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我乃刘备-第2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对于你这种“神仙”级别的,刀砍斧斫未免太不给力了。好吧,来点刺激雄壮的,火烧
孙策一心想烧死于吉,来成就自己威信,消弭这场信念危机。可接下来发生的事,只怕打死孙策,孙策也绝对不会相信。
一场大火本来烧得正旺,不想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雨。雨下就下吧,可就下那么几瓢雨,然后又不下了。
由于雨水过于“倾盆”,以致熊熊燃烧的大火,霎间被扑灭。
接下来就诡异了,火扑灭后,于吉却不见了
一场大火不但没将于吉烧死,反而将他给烧没了,这实在让孙策哭笑不得。
但更让孙策哭笑不得的还在后面,等这场大雨停后,士兵们面对这一幕,他们主动的、自发的跪了下来,纷纷对着烧得半残的火堆,纳身拜倒,然后,自然是大呼“神仙”。
孙策这下真的是疯了,他把佩剑拔出,对着士兵们大吼起来,乱叫者:“全都给我回去,不许逗留”
士兵们被逼走了,但事情并没有完,因为,粮草问题才是最大问题。
不过幸好,于吉的事虽然让许多士兵一片恐慌,但有孙策平时的余威还在,所以不至马上出现哗变事件。等过了一天,陈武、吕范从湖熟等各地征集的粮草也运了过来,孙策这才喘了一口气,暂时化解了眼前的危机。
接下来,孙策为了落实周瑜的“围城打援”之计,便重新安排布置了兵力,把大部分人马都调走了,而留在这里围城的只有一万将近,由陈武、蒋钦等镇守。他自己则率了其余全部人马,带了周瑜、黄盖、周泰、吕范、凌操等众将,出城几十里,据守险要地带,专等刘备牛渚的援军。
果不出所料,没过多久,牛渚那边就有了动静。而且,这一来居然是数万人马具体的说,是两万。
带领这些人马的并没有什么大将,最大的也就是陷阵校尉侯成,所以这些人各自为伍,队伍没有前后顺序。他们没有统一的指挥,谁也不服谁。就这么个样的情况,居然就敢不自量力的打了过来,也真是让人不得不佩服他们的勇气。
等进入伏击地带,孙策二话不说,就是一阵猛打。自鸣金开始,到打扫战场,不到五六个小时,两万人,除掉跑了的三千,其余一万七千,全歼
孙策一战胜后,心里十分高兴。而更高兴的,是周瑜接下来告诉他的一句话。
周瑜跟孙策讲:“伯符现在不必再等了,此时杀回丹阳,重夺旧地最是时候。”
接着,周瑜给他分析了一下:“从此战,至少可以看出两点。一,刘备下江东之前,为了防止曹操在后方捣乱,并没有带来所有的精锐,而是把他们都留在了东平、梁国一带,所以才造成牛渚救兵无大将可撑局面;
二,刘备既然分兵镇守东平等地,能用的军队自然是少之又少。而他将袁术赶跑后,又必须在九江等地再次分兵,打过牛渚后,又得留兵镇守。所以他能够带的,就更少了。从刘备带来秣陵城的人马看,可见他确实没有多少兵力了。如果他有兵力,那么也不至于只带了不到一万人马。而这次一战后,我军歼敌将近两万,可见,这已经是牛渚守兵的最大数字了。如果牛渚人马多的话,那刘备也就不会只带那么一点人就敢杀进来了。
而现在,这里的两万兵马既已覆败,可见牛渚已经没有什么兵力可言了。我们这时,也不必继续‘围城打援’,只用率领所部,进击牛渚、丹阳,大军所过,定是‘秋风扫落叶’,趁机席卷之时”
孙策听了他一席话后,哈哈一笑,当即赞成。只是让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那个败走的侯成居然还会再次杀奔回来,还给了他们一个伏击。
这家伙是不是疯了?没有,周瑜听到这消息后,很确定这一点。
周瑜知道,这不简简单单的是一次“回马战”,而是一个醒目的提醒。
“牛渚还有人在”
周瑜到此时只能告诉自己,还有孙策:“他们突然来了这么一出,实在让人意想不到。看来他是完全摸准了你我的心思,知道我们必将趁胜后要继续打过来,所以他才让人再带兵回来,在我们所经之路上设下埋伏,想要先给我们一个下马威。而要不是这个带兵将军太过愚蠢,急于出来,不然,此一战,结果如何,孰难预料”
周瑜猜的一点也没有错,牛渚的确是有人的。这人,就是张范。
张范既然无法阻止侯成等众位武将决意出战,他也只得默默祝福他们,最起码,希望他们能够到秣陵城下,先去见见刘备,也好让刘备心里有点慰藉。
当然,在他看来,侯成等将大兵调走后,对于这边来说,也不是一点好处也没有。起码,可以让一个人产生错觉。
张范算计的这个人,就是困在石城里的孙静。
孙静听到兵马突然撤走的消息后,他一点也没有辜负张范的算计,马上一头砸进了张范的圈套,被张范请进了牛渚大营里好生款待。当然,等待孙静的将是什么,张范没有权利决定,这还得刘备说了算。
张范既然将孙静捉了,又把索要的吕岱和两千人马都派上了用场,在他来看,这一切完美无缺,算是完胜了。可让他想不到的是,自己虽然算计到了石城,却没算计到侯成这些蠢驴“败兵折将”到底有多厉害。
两万人马,去了没几天,回来就只剩了三千,这算什么?
