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儿的田园生活-第2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一盒子的宝石,子晴决定做一套手镯、戒指、耳环、花钿、步摇给子雨添妆撑撑门面,夏家虽比不上傅家,好歹也是官宦人家,要是子雨的首饰太简单了,只怕会被对方的亲友看不起,夏家还有三个出嫁的女儿呢。
第三百二十章、新的产业
子晴刚把库房收拾好,林康平带着孩子们回来了,打了十来只兔子,林康平吩咐林旺给沈氏那边送去两只,随手给子晴一个钱袋和一本账簿。
子晴打开账簿浏览一下,老惯例了,每年端午、中秋、春节前都会卖出一批鸡,这季节,每日的鸡蛋基本都在一千枚左右。兔子和羊除了供应陈氏的饭馆,剩下的基本只够自己吃。
“我回来时在大门外见到你大娘了,我没让她进来。她说来谢你的,说是你萍姐夫的事多亏你了。怎么我出门几天,子萍上门了?”林康平换了身衣服回来问道。
子晴听了便把那日子萍来的事情说了,“论理,我不该管她的事情,只是,我知道她也实在是没法了,男人有病总不能不治,眼睁睁地看着我做不到,我这也是救急吧,要是因为别的,我也不能伸这个手。”
林康平听了抱着子晴说道:“我没有埋怨你的意思,你做的对,子萍是子萍,不认识的人咱还能伸手拉一把呢,我可不愿你将来后悔。”
“你说这个,那我大爹他们会不会后悔?子萍的事,当年我大爹如果没把她赶出去,子萍怎么也不至于今天这个样子吧?那可是他亲生的女儿。”这个问题子晴还真有些好奇,子萍的一辈子算是毁了。
林康平听了说道:“人和人是不一样的。”说完这个,林康平换了个话题,又跟子晴说了些庄里的事情。
中秋过后,庄里秋收。今年庄里喂的猪多了,所以多种了些番薯,子晴看着家里堆积的番薯,想着庄里只怕更多。每年吃又吃不了多少,卖也卖不了多少,大部分拿来喂猪了。着实有些可惜。
子晴想到,这里的人都会做米粉,藕粉,他们也拿番薯磨成过粉,混在面粉和玉米粉里做杂面。不如让他们也试试,用薯粉做粉条,粉丝。若成了,这一堆的番薯也有了出路,自己也有了进项,岂不两益?
子晴找来林安,只说照米粉的方法研制粉条。粉丝,东西都是现成的,人也是现成的,工艺也差不了多少,三天后,林安就送了一小捆粉条来。
不过,这粉条跟米粉差不多粗细,用来做红烧肉,显然不合适。倒是让子晴想起了酸辣粉丝这样的小吃。正好适合陈氏的饭馆用。
林康平尝过之后,说道:“不如给文家送些去,京城的人都爱尝个鲜,也能卖上价。”
“说到文家,我还忘了,我答应他的腊肠还没有灌呢。可得趁早。”
“你呀,真是个小财迷,说到挣钱你就眼睛发亮。”林康平笑着轻拧了下子晴的脸。
这日,天气晴好,子晴把小青小蓝也给叫回来了,两人都有了三四个的身孕,子晴让她俩教几个婆子和小丫头在院子里灌肠,沈氏和子雨进来了,子晴带着她俩进内院看孩子。
“怎么没在庄里做这些?”沈氏问道。
“可不打算在庄里弄,不过先叫他们过来做一些咱自家吃,总得让她们学会了。以后,我就不操这心,让小蓝替我打理了。”子晴解释道。
“姐,你一天天的也没闲着,刚忙完粉条又做上了腊肠,我随便一估摸,你一年的进项至少也有五六千两银子,比咱家富裕多了。咱家的铺子和田地都分了出去,现在只有后山的果树和每年的西瓜有一千两银子进项,还是你在娘家时给留下来的。”子雨说道。
