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往生记 >

第9部分

往生记-第9部分

小说: 往生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说都快忘了,多用户操作系统已经被移植到所里唯一一台大型计算机上了。由于长久早就对移植有所准备,将操作系统分成两个部分,核心层直接用汇编编写直接操作硬件,系统层则使用C语言,这样兼顾了性能和可移植性,从小型机移植到大型机只要重写一遍内核就行了,不需要将所有代码改写。

不然的话几万行的汇编代码实在让人头疼,一行行的转换实在是一件恐怖的事情。

在大型机上,长久的操作系统终于发挥了威力,经过修改可以支持40个用户同时上机而互不干扰。

新系统安装上去后,曹长久还不放心,时刻监视着系统的动静,生怕崩溃。然而据小组使用的人讲,感觉非常好,就似乎没人都拥有一部自己的主机一样。

甚至有人还夸长久是个软件天才,据说国内以前只有北大杨芙清教授才主持做成功过大型磁盘操作系统。想不到这家伙也能做成功,可见其能。

这些溢美之词让长久有点飘飘然,终于有人承认自己的努力了,而王所则告诫他戒骄戒躁。

新系统上去了,编译器也有了,都是长久原装的。可是这顶多是试用而已,虽然大家感觉很好,但是却没有一个应用软件。

王所他们也看不清这个系统的前途,一方面系统的确好用,另一方面新环境里啥都没有,就一空壳子,一切都得重新开始。

王所曾经开玩笑的说:“也不知道这东西养不养的活?”

这正好触动了长久的神经:“我写的的东西我自己养,肯定能活。”

不过长久还是怕它活不下去,给新系统起了一个小名“狗剩”。(龙芯哈哈哈哈哈)

项目组成员们一到工作就必须切换到原来的系统,所有的应用软件都在原来的系统中,这就又回到了原来互相争夺机时的旧况中来,让他们感到十分的不方便。

于是终于有人忍无可忍了,自发的将原来系统中的软件或移植,或重新编写新的。“狗剩”终于有应用软件了。

一方面曹长久大力推广,另一方面“狗剩”确实好用,新系统实实在在的在计算所扎下了根,应用软件一个接一个的被移植过来,新软件不停的写出来,几乎成了计算所得通用系统。

曹长久作为始作俑者却没有尽过大力,软件是别人移植的,和他没有关系。他现在是一门心思的和王所在研发新的计算机。

新的巨型计算机是以Cray-1为原型,用逆向工程的原理模拟出它的大硬件环境以兼容,说个实在话难度很大。

Cray-1计算机是向量结构,可以说是当今计算技术集大成者,所有先进的理念几乎全部被应用到它的身上。

王所本来只是想借鉴其工作原理,加入自己的特色研制。可惜Cray-1对这个时代来讲实在是太先进了,以致于用华夏的技术简直没法超越。

这是个没法回避的问题,华夏的工业基础实在落后西方太多了,不用说王所他们,就算曹长久这满脑子先进思想的人,在这个环境中也无法可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

昨天又喝酒了!

十七 

最后还是曹长久提出了一个笨办法,Cray-1是先进,工艺非常精细,以华夏的技术水平确实赶不上美国人。

但是Cray-1是单向量阵列配以多外围处理结构,也就是说美国人是用一个处理单元来计算所有的问题。但是如果用两个或者更多呢?

基于二大于一的原理,曹长久就提出了,双阵列向量处理机的架构,同时扩大输入输出的带宽,并配套多个标量处理机平衡计算量,努力使整个机器没有瓶颈的存在,其主要中心思想就是要让数据流起来,勿使中断。

这样一来,开发难度成倍上升。国内几乎没有人做过这类型的机器,国外也鲜有所闻。

自然而然的开发组人们又分成了两派,一派是多数持重一点,认为开发多处理机并行难度大风险高,最多可以研究,757机应该跟随成熟的技术,完全“克隆”Cray-1。他们的理由就是连美国人都没有使用的先进技术,华夏怎么可以做到。

另一边则是少数激进派,认为无论是制造工艺还是设计思想我们都落后美国人很多,跟在人家的屁股后头,不敢越雷池一步,最多也就是一件仿制品。我们制造不及别人,但可以用先进的设计思想弥补。

两派人马大会小会的互相论战,谁也说服不了谁。而王所则苦苦思索着两种方案的难易程度。

项目组里闹得乱七八糟,曹长久也没有办法,757项目的方向久久不绝,实在不是人力所能左右。

王所本身就倾向于改进013机的结构,达到亿次每秒的目的。可是上层的要求却是要与美国人兼容,与Cray-1的向量结构兼容,这等于是完全否定了项目组之前对大型计算机的研究成果。所以王所也拿不定主意。

这确实是一个关口,一方面曹长久了解今后二十年的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方向,大型计算机注定要被向量机所占领,国家在这方面确实做的没错,紧紧跟在美国人后面至少不会行差踏错。

另一方面却是所有人心中的那一股愤懑之情,期望华夏有所超越的心情是什么都无法浇灭的。而长久同样也知道,并行多处理机技术才是王道,无论是向量机还是其它类型,都无法逃避这个课题,总得有人做。可是支持他这个观点的人寥寥可数。

成熟且必定会成功的技术和有可能超越但却没有先例的新技术相互PK,最终还是闹到了上层。

没有任何悬念,上层最终还是选择了稳重的研究方向,坚决走与Cray兼容这条路,但是允许项目组对并行多处理技术进行先期研究。

也就是说,还是传统派占了上风,至于曹长久对此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曹长久自从同意进入项目组之后,思想上也就将自己和国家巨型计算机项目真正放在了第一位,无论是否力所能及,总要将自己所认为的最先进的技术开发出来,这次传统派与激进派的冲突就是曹长久与被他影响的几个人所引起的。

