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地主婆的发家史 >

第110部分

地主婆的发家史-第110部分

小说: 地主婆的发家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相信。但你说她故意篡改宗人府的文书,把她自己的‘顾二十八’改成‘顾二十九’。我觉得不大可能。”

    吴氏用一般的推理判断着,翁氏就严肃得多。你不是认定元元在太后宫里篡改宗人府文书——其他地方也没有机会接触。好!

    “再过两天我会面见太后。到时候稍微一打听就知道真相了。果如弟妹所言,那就都依弟妹的,以后你们母女的事情。我们都不会再插手。若不是,元元平白遭了诬陷……”

    翁氏的话没有说完,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她心里有火。

    房氏一下就怯了,“大嫂要去太后宫里求证?这可使不得。万一引得太后震怒……”

    “太后震怒什么?弟妹所言若是真。太后娘娘怎会瞒着我等?我们位份虽低,也是顾家人呢。只有虚假。才会引得娘娘生气!”

    房氏嗫嚅,不说话了。

    吴氏轻轻瞟过一眼,越发为自己出身不如房氏,自卑了许多年而不值!早知道房氏是这种徒有其表的,她自卑个屁!心底已经拿定了主意,日后万万不能给两个儿子选庶出姑娘为妻!外表再好看,终究上不得台面啊!

    “呵呵,多谢两位伯娘相信元元。”

    推开门,顾静媛牵着两个姐姐进来,先对各位女眷行礼,房氏那边也没免了,笑意盈盈,

    “我知道母亲的意思。其实女儿没有想独吞田产的意思。”说完眨眨眼,“就算我想,八百亩啊,我一个人瘦胳膊小短腿的,也种不过来。”

    调皮话,逗得吴氏前仰后合,“你这张嘴,好也是你,坏也是你。难怪二婶在的时候,对你又恨又爱。说几个孙女孙子中,就你最像她。而且是好的勤劳啊、朴素啊、精打细算啊,一点没学到。反倒是尖酸、刻薄,小气,一样不拉的都学全了!”

    顾静媛不好意思的低下头,“元元以前天天和阿婆吵架,每天气她个三五回。没想到阿婆还这么喜欢元元,信任元元。元元会好好做的,不会让阿婆失望。”

    吴氏听懂了她的话外之意,顿时感觉非常难得。

    调皮捣蛋起来能让人一个头两个大,可乖巧懂事起来,却让人感觉那么窝心。

    叹息了两声,“二婶会在天上保佑你们姐妹的。”

    顾静媛轻而易举的得到一位伯娘支持,对房氏,她早就放弃“说服”,就如同顾祈兆说得那样,不是一类人,永远想不到一条线上去。

    “阿婆最不放心的,就是我们姐妹几个。这八百亩田地有水田,旱田,林地,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能保我们姐妹一世衣食无忧了。我想阿婆临终前,不好细分,不然谁得了旱田,谁得了水田,分得不公,反倒让姐妹们伤了和气。因此就统一给我。”

    “既然母亲和妹妹都提出异议,正好两位伯娘也在,就把八百亩田产都分了吧。娟姐,娥姐,娴儿,瑛姐,妶姐,娇娇,我,静妍,还有静媙和最小的静姵。静婳虽然没了,但她也是我们的姐妹,也要算她一份。一共十一个,八百亩,果然不好分呢。元元还没给人分过田产,请大伯母做主。”

    翁氏用崭新的眼神,满是赞赏的看着元元,

    “大伯母愿意为你做主。不过娴儿就算了。她将来的嫁妆,说不得比你们姐妹都要丰厚,怎么能和你们争夺几亩田地?”

    元元回头看了一眼娇娇,娇娇立刻反驳,“大伯母,这就是您的不对了。一码归一码。娴儿将来的嫁妆,那是公中出的。跟我们不搭界。这一份是阿婆留下的,原就该我们几个孙女平分。分多分少,都是个意思。不要可不行!”

