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差阳错-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倪匡
申明:本书由 (。。)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仅供预览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欢;请支持订阅购买正版。
………………………………………
自序
这个故事,和“从阴间来”、“到阴间去”有很密切的关系 是围绕“阴间”这个题材而订的写作计划。在卫斯理故事之中,灵魂曾是被经常使用的题材。但并没有计划去地探讨“阴间”这个现象,这一连串故事,可补这方面的不足。
在书名“阴差阳错”上,弄了一些小花样,算是文字游戏,这是我一贯作风,目的是好玩,以往已有许多先例。
“差”字有几个不同的读音,也有几种不同的用法,在这里,并非普通的“差错”、“差别”之“差”。而是“差使”、“信差”之“差” 是不是很有趣。
故事中出现的一些人物,还会有一些故事在他们的身上发生,请保持留意。
一九九一年十二月十七日
香港,好个艳阳天
一、盛极一时的古酒大会
人是群居性的生物,所以就有了人类社会,方便人类进行群体活动。只有极少数的非常人,才能离开群体社会而独自生活,这种人,通常被称为隐士。人类历史上,隐士少之又少,自然,也有不少故事发生在隐士的身上,但凭猜度,也可以想像,发生在个别隐士身上的故事,必然不如发生在群体社会中的故事那样精采纷呈 单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已经够曲折离奇,复杂无比了。
所以,故事的记述者,都记述群体社会中所发生的一些事。
人类社会是一个大组织,在这个大组织之内,还有无数小组织,花样繁多,没有人可以尽述。有的简直匪夷所思 有一个协会,是由一批喜欢用力在头皮搔痒的人士组成的。这个协会的会员,为了达到头皮发痒之目的,都拒绝洗头。
所以,相形之下,“爱酒人协会”就很大路,不属于古灵精怪一类。不过,它的会章也有特别声明:本协会定名为“爱酒人协会”,并非“品酒人协会”。所以它的口号是:不论好酒坏酒,陈酒新酒,本会会员咸认为,最好的储存所在,就是人的身体之内!
语句看来很文雅,但含意倒是简单明瞭:酒,是要来喝的,不论是甚么酒,都应该喝下肚去,在身体之内,循血液而流!
爱酒人协会的会员不多,在全世界各地,大约三百余人。可是它入会的资格极严,不是已在人类大社会中已闯出了一定名堂,休想入会,所以这个会也成了一些人追求的身分象徵。每年一度的聚会,也成了世界性的盛会。
会章规定,由五大洲的会员轮流主办盛会,聚会必要条件是:必须有大多数与会者未曾喝过的酒供应,在事先,要向各会员详细介绍这种酒的来历,由会员决定参加与否 自然,这一年的参加者是多是少,也就决定了主办者的荣誉与否。
去年,由南美洲主办,以巴西大豪富里加度为首的一批南美人士,提出供应的酒,据称是来自早已在世界上消失了的玛亚人金字塔底部深藏著的古酿,酒味如何,不必品评,这来历就够神秘的了。
参加者超过一百人,南美洲的豪富,都感到大有面子。
今年,轮到亚洲作主办人,亚洲组的召集人,是大豪富陶启泉。
各位看到这里,一定恍然大悟,何以一个卫斯理故事竟然会有看来毫不相干的开头了!
是的,在卫斯理的经历之中,陶启泉这个大豪富,出场不多,可是却有不少古怪的故事,是由他开始的。
卫斯理不是“爱酒人协会”的会员,他甚至不知道有这样的一个协会 他熟知的种种协会之中,最突出的自然是“非人协会”,连卫斯理也没有资格当会员。
那天,是为了甚么事,卫斯理在陶启泉的书房中闲谈,已经并不重要。谈话之间,陶启泉忽然提起:“再过十个月,我要主持一次聚会,很为它伤脑筋,不知道你是不是可以帮我一下!”
卫斯理呆了一下,把陶启泉的话又想了一遍,才笑著道:“有甚么聚会可以难倒你的?有钱可使鬼推磨,我能帮得上甚么忙。”
陶启泉有点不快:“富有并不是罪恶,你不用一有机会就讽刺我,而且,再富有,还是有些事做不到的!”
卫斯理摇手:“好了,不讨论这些,你说说,令你伤脑筋的是甚么样的聚会。”
于是,陶启泉就说了每年一度,爱酒人协会聚会的事。卫斯理笑:“世上无聊的人真多 我不知道你是一个爱酒人!”
陶启泉皱眉:“这样的聚会,已经成为一些人一年一度见面交际应酬之处,许多大事,都是在这种聚会之中商量议定的。”
卫斯理站了起来:“爱酒,爱酒,多少罪恶借汝之名而行!”
陶启泉“呵呵”笑了起来 像这样的委托,卫斯理自然不会放在心上,一转头就忘记了,也根本不能成为一个故事的开始。
可是,陈长青也是“爱酒人协会”的会员,这就大不相同了。倒不是因为陈长青这个人风风火火,有化小事为大事的本事,而是他行事很是认真,任何事,到了他的手上,若是没有一个了断,他可以十年八年,锲而不舍地追查下去,不会气馁。
陈长青是会员,陶启泉不知甚么时候,向他说了一句“已经请卫斯理帮忙了”,所以他三天两头,函电交驰,甚至于亲身上门:“为时无多了,你有甚么奇谋妙计?”
在婉拒了几次无效,坚拒了几次也无效之后,卫斯理不胜其烦:“有了,去年南美洲主办人不是用玛亚人的古酒吗?那有甚么了不起,你可以用中国的古酒 自仪狄造酒起,到如今已有超过四千年的历史!法国人动不动把拿破仑时期的酒当宝贝,和中国一比,相差太远了!”
