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往生记 >

第36部分

往生记-第36部分

小说: 往生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迟点点头:“可以这么说,组织上知道不能依赖美国人的技术又不得不依靠他们的产品,正在头疼这个问题。你的021处理器无异于雪中送炭,不用自己东西还能用谁的?长久,这是个机会,你可要把握住啊。”

“我知道,我这不正帮你们嘛!”

“不怕泄密,我还告诉你,上面对你的东西很有信心,有意思借这个机会重振华夏计算机技术,努力冲上国际先进水平。”

长久摇摇头:“这个很难,我个人信心是很组的,只是这不是短期内能够达到的目标。”

张迟神秘的一笑:“只要有国家扶持你怕什么,总有一天能做到的。进海计划现在看来是没什么问题了,关键是下一步。”

“什么下一步?”长久奇怪的问道。

“你还不知道吧,现在微型机是定型在0521没什么大问题了,只有电子部六所的那些家伙研制的基于摩托罗拉68000的微机能够竞争一下。国家下一步就准备借着第三次人口普查的机会发展中型计算机了,你说这是不是机会?你可是也参加过757工程的人啊。”

长久一摆手说道:“757我已经退出了,而且说实话,我不看好它。”

“嗯?为什么?”张迟问道。

“757是新设计的向量机,从技术上来讲是很先进。但是样机达到的性能也就是国外中型机的水平。这次我特地回去看了一下,他们的进展很不好,看来自从王所走了之后,757组根本没有解决什么技术上的问题,依然在原地踏步。”谈到了王所,长久不禁黯然。

张迟也有同感:“不错,三军不可无帅啊。”

“还是先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吧,一个人不可能改变整个国家的。”

——————

眼看着长久回来已经一个月了,研制小组已经攻克了最大的难关——汉字系统。以前的计算机是基于拉丁字母的,如何让计算机显示汉字是一个拦路虎,颇让华夏技术人员伤脑筋,以致于很是流行了一阵汉字无用论,差点让传承了千百年的汉字消失。

早在74年,国家就对汉字系统进行了研究,史称748工程,为后来的汉字微机的成功研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汉字信息系统包括汉字输入技术、汉字输出技术、汉字字型技术和汉英兼容技的研究。其中,最难解决的是汉英兼容技术。

为了解决汉英兼容技术,华夏的技术人员付出了巨大努力,仍然成果甚微。

这就是为什么杨fq教授为什么对长久的操作系统及videoform软件赞不绝口的原因,因为长久的程序天然的就是汉英兼容,原生的双字节设计。

微机研制小组设计的0521微机BIOS扩充了很多功能,规定了英文字符用单字节表示,汉字则用双字节表示,使得BIOS不仅能接受英文编码,同时也能接受和处理汉字编码和汉英混合编码。

配合长久的操作系统,0521最终实现了原生性的汉英兼容,在此基础上,使原来只能处理单字节的西文字符串的高级语言和数据库,也可方便地扩充成可接受和处理汉字。

这样一个大障碍如此轻松的就跨越过去,如何不让杨fq教授欣喜,她本来还准备花个年把时间专门研制汉字系统,现在看来不用了。

至于汉字输入输出技术,国内有大把的研究成果,北大就有相关的研究,只不过在长久看来没几个能用。

因为汉字大键盘技术、笔形码的编码程序都是比较落后的。大键盘顾名思义就是很大的键盘,大概有四张桌子那么大,包含了近乎6000个汉字常用字,使用区位码寻字,要求操作者背熟这六千多个四位的区位码,难度可想而知。

而笔形码长久认为除五笔外其它皆可放弃,偏偏这是他的极弱项,他压根就不知道五笔的原理。

而此时王永民还不知道在哪窝着呢,真是世道弄人啊。

长久无法,只好自编了一个拼音输入法,还好不需要他亲自劳心劳力,只需他提出一个框架指出一个方向,自有一帮人冲锋陷阵熬夜拼命。

这样配合着北大研制的汉字编码字典自动生成程序,汉字输入的问题也解决了。

输出问题也好弄,安徽控制研究所研制的汉字字符图形显示控制器有效的解决了这个问题。长久很感慨,原来在这个时代研制一个系统也这么容易,计划经济的通力合作果然威力无穷,要放在自己梦中的时候,没钱什么都得自己做。共享?哪有专利得人心!

16×16点阵的字型是北大自己的,王xuan教授出了大力。

长久出的代价就是要提供计算机技术支持王教授的激光照排系统,但是能够在这种开天辟地的事业中留名,长久又有何不愿意的呢?

说起来王xuan教授和长久还有一段故事,容俺以后再说,暂且按下不表。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内存了,021先天不足,8位微处理器都这毛病——地址总线的限制导致了寻址64k内存,这可大大的不足,英文还凑合用,汉字的信息量太大,内存空间实在捉襟见肘。

这可让长久他们费尽了心思,要想添加是不可能的了,处理器不可能改了,只能在电路板上想办法。

这也是长久最不情愿看到的,他的思想就是精简,越简单越好,复杂的寻址方式是他最讨厌的弊端,因为这会引来一堆程序上的麻烦。

研制小组讨论了许久,也没有一个共同的意见,倒是最后张迟力排众议,直接采用了通常的做法——加入了专门的外接地址转换机构,使得0521突破8位机的极限64k内存达到了512k。

在此介绍一下内存寻址的问题,8微处理器的靠着总线传输数据,就像一个8位的车道。靠着这个车道,处理器可以读取或存储2的8次方个内存地址,也就是64k。

同理,16位处理器车道宽了,就可以处理更多的地址单元。

能够寻址越多内存,就可以处理更大的程序,这也是为什么要拓展地址总线位数的原因。

长久没有反对,因为他也知道没有更好的方法避开这个问题,8位机要实现汉字处理就必须跨过这一关,其实是牺牲性能换取空间。

——————

今天够多的吧!突破自身极限,暂时变身3k党。

今天厚颜无耻,字数也到了16w了,恳请大家看完了评论一下,感谢大家支持,口胡口胡!