    顾静媛抿了抿嘴角,“不错,大伯母。娴儿不要,其他人更不好接受了。”

    翁氏好笑,这八百亩田地本来就是高家长房给出去的,如今要还回来几十亩,算什么呢?不过翁氏很开心,“好,大伯母就代娴儿收下了。”

第五十一章 峰回路转

  虽然十一个女孩分,每个人分不到八十亩,领了这份情,说不得以后要多给几个女孩添妆,付出的可比得到多得多了。不过翁氏感觉非常舒心。她爱抚的摸了一下顾静媛的额头,然后用力点了点,

    “你个机灵鬼!”

    这边其乐融融,那边房氏则好像外人似的——按说她也达到目的了,但分田产,两个人分和十一个人平均分,能一样吗?独得四百亩和八十亩,差距大了好不好!但这个时候她又不能说,“喂,那是我婆婆留下的遗产,应该分给我的儿女。”以婆媳孝道而言,她自嫁进门来,在高老太身边尽过几天孝呢?平素倚重翁氏更多。

    房氏不敢表露不满,只是暗暗腹诽,觉得自己看错了人,以前觉得翁氏是个好的,对待族里的事情公平公正,温和大度,原来也是贪图便宜的!为了给女儿多弄八十亩田产,居然脸面也不要了!不然换一家打听打听,哪一家的婆婆亡故了,有亲儿子亲孙子在,能让隔房的侄孙女继承?

    有这种道理吗?

    房氏却没有想到,高家的情况,跟上京城这些世家完全不同。他们根基浅薄,万事只能依靠自己。男丁能自己奋发谋求出路,女子呢?两眼一抹黑做联姻棋子啊?高老太留下八百亩的田产,独独留给顾静媛一个,因为她希望元元长大了,能多照看姐姐妹妹——以能力而言,相信原高家众心里都有明账。因此,大家都默认了,没人跟她争抢。

    现在顾静媛愿意平均分田产,连死去的婳儿都没忘记,证明她知道了高老太的用意。田产摆在那里,收益什么的是之前分还是等收获之后分。有什么区别?翁氏非常喜欢元元的聪明懂事,对比之下,衬得房氏和她的小女儿好像完全不是高家人!想的不是高家人的利益,而是自己!

    翁氏原先是挺喜欢顾静妍的,小姑娘长得出类拔萃,尤其是额头一点朱砂痣,小时候看来像观音座下的仙童转世,谁不稀罕呢。如今看来,那股儿“超凡脱俗”的气质完全被世俗侵染了,一举一动。都僵化极了,完全没有元元的天然流露。

    过了三天,她从宫中觐见出来。忍不住一阵冷笑。

    太后压根没插手选妃的事情,只在正式场合出现过几回。那宗人府的文书,也压根没进过慈宁宫。本来么,哪一个大家族,纳妾的事情不是正妻做主?当婆婆的硬要插手。不是给媳妇没脸吗?顾太后自然不会做这种授人把柄的事情,所以娘家的女孩在她宫里小住几日成,但对于选妃,她从来只是默默关注。“八改成九”,这么明显的破绽漏洞,也只有房氏才会相信是在太后老糊涂了。

    吴氏听说。拍了下手,“我就知道,绝症不是元元做的。”

    “你我都不是元元生身的娘。我们都相信她的清白。可房弟妹她……不知怎么了,居然钻了牛角尖!处处针对起自己的亲生女儿。这回真相大白,我要看看她如何自圆其说。”

    “她这个人,我是没话说的。”吴氏掩口轻笑,“其实我也没那么相信元元。不过听我家老大说,元元的字不是一般的难看。一般她从来不动笔,免得暴露自己缺陷。所以弟妹才觉得,肯定不是元元,因为她要是在文书上写写画画,哈哈,人家不如重新誊写一份!”

    翁氏笑了一回,摇摇头,忽然觉得这教育问题要抓紧了。

    不说房氏听说真相后,如何愧疚内心羞耻。高老太七七过后不久,已在太医院供职的胡大夫忽然上了一本奏章,竟是请朝廷表彰高老太生前的功德,请立功德祠!

