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晴儿的田园生活 >

第50部分

晴儿的田园生活-第50部分

小说: 晴儿的田园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娌明日过来吃酒。大家说会话也就散了。
    回家的路上子晴问道:“娘,大爹不是不搭理大姑吗?怎么大姑他们还好意思留下来?”
    “孩子,人都是要脸面的要名声的。
    你大爹再怎么对你大姑有意见也不能独把她落下,外人知道了怎么会编排他俩呢?你大爹这边,知道的是说你大姑为人处事得罪了你大爹,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大爹眼里没人,连自己的亲妹子也容不下,你大姑那边,人家还以为她忤逆,自己大哥的孩子满月都不闻不问的,不管哪种情况传出去,对你大爹和大姑的名声都是一种损害。”沈氏耐心地教导几个孩子。
    第二天一早,沈建山就带着沈家人员到了,两家除了一身孩子的新衣外,许氏拿出一对银脚镯给子雨戴上,赵氏则掏出一对小银手镯子给孩子套上,子雨脖子上还挂着何氏送的银锁。子雨已经长开了些,眉目清秀,粉嫩粉嫩的,十分讨喜,子晴觉得比子荷要好看多了。
    沈氏拿了二吊钱,让沈建山和沈建水两人去采办些吃食,许氏和赵氏则开始杀鸡择菜,沈万福两口子开始淘米蒸饭,整理桌椅碗筷,子晴带着子寿、子喜和沈万福的两岁的女儿红玉在院子里玩,沈氏在屋外的空地上预备了五桌。
    老爷子他们过来的时候,子晴抬头看了下太阳,大概有十点多了,明知道家里要准备酒席,没人做事,却没有一人能想着早些过来帮忙,即便来了也跟客人似的坐在厅堂喝茶闲聊,子晴想这家人还真不是一般的凉薄。
    曾瑞庆和周氏没有过来,曾瑞庆去上班了,周氏说怕孩子吹了风,只打发了子萍送了块花布过来,夏玉和秋玉都是一人送了一身衣服,本家的几个堂婶也有送花布的,也有送衣服鞋袜的。
    沈氏抱着小孩出来转一圈,众人看着孩子全身的打扮,又是银锁又是银镯子、银脚链的,都笑着说:“这个孩子是个有福的,一出生就有这么多人疼她。眉眼也长得不错,将来准是个标致的,错不了。”
    “这人呀,相由心生,你们看玉梅就是个和善明理的,从来不争不抢的,一看脸就是个有福的,这不,你们这些人就人家日子过的最好,连带孩子也错不了。”三婆婆说道。
    “那倒也是,她家几个孩子将来肯定错不了,这个小东西更是个有福的,一生出来就掉进了米缸里,你看这身上戴的,都全乎了。”
    “还是得说是人家外婆家条件好,昨日的子荷可就没这些好东西,肯定不是孩子的阿公阿婆这边送的。”也不知谁嘴快说了一句这个。
    沈氏见众人愕然,抱着孩子勉强应了几句,赶紧把话岔开。
    子晴这才知道,原来孩子满月或满周岁,客人送的首饰什么的都要戴上,一是显示自己的福气多,有人疼爱,二是给送的人长脸。
    田氏却是见了子雨身上的银饰十分刺眼,碍着本家几个妯娌和沈家的几个媳妇,才把话吞了回去。子晴见她看看子雨,又看看五毛,一会心疼,一会羡慕,一会不平,一脸的纠结表情,让子晴偷着乐了好久。
    筵席的饭菜略微比昨日丰盛了些,沈氏也是费了番心思,既要让大家都吃好了,又不想显得比昨日太过,惹得曾瑞庆他们不高兴,只好在菜的质量和分量上下了些功夫。所以很是准备了几个正经的大菜,像什么红烧肉,红烧鸡,红烧鱼之类的,倒是便宜了大毛几个又过了一把馋瘾。
    饭毕,沈氏给大家泡上茶水,众人稍坐片刻也就都回去了,临走时沈氏还不忘叮嘱曾瑞玉找人帮忙收洋薯。老爷子和田氏他们也都随着出门了。
    许氏和赵氏收拾完毕,大家都坐在院内歇息,沈建山突然说有一件大事要跟沈氏商量。