六十三 

只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生产工艺的可实现程度上,因为一旦想让处理器处理更多的数据,地址位数每上一层楼都得需要数以倍计的晶体管。

这正是国内达不到的,因为以当时的生产能力,充其量只能容纳10000个晶体管在同一块芯片上。

因此长久设计的021也就只能限制在8位元,而且必须是RISC型。这有个说法,CISC的确是好东西,但是它的复杂性在于硬件,在于逻辑控制单元方面的设计与实现,这个长久貌似很不在行,国内也似乎没什么人精通。

RISC就简单多了,就拿021微处理器来说,长久把它设计成硬连线架构,放弃了国际上日益流行的微码。微码逻辑需要的晶体管数多得多,复杂且速度慢,但是适合于复杂的功能设计。在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微处理器已经不适合用硬连线设计。

但是RISC恰恰相反,它精简了硬件,所有的精髓在于软件编译的优化配合,因此电路简单了,就可以使用硬连线设计,速度极快。

0521工程的进度喜人,与其说是研制不如说是在整合国内所有的软硬件及配套系统。

处理器是长久设计骊山制造的,主板是电子部六所设计,操作系统是长久设计的北大杨fq汉化版,各大辅助系统如汉字图形显示器、ASCII键盘、汉字大键盘(已淘汰)、汉字针式打印机、X-Y绘图仪、软磁盘机和调制解调器等则是全国各大院所支援。

软件方面则有汉字屏幕编辑程序,汉子关系数据库系统,电子表格软件等,这样一部像模像样的办公用机也就攒成了,只是工程量有点浩大,几乎全国都参加了。

值得一提的是长久的操作系统,因为根本在国内微机配操作系统没有先例(这是大型机的专利),几乎所有人都想直接引导进BASIC语言环境。

只有长久力排众议,主张建立一个统一平台。其它人表示怀疑,谁能写一个汉字系统。

在此说明一下,本文将计算机汉字环境说得有点轻描淡写,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困难、浩大的工程,是积累了几代人的技术、经验才冲上来的,长久只是适逢其会,稍微推了一把而已。

83年华夏在开发IBM兼容机的时候,硬件方面全无问题,而汉字系统的编写全国100多家大学研究所科研单位无一肯接任务,大家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五个月时间让PC具备汉字处理能力。

还是后来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打了权威们一个耳光,那就是严援朝老大(崇敬ing)。那时严老大不过四机部六所一个工农兵大学生,听说此事之后跟人吹牛说“汉字系统何难之有,我以前做的电视机改终端不就出了两个汉字图形嘛” 。

那一年,严老大32岁。

83年6月23日,严老大开始写CCDOS,6月30日完成,代码10000多行。

长久仰慕前辈风采,自己当让不将这东西放在眼里,何况自己还有操作系统,改改就行了。

最后还是在杨教授的帮助下完成了这一创造性的工程,让那些质疑的人眼珠子都惊的掉了下来。

为了纪念自己的偶像,长久直接提议系统的名称不要用什么数字代号了,直接就叫中文磁盘操作系统——CDOS。

大家能有什么异议,就叫这个了。

至于输入法,长久直接扔给了自己的那些大龄学生了。他只定义了结构规则,还很牛B的说:“不就是一个汉字头码,一个汉字尾码,你们自己定,你们就是标准。”

就这样一套微机系统就在79年的年底组装完成,大家欢呼雀跃,马上定型量产,争取在元旦前给中央送去。

不过曹长久对于经手的所有软件都写了版权署名,习惯而已。

曹长久这几个月也没在北京白过,研制小组里的人才济济,他可是和他们交流了好多,特别是那些工程技术人员,因为他想做CAD软件。

不过其间经过了一件大事,那就是进口计算机。

华夏自从文革以来已经很久没有进口过计算机了,以前都是奉行买来仿制的方针,向来仿制的对象都是老毛子。

可惜老毛子的技术不太像样,很快被我们超过了,当然人家有绝活,但是不告诉你,一来二去国内的晶体管计算机依然停留在几万次的地步。

终于周总理忍不住了,发话讲既然我们能模仿苏联造计算机,为什么不能模仿欧美做巨型机?

大家的心思利马开了,挖空心思摆脱巴统的干扰,1965年跟法国和英国的两家公司签协议,分别引进了3台计算机。

只是法国人不厚道,华夏付了钱,他们却不将最关键的部件磁鼓拿出来,没了这东西机器也就变的性能极差,这谁能依啊,但是国内却总是联系不上,因为——文革了。

不得已只好吃了大亏,机器运回来就扔在738厂当废铁。至于英国买回来的那部计算机送到了沈阳光机所,却被红卫兵一把火烧了,什么资料也没留下来。

我们现在看到的史料记载文革中华夏的计算机技术并没有停顿,这都是那些老专家们偷偷在地下搞的,比如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晶体管通用电子计算机以及后来银河巨型机的慈云桂慈老先生,在文革一开始就被打成了反动学术权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