    奏章明发,顿时引起轩然大波。

    原因,不仅仅是高老太村姑出身,有何资格立功德祠,更因胡不留原原本本的将平洲瘟疫的事情告知天下。有两样是震撼人心,同时挣扎难以接受的。

    一是因瘟疫而死的病患开膛破肚……不管这是不是为了治病救人,常人都无法接受!正道人士更是严厉批判。反对最强烈的,跪在神武门前请愿,要剥夺胡大夫的官职,将他下大狱!

    再就是平洲瘟疫,到底死了多少人?官方一直没有确切数字

    根据“有心人”提供了瘟疫之前平洲一地的良民户籍,平洲至少有六万多人,再加上被发配过去的贱籍,少说也有四五万。生活在山林之中的少数民族,多年来风调雨顺,没有自然灾害,至少再加上两三万。还有一些外出去平洲经商的,这些人无法统计了。

    瘟疫之后,不分贵贱,不分老少,只剩下三五千人了。有很多村庄,都是整村整村的没了。

    当“死亡村落”的名字一个一个的报出来,贴在京兆尹外面的墙上,老百姓们都沉默了。瘟疫的厉害,光是耳闻起不到多大惊醒作用。平洲一地死了多少人,对他们又没什么损失。这张只记录了“绝户”的村庄告示,却明明白白的告诉天下人——如果瘟疫肆意蔓延,大周朝的根基说不定都要毁坏!

    反对者坚持圣人论调,但渐渐的也有人敢于反驳了。若非高老太摒弃世俗偏见,坚持帮助胡不留,那瘟疫蔓延到上京城来,岂不是泼天大祸!高老太和胡不留,或许行为上值得谴责,但他们绝对有大功德!

    立功德祠的事情没有一两年是吵不出结果的。但宫中的风向已经转了,两宫太皇太后都是礼佛的人,坚信因果报应。高老太为什么享福不得,因为她在瘟疫中做了不好的事情,所以突发疾病死了。可高家人为什么全部从瘟疫中活下来,能认祖归宗,享受今天的荣华富贵?这也是高老太功德的缘故。

    高老太已经用自己的命偿还了她的孽,但她的功德对大周而言必须彰显。

    于是,两宫太皇太后亲自下了懿旨,令高老太的嫡亲孙女进皇家寺庙为高老太祈福。让皇家的福祉庇佑。

    同时得两宫太皇太后欣赏,这等于提前选定了顾氏女为妃——只等一年孝期过了!

    却说顾静妍的人生大起大落、大悲大喜。本以为进宫之路断绝。这辈子只能嫁给平庸无奇寻常人家,没想到峰回路转了!她哭哭啼啼的收拾好了包袱,望着那八十亩田产的地契无语。早知道,早知道,她何苦来着!

    这会儿,别说八百亩,就算八千亩田产摆在她眼前,她也看不上了。纵然全给了她,她也没功夫打理不是?内心郁闷极了,何苦为这八十亩摸不到边的田产跟几个姐姐妹妹都生分了!

    幸好她要入宫了。一年之后。她就是名正言顺的宫妃,姐姐妹妹那时都只能仰望着她,巴结着她。倒不怕小时候的玩闹置气伤了感情。

    “娘,您帮我把地契还给姐姐吧。都是静妍不好,心眼小,非要跟姐姐挣。不过静妍挣得不是田产,而是觉得都是祖母的亲孙女。姐姐却独得了祖母宠爱,静妍心里不甘。”

    房氏这几日憔悴多了,搂着贴心的小女儿,“乖。娘还不知道你吗,你去寺庙里祈福,还不知要受怎样的苦。地契娘帮你留着。”

    “静妍不怕吃苦。地契还是还给姐姐吧。祖母虽然过世,但她生前的功德为静妍铺好了路,地契估计一辈子都用不上了。娘。您放心,静妍一定会照顾好自己的。”

    顾静妍笑着安慰母亲,眼中略过一丝坚定——她生来就是不凡,算命的都说她是大富大贵、凤翔九天的命格。此一去,她一定会达成所愿!

    顾家郑重的送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