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大国外交官 >

第29部分

大国外交官-第29部分

小说: 大国外交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洛卫国少了为钱奔波而集中了精力,学习更是日渐渐精进,最后如愿如偿的成了县内第一名高考状元,更是被当时一等一的学府收为了学员。

大学通知书到手却成了洛卫国左右为难的汤手山芋,因为他是明白像京城那样的大城市,是绝对不是两母子仅靠努力就可以渡过的生活。

如果仅是洛卫国一人上学,国家将会资助求学的所有费用,但为了照顾好母亲,就是在外面租房子这笔费用也不是洛卫国边上学边兼职所能承担得了的。

沉思苦想之下,忠孝不能两全,洛卫国便给了学校校长室写了封信,内容为“可皆母同住校否”。

第四十六章 孝子县令

话说洛卫国写信要求携母上学,当时学校校长收到这封信可是气得不轻,你洛卫国只不过是省内的状元爷就矫情放肆至此,竟然上学还要母亲在身边照顾?

校长便给洛卫国回了封信:幼狮跃崖,弱松迎风,本之能事,更况万灵之主乎?如若羽翼未丰,不飞也罢!

洛卫国收到回信也就死了上学这条路,便又背起老母亲回到乡下,做起了全职农民。

现在的洛卫国可不是以前的目不识丁土乡下蠢民了,回乡就要做出一番成就来,鸡、鸭、鹅、牛、羊、猪得多养,村口那口鱼塘今年也要包下来,青砖瓦房不再是梦中之物,而是触手可及的计划成果了。

洛卫国是铁了心思要靠双手打拼起家,外界却为他的事情闹得了满城风雨。

为什么呢?想象一下,一名堂堂的状元爷居然没有来上学。这可是天大的新闻,洛状元所上的学校可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学府,能从里面出来的无一不是国之栋梁,如能更进一步,放出来就是处级、厅级领导了。

是什么原因让他放弃这大好前途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新闻报纸媒体倾巢而出,誓要揭开这个迷团。

学校这时也不能再保持沉默了,便说出了洛卫国的携母上学的无理要求。

事态明朗,社会舆论便分化为了两派,一派的主张是须黄小儿的异想天开,学校应该尽力挽救这头迷途的羔羊,这是学校应尽的职责,而不是轻率的言放弃。结论是状元爷有错,但学校反应过度了,处理颇为不妥。

另外的多数派观点是,全国学子千千万万,他洛卫国只不过是红旗下院中一花草罢了。现在只不过考了个第一就敢与学校叫板讨价还价了,倘若出到了社会成了精英一员,那还不与国家对着拍案?此股歪风不可长,理应杀一儆百,以儆效尤!

两派僵持不下之时,国家央视却在访谈节目中播放了洛卫国蹲在市集卖鸡鸭、上山种树、下塘放鱼、在院子与病瘫母亲欢笑畅谈的片断。

这下大家都明白了,不是母携子行,而是子携母行,校方是误会了洛状元的孝意了。

两派人为了个伪命题火拼了一大埸,最完美的真相就摆在了眼前,自是化干戈为玉帛,同声称赞社会好风气。

洛卫国也特例的得到了学校关照,特意的让他在教授级别的褔利小院子与母同住,绵尽床前孝子的义务,又不防碍学业进修,这个结果当然是皆大欢喜。

博士毕业后,洛卫国虽然没有在省城放道台,但却成了全国最年轻的县令太爷,数十万草头百姓的父母官。

洛卫国没有从政经验更没有人脉,所下放的县城当然就是全国最为贫困的烂摊子,这才符合改革开放的政策,不然谁会放心让一个好端端的县城成为试水区呢?

