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生活顾问-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栋笑道:“你倒真是个会种地的。”原来这占城稻确实粒小米差,有钱人是不屑于吃的,但其却有几样好处,一是耐旱,二是不择地而生,三是生产期短,自种至收仅五十余日。
林依暗自琢磨,旱地可种,不占水田,倒是项不错的优点。
张栋瞧了瞧她脸上神色,笑道:“我赠你占城稻种,你将我家六十亩地还来,如何?”
林依疑道:“大老爷自己不种?”
张栋笑道:“种,但我们只有两亩旱地,抢夺不了你的生意。”
林依暗道,做过官的人,果真狡猾,这占城稻就算种了,也只有灾年才能赚大钱,平日里谁会放着好米不吃,来买差米。穷苦人家,兴许真会将自种的水稻卖掉,来买占城稻米吃,以省下差价,但与穷人家做生意,赚来赚去也没几个钱,林依瞧不上眼。
她虽不愿要占城稻,再将田地提早还与张家大房,但却另有一桩生意要做,便直截了当问道:“大老爷、大夫人,可想赚钱?”
大房债台高筑,张栋自然是想的,被她直白问来,却有些不好意思,将眼望向了他处。杨氏没那许多面子要顾及,问道:“听三娘子这口气,是有生意要照顾我们?”
林依听她用了“照顾”一词,连称不敢,问道:“大老爷与大夫人是要长久在这乡间住着,还是只待到出孝?”
杨氏笑道:“自然只到孝满,大老爷还要出仕的。”
林依心中欢喜,又问:“待到离去,你们分得的这几间屋,总不好空着,是准备卖呀,还是租呀?”
杨氏明白过来,冲张栋笑道:“三娘子向咱们买屋来了。”
此话一出,林依也明白了,敢情大房缺钱缺得紧,不愿租,只愿卖。
张栋却摇头:“卖了屋,咱们住甚么?”
林依早就考虑过这个,忙道:“若大老爷真肯卖,咱们先立个契,待到你出仕,咱们再交割。”
张栋还未点头,杨氏先赞道:“如此甚好。”
林依又道:“我瞧你们还有屋空着,除了我现住的,再将空屋先交付两间,可使得?”
想要还债,卖屋来钱最快,杨氏极愿意的,但此屋乃是祖产,张栋另有别样敢情,有些舍不得,不说卖,也不说不卖,捋着胡子只不作声。杨氏见状,只好称他们还要再商议,命流霞先将林依送回去。
'正文 第五十章众多纷扰'
流霞将林依一直送到房门口,却不就走,许是担心她到别处去买屋,大房少了收入,笑道:“大老爷不过是一时想不转,待大夫人劝劝就好了,咱们的屋子,三娘子定然买得了。”
林依并无到别家买屋的念头,但为了往后压价方便,还是满不在意道:“若大老爷不愿意,也不必强求,我听说村中好几户人家有房要卖呢。”
流霞见她真有到别处买屋的打算,急着回报杨氏得知,匆匆告辞离去。杨婶从旁听见,待她一走,便走过来急道:“三娘子,可搬不得,离了张家,单门独户的遭人欺负,别说夜半敲门声叫人心里慌,只要有个赖皮朝咱们家门首多走几遍,闲言碎语就够人受的了。”
杨婶虽与林依相厚,但毕竟是二房的人,林依不愿向大房买屋一事让她晓得,便道:“不消买独屋,昨日户长娘子说她家有空屋要卖,我住到户长家去,还有哪个敢欺负?”
杨婶闻言更急:“三娘子,户长家好几个儿子哩,你同他们住一个院子,别人怎么看,到时只怕比单独住更惹人闲话。张家毕竟是亲戚,你住在这里才没得人嚼舌根子。”
林依见她是真关心自己,不免感动,忙道:“不过白说说,我又没答应。”说完唤青苗:“那两块料子呢,你不趁着杨婶在这里,向她讨教讨教?”
青苗应着去开箱子,取出两块料子,一块回纹浅蓝棉布,一块未染粗麻布,捧与杨婶瞧,笑道:“昨日三娘子去城里买了两块布料,我却不会裁剪,劳烦杨婶教教我?”
