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风云录-第1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北大营一直到西大营附近,到处都是敌兵的尸体。
鲜于辅,吴炽陪着太守王濡赶到了北门城楼。阎柔和军司马王侗跟在他们的身后。
三个人看到昨天还是旌旗飘扬,帐篷林立的黄巾军北大营,如今一片狼藉,就象是一个血肉模糊的屠宰场。他们惊呆了。
王濡看了一下,大概受不了弥漫在空气中的血腥味和令人作呕的战场,一连后退了好几步。
他望了身边的鲜于辅一样,摇摇头,感慨地说道:“风云铁骑的威力,的确不是血肉之躯可以抵挡的。校尉大人用兵,神鬼莫测,非常人所能及。此人人如其名,就象一只凶狠的豹子,随时都要待人而噬。张牛角这下碰到对手了。”
旁边的阎柔笑着说道:“以拓跋锋,慕容绩,雄霸,提脱的厉害,都被他杀得铩羽而归,张牛角那是他的对手。”
“人人都晓得豹子擅长夜袭,却怎么都防不住他。黄巾贼这下子遭到重创,一夜死了几万人,估计张牛角暂时无法攻城了。”吴炽走过来,笑着说道。
“现在他考虑的不是能不能攻城的问题,而是能不能逃出涿郡的问题?”阎柔夸张地说道。
鲜于辅指着他说道:“子玉,现在张牛角在涿郡战场上还具有相当的优势,你千万不要轻敌。”
“你们不相信我说的?”阎柔笑起来。
“校尉大人真有本事留下张牛角?”因为打了胜战,暂时解决了涿城的燃眉之急,王濡的心情非常好。他看到阎柔自信的样子,不禁怀疑地问道。
“当然。上次我们和他一起夜袭鲜卑大军,解了渔阳之围后,渔阳的情况还是非常危险,没有得到丝毫的改善。子民一个人带着部队在长青湖一带打了几战,结果鲜卑人急急忙忙的就逃了回去,慕容绩和慕容侵还把性命都赔上了。当时子民手上只有两千不到的骑兵,现在他的风云铁骑有一万多人,打张牛角几万人还不是手到擒来。”
王濡轻松地笑起来。
“子玉大概忘记了校尉大人给我们的建议。”
鲜于辅望望远处的战场,叹了一口气,神色凝重地说道:“子民一支孤军,偶尔袭击是能得手,但可一不可二,很难再有什么机会了。要想击退张牛角,把黄巾军赶出幽州,还是要靠冀州的军队解决问题。”
“可惜鞭长莫及,只能求天帮忙了。”吴炽小声说道。
张牛角坐在草地上,神情落寞。
张白骑神情沮丧,呆呆地望着树梢,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如果夜里不调防就好了,也不至于损失这么大。”张白骑喃喃自语道。
“北大营还是要被他一扫而光的。死三万人和死二万人有什么区别?既然给他盯上了,损失总是有的。”张牛角站起来,心情沉重地拍拍张白骑,安慰道:“在涿郡战场上,我们还是占据明显优势。虽然攻城暂时有困难,但只要燕子的十万人马赶到,什么问题都能解决,包括这个豹子。”
两个人互相看了一眼,彼此都有些心有余悸。豹子,恐怖的豹子。
“
第一卷 立马横枪篇 第三章 风起云涌 第十六节
风云铁骑军在空旷的平原上飞奔,战马奔腾的巨大轰鸣声震耳欲聋。
李弘带着侍从们停在路边,谈笑风生。远处,各部曲军候们打马如飞而来。
“老伯,很累吧。”李弘看到田重,关切地问道。
“只要打胜战,天天不睡觉都可以。”田重高兴地大声说道:“不过,我们的补给不多了,必须想办法。”
看到部下们一张张兴奋的脸,李弘笑着说道:“这次夜袭我们大获全胜,不折一兵一卒,也算是奇迹了。”
“大人,下一战我们打谁?”拳头叫道:“这战打的太过瘾了。”
“张牛角此次折损严重,攻城的事大概要耽搁下来了。”玉石笑吟吟地说道:“大人,我们是不是再去打孙亲?”