洛卫国所管辖的县城名字为竹县,没有特色的水果、没有经济作物、没有深山密林宝库、没有可以出售的自然资源,就连寻常贫困县可以切割成大理石的大石头也没几块,更可恶的是连山上长的都不是普通松树,而是漫山遍野的竹林,整个县城能苦成这样子,在全国范围内也难找出几个来。

没有经济产业链就等于治下民众没有资产,手里没有几个钱的农民除了嘴里要吃的盐巴,身上穿的衣服,下地要用的农具,就没有与外界有任何的关系了,这根本就是秦国时期的与人世隔绝的桃花源。

治下全是清一色的农民,过着的苦巴巴的日子,令人闻者落泪,听者心寒。平常就算是吃的盐巴也是那种没有经过加工的粗盐块,更别提什么加碘精盐了。穿的衣服呢,父亲穿完了给儿子,儿子穿完了给弟弟,衣服一穿就是十年八载的,衣上的补丁块加起来的面积可比好的布料还要多。那爷爷辈穿什么衣服呢,自家手织的粗麻纱衣衫,那是祖宗数百年前传下来的活儿。而且那衣服只是在大冷冬天才有的名词,平常春夏秋就一条裤叉上山下田,十三岁以下的孩子一律光着腚子,所以说全县第三产业的财政收入也就是区区的四位数,也是县府智囊绞尽了脑汁才有的成果。

可是县里再穷也得有经常性的支出,教师的工资要支付吧、政府公务员的基本工资要支付吧。整个县城只有一家银行,就算是想财政赤字也赤不了,白条是越打越多,只好伸手往市里要,可是要的次数多了,就算写的报告再天花乱坠也是雷声大雨点小了。

上面不给钱,口袋里没钱,下面伸手要钱,这都把县政府官员给逼急了,大白天的也都不敢去府区了,实在是被堵了个现成,就随手写个白条胡乱的蒙混过关了了。

上一任的县长大人就是因为觉得这样活着太窝囊了,便辞职不干了。

县长辞官这可是个天大的奇闻,偏偏就真的发生在了这个县里。县长这个第二把手,如果这个缺口放在别的县城,非得来一场政治派系角力不可,但是县常委放弃了推荐这个机会,让市内的组织部直接派人空降。

市组织部也是心烦呀,平常都是争先恐后的要官职,现在对于这个市里的肿瘤县个个却都是躲之不及,唯恐惹火上身。这也不能责怪谁,谁会发傻跑到那穷县来个政治生涯自杀呢?

洛卫国就是在这种程况下被推到这个火坑里的,组织部也狠下了心,竹县环境反正是坏得不能再坏了,国家现在不是提倡改革开放吗?倒不如推个新丁出来搞搞局,也好塞住上面领导的嘴巴,又可以为那穷县熬过一段时间,又搏了个敢起用新人的好名声,真是一举三得的好棋!

洛卫国当时可是血气方刚之期,能有这么好的一个发挥所长机会哪会轻易的放弃?

洛卫国走马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召集手下大小各个局长,一连就是开了几个通宵会议,在座的都是几十岁的政治老手,打着慢太极左绕西绕的,最后半点有建设性意见却是一个也没有。

洛卫国对于这个没有资源、没有经济产业、没有资金,犹如一潭死水的环境再有雄心也是无从下手。古语有云:读书破万卷,不如行万里路。既然集思广益这条路子走不通,只能来个微服私访了。

年轻人想到就做,洛卫国穿上解放胶鞋,挎上个绿军水壶,带上几个玉米烧饼,便打了个招呼出发了。

洛卫国一路行走下来发现,竹县真的比他家乡还要贫困,家庭的收入就是一年一双大胖猪,十年一头牛。这猪也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十多户人家合起来一起宰了分,都是这次宰你家的,下次宰我家的,变相的自己消费,根本就没有见过现金。会议上提出的令人匪夷所思的平均每个家庭年见现金量不过一、二十块的数据,看来也不是空穴来风。

第四十七章 县令的傻点子

越是困苦的地方,民风就越是纯朴好客。洛卫国路上跑累了就在农家借宿,没有一家是收他的钱,虽然吃的是红薯、玉米粥,睡的是硬竹床,但是临睡前聚在村中榕树头下听听长者当年朝鲜历险事迹,扯扯天南地北异乡风情也别有一番世外桃源之风。

