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地主婆的发家史 >

第147部分

地主婆的发家史-第147部分

小说: 地主婆的发家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公,不能啊,静妍还不知怎样,再断了傅家的联系,以后连托人给静妍送东西都不能了。”滴了两滴泪,抬眸看高祈恩眉宇之间满是怒意,还以为是丈夫真的相信小女儿会做出谋害皇嗣的事情。

    “这不可能,妍儿是妾身的亲生女儿,从她落草就是妾身一手带大。她连杀鸡都不敢,怎么会谋害皇嗣。定是有人陷害!如今她在冷宫里,封号被夺,失了太后娘娘的宠爱,不知过着什么苦日子……”

    静媛早在房氏露面,立刻躬身行礼,话也不说一句的退下了。房氏也好似没见到她这个人,彷佛她要跟丈夫谈论的话题,不是静媛的婚事。

    高祈恩制止了房氏的喋喋不休,“这门婚事,不能了。谋害皇嗣是抄家灭族的大罪,傅家肯伸以援手,无非是想解除婚约。体体面面的断了。你还想不松口,硬赖着?做人也不能太厚颜无耻。”

    可惜,房氏忧心小女儿,总是生出小小的希望,希望能从傅家得到更多。阻拦一点骚扰算什么。除非能弄到静妍在冷宫中的确实情况。若是能全须全尾的把静妍弄出来,那她二话不说,立马解除婚约。不然拖个二三十年,她不怕女儿嫁不出去,你们家的公子也别想迎娶正妻,怎样?

    不说静媛。就是高祈恩也被气个半死。

    “我看你是疯了,谋害皇嗣是什么罪名?傅家怎么肯帮忙?你是不是嫌高家最近平安无事,硬要招惹个仇家对付?”

    可是房氏跪下来紧紧抱着高祈恩的大腿。不停哭诉思女之情。傅家没有一口回绝,也许……有一份希望?指望顾家把静妍弄出来是不可能了,一想到才十六岁的女儿将要在冷宫里葬送一生,做母亲的怎么能忍受?

    傅家的人回去一说,傅奕北在书房内沉吟了良久。次日请妻子萧郡主入宫。外界不知内宫里的风云变幻,过了十几天相对平缓的日子。之后。不知从何生出的谣言,称顾氏里通外国,意图谋反!

    证据?证据就是冷宫中的废妃的证词。皇帝听闻大怒,立即下诏兵围顾家老宅,在抄查时发现了几封密信,通通是用暗语写成。后来寻了理藩院的人看,证实是商量兵马一时。顾太后因为痛心过度,已经昏厥,缠绵病榻,不能言语。皇帝深深怨恨顾氏辜负了他,不停任何人的劝告,执意下了抄家的圣旨。

    曾经是八大世家、荣耀无比的顾家,转眼零落成泥。凡是族中任职的,不分老幼,也不分知否知情,全部下了牢狱。在一片哀嚎中,令人诡异称奇的是,高家人无事——这叫怎么说呢?塞翁失马?

    虽然谋反是株连九族的罪名,可被驱逐出门的高家,跟顾家什么关系?全京城都知道,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父族、母族、妻族,没有一点能扯上关系的,除非故旧也能算在内。

    被查抄那日,高祈恩穿着素白的衣裳打点官差,务必让带着枷锁的顾祈瑞、顾祈兆等人不至于吃太大苦头,女眷那边也没少,翁氏、沈氏都安好,没有收到虐待。短短一日,少说也花去了数百纹银两。有银子开道,加上高祈恩毕竟还有官职在身,低低的放下颜面跟人论交,多少给他一两分颜面。

    不同于顾家全族被抓,原本应该在冷宫里度过余生的静妍,回家了。房氏抱着“失而复得”的小女儿痛哭流涕。可哭着哭着,看见丈夫冷漠的容颜,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

    “相公,静妍回来了,你不高兴吗?”

