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地主婆的发家史 >

第2部分

地主婆的发家史-第2部分

小说: 地主婆的发家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个姑姑都嫁出去了,而这个年头,出嫁的女儿不是想回娘家就能回的,所以都不在。林芳雅的亲爸亲妈在外做生意,三年来只有几封书信并土特

  产。此外,就是年轻英俊的小叔叔“阿九”,和小婶婶刘氏,以及乳名小宝的堂弟。

  一家人说不上其乐融融,但比饥寒交迫,连饭都吃不上的人家好得多。

  只有林芳雅暗怀不满。

  别跟她说什么全天然、无污染,杂粮窝窝头是很养生,可她根本吞咽不下!这东西,粗糙不说,还硬梆梆的,可以当石头打人了!怎么吃啊?咬腮

  帮子疼!可不吃就得饿肚子!唉,一边吃一边痛苦的皱眉,悲悯自己漫长且没有希望的人生。

  不过她很快就知道,她的情况,绝对称不上最恶劣、最糟糕的。

  一大清早,砰砰砰有人敲门,进来就是泪流满面。来人是三爷爷家的四婶,进门才一年多,

  “不好了,二伯娘,莺姐儿她,她吃老鼠药了!”

第三章 性情迥异的姐妹

   林芳雅对自己突然穿越的命运十分不满,打心理里抗拒高家人的身份,除了天天接触的几个,对其他人并不关心。莺姐儿这个名字虽然熟悉,可她
  从来没认真的认为这个女孩会跟自己的未来,有什么扯不清的关系。

  猛然听说莺姐儿吃老鼠药自杀,她十分惊讶。她是“高二太爷”的长子的长女,莺姐儿是“高三太爷”的长子的长女。祖父都在世,呃,一句话,

  她们算比较亲的“堂姐妹”。

  她和莺姐儿还有一处相似。父母都不在身边,不同的是,林芳雅附身的“元元”虽然不受父母重视,可父母毕竟有回来的一天。而莺姐儿的父母双

  亡,没指望了,只能在祖父母和三个已经分家的叔叔家里轮流居住。

  寄人篱下是什么滋味?林黛玉最晓得。锦衣玉食改善不了心理的苦闷啊!比起林黛玉最后把自己哭死了,莺姐儿做法更极端,把老鼠药混在晚饭里

  ,吃得口吐白沫、四肢抽搐,要不是小四婶串门子,及时惯了绿豆水下去,一条小命就要搭上了。

  出了什么事情,要激烈的以死对抗啊?

  林芳雅神思恍惚,顾不得咽不下去的窝窝头了。

  高老太急急慌慌出了门,不到晌午,整个人气得发抖,数落都没力气,连带被子带孩子一同送过来。同时还请来了十里八乡最有名的胡大夫。林芳

  雅人小,知趣的躲在一边不惹人注意,暗暗观察堂姐的状况,嗯,瘦弱苍白,发丝发黄……唉典型的营养不良。

  穿越的好处就是再也不用把减肥当成重要的任务了——喵他个咪的,饭都吃不饱,还减肥呢!

  胡大夫神神叨叨的诊脉完毕,开了药方,两剂药喝下去,莺姐儿明显好多了,呼吸平稳,能开口说话,也能喝下稀饭了,他老人家抚着胡须笑了。

  为什么不笑啊?诊金是半扇猪呢!