李弘摇摇头。
“为什么?现在黄巾军遭受重创,正是我们展开反攻的时候。”燕无畏一脸奇怪。
“黄巾军遭到重创,防守会更加严密,根本不会再给我们机会。我们暂时回督亢亭休整。”
“大人,才出来几天就回去?”鲜于银诧异地问道。
“是的。我们的目的基本上达到了,现在也没有什么更好的机会。部队连续行军作战,士兵们的体力消耗很大需要休息,补给现在也困难,需要补充。”
“黄巾军在短短几天的时间内连遭打击,折损严重。现在张牛角的部队虽然占据很大优势,但他们已不具备一战而定的能力。为了尽快拿下涿郡,他们必须增加兵力。所以我估计他们的援军马上就要赶到了。”
李弘轻轻拍了几下手上的马鞭,担心地说道:“孙亲留在定兴渡口不走,估计就和这批援军有关。如果援军赶到,和孙亲的车队一块赶往涿城,路上我们根本没有下手的机会。”
“我们一直处于劣势,即使赢了两战,也是如此。涿郡战场上双方兵力差距还是很大。你们都看到,黄巾军不好打,去年如此,今年也是一样。他们的援军一旦赶到涿城,形势对我们相当不利。”
“我们回督亢亭静观其变。命令雷子在渡口附近小心观察,尽可能过河探察敌人援军的消息。”
“大人,你说战局的发展对我们不利,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不论怎么努力,涿郡都要失去?”玉石听完李弘的解释,打了胜战之后的喜悦不翼而飞。他立即接着李弘的话问道。
“是的。”李弘无奈地点点头。
“没有办法?”燕无畏问道。
李弘没有回答,他望着灰蒙蒙的天空,觉得自己实在是太渺小了,无能无力。
张牛角的部队只剩下了六万多人。
他们集中在西大营,停止了攻城。部队因为连番受挫,士气遭到了致命的打击,一蹶不振。
张牛角一日三书,催促褚飞燕大军急速北上。
孙亲接到涿城的消息,目瞪口呆。
九万人,为了攻打一个小小的涿城,几天之内黄巾军损失了九万人,而且还都是主力,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
张牛角在涿城大败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开了。
幽州刺史杨湟激动万分。在他看来,官军几天之内就能消灭九万黄巾军,那么黄巾军的实力肯定很差,消灭张牛角或者把张牛角赶出涿郡,估计快了。他刚到幽州上任,就碰上黄巾军复起闹事,本来以为自己运气糟透了,没想到事情忽然之间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黄巾军连战连败,看情形好象很难支撑下去。假如黄巾军被赶出幽州,自己的功劳可就大了,升职肯定不成问题。
但他也看得非常清楚,仅靠幽州一家之力是打不退黄巾军的。幽州做到如今这个样子,已经倾尽了全力。所以他再次命令快骑飞速赶到冀州,将这个好消息通知给冀州牧郭典,希望他尽早出兵,攻击黄巾军的后路。
褚飞燕和左彦接到张牛角的消息,都很震惊。
攻打幽州的部队损失一半多,这战已经很难再继续下去。两人随即对是否增兵幽州产生了激烈的争执。
左彦当然要求褚飞燕率领大军继续前进。但褚飞燕不愿意。
今年夏天在常山,他就对张牛角在今年秋季攻打幽州持反对意见。他认为张牛角太急了,完全没有必要在根基未稳的情况下,冒险攻打幽州。褚飞燕,杨凤等一班将领认为张牛角轻视了幽州各郡的官府和军队,错误的认为幽州各郡不堪一击,轻易可下。对自己的实力估计过高,没有正确认识到当前黄巾军的真正实力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他们认为今年黄巾军还是打基础的时候,实力脆弱,不宜耗力远征。部队人数虽然多,但真正能打仗的精兵少;攻占的许多县郡都没有建立府衙,无人治理,一片混乱;因为打仗造成了上百万的流民,这些人需要安排,需要粮食。今年的粮食都是抢来的,明年怎么办?明年的粮食必须要自己解决,再抢的话境内的百姓就要造黄巾军的反了。尤其是几百万流民,他们相信黄巾军是自己的军队,是能为他们带来温饱的军队,如果长时间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流民们就会闹事,就会疯狂的四下掳掠,百姓抢百姓,最后黄巾军不要官军打,自己就会失败。