    “我没有这个女儿。”

    静妍早知道自己将要遇见什么情况,悲伤的说,“爹爹,女儿知道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可是,这真不是女儿的本意。顾家树大招风,早不是一日两日了。顾太后怎么好巧不巧的,在节骨眼上病倒了?皇帝怎么会听了几句谣言,就对顾家斩尽杀绝?爹,这是圈套,摆明针对顾家的圈套,女儿在其中的作用不值一提……”

    “啪!”

    高祈恩根本不想听,冷冷的盯着曾经爱如珠宝的小女儿,“滚!马上滚!从今以后,我都不想再看见你!”

    房氏大恸,跪在丈夫的脚边苦苦哀求,“相公,妍儿终究是你的亲生女儿啊!”

    一句亲生女儿,就能挽回吗?那他下了死牢的兄弟侄儿呢?回应她的,再不是丈夫的温柔小意,而是一张轻飘飘的纸张,虚幻的声音忽远忽近,怎么听也不能让人觉得是真实的。

    “你本是侯门千金,我只是乡下农夫之子,门第之差、堪比云泥。而今立字为据,从今后男婚女嫁、各不相干!”

    房氏傻了。 

第九十一章 祸福相依

  房氏得到和离书,本是哭死苦活,不肯离开高家,但是静妍为了能从冷宫中活着出来,竟然成了证人指证顾氏谋反,害得百年顾氏一朝沦落抄家,高家上下深恨她自私自利,再不肯认她,也不肯收留她。高祈恩态度坚定,就是一母同胞的高守拙,也无法忍受——他当天就拽着亲妹妹的头发,逼着静妍出家。

    不出家?也行,那就去死!

    没有人能在害得数千人妻离子散、家败人亡后,还能安享逍遥。这等于用数千人的血和泪,铺就自己的快乐幸福之路。稍微有点良心的,怎么过意得去?守拙想到一向待他极好的长房守礼,想到守礼刚刚满月的孩子……能不能在牢里活下来?

    静妍大哭,自己为了家族才进宫,三四年的宫廷生活,外面看着金碧辉煌、鲜花着锦,其实呢?背地里的暗刀暗枪少了吗?她要是不出面作证,这一辈子就毁在冷宫里,兴许冻死、兴许饿死,谁会念她一声好?即便念着她的好,又怎么了?她会死、会死啊!

    高守拙气得额头青筋暴跳,劈头盖脸的骂,

    “狗屁,你为了家族才进宫?分明是你为的荣华富贵,从元元手里硬强过去的!最初太后召见的是元元,后来人选是怎么变成你的?陛下下旨册封,先送了一匹不服管教的烈马,谁冒着生命危险骑着进宫的?是你吗?”

    “你要真有为家族牺牲的勇气,就该老老实实呆在冷宫里,哪怕死了废了,我们高家认你!”

    静妍早就不是当年那个心地善良、重视家庭亲情的小妹妹了,听到守拙的话,也存了怨恨之心——说得容易,冷宫是什么地方。比死牢也差不多。老老实实呆在冷宫里?不等于让她等死吗?一句认你,顶什么用?

    既然高守拙不觉得她这个妹妹的性命有多重要,她也不在乎他的好了。

    可是当前她还是不能离开高家的,用剪刀剪了头发明志,眼泪滚滚而下,“可是大哥,顾家不顾颜面,将爹爹,祖父和你,全部驱逐出门。妹妹的做法或许有所不对。但是也是为了替你们出一口气。”

    “这口气出的可够大的。”最小的弟弟守一也出来了,他已经十二岁,不是襁褓中的孩童。足够能表述自己的想法和观念,不像多年前,家庭里任何矛盾都无法插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

    “三姐你怕死,不想把青春年华都葬送在冷宫里。为什么不直说呢?弟弟虽然愚笨,可也看出来了,皇上没有杀你之心呢。不然,你先谋害皇嗣,再告发顾氏谋反,更要在冷宫里被人管束起来。怎么能出了宫廷。还活生生的站在父母、兄长和我的面前呢?而且弟弟看着,似乎没什么伤痕呢。”

    “我……”