    第八十八章、何氏做寿

    原来沈建山的小儿子是十一月二十八成亲,腊月初三是何我的六十大寿,沈建山的意思是这两年各家的日子都不错,手里也有几个宽松的余钱,想给何氏好好操办操办,请全村一天的酒席,让老太太风光风光,正好沈建仁一家子也能在家多住些时日。
    沈氏一听就立刻答应了,说:“应该的,其实我也想着这事,准备给娘打一副金头面,这两年娘一直跟着我操劳,我心里很是过意不去,大哥,现在白塘村有多少户人家?每家除了六个寿桃还用别的吗?我十多年没在家,也不知现今有什么新的讲究没有?”
    “这个没有,就是条件好的用白面,差一点就白面掺些杂粮,全村大概是一百三十户吧,另外娘要一身全新的衣服,最好是喜庆点的。”许氏说道。
    “衣服我知道。那我到时就准备八百个寿桃吧。你们大概要准备多少桌,打赏的荷包大概要多少?”沈氏接着问。
    “一家一个就十七桌,加上亲戚本家的,二十五桌吧,打赏的荷包就预备一百个,一个里头六个铜板就可以了。帮厨的十个一人六十。”沈建山说。
    子晴这才明白当地习俗,老人做寿,女儿出首饰,衣服,打赏的荷包,还有要发给全村的寿桃,当然是面粉做的,儿子只负责酒席就可以了。
    次日,沈氏把一百个荷包的任务交给了子晴,每个荷包上绣一个“寿”字这两年的磨练,子晴的针线大有进步,绣花还是不行,属于起步阶段。沈氏去了一趟安州府,买了块紫红色的缎面又买了匹枣红色的细棉布,棉花一捆,还有几块散碎的红缎子,给子晴做荷包用白天有空的时候,子晴陪着沈氏坐在窗花下绣寿字,沈氏说要在衣服上面绣一百个“寿”字,为了节省时间,她把衣服先裁了分片绷在绣架上一片一片地绣晚上的时间多半是不做绣活,做针线,因绣活更费眼睛。
    沈氏给何氏做一身新的棉袍,棉裤,外面准备用同色的缎面做条棉裙和鞋子。
    “娘,那你那天穿什么啊?莫不如你也做一身新衣服,要不你和外婆做一样的,那个你穿也好看。”子晴问。
    “傻丫头,哪能穿一样的还不被别人笑话了去。”过一会,沈氏又说:“左右要过年了,等明日你爹回来,我们再去一趟城里,多买些布料,咱家每人做一身新衣。刚好去银楼挑几样东西,上次都没时间去。”
    这次去城里,可真是大肆采购了一番,除了各种布料还给何氏买了一支金镶玉的簪子,上面雕刻着一朵红色的玉牡丹,一副金耳环,一对刻花金手镯,一个金镶玉的戒指,还有一对朱雀的金钗。沈氏自己添了一支金镶玉的步摇,一对上好的白玉镯,感觉温润,不知是否是羊脂玉?沈氏一边向何氏摆弄这些首饰,一边笑说:“娘,今天我还真是阔气,痛快地花了次银子。长这么大,三十年来加起来花的银子还没今日一天多。娘,你快戴起来让女儿瞧瞧。”
    何氏见沈氏的兴致如此之高,也不忍扫兴,一边配合着还一边说:“可惜了,这些银子能买多少亩水田啊?我不是跟你说过,庄户人家,有副银子的头面就不错了,这戴出去也太打眼了,这镯子我要一只就行,我手上还有一只玉镯,这是你外婆留给我唯一的念想了,四十多年了没离过身。你爹还给我留了几样东西,都是银子的,今日你又买这些,我还戴得过来吗?”
    “娘,你就换着戴吧,你好好的比什么都强,今日去安州,我们又看了一个铺子,明日就让他爹办手续去,水田一时没有合适的,我们已经跟中人说好了,有合适的会通知我们。你放心,我心里有数,知道置一些产业。”
    “好,我放心,没想到老了老了,还能享到女儿的福。这两年吃是穿是穿地伺候着,比你爹在世还享福呢。