  另外半扇则做了药费。

  一头成年的猪大概三四百斤,一斤能卖二十多文,大约价值七八两银子。折算一下现代人民币,大概七八千呢。换到现代医院,检查费住院费……

  这点钱跟流水一样花光了。但在古代,这绝对算得上大数目。

  高老太为人十分吝啬,想不到为了隔房的孙女也舍得。为了不让“老鼠药事件”,给莺姐儿的身体留下任何隐患,特特的请胡大夫开的是最好的药

  。平日里当成宝的猪,说杀就杀了。

  林芳雅不由得刮目。

  当然,这头猪死得其所。一来,莺姐儿知道为救她,高老太眼也不眨的杀了一头价值七八两银子的猪,心理感动,把高老太当成嫡亲的祖母,求死

  的念头彻底断了。再者,也让林芳雅跟胡大夫搭上了线,学了手不上不下,治得了别人、治不了自己的三脚猫医术。

  某次听胡大夫醉醺醺的透露一个秘密——那老鼠药也是他自己配的,怕真吃死了人,加了些麻药在里面。不然,换了一般老鼠药,主要成分是砒霜

  ,莺姐儿的一条命早玩完了,还想没有后遗症的活着?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且说莺姐儿喝了三天的药,除了偶尔还有些脚软,已经和正常人一样了。高老太怕她身子太弱,特地从米仓里煮了白米,日日熬粥给她喝。

  林芳雅这才知道,原来高家的饭桌上天天窝窝头,不是贫穷的没有稻田,而是出产的白米都被高老太贮存起来!宁可白放着变成陈米,也死抠的不

  给人吃!

  她再一次的仰天长叹,这是什么诡异思路!

  大概……也许,她一辈子也无法理解和认同。

  托堂姐的福,她吃到了穿越以来的第一口白米饭,好香好香啊!没有任何调味料,可在嘴里咀嚼的米饭甜味,一直甜到了心理,感动的她都快哭了

  。所以十天后,纯米饭变成米饭和杂粮混杂,她的心理有些不舒服。十五天后,又变回杂粮窝窝头时,她处于发飙的边缘。

  尼玛,特地去贮粮的米仓看了,还没脱壳的稻谷堆成小山似地。就是不给人吃,不怕发霉啊?每天望着口感奇硬的窝窝头,想着米仓里的白米饭,

  喵他个咪的,这日子过得连老鼠都不如。至少老鼠钻进米仓里,想怎么吃就怎么吃!不必硬逼着自己吞咬不动的窝窝头!

  林芳雅怨念缠身。

  总算她有自知之明,没直接去恳求高老太,因为结果肯定是“小孩子家家的,那么贪吃”一顿骂!变着法子撺掇堂姐去说。堂姐初来乍到,还感动

  高老太对她的恩情呢,怎肯提要求?再说,窝窝头她也吃得惯,无所谓了。一计不成,林芳雅只能自己出头,故意对高老太说,莺姐儿体弱,吃不了太

  硬的窝窝头之类……

  高老太对这个隔房的孙女是真的好,当天晚上又煮了白米饭。吃得林芳雅是心花怒放。

  她开心,轮到莺姐儿不高兴了。

  莺姐儿在高老太这里得到了亲祖父母也没有的关爱,生怕高老太误会她得寸进尺,乱提要求,然后讨厌她,不知滋味的吃了两餐。等到第三天,看

  到又是一碗白米饭放在她面前,忍不住了,心思沉重的她,语气的婉转说自己身体好多了,以后可以帮忙干活了,不用特殊照顾。

  高老太瞪了小孙女一样,笑着让莺姐儿尽管住下,以后就当自己的家一样。等于默认了让莺姐儿以后跟她生活。

  如果莺姐儿的到来,代表天天吃白米,林芳雅举双手手脚欢迎。可是,照样的吃窝窝头,她的生存环境没有任何改善!还有,高老太本来就是粗枝

  大叶的人,对她不怎么重视,这会儿更把八成的精力放在莺姐儿身上,跟她几乎成了可有可无的人!

  陷入深深怨念的林芳雅,做了一件不怎么光彩的事情。

  去三爷爷家串门的时候,说话只说了半截,“莺姐姐刚来,我们吃白米饭。白米饭好香哦!现在莺姐长住了,以后要天天吃窝窝头了。”

  好似莺姐儿的到来,降低了整体的生活水准。其实多一个人,多一双筷子的事情,哪有“白米饭”骤降“窝窝头”那么大的差距了?