陈长青听得连连点头,频频眨眼,他这个人一点也不笨:“好主意,可是上哪儿去找千年以上的中国古酒?”
卫斯理伸手向前一指:“你去找一个人,找到了他,必然有著落!”
陈长青连忙作了一个手势,阻止卫斯理再说下去:“待我猜上一猜!”
于是他背负双手,来回踱步,眉头紧锁,口中念念有辞,状如中邪,实乃沉思。过了一会,他站定身子,却又背对著卫斯理,神情大是得意:“我想到了,待我们把此人之名,写在手心,同时展示!”
陈长青很醉心在行为上仿效古人,刚才他的提议,古人就常做,最著名的一次,自然是诸葛亮和周瑜,商量怎么对付曹操,结果各在手心之中写了一个“火”字的那一次了。
卫斯理微笑应诺,十秒钟之后,两人各自伸出手,摊开手来,两个人的手心上都是两个字,两个字相同:齐白。
陈长青大是高兴,哈哈大笑:“英雄所见略同:此人一出,何忧大事不成!”
齐白这个人,在卫斯理故事之中,出现的次数也不少。他是盗墓专家,专门出入古墓,越古越好,要找古代的东西,他自然是最佳人选了。陈长青第一个就想到了齐白,可知他是有点脑筋的。
然而,陈长青高兴了不到半分钟,又飞快眨起眼晴来:“这个人,不知道钻在哪一个角落的古墓之中,怎么能把他找出来?”
卫斯理自然不会再把找人的责任拉到自己身上来,所以,他拍著陈长青的肩头:“你那么有办法,不论他钻在甚么坟墓里,你总有办法把他找出来的!”
曾有人说,要给甚么人添麻烦,最好先给高帽子他戴,令得他真以为自己能干,自然硬著头皮干下去了!
陈长青挺了挺胸,当仁不让:“说得是,上天入地,把他找出来。”
陈长青走了之后,白素走进书房:“不该戏弄他,要找齐白,比找甚么人都难!”
卫斯理笑:“反正他是无事忙,弄点事给他做做,有益身心。”
当日,卫斯理提出经由盗墓专家齐白,去寻找中国古代的酒,多少有点开玩笑的成份在内,也志在把陈长青支开去。
在接下来的日子中,又发生了许多事,卫斯理并不知道陈长青真的在全世界范围之内,用尽一切可能找寻齐白。而且,居然在三个月之后,给他找到了齐白 在中国西北高原的一个穷乡僻壤走出来,齐白先和陈长青会面,然后一起找卫斯理。
卫斯理见了两人,呆了片刻。齐白眉飞色舞,兴高采烈,把卫斯理的玩笑,认真处理,他道:“曾听说过,大画家张大千在敦煌石窟之中,临摹壁画,曾发现过一只坛子,打开之后,是许多乾果,他吃了些,果香犹存。可知在古墓之中有酒,很有可能,古人用酒殉葬,也应该是很普通的事!”
卫斯理问:“你以前可曾发现过?”
齐白用力挥手:“早两年,进入一个汉墓,曾发现一对大坛子,足有一人高,两人合抱,形制和酒坛相类,上面还压著长条形的大石条,由于太巨大了,所以并没打算动它们!”
陈长青狂喜:“要是坛中有酒,那可在全世界人前露脸了!唉,你怎么当时不弄开来看看?”
齐白盗墓成了精,十分自负。他常说:“我盗墓和普通人大不相同,普通的盗墓贼,总是千方百计把物件从古墓中弄出来,换取金钱。我不是,我目的是在发现古墓,进入古墓,至于古墓中的东西,高兴就带点出来,不高兴,就让它们留在古墓中,反正我随时可以进去欣赏,就像是我的私人收藏室一样!”
有人不服气:“你的‘私人收藏室’若是被别人发现了,你的‘收藏品’也就不见了!”
齐白狂笑:“要是我的‘私人收藏室’会被旁人发现、进入,那还有甚么价值?我早已不屑一顾,弃如败缕!”
齐白在说这番狂言时,卫斯理在场,目睹那个不服者被齐白的狂态气得双眼翻白。
人必须有高度自信心 在他人的眼中看来,不免就是狂傲,但卫斯理倒很欣赏齐白。因为他知道齐白确有真材实料,不是空壳子来狂傲的,和世上多的是的那种狂徒,大不相同。
齐白当时对陈长青道:“那是西汉初年的一所古墓,超过两千年了。”
陈长青有点犯愁:“那两只坛子,本身已是罕见的古物,如何运得出来?”
齐白一拍心口:“放心,只要有钱,整座博物院都能运出来 你以为世界古物市场上堆积如山那么多的古物,是哪里来的?”
陈长青大是高兴,一面摸著齐白的手背,一面大笑,看齐白的神情,像是给陈长青摸得很不自在,但是齐白几次缩手,都没能逃得过去。后来陈长青解释,这也是古人常有的行为,叫著“抚掌大笑”云云。
当下,陈长青道:“我和你一起去!”
齐白点头:“好,虽然你和我都不是拿不出,但是一应费用,还是要出在陶启泉的身上。”
陈长青同意:“言之有理!”
齐白靠盗墓所积聚的财富,数字极其惊人,使他可以跻身世界豪富的行列。陈长青则有十分神秘的上一代,遗产极多。但当然,和陶启泉相比,还是不如,这就叫作一山还有一山高!
陶启泉当然一口应承,而且还在人事关系上出了力,所以两只大坛,顺顺当当运了出来,消息轰动全世界。齐白主持其事,为了增加悬疑性,他先不把坛子的泥封打开。在坛子的泥封上,有著五六颗印泥,那是真正的西汉封泥!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发给“爱酒人协会”会员的信中则称:“经考证,可以确定,超过两千年的大坛,是储酒之用,但其内是否美酒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