“娘,子雨还管着帐?她下月该出阁了,不若这帐交给三弟妹算了,她也没有别的事做。你一年年岁数也大了,何苦操那些心,让三弟妹学着当家,估计将来也就她能留在你身边了。”子晴说道。
“子雨半年前就不管账了,我也不是没想过让晓彤当家管账,可你爹说了,既然已分出去单过了,再让她当家也说不过去,怕另外几个媳妇有意见,况且她又不是长媳。少不得我再辛苦两年,让她跟着学点。再则,她也不是个精明能干的孩子,我看了她几年,屋里的事,尤其是钱财上她一点也不经心,全指着你三弟把持,这点比你二嫂差多了。我还发愁将来小三怎么过日子?”沈氏说道。
子晴一听,立刻想起那日杨氏的姨娘来那回,杨氏的个性还真不适合管家,都不如一个丫鬟拿得起来,看来,子寿以后的日子还蛮辛苦的,难怪沈氏要替子寿发愁。
“娘,你放心吧,还有我们呢。再不济,他还有租金呢,小三也不是那败家的性子,创业不成守业还是没问题的,至少能衣食无忧的。就算考不上举人,小三还能开馆呢,二哥不就是个例子?一年的花销总能挣出来的。”子晴想了想说道。
“说是这样说,可是一家子兄弟姐妹六个人,别人都过的红红火火的,唯独他守着租金过日子,到时候恐怕就他的日子难些。要是起了攀比的心思,我怕他会和你们越走越远的,我寻思不如也让他买一块荒地,你教他拾掇,养点鸡鸭,买几个人看着也是一条路子。”沈氏说道。
“娘,上一次我就跟你说过,不如等他考完再说,让他心无旁骛的用二年功,考上了自然好说,考不上了他总有一个打算,到时我们再帮他就好了。再说了,也没见你和几个舅舅疏远的,我们总会看顾他一二的,不至于让他和我们差太多的,你放心,我心里早有成算。”子晴说道。
沈氏刚要细问,小粉进来说,老太爷、老太太和二姑太太三姑太太都过来了。
子晴看了眼沈氏,要说夏玉来了,子晴还相信,可是,老爷子和田氏过来,子晴还真有些意外,除了那次和秋玉过来看过子晴的孩子,这两人,可是轻易不进晴园了。
“想那些做什么,他们如今常去我那,想必是跟着你二姑来的。”沈氏站起来迎了出去。
“二嫂,我们刚从你那过来,家里没人,就猜在这。我来看看子晴的孩子,早知道子晴生了,一直没得空,想着等冬闲了索性多住些日子,吃完子雨的喜酒再回去,这不就拖到现在了。”夏玉说完递给子晴一个小包袱,里面是一套孩子衣物和一个小银锁。
“二姑,我不是跟姑爹说了?你身子不好,不用每次都给孩子预备东西,你瞧,你又费心了。”子晴接过东西说道。
“这算什么?不过是做姑婆的一点心意,子晴,二姑可真是羡慕你啊,一气生了四个儿子,福气真好。”
“她可不福气好,我早说过了,曾家的姑奶奶就她命好,不过,话说回来,二嫂家这几个孩子哪个也不差,二嫂也是熬出头了,那可是五品夫人呢。”秋玉笑道。
“是呢,二嫂也是,这么大的好事也没给我送个信,好歹也让我见见世面,我们村子里都传遍了,羡慕我有个好娘家,连里正还特地上门请小文他爹去吃酒。”夏玉说起这个来,可是真心替沈氏高兴。
“还别说你,我听说了赶来时,人也都走了,二嫂只怕自己也没想到吧?”秋玉问道。
“可不,我听说官家来人了,还唬了一跳,跟做梦似的呢。”沈氏笑道。
子晴见田氏坐在那里,也不说话,看着外头的丫鬟们忙乎,心里不知在想些什么。老爷子看着满院子里晒的香肠,倒是问了一句。
“阿公,这是香肠,跟腊肉的味道差不多,回头我给你们大家一人送点尝尝,就是有点费牙。”子晴说道。
“这可正好,你姑爹这几日正抱怨嘴淡呢。我说给他买点肉吃,他又嫌贵,一个大男人,过日子比我还仔细。”秋玉笑道。