  不过三爷爷家的人不会这么想,也不能这么想。

  莺姐儿的亲生父母,都是和善人。年纪轻轻没了,谁不怀念?对他们唯一的女儿差点“吃老鼠药自杀”的事情,到现在还怀着内疚心理。尤其是三

  叔三婶,据说是害得莺姐儿吃药的直接责任人,十分不受待见。

  要不是他们养了一对可爱无敌的双胞胎女儿,恐怕连立足之地都没了。

  一听这话,旁的人还没反应过来,三叔当晚立刻扛了一担大米送过来。门都没进,就放在院子里。

  林芳雅高兴极了。送来的大米算是给莺姐儿的“抚养费”“生活费”?祖母高老太过日子死抠,但为人没的说,不然也不会揽事上身,照顾没有血

  缘的隔房孙女,应该不好意思“昧下”吧?嘿嘿!

  这么说来,岂不是天天有白米饭吃?

  凡事有得有失。

  高老太无法拒绝这笔生活费,又不能单独做饭给莺姐儿一个人吃,只能改善伙食了。林芳雅小小的动用心机,过上了有白米饭吃的幸福日子。

  却把堂姐得罪的狠了。

第四章 鸡毛蒜皮小事多(上)

   “小婶,鸡窝已经打扫好了,灶台也清理过了。我回去绣花了。”
  莺姐儿经过一个月的调养,没有初来乍到时的腼腆和脆弱,做事勤快麻利。刘氏粗粗一看,打扫得非常干净,顿时赞不绝口,“莺姐儿啊,你身子

  还没全好,得空多休息。千万别累坏了。这些事情,都是小事,什么时候做不行?哦,对了,你还要绣花。不得了啊,这么小就会绣花卖钱了……”

  转头再看什么也不会,游手好闲的林芳雅,还能有好脸色?虽然刘氏自己的儿子小宝同样什么都不做,但女孩跟男孩怎么能比呢!张口就是一顿臭

  骂,

  “看看,看看!跟你姐姐学着点,这么大了,整天不着家,跟野孩子似地就会疯玩!家里的事情什么也不做!不知道你姐姐身子才好,受不得累?

  扫个地还磨磨蹭蹭的,你说你跟你姐怎么差这么多呢!要是有莺姐儿的一半,我不知道有多省心!”

  一边骂,还一边戳林芳雅的额头。

  林芳雅哪是好欺负的,骂就当耳边风了,不过戳她?头一偏就闪过去了。气得刘氏哼了两声,掐腰骂得更厉害了。

  对此莺姐儿只是笑笑,就进屋了。

  林芳雅分明看到她走时的眼神,带了点幸灾乐祸,还有一丝隐藏的痛快。

  如果可以,林芳雅情愿莺姐儿能冲她大喊大叫,直说“我非常讨厌你去我爷爷家,更不该要什么白米,你这么做,让我非常生气……”哪怕气恨了

  ,对她打上几下。看在天天能有米饭吃的份上,也能原谅。

  可莺姐儿没有。她面上不显,高老太在时,该怎样就怎样。高老太一转身,她对林芳雅视而不见。没有必要,连话也不说上一声。

  冷暴力啊!

  如果林芳雅真是个六岁女童,恐怕摸不着头脑,就此蒙上一层心理阴影了!

  今天莺姐儿走时那抹幸灾乐祸的眼神,林芳雅决定,不用浪费所剩无几的同情心了。莺姐儿无父无母,身世可怜,但她又不欠莺姐儿什么,米饭是

  三爷爷家送来的,要感谢三爷爷家里人就好了。自认跟包子有一大截差距的林芳雅,心理自有一本恩怨账册。

  对她好的人,她双倍报答。对她不好的人,也别指望她虚怀若谷、不计前嫌。

  小婶婶刘氏不知道是不是每月一次的“周期性暴躁症”发作了,张口不歇的骂了小半个时辰,早练成“皮厚神功”的林芳雅充耳不闻。她瞟过东屋

  ,觉得莺姐儿的身影大概闪了三五次,心理冷笑了下。

  晚上,高二太爷跟九叔不回来吃。高老太坐在饭桌前,听小婶婶刘氏没口子的夸赞莺姐儿“懂事、乖巧”,沉思了一会儿,举着筷子,“莺莺啊,

  明天跟婆婆家去。”

  这个家,当然是莺姐儿原先的家。

  莺姐儿一听,当时就愣住了,眼眶一红,泪珠儿在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