可事情就是这么糟糕,侯成输了,输得太过让人纳闷儿了。
张范当时很想揍他,但他知道,自己打不过他。他到了这时,脑子里一旋,实在不知道回来还怎么跟刘备交代了。两万人马,可不是两万只蚂蚁。两万只蚂蚁碾也要碾半天,两万人马,说没就没了张范到了此时,当然不能冲动行事,冲动是魔鬼,骂了他又怎样?更何况,侯成也不见得忍得你去骂。
张范冷静的分析后,知道敌人下一步可能会将矛头直接指向牛渚,为了大计,他只得骗侯成回军。其实,他也并没一定猜到孙策会过来,他的目的,只不过纯粹是为了把侯成当真侦骑使。当然,为了以防万一,考虑到要是孙策真的过来了,那要是猝然相遇,只怕侯成又得惨败,所以他才在他临走前反复交代了他几句,以让他记住。
侯成虽然把他的话记住了,也领悟后,照做了。只是,侯成这人,实在没有让张范能高兴得起来的地方。
侯成这次,又是孤身回来了。
这次,张范什么也不问。他只用看,也能看出来。这家伙遇到了孙策,而且是再次大败而回
张范盯着侯成看了好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话骂他。他只是在心里冒出了一句:“怎么人都死尽了,就你家伙还不死呢”
所以他最后不得不承认:“将军命真是好”
侯成听到这句后,并没有听出什么弦外之音。在他看来,自己自从跟了吕布,多次面临威胁,都没有死成,那是陈年旧事,往事就不回忆了。而自投靠刘备后,一是牛渚之战,人都被射落水中,泡了数个时辰了,居然还能奇迹般的活了下来,这实在不简单再是这两次跟孙策的遭遇战,第一次,大多数将军都死了,只有自己带了仅存的三千硕果回来了。第二次,别人都死绝了,又只有我一个人跑回来了。是啊,看来我这命真是好啊
侯成一连感悟后,立即表示对张范这句夸奖的认同,他感激的说声:“哪里哪里,张军事命更好。”
他这么一回答,就不地道了。好话,也变成了歹话。
首先,要说的是,侯成这句话并没有贬低对方的意思。因为侯成压根没有听出张承那句话是在讥讽自己。
其次,要说的是,张范对这句话十分有意见。
但张范毕竟肚量大,一气后,也并没发作。他只是简单的问了侯成所遇的情况,确知孙策带了军队杀奔了过来,他想了想,便说:“侯将军,现在牛渚存亡悬于一线,就要看将军你的了。”
侯成听他一说,虽然很是感激他能看得起自己,再是感谢他把话说得如此绝对。但他想到的是,两万人马已经败得一个子儿都没剩了,难道你老人家准备在这关头,让我领了牛渚寨里那些尚在养伤中的数千人马组成军队,然后拿着他们去对孙策进行最后的抵抗吗?你老人家可别拿我开玩笑了,虽然我命好,但命再好也经不住这么玩哪。
侯成咕哝两声:“这……”
张范看到侯成脸色窘迫,就知道他是误会了。
张范道:“刘使君被困秣陵的消息,我已经派人去跟彭城那边说了,请求他们思考对策,发兵相救。只是,远水毕竟救不了近火,要是等那边决定好,再慢慢运粮调兵,恐怕就耽误了时机。我想说的是,陈、于两位将军正在九江平贼,他们手上也有一万兵马,将军可渡江去,找到他们两位,让他们放下手里的事,调集所部前来牛渚会合,不知将军可否愿意走一趟?”
侯成听他一说,想到自己暂时不用直面孙策了,当然开心。更何况,他也愧疚两战皆败,损兵折将,要是不再趁机立功补救,只怕将来等刘备出来,拉清单的时候,杀头是跑不掉的了。
侯成这时表现出了大义凛然,说了声放心,便即让人收拾包裹,连夜过江去了。
很快,孙策大军最终到了这里,并首先对丹阳发动了进攻。丹阳方面苦力支撑了五六天后,不能抵挡,在张范的授意下,放弃城池,共保牛渚。
孙策得了丹阳,便即合兵攻打石城。石城地连牛渚,要是孙策不能首先攻克石城,那么他也就不用考虑牛渚了。简单点说,要是孙策直接攻打牛渚的话,那就必须忍受石城从他脑后啪一板砖。
但石城有吕岱的两千人马驻守,城池又十分坚固,吕岱为人又不是好惹,加上仰攻困难,面对着石城,孙策唯有叹一口气。这个情况,就是当时刘备攻孙静的翻版。反正,要拿下此城,自己不先被揭下三层皮,那绝对休想得到
孙策开始感到压力了,敌人没有多少,为什么还这么不怕死
但让孙策压力更大的是,他全力仰攻石城时,张范就不停的派出人马在他后面袭扰,搞得他一个头两个大,火得大发了。实在被惹恼了,孙策就干脆说:“不管石城了,都先给我去灭了牛渚,回头再来收拾他们”
他本来是冲动的随便一说,居然立即得到了周瑜的赞同。
周瑜说道:“伯符倒是说到点子上了,石城我们不一定非要拿下他,只要把他困住,不让他城内贼人随便出来,那牛渚我们照样可以放心去拿。”
孙策被他一说,立即大笑起来,当即同意。
孙策自发兵以来,用了五六天时间解决丹阳,又用十几天攻打石城,等到转兵到达牛渚时,已经是五月时候了。
对于张范这边来说,他手上的兵力有限,到这时候了,他应该是将所有兵力集中一处,然后果断的据守山寨,以挨延时间,等候各路救兵。但张范并没有这样做,在他听到刘备被围的消息后,他已经有了更加长远的打算。他分兵给丹阳,又分兵石城,为的就是让这两个地方尽力的去拖,等拖到不行的时候,再撤也不迟。
丹阳给他争取了五六天时间,石城也给他争取了十几天时间。这已经足够了
本来,要是石城不攻克,那孙策还得继续耗下去,那样,那时间也必将更加充足。但孙策还是狡猾的越过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