    要说有什么不足,就是你爹走的早了些,没看到他最疼爱的小女儿如今也过上了好日子。”何氏越说越有些伤感。
    子晴见了赶紧笑着说:“外婆,你这一穿戴起来,好像年轻了十岁,村里的地主婆也不如你富态。”大家哈哈一笑,就此岔了过去。
    时间转眼就过,腊月初三日一大早,沈万福就推了辆独轮车过来接沈氏的几个孩子,何氏几天前就被回家参加侄子婚礼的沈建仁接回去了,这次知道曾瑞祥没在家,沈氏身边留着的几个孩子都太小,特意来接一趟。
    这边沈氏前一日就把寿桃蒸好了,找的是曾瑞玉的媳妇帮忙,这次也是找的曾瑞玉和他两个哥哥帮忙挑过去。
    本来大家动身还算早,谁知过了一条小河,走田埂路的时候,沈万福一下没掌握好平衡,把子寿和子喜摔下了田埂,掉水田里了,弄了一身的污泥。
    好在不是春天,田里的没有水,只有湿泥,沈氏赶紧脱下他俩的罩衣,让他们穿着棉袄。本来也没耽误多久的时间,可是子喜被吓着了,哭着说什么也不肯上独轮车,子晴哄了半天也不行,只好抱着子雨,沈氏抱着子喜,让沈万福推着子寿,带着挑担的先行。
    几个人走走停停,沈氏心里很是着急,好在沈万福和沈春福过来找了,他俩抱着孩子,沈氏和子晴的速度就快多了。
    到白塘村,沈建山和沈建水的房子都贴上了红对联,屋子里装饰一新,人来人往的,沈氏把子雨交给子晴,就去给村民发寿桃,幸好大家住的还比较集中,没有耽误太多的时间,快午时的时候,曾瑞祥带着两个儿子赶来了,他们直接雇了个车从安州府这边过来的。
    午时一到,亲友村民都差不多到齐了,仪式开始,厅堂的方桌上点着一对粗粗的红烛,上面还有个大大的“寿”字,一边还摆了一盘堆得高高的寿桃,何氏穿戴一新地端坐在厅堂前,紫红的缎面对襟长褂,上面用金色的线绣满了各种“寿”字,同色的缎面棉裙,同色的缎面鞋,还有头上全套的金饰,引来了一片啧啧的羡慕声,都夸老太太好福气,屋内是一大家子的至亲,屋外还围了一大圈的村民。
    沈建山在厅堂内摆了二十来个稻草编的垫子,沈建水和他大儿子抬了个大笸箩,里面是沈氏和子晴做的荷包,各种红色几乎都有,上面是个“寿”字,本村请来的一个司仪,一喊开始,鞭炮声一响,沈建山带着子侄辈跪下了,一人磕三个头,然后依次走到何氏身边,弯腰,说一句吉利话,何氏摸摸每个人的头,给每人一个荷包。
    子侄辈结束了,沈大福带着孙子辈来一遍,沈大福的儿子沈佐繁才七岁,带着曾孙辈也有模有样地来一遍,何氏看着第四代的三个曾孙和三个曾孙女,喜极而泣,眼泪抹了一遍又一遍。
    接下来是嫁出的女儿沈氏一家子,嫁出的三个孙女三家,这一番跪拜下来,差不多一个时辰过去了,子晴听到村民都说老太太好福气,孙子孙女一大堆,成过亲的孙子孙女还要准备礼物,多半是布料银饰鞋袜帽子等,摆了满满一桌。
    仪式结束后,席面开始,村民们翘首等了许久,早就饥肠辘辘了,沈家准备的吃食很丰足,沈建山还特意杀了一只大肥猪,比沈春福的婚宴还要丰盛几分。
    饭毕,曾瑞祥带了子福、子禄就要直接回县城,沈建仁让他大儿子赶着驴车送到安州府,到了安州府找车就很便利了。这边沈氏抱着个孩子也帮不上多大的忙,何氏嘱咐她也早点回去,刚好曾瑞玉他们哥仨也要告辞,就用箩筐挑着几个孩子回来了。

    第八十九章、辞馆

    转眼腊月初七就到了,曾瑞祥带着孩子们在晚饭前赶了回来,饭后,一家子围在东屋烤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