数天下来,洛卫国发现了这个县很有特色的生活方式,就是无处不见的竹制品,竹篮子、竹凳子、竹椅、竹床,吃饭的竹桌、农具的竹柄、连家中煮饭烧的柴火也是竹叶片子。

洛卫国对此感到困惑,于是便向身边吸着水烟筒须发皆白的村长问道:〃村长爷,我看你们的生活过得紧巴巴的,你们自制的竹玩儿实在太精细了,为什么不把这些竹制品拿到外面去卖呢?竹子是现成的,就算卖得便宜,可是也算是个副业,总不至于会亏本吧?〃

各位看官可能对〃水烟筒〃这东东不大太熟悉。旱烟斗大伙都听说过的了,与香烟的吸法没两样,就只是少了个过滤嘴儿。竹县可是个穷地方,花钱所卖的就是那些最最粗陋的土制烟丝,平常出售就是按斤论两的,便宜得不成。

古语有云“便宜没好货”,这句话多多少少总也有一点道理的。那些土制烟丝不仅味儿不够纯正,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屑,如果直接吸食,烟丝屑便会涌入嘴内,未免影响了享受。

人类的创造力是强大的,烟民们也想出了一种方法解决了这个难题,就是找一根数节的竹子,由上而下把几节打通,再在里面盛上水,再在竹子边围开个小孔,用一节小指大小的竹枝从小孔直插进盛水的大竹子的底部;烟丝就放在小竹枝上点燃吸食,烟丝杂质就会被竹子里的水层过滤掉了,而烟味道却丝毫没有受损。

这种水烟筒的吸食也是很有技巧的活儿,听说还发生过这么一个笑话。清末年间,一名朝庭官员送给了外国鬼子一根水烟筒,那外国鬼子为了在黄种猴子面前显示白种人的聪明,便拒绝了官员的示范,左右端详了一番,便学着绅士吸鼻烟斗的样子,把整根竹子口含在嘴巴里吞去吐雾。

要知道,那种竹水烟筒的口子足足有水杯般大小,那鬼子人高嘴大却是硬生生的含了下去,心中颇为自得,但是死活想不明白,身材瘦弱的黄皮猴子为什么能把嘴巴张得那么的大;难道中国功夫连嘴巴也练到了?这个笑话便从那时留传了下来,每每说给没见识过水烟筒的异客知道,无一不开怀畅笑的,也算得上是家乡特色笑话了。

村长爷爷熟练的在用嘴角轻轻的噘了口水烟,好半晌才吐出来,惬意的道:〃拿竹制品去卖钱?在我们县里谁人不会编竹子活?前几任太爷也想到了个点子,就是雇大车拉到别的城市里去卖,可是价钱卖贵了,人家不要。卖得便宜了,除了雇车的费用也没几个崩板好赚的了,弄得个穷忙活。不过我们的竹子是现成的,赚少些就赚少些,反正闲着就是闲着,好歹是个活儿。那知道有些兔崽子为了多赚几个烟钱便赶了粗活,没过一段时间,人家就再也不相信咱的东西了,这个活也就断了。〃

洛卫国学经管的,从与村长廖廖几句家常就可以看出了竹制品打入市埸的失败原由。

这些竹制品因为是手工制作,与工厂的有系统性加工工艺、制作美工、品牌效应上的制品上相差甚远,这样的成品当然没有在高端产品市埸上生存下去的力能,这也就是村长所说的价高了没人要。高端无法立足,自然在中低端打开缺口了,可是因为开始规模还没形成,花在运输上的成本比例自然相对较高,最为致命的是缺少了质量管理这一环,这样毫无规划的行动,不导致失败才是怪事。

洛卫国连夜赶回县府大院,再次召开了常委会议。竹县竹制品推广计划议案因为已经出现过了失败,所以这次的通过遭到了极大的反对,洛卫国不得不利用县里第二把手的权力,立了军令状才勉强通过,不过大多数官员却是抱着看笑话的心态。

洛卫国的计划很是简单,因为竹县有大量祖传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