    静妍在进宫之前,跟父母兄长的关系极好。以她的心智手段,早准备了一千种说服高家人的办法。唯一可惜的是,错过了小弟生长的最关键时期,守一的出现,让她措手不及。

    她强装出一副笑脸。凄惨的眼泪在眼眶中欲落不落,

    “这是四弟吗?三姐在宫里天天念叨你。你都长这么大了。记得当年你还在娘的怀抱里允吸手指头,娘为了让你戒掉,不知花费多少功夫……”

    “呵呵,小弟记得呢。二姐偷偷在我手指上点了些辣椒油,害得我哭了一天一夜。之后我再也不敢吸手指了,可是,娘亲足足三天不跟二姐说话。背地里说二姐心狠,一眼看不见,连小兄弟都害。”

    守一笑着说完,回头看了一眼大哥,“往常娘亲只说二姐自私,性子跋扈,将来少不得要任性妄为、贻害全家。没想到一语成谶,如今顾氏全族都下了大狱。只是不是二姐害的,而是三姐为了自保……”

    守拙对被驱逐出族,的确心里保有怨念。但事情说穿了,是他本就不是顾氏血脉。是他窃据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这些年,和原高家人如守礼、守诚兄弟的感情,不是假的。一想到他们很有可能被处死,而这一切,都是托他的好妹妹所致,怎么能原谅?

    他看着地上亮闪闪的剪刀,默然的捡起来,出家是个躲开纷纷扰扰的好办法,但她的妹妹不是以前听话的妹妹了,主意大极了,怎么会知道他本是一番好意?高家势小位卑,一个曾经做过妃子的女儿,留在家里,不仅仅是高家的祸患,也是她自己的。

    “父亲说得对。你走吧,不想再看见你了。”

    静妍还要再说,守一叹气道,“三姐你三言两语就害得顾家满门被抄,如此威力,让人望而生畏。弟弟胆子小,也怕被你一句话给害了呢。”

    亲生父亲不肯保她,嫡亲的兄弟也不肯接纳她,只有房氏,被静妍一番哭诉,到底舍不得撒手不管。娘两个颤颤巍巍的离开高家。房氏不停回头,静妍已经知道这不是自己的家,再也回不去了,可是不停昧着心肠劝母亲,“早晚有一天,父亲会想明白。女儿是无辜的,母亲更是父亲生儿育女,辛苦持家,父亲一定舍不得母亲。只要避开了这个节骨眼儿,父亲就会来接母亲了。”

    房氏相信小女儿的话,或者说;她不愿意接受恩爱多年的丈夫,居然会抛弃她。一定是迫于形势,只要顾家这段风波过去之后,一切都会恢复原样的,一定会的……

    再说房家,有在妹子出嫁后十多年心心念念盘算妹子嫁妆的兄嫂,可想而知这样的娘家会怎样对待和离的女人了邪神降临全文阅读!差点没让房氏母亲进门。好在当年元元查出来一些把柄,静妍做贵妃时候借着便利也掌握了,这会子拿出来,逼着房家开了门。

    只是住在房家过的什么日子,外人是不会知晓了。

    顾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出嫁的女儿们也收到波及。娇娇原本算是半个“宅斗胜利者”,管得丈夫半个妾侍也没有。顾家一倒,她知道自己毫无希望了,主动下堂。介于儿媳妇和儿子之间的巨大矛盾,严家公婆没有阻拦,还让娇娇准备好屋舍,算好了嫁妆再走。

    可是,很快传来了令一个顾家女儿——顾静娴的遭遇。她以不敬公婆的罪名,被赶了出来。不到三天,刚满一岁的儿子受风寒,大夫还没来得及请,人就没了。小孩子连埋葬苏家祖坟的待遇都没,不知丢在什么地方。

    这还是书香门第呢,可见顾氏谋反,牵连有多广泛。

    娇娇听说消息,大夏天,一颗心都冷透透的。跪在公婆房门前,额头都磕破了,她愿意下堂,愿意离严家远远地,愿意这辈子常伴青灯古佛,愿意吃斋念佛,只求儿子活命!

    严家公婆不喜儿媳妇,但大孙子是他们一手带大的,别说这个孙子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就算笨些,那也是他们的亲孙子!怎么舍得?于是,他们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