“还不是你成天嚼咀,要说你如今的日子也不差,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咱们五个里头除了二哥还不是你拔尖,木木念书也不错,宛晴如晴也做的一手好针线,两孩子一年做的荷包也能有几两银子,你一年给子晴做的那什么鸭绒衣服也能挣不少。何苦来连点肉也不舍得吃?你什么时候变这么小气了?”夏玉笑道。
“你知道什么?我家有四个孩子,正因为木木念书好,将来的花费才多,不算计好了怎么行?还有宛晴和如晴,我能给她们多少嫁妆?所以,她们做的荷包都自己攒着呢,将来做私房。”秋玉答道。
“小姑,你想的可真远,宛晴如晴才几岁,你就开始让她们存私房钱。”子雨笑道。
秋玉正要开口打趣子雨几句,偏生这会书彦带着书钰跑进来了,人未到声音先到,“娘,爹爹今日带我们去庄里了,咱家的粉条做出好多来了。”忽然看见厅堂里坐满了人,书彦拉着书钰的手一一向大人问好,然后乖巧地靠在子晴身边。
“粉条?什么是粉条?子晴,你家又找到发财的路子了?你家康平还真是本事,还是你爹当年眼光好,我家宛晴如晴要有你一半的好命我就知足了。”秋玉感概道,要不是她以前总想着算计别人,周云江留在庄里做个管事,自家的日子应该比现在还好一些。不过话说回来,幸好自己醒悟的早一些,现在也不错,靠着自己的双手,日子过的更踏实心安。
“书彦,你带着弟弟和小表弟一块玩去好吗?”子晴不愿孩子过早地接触成人的世界,打发小绿带着他们下去了。
第三百二十一章、说漏嘴
子晴还没来得及回答秋玉,只听夏玉说道:“要我说,还是二哥二嫂宅心仁厚,也会管教孩子,孩子们才有了今天。不说子喜的岳家,子雨的婆家也不错,家里是做官的不说,还就这一个独子,听说水田就有好几百亩,铺子有好几间,子雨嫁过去就是现成的当家奶奶。以前是想都不敢想,咱家的女孩儿居然能嫁到城里的人家官老爷家做少奶奶。”
“二姑,你做什么拿我说话?那有什么稀奇的?”子雨不乐意地撅嘴问道。
“有什么稀奇的?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要找个穷人你试试,那几个银钱扒拉来扒拉去,吃了上顿愁下顿,烦都烦死了。没听过一句话?贫贱夫妻百事哀,你小时候是没过过苦日子,如今又找个有钱的夫家,还是你命好,有现成的大少奶奶做,你姐那还是他俩自己挣来的。”秋玉说道。
“我娘给我的陪嫁也有一百亩水田二个铺子,足够我自己的花销了,我又不用他家养活,要我说,他娶了我才是命好。我娘如今是五品夫人,比他家的品级高了好几档,我家哥哥姐姐哪个不是有出息的?随便谁给我点零花钱就够我使的了,我还用巴着别人?”子雨愤然之下忘了忌讳,把家底抖露出来了“什么?你娘能给你这些东西?我的乖乖,一百亩水田就值一千五百两银子,两个铺子也值一千两,我的娘诶,想必压箱底的银子也少不了。不也得上千?二嫂,你居然不声不响攒下这么厚的家底了。子雨出嫁就有四五千两银子这么多,子福他们分家也少不了吧?”秋玉习惯性地算道,也是太惊讶了。没有想到这么说出来的后果。
果然,秋玉的话一说完,一直没吭声的田氏说话了。“好啊,老二家的,这些年你可是瞒得不透点风,当年春玉他们指着你们拉一把,就一百两银子,你死活不愿意,害得春玉一家也不像个家了。四毛如今还不知道在哪吃苦?二毛也不走个正道,还有老大那,现有了难处,你们还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