曹长久在计算所的一段时间着实交了几个年轻的朋友,都是热血满腔的小伙子,为这事大家还被王所好一顿训,说大家不团结,最后弄得大家好没面子。

不过上面的指示下来了之后,大家好歹松了一口气,无论怎么干,只要有了方向就行,否则各干各的肯定不是一个完整的团队,

虽然曹长久他们不服气,但是也不得不服从命令。

王所也为他们可惜,虽然他也隐约看到了并行多处理的前景,但是作为整个项目组的总指挥,还是要从整体出发,能够规避风险对方案还是他的首选。

风波告一段落,项目组又开了几个会,开始统一思想,全力开展研发工作。

但是王所还是给曹长久他们几个人开了绿灯,允许他们在完成自己任务的同时研究并行技术。

曹长久他们几个志同道合的同仁们郁闷无比,索性项目组的任务不多,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完成自己的工作。

哥几个商量一下,大体确定了并行研究的方向,就各自展开了工作。

他们几个现利用项目组的研究成果757样机,写了一个模拟器,模拟多处理机系统处理数据,就在013机上运行。

从数据上来讲,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虽然不是很出类拔萃,但也中规中矩,比单处理机系统效率高了20%,最高到了35%。

只是还是有缺陷,因为并行算法粗糙,导致有时候的计算效率比单处理机还低。

曹长久他们虽然对多处理机系统信心很足,要解决算法的问题需要但只是时间而已,但他们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他们的研究做到这个地步已经过去了近5个月,整个项目组的进度已经进入到样机装配的阶段,项目忙的不可开交。

几个人原先的热情已经消磨的差不多了,并行研究工作基本已经进入停滞状态。

曹长久也有点心灰意懒,索性放弃了这方面的动作,先专心做自己的工作。

现在已经是78年了,曹长久看着蓝天不由得发出了一阵感慨。多么蓝的天啊,枉费自己好像还比别人多活了几十年,怎么从没有注意到这么蓝的天啊。

本来想凭自己的学识改变世界,却没有想到一己之力根本微不足道,连惊起一道涟漪的本事都没有,实在是可悲。

不知道现在大洋对岸的竞争对手们现在在干嘛?乔布斯和沃兹的苹果II已经开始热卖了吧,他们应该很快成为百万富翁了。

比尔大门应该还在完善他的Basic语言,这个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家伙肯定在计划着怎么占领软件市场。

戴尔现在应该在推销他的邮票,估计也差不多买他的宝马跑车了。

自己呢?曹长久苦笑,嗯,收获也不小,至少现在世界上研制巨型计算机的人也不是太多,自己就是其中一个。

曹长久心中还是感谢王所的,毕竟是他让自己进入了这个领域,放在以前自己也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在这里也快待了大半年了,曹长久觉的自己的基本功明显见长,学到了很多理论上没有的东西。巨型计算机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是科技前沿,所有的技术没有捷径,只能是一步一步的积累所得。

大半年的锤炼也让曹长久收起了骄傲之心,努力地向别人学习自己弥补自己不足,同时也将自己知道的先进理念努力的实现。但人力有时而穷,除了软件方面,曹长久还没有什么让人认可的成果出来。

样机的组装迫在眉睫,可是国产元件的研制进度却是严重滞后,上面催的紧,王所急得团团转。

但这种大工程也是全国通力合作,一个环节跟不上就会拖累整个系统,王所是总指挥,但是对此也没有办法,只好一趟一趟的跑工厂。

曹长久工作早就完成了,自告奋勇的要和王所一起去半导体工厂考察进度。他早就对芯片制造感兴趣,只是没有机会。梦中的他曾经和芯片制造企业打过交道,唯一一次参观的机会却因为一个小事而错过。

那时候他跟着洋老板在国外一个芯片制造厂考察,一番交流之后终于要进厂参观了,曹长久兴致勃勃的准备换衣服。

谁知道芯片厂的负责人不经意的问了一句你们中午吃的什么?

洋老板回答说吃的海鲜。

曹长久现在还清楚的记得那个狗日的负责人是怎么拒绝他们的,理由居然是进车间不得吃鱼虾!

这是哪门子规矩?曹长久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听他们解释说鱼虾含有大量的磷元素,人吃过之后呼出的气体会污染车间的空气。

而芯片制造最忌讳的就是这个,一旦有人吃了鱼虾进车间,车间里会几个星期莫明其妙出废品。

那个负责人当时可是义正严辞的拒绝了曹长久的参观要求,任曹长久陪着笑脸求他,那表情仿佛欠了别人十几万,看的曹长久直想抽他。最后那个负责人也不过是送了曹长久一块报废的芯片就结了。

想不到这次穿越还有机会接触电子行业最核心的制造业,还是华夏自己的,曹长久真是好不期待。

谁知道这一个小小的机会,却成了曹长久整个人生传奇的开始。

~~~~~~~~~

鱼冒泡了:校园,几乎永盛不衰的YY话题,鱼也知道让长久进去可以产生许多段子,吸引很多读者的眼球。

可是鱼很困惑,一个有着成年记忆的傻B穿越了,会选择上学吗,更何况是那个年代(77年才开始重新高考)?如果是我,肯定不会,因为有更自由的选择。就像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