所以褚飞燕等首领坚持认为,未来几年黄巾军在战略上还是以太行山为依托,牢牢掌握太行山附近的中山,常山,赵国,太原,上党等几个大郡,安抚境内百姓,恢复农耕手工生产,提高军队的战斗力,蓄积足够的力量,打下扎实的根基,然后再做其他的事。
以黄巾军目前的力量,即使打不过冀州军队,还可以退守太行山,保存实力。而远征幽州,一旦部队陷在幽州战场上,长时间不能取得胜利,就要连续投入大量的部队。这样一来做为后方的赵国,常山,中山就没有足够的防守力量。如果冀州军队趁机来攻,部队就会陷入两面作战的窘境,失败就是一件必然的事。但后果是,幽州不但打不下来,后方几郡也会丢失,而随着军队数量的剧减,黄巾军可能再一次失败。
如果一切如张牛角所想,部队一路所向披靡,从冀州的中山国一直打到幽州的渔阳,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因为路途遥远,粮草补给很难跟上;一路打下的城池,还要派部队驻守,攻击的兵力会越来越少,阻力会越来越大。北疆的冬天来得早,一旦大雪下下来,十几万部队的补给立即成了头等大事,仅仅解决御寒的衣服都会成为问题。十几万军队想靠在贫瘠的,大部分地方都是荒无人烟的幽州抢东西过冬,恐怕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
黄巾军到了完全陌生的幽州,到底能不能站住脚?用什么办法站住脚?这些问题如果不考虑清楚就盲目地去打幽州,是不是妥当?
张牛角和一班极力主张攻打幽州的将领不同意他们的意见,认为黄巾军应该吸取去年的教训。
去年各地的黄巾军在冬天来临之后纷纷失败,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大家都处在中原腹地,容易受到围剿和攻击。如果今年碰到同样问题,部队守不住可能还要逃亡太行山。。带着成千上万的忠心追随黄巾军的百姓,流民躲在山上,不是饿死也是穷死,那里有什么将来?
假如今年以主力开辟幽州战场,夺取幽州,黄巾军在北疆站住脚,那么黄巾军至少可以得到半年时间的发展和扩大。冬天,朝廷的军队和各地豪强的私军对远在幽州的黄巾军鞭长莫及之下,可能只好放弃剿杀。到了明年的春天,黄巾军在幽州扎稳了根基,就不用怕官军的围剿了。打下幽州,先割据一方。他认为凭着黄巾军的实力完全可以实现这个目标。况且,一旦这个目标实现,对黄巾军的发展和将来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张牛角在黄巾军的威信太大,惟命是从的人太多,他的话就象去年的天公将军张角一样,和皇帝的圣旨差不了多少,基本上没有人反对。他的意见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拥护。
如果真能打下幽州,先解决了地盘问题,对黄巾军来说的确是个稳步发展的契机。幽州距离中原非常远,朝廷要出兵攻打也同样是一件很困难的事,黄巾军暂时可以躲避锋芒,得到喘息的时间。有了地盘,再解决吃饭问题就要简单的多。幽州人口少,可供开垦的无主土地多,这样几百万流民的吃饭问题就可以一次性解决掉。而冀州几个郡就没有幽州的条件。这几个郡本身人口多,土地少,加上从外地涌来的流民,吃饭问题就是想解决都很困难。没有土地可供耕种,说什么都是枉然。
褚飞燕和杨凤一班人见说服不了张牛角,只好抱着大帅肯定能够成功的念头,积极协助他展开远征幽州的准备工作。
褚飞燕在张牛角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