杨婶最是热心助人,且那剪下的边角废料还能拿回去与孩子们粘鞋面,便爽快应下。青苗收拾了桌子,腾出地方,与她两个现裁起来。林依在一旁瞧着,默默盘算接下来的事务,冬麦,屋子,婚约……还未理出头绪,屋外有人探头:“林三娘在呢?”
林依还未扭头去瞧,青苗先搁了剪子,禀道:“是隔壁张六嫂子。”林依见是邻居,自起身相迎,叫青苗继续做活。
张六媳妇却不落座,只站在青苗与杨婶中间瞧着,啧啧羡慕:“三娘子赚大钱了,还未过年就扯布做新衣裳。”
她往那里一站,挡住了青苗手脚,青苗不敢推她,嘴撅得老高。林依好笑,忙掇了个凳儿,将她拉到一旁坐下,指了青苗道:“哪里是我要做新衣裳,是这妮子只得一套旧衣,连换洗的都无,她身量比我高些,我的衣裳她穿不得,说与她做套新的,她却扭捏不肯要,我只好自己也做一套,她这才肯了。”
杨婶插道:“这是她知规矩,哪有主人穿旧衣,丫头却换新衣裳的。”
张六媳妇不懂得甚么主人丫头的规矩,一时冷了场,在凳子上左挪右挪好一会儿,终于开口道:“三娘子那些田,可还要种别的?”
林依以为她是同杨氏一般,想要回田地,仔细想了想,自己租种的田地里,并无她家的,不禁疑惑。
杨婶在旁笑道:“张六媳妇,你同三娘子打甚么哑谜,有话直说。”
张六媳妇得了催促,大着胆子道:“我家几口人,全闲着无事做,不知三娘子地里要不要添人。”
林依地里还要接着种小麦,确是需要增添人手,但两百余亩地并不算太多,十名男丁已足够,而这时节,各处田都闲着,只有她这里有活儿做,因此来求她的人极多,用来登记的纸上,人名已列得密密麻麻。林依将原委解释给张六媳妇听,道:“六嫂子,我先将你记下,但报名的人太多,轮不轮得上你家,我不敢打包票。”
张六媳妇没得拒绝,已是欢喜,忙起身道谢,回家等消息去了。
过了一时,杨婶教完裁剪,青苗照着林依吩咐,把边边角角收拢作一堆,交与她带了回去。林依走到桌边,翻了翻青苗的手艺,笑赞:“你学得倒快,想来过不了多久,咱们做衣裳就不用再麻烦杨婶了。”
青苗得了夸赞,有些不好意思,离了桌边,来帮林依折那张人名登记单,问道:“三娘子,你顺着排,人满为止,岂不省事些,何苦非要记下来。”
林依教她道:“他们虽然都种田,本事却参差不齐,等再过几天,你照着这张单子,去细细打听,只挑那田种得好的,作个记号,若是有人种过小麦,更好。”
此法甚好,青苗佩服,却不敢接差事,道:“我不识字。”林依笑道:“认字不难,咱们这就学起来。”她朝书桌边坐了,重新展开单子,教青苗认那上头的人名。乡间村民,大多没有名字,仅以姓氏加排行呼之,总不过是些张三李四之类,极好辨认,加之青苗年小,记性不错,不多时就将数十个名字认全了。林依逗她,以“神童”呼之,叫她红了脸,扭身躲了出去。
林依一面笑话,一面收拾桌子,将还未裁完的布料收起来。正忙着,李三媳妇领着她家大闺女,名唤大妞的,走了进来,惊讶道:“三娘子怎么自己动手?”说着就冲将上来,快手快脚地帮着拾掇。林依连忙拦她,将布料剪刀等物接了过来,道:“我自己来,你不晓得地方。”
李三媳妇在旁立着,有些不自在,左右望了望,问道:“三娘子的丫头呢?真是不像话,自己躲懒,叫主人忙活。”
林依收好桌子,请她坐下,道:“青苗另有事做,不是躲懒,再说这点子事,我自己做便得,没那么娇气。”
李三媳妇却道:“那怎么成,三娘子如今是金贵人,处处须得人服侍。”她将身后的大妞朝前扯了一把,瞪她道:“来时怎么教你的?”
