日能固定几十至几百文。说来,也是时机来了,在微臣的村里,前面要扩官道,微臣就在那里建了新家,接着,微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