大妞胆子小,心里又不愿意,嘴一瘪就要哭。李三媳妇骂了声“没出息”,又把她藏到身后去,回头冲林依笑道:“我这大闺女,极老实的,三娘子稍稍教着些,准比青苗强。”
林依有些云里雾里,问道:“三嫂子这是作甚?”
李三媳妇笑道:“三娘子只一个青苗,哪里够使唤,我家大妞又勤快,又听话,我将她卖与你作丫头,可好?”
林依暗自苦笑,她那两百多亩菜地,看着热闹,可又不是自己的,待得明年春天租期满,还不知拿甚么糊口呢,如今有个青苗帮着跑腿,免去抛头露面烦恼,已然足够,哪还有闲钱再养一个。这些事体,她不愿讲与一个外人知晓,只道:“三嫂子,不是我说你,饥荒已过,今年年成又好,你卖儿卖女作甚么。”
李三媳妇连忙摆手:“莫瞎说,我只卖女,不卖儿,儿子要留着种地哩,只闺女是赔钱货。”
林依听着,愈发觉得不是滋味,起身道:“我这里不缺人使唤,你赶紧把大妞领回去。”
李三媳妇犹自唠叨大妞好处,不肯就走,林依只好威胁道:“你家田种得不错,我本还打算继续雇你们,你若再讲,我可就另寻别人了。”
这时节,除了林依这里有事做,哪里还佃得到田,李三媳妇晓得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典故,这才闭了嘴,三步一回头地去了。
林依瞧着她们走出院门,长出一口气,正欲唤青苗,却发现她就挨在门边,遂不悦道:“既是在这里,方才怎么不进来解围?”
青苗垂头绞衣角,道:“我还道三娘子会收下大妞呢。”
林依奇道:“我这里又不缺人手,无缘无故的,我买她作甚?”
青苗嗫嚅道:“李三家儿子多,三嫂子偏心,大妞时常吃不饱饭的……”
林依好笑道:“她吃不饱饭,与我甚么相干,我自己还在别人家搭伙呢。”
青苗不敢顶嘴,默不作声,到了晚上,还是照常把自己那碗粥留下一半,与大妞送了去,林依睁一眼闭一眼,当作没瞧见,只暗地叫流霞多煮一把米。
李三媳妇卖女的消息传开去,竟使许多人动了心,卖的不成,就换雇的,见天儿有人上门,问林依雇不雇女使。林依见人见到头疼,索性将房门一关,把青苗留在外头作门神,自蒙头白日睡大觉。
青苗怕吵着她,不敢守在房门口,只朝院门前站了,见一个,挡一个。期间有几个地痞无赖上门闹事,被张仲微挥着门栓赶开,张伯临笑话他道:“我瞧你似个守门的钟馗。”张仲微不为所动,任他笑话,仍抱着门栓杵在门口。张伯临脑子活络,教了他一招:“去寻里正,抓他几个,便老实了。”张仲微依他所言,去了,里正家的地,也正被林依租着,自然肯帮忙,抓了几个带头的混混惩治一番,果然就很好些。
杨氏把这些瞧在眼里,回房劝张栋道:“你瞧仲微一心护着林三娘,他们又有婚约在身,待得他们成亲,你卖的这几间屋,还是姓张。”
张栋还是犹豫:“不卖,是大房的,卖了,就变作二房的了。”
杨氏瞄他一眼,故作轻描淡写状:“我看仲微那孩子不错。”
张栋脸一沉:“少打歪主意,侄儿再好,也好不过亲儿。”
杨氏不愿与他伤了夫妻和气,忙道:“随口说说罢了,又不是不与你纳妾。”张栋“恩”了一声,走到桌边看书信,了解朝中局势。杨氏走近些,道:“二弟买的那丫头,是不是收了房了?你这做大哥的,须得劝着些,他一介白衣,不怕出事,你却是还要出仕的,若是有人不怀好心,借此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